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本章題目采用陸西星祖師《參同契測疏》,經(jīng)文采用清康熙年間仇兆鰲《參同契集注》。此文為龍門正宗一家之言,不足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陳致虛祖師為全真道士,在其所著《周易參同契分章注》中,此章章名為《卯酉刑德章》。朱元育祖師為龍門派傳人,在《參同契闡幽》中將此章章名改為《刑德反復章》。卯酉為沐浴溫養(yǎng)之功,張伯端祖師在《金丹四百字》中說:“及其沐浴法,卯酉亦虛比”,即采藥得一后無思無慮,靜候陽生。刑德,道家真?zhèn)髡J為元精在片時走失為刑,以逆回督脈,化為甘露,為德。陰陽,陰為真陰,為后天炁,陽為真陽,為元精所化之先天炁。反復,丹家以先天真陽之炁置換后天真陰之炁,化為純陽之體,稱為后天返先天,然喪失元精則陰炁進、陽炁退,化為甘露則陽炁進、陰炁退,如此反復。由此觀之,陸西星祖師之《陰陽反復章》、朱元育祖師《刑德反復章》、陳致虛祖師《卯酉刑德章》三章章名之意完全相同,即活子炁動則采藥,靜則溫養(yǎng),于動靜中防遺失。
宋理學家朱熹自號“空同道人”,取空自羨慕《參同契》之意。歷代修道者無不詳究此書,然文辭古奧,未得明師真訣雖熟讀其文,但不明其旨歸。陳致虛、陸西星、朱元育祖師均受明師真訣,得訣后修煉有成,為《參同契》作注,壽金丹一脈,故其文入《道藏》。后世得真訣之賢才,觀之其文燦然,了如指掌。
提 要:一陽初動,采得元精,歸于中宮,外陽自萎,心內(nèi)異常舒坦。又候陽生,一陽來復,采得元精,化為甘露,歸于中宮。
坎中一陽,為先天陽精,此精化為陽炁,能消退體內(nèi)后天真陰之炁。進一分陽炁,則陰炁自退一分,進陽退陰,此自然之理。如此漸至身體輕快,精神重返童年。
若修士不慎,遺失元精,則陽炁退,陰炁進。如此陰陽反復,應人體精神之衰旺。元精之得與失,丹家稱為德刑、恩害、生殺,關系丹道修煉之成敗。
“剛?cè)岬d,更歷分部[1]。龍西虎東,建緯卯酉[2]。刑德并會,相見歡喜[3]。”
[1] 活子時至,外陽舉,為剛,用無孔雙吹、下手采藥之法,使外陽萎,稱為柔。迭,為輪流之意?;钭訒r之剛?cè)峤惶?,丹家稱為動靜輪流。元精位于西,今流戊就己,逆督脈上行到達東,稱為“更歷分部”,更為更改,歷,原來,分部為分布,原來所居之地。
[2] 龍西,為龍至西,龍為后天真陰之炁,為太陽移在明月中,以汞求鉛,一陽初動之功?;|,為虎至東,虎為元精。為流戊就己采藥之功,以鉛伏汞,為一陽來復之功。
建,北斗星斗柄所指為建。二月建卯,八月建酉。緯,為五緯,為金、木、水、火、土五星。
丹家以卯酉為溫養(yǎng)之功,為“五行全要入中央”,真人以五緯喻五行,言攢簇五行之溫養(yǎng)沐浴。采藥之后溫養(yǎng),又待陽生。
[3]卯為二月,春天,萬物以發(fā)生為德。酉為八月,秋天,萬物以肅殺為刑。元精(甘露)至于中宮,當沐浴溫養(yǎng),以候陽再生。沐浴,丹家稱為卯酉周天,故沐浴時“刑德并會”。先天甘露為夫,后天真陰之炁為妻,二者“相見歡喜”,為夫妻相會。
意譯:活子時至,外陽舉為剛,以真意采之則萎,為柔,丹家稱為動靜反復。
動,則采藥。一陽初動時,龍(本居于東)至于西,為后天炁由絳宮至真炁穴。一陽來復為二候,下手采之,虎(本居于西)至于東,為先天陽精化為甘露至離宮,此為龍虎更改原來的位置。如緯星之火星至于西,金星由西至于東。
靜則溫養(yǎng),又待陽生。溫養(yǎng)之功,在一年之火候為卯酉二月,斗柄指在十二辰之卯酉二位。溫養(yǎng)之功,要防止元精泄漏,元精化為甘露為德,失去元精為刑,故卯酉二月為“刑德并會”。
溫養(yǎng)之時,陽又生,又再采藥,甘露至于中宮,與后天陰炁相見,二物為同類之物,相見歡喜。
呂洞賓祖師《敲爻歌》云“靜則無為動是色”。動為活子時動,外陽無念而舉,故為“色”。丹士以虛無之心溫養(yǎng),以待陽生。此時功為筑基之功,精未煉完,下身沒有煉成馬陰藏相,陽關沒有自然而閉,所以要防止元精泄漏。
“刑主殺伏,德主生起[1]。二月榆死,魁臨于卯[2]。八月麥生,天罡據(jù)酉[3]?!?/p>
[1]刑德,刑為刑罰,法治;德為道德。主張寬猛相濟,恩威并用。法家重刑法,認為重刑即是返德?!渡叹龝?開塞》云:“以殺刑之反(返)于德?!边€把刑德看作控制群臣,獨擅政權的“二柄”(《韓非子?二柄》)。漢代學者崇尚黃老,重德輕刑,提出“任德教而不任刑”(董仲舒《舉賢良對策》),但歷代統(tǒng)治者都是刑德兼用。
明君為天下大義而設置刑罰,為愛人而實施道德教化。
如以刑德仁義比之于春秋,則春天萬物生機勃勃,為仁為德,秋天秋高氣爽,月明風清,葉黃而枯,落葉飄飄,萬物以肅殺,為刑為義。
在內(nèi)丹中,以得到先天真陽之精,化為甘露,為仁德,以失去元精為刑義。
[2]二月為卯,斗魁指卯,春天百花齊放,萬物發(fā)生,稱為“德”與“生”。但二月榆樹的果實榆莢掉落,為德中有刑。
[3]八月為酉,“天罡”(斗柄 )指酉,秋天以秋風掃落葉之勢,萬物肅殺,稱為刑與殺。但秋天小麥發(fā)芽生長,為刑中有德。
意譯:二月為卯,斗魁指卯,春天百花齊放,萬物發(fā)生,稱為“德”與“生”。但二月榆樹的果實榆莢掉落,為德中有刑。
八月為酉,“天罡”(斗柄 )指酉,秋天以秋風掃落葉之勢,萬物肅殺,稱為刑與殺。但秋天小麥發(fā)芽生長,為刑中有德。
在內(nèi)丹術中,丹家以片時得藥,歸于中宮,稱為德、生,以頃刻喪失化為后天有形之精液,稱為刑、殺。
藥至中宮溫養(yǎng),須防元精泄漏,故德中須防刑。《陰符經(jīng)》中“害生于恩”即是此意,得藥為恩,失精為害。
當元精剛行半路之際,一下手,點住會陰穴,將其逆回,稱為刑中有德,害里卻藏恩?!段蛘?續(xù)絕句》云:“反掌之間災變福?!?/p>
《陰符經(jīng)》云:“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悟真》云:“若會殺機明反復,始知害里卻生恩”。
簡單言之,得藥至中宮為德、生、恩,沐浴時須防元精走泄。若晚上睡覺時不修閉精炁訣,不用五龍盤體睡法,則元精走失或抽鉛添汞采藥時元精泄,則為刑、殺、害。
得藥化為甘露與元精走失(丹家稱為走丹或走火)是丹道修煉中的主要矛盾,順死逆生之道,修煉中要辛勤,勿懶怠。修士堅志苦心二三載,煉成一粒紫金丹,則步入人生的輝煌時代,張三豐祖師在《無根樹》中稱之為“號圓通,稱大雄,九祖超升上九重”,這樣才不枉人生一遭。
《回光集》云:“千年鐵樹開花易,一失人生再復難?!蔽釒熖鯃A吉祖師成道時說:“莫糟踏了父母留下的這包膿血,早覓明師修道,以超生死?!?/p>
“子南午北,互為綱紀[1]。一九之數(shù),終而復始[2]。含元虛危,播精于子[3]?!?/p>
子位為北,午位為南。今子至南,午至北,魏真人分明指示以鉛伏汞,以汞求鉛,分別是一陽來復采藥、一陽初動無孔雙吹之功。
這一陽來復、一陽初動之功,為丹家之秘,修道之綱紀,明師知此法度。此二訣能將精煉完,下身馬陰藏相,成就壽同天地人仙之體。
好養(yǎng)生之道的人們,何不求之?
龍門派第六代傳人李虛庵祖師云:“人人得閉(陽關),人人長生。”這陽關是自然自閉,功夫煉得自閉,而非老年人之陽萎。同理,坤道煉斬赤龍之功,也非老年婦女之絕經(jīng),也非老來紅,而是全憑真功實修,煉得體內(nèi)神炁全,修士訪道時應明確注意之,以免為偽邪師所誤。
[2]“一九”為水中金?!啊睘樗鷶?shù),水一;“九”為金之成數(shù),故“一九”為水中金 —— 元精。
《入藥鏡》云:“水鄉(xiāng)鉛,只一味?!?/p>
這一味藥即是元精,元精生,則采之,化為甘露,溫養(yǎng)沐浴,又待陽生,周而復始,不過此元精妙用。
石杏林祖師《還源篇》云:“屋破修容易,藥枯生不難,但知歸復法,金寶積如山。”
《悟真》云:“常道即茲為日用,真源返此有誰知?”。
《葫蘆歌》云:“說得丑,行著妙,惹得愚人笑破口?!?/p>
這精囊中元精日日生之,凡夫到夜晚貪婆娘,向下所耗,耗到年老體衰,白發(fā)如霜,入生死之途。得訣之人將此元精逆回,修得體內(nèi)金光燦然,故“金寶積如山”。
[3]白玉蟾祖師《酹江月?冬至與胡胎仙》云:“水中起火,妙在虛危穴?!?/p>
元精被阻在會陰竅內(nèi),為火,出竅為水,丹家稱為白虎出洞,水中火發(fā)?!吨芤讌⑼?流珠金華章》云:“拘畜禁門。”“禁門”為會陰穴(可參看《性命圭旨?元集?反照圖》),“畜”為白虎(張伯端祖師在《贈白龍洞劉道人歌》中說:“兩獸相逢戰(zhàn)一場,波浪奔騰如鼎沸”, 丹家以青龍白虎為“兩獸”,以后天炁擒先天元精于會陰穴為野戰(zhàn),即青龍“拘” 白虎于“禁門”),喻元精,以后天炁(青龍)“拘”之,使其逆上督脈。
觀二十八宿玄溝圖(《秘藏參同契》230頁,西北大學出版社,1993年),虛危二宿在子位,北方玄武之地,日月合輝之鄉(xiāng)。玄武之圖騰為龜蛇蟠結(jié)。
在天道中日月合輝為晦朔之日,晦朔無月光,日月合璧,稱為混沌?;煦缰泻邢忍煸?,故稱“含元”。
一到子時,則元精出爐,子時為活子時,丹家稱為“播精”。此子時不是晚上11點至凌晨1點。若如此修煉,則與刻舟求劍等同。
活子時至,外陽舉,若于睡夢中不覺察,元精化為有形有質(zhì)之后天精液走泄,稱為精滿自溢。
這元精稱為爐內(nèi)藥、水中火、水中金、水鄉(xiāng)鉛等等。元精動而自溢,稱為出爐,又喻為水中火發(fā)、白虎出洞、虎嘯風聲,必以真意取之,運之,逆上督脈,化為甘露。
意譯:天地之子午為南北,子北午南。人身之子午為坎宮真炁穴、離宮絳宮。在丹道中子為水,午為火。
子至南,為先天陽精化為甘露至于絳宮,為采藥之功。午至北,為后天炁下至真炁穴,為無孔雙吹之功。故“子南午北”為采藥之功,元精逆行之道,為丹道之綱紀。
丹道不過得此水中金一味藥,“得其一,萬事畢”。“一”為水之生數(shù),九為金之成數(shù),故“一九”之數(shù)指水中金一味藥,即元精。
修道者修煉陽精,元精生,則采之,又待陽生,陽生又采之,如是“終而復始”,體內(nèi)甘露越聚越多,金光透體,大丹成就。
“虛?!睘槎怂拗械亩蓿诒狈娇参?,為日月合璧之地,在時間上為陰歷三十初一,因為沒有月光,故象為混沌,喻元精隱于混沌之中,故“含元虛危”,元為元精?!疤撐!痹谌梭w對應會陰穴,活子時至,元精出洞,從此穴經(jīng)過,故“播精于子”,子為子時,不是晚上11點至凌晨1點,丹家喻為活子時,為人身之春情。
本文作者:盧理湘原文曾發(fā)布于《道源》2008年第四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448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