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些文人墨客,常把養(yǎng)生之道寓于詩句之中
魏武帝曹操熱心于研究煉氣養(yǎng)性之道,以求健康長壽
唐代詩人白居易
,在詩作中有不少是抒寫?zhàn)B生方法的。他在《負冬日》詩中寫道:“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初似飲醇醪;又如蜇者蘇。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曠然志所在,心與虛空俱?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其《食粥詩》云:“世人個個學長年
,不悟長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東晉名士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詩曰:“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問君何能樂?而無車馬喧。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此詩是首典型的養(yǎng)神詩被譽為“一代文星兼壽星”的清代詩人袁枚
明代名醫(yī)龔延賢活到92歲
。他寫的《攝養(yǎng)詩》是根據(jù)多年從醫(yī)治病、保健養(yǎng)生的實踐,歸納出的一套有關(guān)“吃喝玩樂”的科學規(guī)律。詩的全文如下:“惜氣存精更養(yǎng)神,少思寡欲勿勞心。食惟半飽無兼味,酒止三分莫過頻。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含樂意莫生嗔。炎涼變詐都休問,任我逍遙過百春。”這首詩告訴人們“吃喝玩樂” 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保證身心健康的手段。當代古文學家商承祚教授,在七十壽辰寫了一首幽默的明志詩:“九十可算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447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內(nèi)丹學對現(xiàn)代氣功之氣通任督二脈的看法
下一篇:
道家養(yǎng)生重丹田
,還特別癢一定要分清是汗皰疹還是手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