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息是道家修持的高級境界,歷來受到煉丹家的重視。但是,對胎息的內(nèi)涵,一直存在不同的理解。為此,對胎息作一番系統(tǒng)的考察和研究便很有必要。
一、胎息釋名
胎息一詞最早見于《后漢書·方術列傳》:“方士王真能行胎息食方”, 但最早給胎息作出解釋的是東晉的葛洪。他在《抱樸子內(nèi)篇·釋滯》中說:“得胎息者不以口鼻噓吸, 如在胞胎之中, 則道成矣。”從后文所述方法看, 抱樸子是把吸氣后的閉氣,同胎兒的不以口鼻呼吸作類比, 并以此稱之為胎息。但早此的《胎息經(jīng)》卻與抱樸子的說法不同。《胎息經(jīng)》,《道藏》又作《高上玉皇胎息經(jīng)》,作者及成書年代已無考,《抱樸子·遐覽》中即有著錄,可見其成書當早于東晉時期。此經(jīng)雖沒有說明胎息名稱的由來,但從該經(jīng)陳述的內(nèi)容看,顯系指呼吸深長,神氣合一,納氣丹田的一種方法。后來不少煉功家據(jù)此對胎息一詞作了種種與抱樸子不同的解說。一種解說是,將抱元守一、神氣相守的柔緩呼吸,同胎兒的“母呼亦呼,母吸亦吸”那種純靜、安詳、自在之態(tài)相類比,認為“ 靜極純陽日長”,“ 故欲專氣致柔如嬰兒”(《胎息經(jīng)疏略》);認為“胎息者,如嬰兒在母腹中十個月,不食而能長養(yǎng)成就,骨細筋柔,握固守一者”(《太清調(diào)氣經(jīng)》) ;認為“胎息者,如嬰兒在母腹中,氣息自在也”(《修真秘要》)。另一種解說是,將柔緩的丹田呼吸(吸從臍吸,呼從臍呼)同嬰兒的通過臍帶呼吸相類比?!对企牌吆灐氛f, 丹田呼吸“如嬰兒在胎以臍相通”,故謂之胎息?!睹}望》還從丹田在煉功中的重要性作了進一步說明:“丹田,性命之本,道士思神,比丘坐禪,皆聚真氣于臍下,良由此也……口鼻只是呼吸之門戶,丹田為氣之本源,圣人下手之處,收藏真一所居,故曰胎息?!痹僖环N說法是,將氣沉丹田的深長呼吸同嬰兒在胎中“取氣于臍管(深長) ”相類比,說真人“其息深深”,“老子所謂復歸于嬰兒者,胎息之謂也”(《靈劍子導引子午訣注》);說“兒在胎中,無吸無呼,氣自運轉(zhuǎn)。養(yǎng)生者呼吸綿綿,如兒在胎之時,故曰胎息”((《養(yǎng)生四要》) 。綜上所說,《抱樸子》所說的胎息和以《胎息經(jīng)》為代表所表述的胎息,顯然是兩種全然不同的呼吸狀態(tài)。《抱樸子》的胎息,實際上是一種強制性閉氣的狀態(tài),它屬于閉氣法范圍,而《胎息經(jīng)》的胎息,則是一種自然的丹田呼吸狀態(tài)。應該說,后者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胎息。早于《抱樸子》的《胎息經(jīng)》沒有對胎息的名稱作過解釋,但后代煉功家根據(jù)《胎息經(jīng)》表述的內(nèi)容和具體煉功體證,認為所以取名胎息,是因為柔細深長、悠然自在的丹田呼吸,同嬰兒在母胎中通過臍帶呼吸的神態(tài)相似。這樣的理解是準確的。這種解釋同道家始祖老子“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的說法,是一致的,并且顯然是受到它的啟示和影響。
二、胎息的特點
胎息是煉功高度入靜時的一種特殊呼吸狀態(tài)。它有下述四個特點:1. 呼吸柔長細緩,若有若無。經(jīng)過收心斂神,神息相依,氣沉丹田等修持之后,主體形成了柔長細緩的腹式呼吸?!短ハ憽氛f,“吐唯細細,納唯綿綿”,正準確地表明胎息時的氣息流動狀態(tài)。2. 神息相依,神氣合一。在收心斂神之后,逐漸做到神息相依、神息相抱乃至神氣合一,這樣便會達至胎息狀態(tài)?!短ハ⒔?jīng)》說, 修習胎息要“固守虛無,以養(yǎng)神氣”,“若欲長生,神氣相注”,相注之法則是“心不動念,無來無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短ハ⒔?jīng)疏略》謂胎息時“令能專氣抱神,如嬰兒然,則一團純陽,還老返童長生也”。它們都強調(diào)胎息時的神氣合一狀態(tài)。3. 丹田呼吸。在收心斂神、神息相依之后,主體便逐漸形成丹田呼吸。丹田呼吸有別于一般的口鼻呼吸,它要求意守丹田,呼吸皆行于丹田。這是腹式呼吸的一種表現(xiàn)。《攝生三要》說,胎息“出從臍出,入從臍滅,調(diào)得極細”,如在胞胎中一般。故實現(xiàn)呼吸注意點從口鼻到丹田的轉(zhuǎn)移,也是胎息的重要要求。4. 伏氣結胎,內(nèi)氣氤氳。經(jīng)過收心斂神、神息相依并形成了丹田呼吸之后,丹田部位會逐漸出現(xiàn)氣感,隨著氣感的不斷增強,還會出現(xiàn)活躍的氣團。此時修習者的呼吸與內(nèi)氣活動完全凝結在一起,不分彼此,好像是丹田在呼吸,又好像是內(nèi)氣在躍動。《胎息經(jīng)》說:“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薄兜勒婕氛f:“止有一息,腹中旋轉(zhuǎn),不出不入,名曰胎息?!薄缎⑿挠 氛f:“須知伏氣黃庭,即胎息之法。”他們說的都是這種內(nèi)氣和呼吸之息凝結一起的狀態(tài)。據(jù)此,可以說:經(jīng)過收心斂神、神息相依的修煉,逐漸形成柔長細緩、神氣合一的丹田呼吸,最終實現(xiàn)伏氣結胎、內(nèi)氣氤氳的狀態(tài),這便是胎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451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氣功初學者要掌握的三步要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