法國生物技術最高委員會和國家衛(wèi)生安全署10月22日先后否定了關于美國孟山都公司nk603轉基因玉米致癌的研究結論,同時建議對轉基因作物的長期影響進行研究。
此前法國卡昂大學研究者質疑轉基因玉米安全的研究存在諸多不足,其報告中陳述的實驗結果和分析不足以支持喂食nk603轉基因玉米會毒害實驗對象的結論,無法推翻“這種玉米無害”的早先評估結果。與此同時,這兩家機構建議對轉基因作物進行長期研究,以加深人們對轉基因作物的認識。
法國農業(yè)部和生態(tài)、可持續(xù)發(fā)展與能源部當天發(fā)表的聯合公報說,根據上述兩家機構的調查結果,卡昂大學研究者的“有毒”論述不足以推翻此前的“無害”評估結果,但政府會考慮對轉基因作物和殺蟲劑長期影響加強研究的建議,并提議對歐洲轉基因作物和殺蟲劑的評估、進口批準和控制政策進行審查。公報還重申了法國政府繼續(xù)禁止在法國種植轉基因玉米的立場。
喂食美國孟山都公司nk603轉基因玉米的實驗鼠壽命比正常實驗鼠短,且前者出現腫瘤的幾率更高。該報告對已在歐盟獲準上市的這種轉基因玉米的安全性提出疑問。
法國國家衛(wèi)生安全署、生物技術最高委員會和歐洲食品安全局均對法方的研究展開調查。根據歐洲食品安全局本月4日公布的初步調查結果,這項研究的目標不明確,實驗設計、指導和數據分析方面的諸多重要細節(jié)被省略,僅憑報告中給出的信息并不能得出相關結論,該報告也不能作為評估轉基因玉米健康風險的有效依據。
目前共有兩種轉基因作物獲準在歐盟種植,分別是美國孟山都公司的轉基因玉米和德國巴斯夫公司的轉基因土豆。此外,包括轉基因玉米在內的44種轉基因作物獲準進口到歐盟銷售,品種涵蓋棉花、大豆、油菜、土豆和甜菜等。
為了維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世界上的很多國家和地區(qū)先后出臺了相應的法律和管理方法,對轉基因食品實行強制標識或自愿標識。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學習轉基因食品的危害。
轉基因食品的危害
1. 抗性雜草
由轉基因的種子生長出的農作物會對同一區(qū)域的雜草產生影響。提高農作物抗性的重組基因進入雜草體內,幾年以后,雜草也會產生抗性。這就需要使用更多的化學劑,而化學劑會影響農作物食用的安全性。化學劑含量過高,食物便不可食用。
2. 植物雌激素含量增多
草甘膦的使用能提高農作物的抗草性,但也導致農作物體內植物雌激素含量的增多。植物雌激素會對包括人類在類的所有哺乳動物產生危害,兒童極易受到高含量植物雌激素的影響,其會產生危險,并帶來長期的健康危害。
3. 未知毒素
轉基因的種子和食品可能含有未知毒素和在人體內從未發(fā)現過的過敏原。***生產的左旋色氨酸新增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種新增劑導致了37人的死亡,并對1500多人的健康產生危害。新增劑中的細菌經過了基因重組,使得新增劑中產生了一種新型的有毒氨基酸。
4. 負作用的風險
轉基因食品的危險還在于其會帶來一種從未出現過的負作用。這種負作用可能存在于兩種不同的轉基因食品之間,或者存在于食品基因與某些藥物之間。由于轉基因農作物出現的時間并不長以及新品種不斷涌現,這種負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證據證明。
5. 缺乏長期研究
轉基因食品缺乏長期研究,短期資訊也很少。 *** 假定轉基因食品的危害與非轉基因植物的一樣,所以并不反對在食物鏈中使用轉基因食品,真是荒唐至極。植物基因進行重組以后會產生嚴重的風險與安全隱患,而今尚無長期的風險資訊表明這些食物是否存在長期危害。
轉基因是饑餓問題救星的美麗誤會
推動轉基因食物的跨國公司聲稱,轉基因可以解決饑餓問題。然而,經過仔細分析,人們會發(fā)現轉基因只會令世界饑餓問題更加惡化。
全球有八億人長期食不果腹。在饑餓致死的人中,只有一成死于天災或戰(zhàn)亂造成的饑荒,其余絕大部分都是因為赤貧,無法取得足夠糧食和營養(yǎng),長期饑餓致死的。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糧農組織,1999***指出,現時世界糧食產量足以喂飽所有人。聯合國開發(fā)計劃署***1998***也指出,全球最富裕的兩成人,消耗了近一半的肉類和魚類,最窮的兩成人卻只食用了百分之三。
不少食不果腹的人,都住在盛產糧食的國家。印度是全球數一數二的饑餓國度,在九億人口中,超過兩億人長期處于饑荒狀態(tài)。與此同時,印度農業(yè)出口占國民生產總值三成,一九九九年,印度小麥及稻米儲備達至四千萬四百噸,比標準超出了二千萬噸,然而,糧食依舊囤積,窮人依然饑餓。
即使糧食供應充裕,饑餓也不會自動消失。真正造成饑餓的,不是糧食不足,而是貧窮和資源分配不均。饑餓的往往是貧窮的人,他們缺乏謀生資源、防災乏力,又缺乏社會保障,即使糧食再多,他們無錢買糧,只有餓著肚皮。既然如此,轉基因食品當然不能解決饑餓問題。
轉基因技術不是解決饑餓問題的答案,只會使得情況更加糟糕。轉基因技術會惡化跨國財團對種子市場的壟斷,從而使農民不能像千百年來一樣儲存、交換和種植不同的種子,更有可能要付出龐大的專利費來購買轉基因的種子。
生物多樣性是糧食生產和品種改良的基礎。沒有生物多樣性,農民和科學家將難以利用不同的物種和基因資源來應付復雜多變的天然環(huán)境,抵御不可預知的自然災害。轉基因生物會造成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因此是糧食安全的挑戰(zhàn)。
此外,轉基因農作物的花粉和種子會意外地傳播到鄰近田野,令相近的傳統(tǒng)品種改變,如雜草在吸取抗除草劑的基因后,可能會變成「超級雜草」,這樣,既擾亂了生態(tài)平衡,也對糧食生產構成危害;種植能對抗除草劑的農作物,也可能導致農民增加使用除草劑,對泥土和環(huán)境造成更大的損害。
最后,現在全世界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大部份都是抗除草劑的轉基因作物,它并沒有提高糧食的產量,也沒有增加食品的營養(yǎng)。
認為饑餓問題源于糧食不足,而轉基因可以增加產量以解決問題,實在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因為,饑餓的問題,并非源于糧食不足,而轉基因,只能令饑餓問題惡化。
轉基因***緣起
2009年11月27日,農業(yè)部頒發(fā)了兩種轉基因水稻、一種轉基因玉米的安全證書,這意味著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轉基因主糧商業(yè)化種植的國家。
農業(yè)部此舉在社會上掀起了軒然 *** 。許多學者上書中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兩會期間提交關于謹慎對待轉基因問題的提案。
轉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轉基因***技術在物種基因組中嵌入了***非同種***外源基因的食品。轉基因作為一種新興的生物技術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確定性,必然使得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由農業(yè)部批準的我國即將推廣種植的轉基因水稻就是將細菌中的有毒基因***下稱Bt***,插入到水稻的遺傳物質DNA中,使水稻自己產生Bt抗蟲毒素,殺死以谷物為食的昆蟲。
問題一:轉基因食品安全事件轉基因食品安全事件 事件主角 時間 說明 雀巢事件 1999年11月 綠色和平組織發(fā)現,雀巢公司出產的百福鮮豆?jié){及百福豆腐花含有轉基因成分。同時,要求雀巢牛奶香港有限公司采取與雀巢公司在英國一致的非轉基因政策。 1999年12月 綠色和平再次發(fā)現雀巢公司的甘脆朱古力含有轉基因成份,并將書面檢測報告送往雀巢公司。 2001年1月 綠色和平持續(xù)發(fā)現,雀巢公司的百福鮮豆?jié){含有轉基因大豆成份。3月2日,綠色和平再次檢測出以上兩種產品含轉基因大豆成份。 2001年6月 綠色和平組織發(fā)現,雀巢公司的嬰兒嬰兒米粉(萍果香味)含有轉基因成份。 2002年12月 綠色和平公布檢出雀巢旗下的“美極翡翠白玉湯”中含有轉基因成份。 2003年3月 綠色和平發(fā)表的一項化驗結果,經獨立實驗室化驗證實在內地銷售的雀巢巧伴伴含有轉基因成份。 2003年3月 上海消費者朱小姐狀告雀巢公司及銷售該產品的上海聯家超市有限公司,要求根據中國法例賠償購買雀巢巧伴伴的雙倍費用及在產品上標明含轉基因成份。 2009年8月 綠色和平在北京市場隨機購買了雀巢的一個嬰幼兒補充谷粉――“牛肉蔬菜米粉”(保質期至20110529D1)樣本,發(fā)現其中含有抗蟲轉基因成分Bt基因。 星聯玉米 2000年10月 在美國,一種名為“星聯”的轉基因玉米被發(fā)現混入了加工食品中,由于“星聯”玉米可能導致過敏而只被批準作動物飼料之用,因此引發(fā)全球的回收潮,涉及三百多種含有玉米的產品。 2002年11月 美國一批轉基因的“藥用玉米”被發(fā)現混入了食用的大豆中,導致整批大豆被銷毀?!八幱糜衩住笔墙涋D基因的手段令玉米在體內生產豬的疫苗,不允許作食用及飼料用途。 先正達 2005年3月 瑞士先正達公司宣布在過去的4年中,他們無意中將未經批準的Bt10轉基因玉米種子賣給美國農民,所產玉米很可能已被出口到歐盟和其它國家。 轉基因長粒大米LL601 2006年8月 美國農業(yè)部對外公布,未經批準的轉基因長粒大米LL601已混入市場,引起嘩然。歐盟要求對所有美國長粒大米進口實施嚴格的檢測 亨氏嬰兒米粉 2006年3月 中國市場銷售的亨氏嬰兒米粉被發(fā)現含有非法轉基因成分 轉基因大米 2005年4月 中國湖北省的武漢、云夢等地被發(fā)現有未經國家批準商業(yè)化的非法轉基因水稻銷售和種植。所產轉基因大米已經通過批發(fā)和零售渠道流入市場。湖北農業(yè)廳隨后展開調查并發(fā)表申明,承認有公司在實驗過程中存在“擅自擴大制種”的行為。 2006年9月 來自美國的非法轉基因稻米已經進入德國的大型超市Aldi Nord;與此同時,歐洲市場的部分中國米制產品中,也檢測到非法轉基因稻米成分。 2007年11月 國際環(huán)保組織綠色和平在京宣布:首次在中國市場上發(fā)現美國進口的大米含有未經中國 *** 批準的轉基因成分 2010年1-3月 歐盟發(fā)現已有12個中國出口的米制品含有轉基因成分 2010年3月15日 綠色和平調查發(fā)現超市出售轉基因大米以及3個違法的轉基因木瓜。 2010年4月14日 綠色和平公布,在全國9省區(qū)購買的大米樣品和米制品樣品中發(fā)現,3個來自廣東的米粉樣品含有轉基因成分;4個來自湖北、湖南和福建的大米樣品檢出轉基因成分;3個來自湖北和湖南省稻米種子為轉基因稻種,并已進行銷售,即將播種。 轉基因大豆是目前最被廣泛種植的轉基因作物之一,而大豆(如大豆磷脂、大豆蛋白)是最常被拿來做為食品原料和添加劑之用的衍生產品。 消費者最可能接觸到的轉基因豆制品為大豆油。豆腐'和豆?jié){也是日常生活中常食用的食品。目前主要生產豆?jié){、豆腐的《豆豆廚食品有限公司》已經給予消費者不使用轉基因原料......>>
問題二:2010年起出現的轉基因食品安全事故太讓你失望了。自1994年轉基因食品上市起,到現在沒有一起食品安全事故是因為轉基因導致的。
問題三:轉基因食品安全性(正方) 5分 現有作物比如小麥是不是安全的。答是
現有作物的安全性是怎樣得出的,除了理論支持之外,有沒有試驗證據,能證明不是現有作物的原因導致人類的老化,壽命超不過150歲。答不排除
所以說安全是相對的,所有未發(fā)現致病機理的食物都是安全的。答是
轉基因從理論上講是和普通作物一樣安全,那么為什么轉基因讓人恐慌。答轉基因作物是從沒有過的東西(失?。?,轉基因有害論是有試驗數據的(繼續(xù))
能不能列舉一些數據。答XXXXX
打斷,假設這些數據是真實的,一種有害物質其致病機理是穩(wěn)定的,那么造成傷害必定是一致的,為什么數據里轉基因傷害是多樣的,有導致不育的,有導致器藏損傷的,每人實驗的結果都好像不太一樣,這樣的數據不可靠
這個些損害性數據比重是多少。答數值M
M過大,用轉基因食物在實際應用中沒有沒出現明顯的轉基因中毒為基礎,說明這個數據不真實。M過小,把M歸結到正常范圍內就行可
問題四:轉基因食品安全嗎近年來,轉基因食品引出的潛在危險問題越來越明顯。據基因食品標準工作組專家覃文博士介紹,國際上現有的動物試驗發(fā)現,轉基因食品對小白鼠的某些器官造成了損害,對生態(tài)環(huán)境也會造成危害。在轉基因食品中,消費者食用最頻繁的,當屬食用油。目前在超市銷售的大豆調和油、大豆色拉油幾乎都是用從國外進口的轉基因大豆加工而成。作為消費主流的調和油,其90%以上的配料都采用了轉基因大豆色拉油。提醒大家在購買食用油時,要特別注意標簽,看清是“轉基因”還是“非轉基因”。
由于轉基因的危害是不可預期的,且潛伏期非常長,所以觀察起來非常困難。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長期食用轉基因產品,肯定會對人體基因或器官有所影響,而這種影響發(fā)生在下一代身上的可能性或許更大。
長期以來,關于轉基因油脂食品是否會威脅人類健康的爭論一直不斷,但這一消息的報露,不得不讓我們審視一下轉基因在中國“滲透”的狀況。中國人目前消費的大豆油,90%是用進口的轉基因大豆生產的。那么,轉基因油脂食品能否長期食用?它對人體的健康和安全有多大影響?
在過去幾年當中,曾經發(fā)生過食用轉基因食品不安全的事件。2002年英國進行了轉基因食品DNA的人體殘留試驗,有7名做過切除大腸組織手術的志愿者,吃了用轉基因大豆做的漢堡包之后,在他們小腸腸道的細菌里面檢測到了轉基因DNA的殘留物。
國際消費者協會認為,轉基因食品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影響人體抵御病毒的能力,而且這種不良的后果,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反應出來,它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一旦出了問題就很麻煩,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
據了解,國際上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普遍存在以下幾方面的懷疑:1、產生毒素或增加食品毒素含量。一些研究學者認為,轉基因食品可能增加微量毒素的含量,嚴重的會導致某些遺傳類疾玻2、營養(yǎng)成分減少。英國倫理和毒性中心的試驗報告說,轉基因食品中對人體有益的成份減少了12%至14%。3、引起人體過敏反應,造成不可預知的后果。而天然食品卻不存在以上的缺點,對人體是相對安全的。
目前,世界各國對轉基因食品大都非常謹慎,有許多國家開始反對轉基因生物,尤其是歐盟,公眾已經對轉基因生物產生了懷疑,據悉,由于歐洲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普遍反對,在歐洲30家主要零售商的店鋪很難找到轉基因產品。英國的許多大超市禁止使用轉基因生物作為原料生產食品。即使是在對轉基因食品持積極態(tài)度的美國也對轉基因食品做了嚴格規(guī)定。據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人員講,美國用巴西豆中的某一些氨基酸研制成了轉基因大豆后發(fā)現,一些人食用后出現了過敏現象。為此,美國 *** 不僅沒有批準這種大豆作為商品化生產,而且根本不允許上市。在我國,如食用 *** 業(yè)也規(guī)定,廠家在油品的標簽上要明確標注成份、原料(轉基因或非轉基因)、工藝、產地等標識,讓國人越來越多地享有知情權和選擇權。曾于上海舉行的“面向21世紀的消費者權益保護論壇”上,中國消協負責人指出:“不論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的轉基因食品,都必須明確標明含有某種基因,以免那些對轉基因食物過敏的人誤食而造成嚴重后果?!?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營養(yǎng)健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對轉基因與非轉基因食品的區(qū)分意識也會逐漸提高。其趨勢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拒絕食用轉基因食品。國際消費者協會也提倡食品商避免使用轉基因原料,鼓勵消費者選購非轉基因食品。
對于轉基因食品,中國農業(yè)大學的一位教授表示,市場上售賣的轉基因食品,還是經過國家相關質檢部門的檢測的,但非轉基因肯定更安全放心。吃不吃轉基因食品都由市民自己拿主意,比方說食用油,如果市民擔心,可改吃其他沒有注明......>>
問題五:關于轉基因事件!2009年11月27日,農業(yè)部批準了兩種轉基因水稻、一種轉基因玉米的安全證書,獲得兩個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的是華中農業(yè)大學張啟發(fā)教授及其同事。這是中國首次為轉基因水稻頒發(fā)安全證書。 安全證書是轉基因作物品種上市之前最難的一個關口,這意味著該品種的生產性試驗結束并獲得農業(yè)主管部門認可,技術方面的障礙基本掃除,接下來就可以申請生產許可證了。
作為全球最大的水稻生產和消費國,中國即將打開轉基因水稻商業(yè)化種植的“閘門”,但這也引起了擔憂。
“如果在全球還遠未達到共識的情況下,我們貿然去進行轉基因水稻大面積的商業(yè)化種植,這種‘敢為天下先’是不是也太超前了?”中國人民大學農業(yè)與農村發(fā)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發(fā)出的疑問頗具代表性。
真沒害處嗎?
質疑主要是圍繞著轉基因水稻的安全性展開的。
“我并不反對轉基因水稻的商業(yè)化種植,但是我擔憂背后的風險。”環(huán)境保護部生物多樣性研究首席專家薛達元告訴《國際先驅導報》,由于水稻是主糧,世界各國都比較慎重,“轉基因的大豆、玉米、棉花有商業(yè)化種植的,但是轉基因水稻,還沒有哪個國家進行商業(yè)化種植。”
薛達元擔憂的主要風險是轉基因水稻對環(huán)境和健康的影響。實際上,這也是很多專家提出質疑的主要原因。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蔣高明介紹,轉基因水稻是在水稻中引入抗蟲基因,使得水稻能分泌一種BT毒蛋白物質,蟲子食用后會被毒死,因而能夠產生防蟲效果?!暗臼侨祟惖闹骷Z,昆蟲無法下口,人類長期食用難道就沒有害處嗎?”蔣高明質疑。
近年來,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引起很大的爭議。2007年,法國科學家證實,世界最大的種子公司美國孟山都公司出產的一種轉基因玉米對人體肝臟和腎臟具有毒性。2008年,美國科學家也證實了長時間喂食轉基因玉米的小白鼠免疫系統(tǒng)會受到損害,該研究成果發(fā)表在同年《農業(yè)與食品化學》雜志上。2009年12月22日,法國生物技術委員會最終宣布,轉基因玉米“弊大于利”。
蔣高明認為,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并沒有從根本上得以保障,“歐美科學家都不敢斷定這項技術一定是安全的,中國科學家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拿下安全證書似不穩(wěn)妥”。
一旦出問題……
此外,對于環(huán)境的污染也是很多科學家擔憂的事情。因為如果轉基因作物的基因通過授粉等途徑向四周“漂移”,可能會引發(fā)生態(tài)危機。
國家環(huán)保部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官員曾發(fā)出警告: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轉基因生物是一個具有競爭優(yōu)勢的外來物種,它可能破壞整個生態(tài)的平衡。
國際上類似的案例并不少見:2001年的“墨西哥玉米基因污染事件”、2002年的“轉基因玉米混進美國大豆事件”,2006年還曾出現“轉基因大馬哈魚逃逸事件”。
蔣高明認為,轉基因至少存在三方面的不確定性:一是轉基因對生命結構改變后的連鎖反應不確定;二是轉基因導致食物鏈“潛在風險”不確定;三是轉基因污染、增殖、擴散及其清除途徑不確定。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帶頭將轉基因引入13億人的主食,害莫大焉!轉基因生物一旦出了問題,根本無法控制?!彼f。
此外,薛達元認為,因為歐洲等國家對于轉基因食品有比較嚴格的限制,一旦轉基因水稻在中國進行商業(yè)化,還可能影響我們的糧食出口。
“前幾年曾經在湖北進行過轉基因水稻的實驗性種植,當時管理沒有跟上,像轉基因種子就沒有限制,什么人都可以買到。”薛達元擔心,轉基因水稻商業(yè)化后,也會出現管理跟不上的局面,轉基因水稻“也許會出現在不適合種植的地方,污染當地農作物”。
“轉基因水稻的潛在風險短期內可能看不出來,需要長期觀察?!毖_元說。
“我個人認為, *** 應該特別慎重批準轉基因植物商業(yè)化??茖W家不能完全預知對生物進行......>>
問題六:辯論賽反方一轉基因食品安全,但是不知道怎么說1、理論上的安全和不安全,都僅僅是理論上的,這不能作為轉基因食品不安全的直接證據。另一方講的不安全的理論,只要是理論性的內容,一定要毫不客氣的直接予以否定。
2、事實上的安全才是真的安全――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起由轉基因食品引起的安全事故出現,這才是真正安全的鐵證!――同一個時間段,卻發(fā)生數千起的安全事故,全由非轉基因食品引起,而且也有多起由有機食品引起的安全事故出現。――2011年德國的一種有機芽苗菜導致3950人得病,53人死亡,還有數百人只能依賴腎透析度過余生。
3、世界上本不存在絕對安全的食品,轉基因食品如此,非轉基因食品也如此,有機食品也如此,上邊的2里的事實證明轉基因食品比非轉基因食品和有機食品更安全。
4、如果你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在理論上也可以擊敗對手。
5、世界上任何一個權威機構都認可轉基因食品的,凡是對方說某些機構反轉,那么你只需要證明他們所謂的機構,都是野雞機構即可,綠色和平組織就是典型的野雞機構。世界上 *** 機構的文件也不能證明轉基因食品就不安全。
6、世界上任何一個真正的生物科學家都支持轉基因產業(yè)的,反轉者都不能算是真正的生物科學家,至少不是生物科學界的主流。以上兩點很容易證明。像我們國家的顧秀林,就是個學經濟的(專業(yè)是農業(yè)經濟學),卻被某些人吹噓為反轉的生物科學家了,她實際上對生物科學一竅不通。
7、腐敗永遠不能作為轉基因食品不安全的證據。如果對方提出相關論點,直接提示對方,注意自己的思維邏輯。
抓住以上幾點,至少可以保證你的辯論將處于不敗之地!而且可以充分展示你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
問題七:轉基因食品的危害和實驗,案例證明界上許多國家都在進行轉基因食品的研究工作,那么與傳統(tǒng)食品相比,它是否具有優(yōu)勢,優(yōu)勢何在呢?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院長羅云波教授說,通過批準的轉基因食品往往比普通食品更有營養(yǎng),更安全。 好處一:“比如說,抗蟲的轉基因玉米不會被蟲咬,就會減少玉米身上的傷口,一些有害的微生物就不能去侵犯它,這就減少了微生物侵害的幾率,對我們的健康是一個保障?!绷_云波說。 好處二:羅云波強調,和非轉基因相比,有一些轉基因食品,尤其是未來一些轉基因食品,增加了一些我們所需要的營養(yǎng)素。這些營養(yǎng)素很多是我們身體不能自身合成的,對我們大有好處。 好處三:天津農學院教授楊靜慧認為,因為抗蟲或者抗病的轉基因作物,栽培和種植的時候,可以少用農藥,甚至不用農藥,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農藥殘留。 ―――轉基因食品安全嗎――― 疑問一:“昆蟲都不吃的,人還能吃嗎?” 對于入口的東西,人們往往會慎之又慎,轉基因食品,老百姓對它了解還極為有限,它有毒嗎? 羅云波解釋說,老百姓談到食品安全問題時往往有種誤解,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昆蟲都不吃的,人還能吃嗎?”其實,要導致人體中毒,首先人要有毒蛋白的受體。舉個簡單的例子,毒蛇咬了我們一口,我們可能有生命危險,這是因為我們有這種毒蛋白的受體。自然界中,有很多動物,蛇咬了不死,和蛇能和平共處,因為它們沒有蛇毒蛋白受體。 他認為,現在轉基因食品中轉的比較多的是一種抗蟲蛋白的基因,這種基因翻譯出來的蛋白在昆蟲內有受體,所以會導致昆蟲死亡,但其在人體沒有受體,對人體沒有作用。 另外,致毒的東西,沒有足夠的致毒量對人體也是安全的。 疑問二:“吃了豬肉,就能長出豬耳朵?” 人們可能會擔心,從外界轉入到食物中的基因會對人體起作用嗎? 羅云波說,“這個問題就涉及到了標記基因。大家可能有這么一個感覺,我也做過一些調查,有一些老百姓說,科學家轉了一個叫‘基因’的東西,到植物當中去,這個東西很復雜、很危險。另外有人說‘吃了轉基因東西,會出現基因所表現的性狀’,我要問的是,我們吃了那么多豬肉,并沒有長出豬耳朵來,這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他介紹,目前,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FDA都對標記基因做了深入研究。現在大家都知道,基因即DNA由四種堿基組成,在小腸當中只有200毫克左右,DNA在消化道中很快會被降解掉的,不會以一個完整基因形式存在。有些人說基因會不會直接水平轉移到人體,事實上,轉入作物中的特殊基因也是由微生物帶進來的,我們肚子里有很多微生物,它們的基因是不是能夠轉移到我們身體,對我們產生影響,實驗表明,這個可能性也是沒有的。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擔心。 疑問三:“會不會對后代有影響?” 我們都知道,很多科研成果的影響都要經過很長時間的測試才能確定,那么對于轉基因食品呢?我們這一代人食用后,會不會對下一代或幾代人有所影響? 羅教授認為,我國從1994年起就開展轉基因食品的研究。這項工作進行到現在,實際已經有十幾年時間了,從世界范圍來看,轉基因食品研究時間要更久些。目前還沒有一例轉基因的食品出現安全性問題。這是轉基因食品安全的一個很好的例證,我們也在做一些工作,以驗證對下一代或者再下一代會不會產生不良影響,我們用科學的方法設計實驗,比如我們以細胞模型的形式,可以做到10代、20代,甚至50代的細胞,以看轉基因的成分對細胞有沒有影響。 疑問四:“是不是一些特定人群不適用? 由于各人體質不同,對相同的食物會有不同的反應,轉基因食品是不是對特定人群不適用? 楊靜慧指出,對轉基因食品的過敏性測試一般都預先會在動物身上進行實驗,通常會選用小白鼠作為實驗對象。由于小白鼠體......>>
當然有啊。
比如玉米。
非轉基因玉米被蟲子咬過后會感染鐮刀菌,鐮刀菌會分泌致癌物質。
轉基因玉米被蟲子咬的少,這樣的致癌物質就很少很少,不過你一天吃一噸,一樣可能致癌。
我們要反對霸權主義,但不能反對科學。轉基因技術是人類的一大科技進步,就象以前人類發(fā)明電一樣。人類對未了解的新生事物,總有一種本能的恐懼,這很正常。當年剛使用電的時候,因為看不見摸不著,又沒有用電常識,在出了幾次事故后,世界上很多地方出現示威游行,要求禁用電,把電看作洪水猛獸,但現在怎樣?還有誰反對用電嗎。轉基因技術也一樣,因為我們還不了解,所以很容易出現誤解。其實人類本身就是雜食性的,可以說什么食物都吃,特別是我們國人。難道食物會影響人類的基因嗎?不可能。以前風靡一時的所謂“珍奧核酸”,吹噓能滋補細胞內的核糖核酸(即基因),有效嗎?現在還有人吃嗎?我們吃的食物,只是吸收了其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水、礦物質等,我們的基因不是那么容易改變的,基因有兩個特點,一是能忠實地復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基因能夠“突變”,但這不是食物能造成的,而是宇宙射線等環(huán)境因素造成的。我們吃了那么多的東西,每天都吃下大量基因,總不會因為吃了什么就變成什么吧。我們確實應該謹慎地對待轉基因食物,因為這是新生事物,還有許多未知的東西,但絕不能將其視作洪水猛獸,一棍子打死,而應該用科學的態(tài)度來鼓勵科學進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423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