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前的寶寶說話是不完整的,他們往往用一兩個詞來表示一句話的意思,例如寶寶說:“帽子、帽子”隨著不同的情境可能表示幾種不同的意思,如“我頭上的帽子掉了,”“我要戴帽子,”“太熱了,我要拿掉帽子”等等,成人要根據(jù)孩子說話是的動作和表情才能理解孩子的意思。3歲后的孩子說話基本上是完整的,別人能聽懂的,但這時如果孩子仍然用一兩個詞表示一句話的意思,成人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促使孩子把這句話說完整。
(一)糾正孩子以動作,表情代替言語的習慣,要求孩子用完整的句子表達意愿。在有些人家里,全家人都圍著孩子轉,他需要什么東西只需做某個動作、某種表情或吐出一兩個詞,成人立即滿足他的要求。成人要想讓孩子說話完整,必須嚴格要求。例如孩子指著西瓜說:“我要嘛!”成人裝著不懂地問:“你要干什么?”孩子說:“吃西瓜”成人就要要求孩子清楚地說出“我要吃西瓜”,然后才切西瓜給他吃,否則不予理睬。孩子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是會向成人的要求努力的。
(二)成人和孩子游戲,在游戲中要求孩子說完整的話。例如媽媽和孩子說“奇妙的口袋”游戲。在口袋中裝進若干玩具,媽媽與孩子輪流摸,每摸到一樣玩具必須說:“我摸到了xx,我們可以干什么?!崩缑狡で蚓驼f:“我摸到一只皮球,我們可以拍皮球?!泵椒e木則說:“我摸到了一塊積木,我們可以搭房子?!边@種游戲能培養(yǎng)孩子說完整的短句。
(三)經(jīng)常給孩子講生動有趣的故事。當孩子對某個故事比較熟悉時,成人可以用提問的方法,叫孩子說出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成人還可以和孩子表演故事中的情節(jié),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對話,培養(yǎng)孩子的講述能力。
(四)指導孩子看情節(jié)簡單、色彩鮮艷的圖片,啟發(fā)孩子講述圖片的內(nèi)容。當孩子敘說不完整時,成人可以補充有關詞句,教孩子復述。
(五)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與同齡伙伴交往。成人可帶自己的孩子到鄰近的小朋友家去玩,也可以邀請小朋友來自己家玩。同齡伙伴有共用的語言,說話積極性高,但在互相交流思想的過程中,如果說半截子話,對方難以理解,因此,他們說話必須完整、清楚。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語言的水平往往標志著思維的水平。語言發(fā)展水平是鑒別學牛智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期是發(fā)展口語的最佳期,抓緊這個時期逐步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是發(fā)展智力,發(fā)展口頭,書面表達能力,理解知識能力的前提,將受益終生。
因此,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要從小做起,而一些家長在看待孩子的言語表達能力上通常存在以卜誤區(qū):
其一,認為“說話誰都會。,孩子生活在這個環(huán)境里,“慢慢長大了就會說清楚了”,
其二,認為沒必要培養(yǎng)孩子“耍嘴皮子”的功夫,會把話說出來,別人聽得懂就行了。家長諸如此類的觀念會對孩子的口語發(fā)展造成極大障礙,影響其溝通、交往甚至思維能力。家長無意中疏忽了對孩子這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等到發(fā)現(xiàn)問題的時候,可能已經(jīng)來不及了。
小剛很小的時候,爸爸就到外地工作去了,媽媽上班很辛苦,下了班還要忙家務,累得不想多說一句話。小剛到了說話的年齡,不時會進出幾個詞來,媽媽卻只當沒聽見,只顧忙自己的事。再大一些后,小剛開始纏著媽媽講故事,媽媽卻常常不耐煩地說:“小剛乖,一個人搭積木去?!敝钡叫偵嫌變簣@了,和班上的小朋友一比較,小剛顯得格外膽小,不敢開口說話,媽媽這才著起急來。
那么父母應該怎樣幫孩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呢?
1.多跟孩子說話
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孩子學習語言的基礎是模仿,因此,父母首先要多跟孩子說話,讓他們熟悉語言,才能讓孩子對語言保持高度的敏感,這是鍛煉孩子口語表達能力的最初級的步驟。
2.一定要讓孩子有話可說
盡量尋找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來和孩子探討,不要脫離孩子的認知范圍,孩子才能“說”出來。曾經(jīng)有個剛參加下作的初中教師,在上第一堂作文課時,出了《假如我當經(jīng)理》這個題目讓同學們寫,結果孩子們寫的沒有一篇令人滿意的。孩子們對“經(jīng)理。這個角色沒有—,點感性認識,怎么能寫好文章呢?不但孩子們,就連老師自己也不知道這個“經(jīng)理”應該怎么當。由此可見,讓孩子學會口語表達,就一定要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感到有話可說,讓孩子的思維充分地活躍起來,因為語言總是跟著思維在運轉。
3.讓孩子們多觀察,多討論
多觀察各種事物,可以使孩子擴大眼界,增長知識,說話有內(nèi)容。在孩子觀察時,要引導他們看清楚對象,同時用語言給予指導。如告訴他們事務的名稱和特征,性質(zhì),用途及與人們的關系。在這個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教給他們一些新的詞匯,教他們正確的發(fā)音,還可以向他們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們議論。這樣就會很自然地鍛煉孩戶的口語能力。
4.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意愿
當孩子提出了對一件事情的理解的時候,不管孩子的.想法正確與否,結果怎樣,家長都不要抹殺孩子的積極性,因為這是孩子在表達自己的意愿,重要的是讓他“說出來”,而不要在乎他說得“對不對”。
5.讓孩子多講,多練
語言是在實踐過程中發(fā)展的。培養(yǎng)孩子的口語能力,必須讓他們多講多練。這里所說的多練,主要是指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講述自己的見聞,包括復述聽過的故事、講述圖書的內(nèi)容,編故事,在日常生活中同別人交談等。應該讓孩子根據(jù)自己的認識、掌握的詞匯和語法,創(chuàng)造性地組織語言。
總而言之,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是需要家長去著意培養(yǎng)的。孩子擁有了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在社交中會得心應手。
養(yǎng)語言能力的方法多種多樣,家長要善于針對自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抓住他的興趣,選擇適當時機,捕捉技巧方法進行語言訓練。但要遵循一項原則:寓教于樂。只有這樣,才可以讓他在輕松自由的狀態(tài)下不知不覺地提高語言能力,做到日積月累,潤物無聲!
還有疑問嗎?請留下您的問題,15分鐘內(nèi)回答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433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寶寶發(fā)燒,何時測體溫最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