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大量臨床實踐,對支氣管哮喘的分型已漸趨統(tǒng)一。具體分型如下:
1.發(fā)作期
寒哮: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鳴音,痰白不粘或清稀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熱飲,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脈滑緊。
熱哮:氣粗息涌,痰鳴如吼,胸脅脹悶,咳嗆陣作,痰黃稠厚,咯吐不利,汗出,口渴喜飲,不惡寒。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2.緩解期
肺虛:畏寒自汗,氣短聲低,極易感冒,每因氣候變化而誘發(fā)。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腎虛:平時氣短,動則喘促,腰酸肢軟,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脈沉細。
在分型上尚有脾虛、肺腎虛、脾腎虛等分法,但據(jù)所及文獻,臨床報道頗少,故從略。
1、外源型哮喘 外源型哮喘包括變應性(過敏性)哮喘、職業(yè)性哮喘、藥物性哮喘、運動性哮喘等。此類病人大都有家族和本人過敏史,起病多在親少年時期,春秋季節(jié)為好發(fā)期。發(fā)病較快、先兆癥狀有鼻癢、眼癢、打噴嚏、流請水樣鼻涕為主。查體一般情況較好,鼻腔粘膜色淡、水腫,緩解期可聽不到哮鳴音等。實驗室檢查:過敏原試驗為陽性,血清總IgE有增高,外周血或痰中嗜酸性粒細胞常增高。 2、內(nèi)源性哮喘 哮喘病的類型有哪些?內(nèi)源性哮喘包括感染性哮喘、月經(jīng)性哮喘和妊娠性哮喘。這類病人很邵有家族及個人過敏史,多在中年后起病,發(fā)病無季節(jié)性。先兆癥狀以哮喘為多,起病較緩,經(jīng)常發(fā)作,呈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查體:一般情況較差,鼻腔粘膜充血,常有哮鳴音,多見于鼻息肉及肺氣腫體征。實驗室檢查:痰中多有中性粒細胞,其他無特殊表現(xiàn)。 對支氣管哮喘的分型目前仍有較多的爭議。根據(jù)病史、癥狀、體征和實驗室檢查等特點,現(xiàn)多分為感染型、吸入型和混合型,而在過去的數(shù)十年中,國際上通常將哮喘分為外源型和內(nèi)源型。 的相關內(nèi)容,哮喘病的類型就是以上的內(nèi)容,哮喘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及時的治療,這樣對患者的病情是有好處的。相應了解更多相關的文章請進入哮喘病頻道。
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因極為復雜,是一種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見病,尤以老年人為多見,且男性多于女性。慢性支氣管炎(以下簡稱慢支),是指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性變化。老年人中發(fā)病率甚高,約占老年人總數(shù)的10%~15%。本病主要與大氣污染、吸煙、感染、過敏及氣候變化等有關,但許多因素迄今還不完全清楚、但現(xiàn)代醫(yī)學對本病的防治尚缺乏較理想的方法。
慢性支氣管炎是指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發(fā)作累積3個月以上,且連續(xù)2年以上,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者。根據(jù)是否伴有喘息和哮鳴音而分為單純型和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
(一)病史 根據(jù)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發(fā)病持續(xù)三個月,連續(xù)兩年或兩年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如肺結核、塵肺、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肺癌、心臟病、心功能不全等)時,可做出診斷。若每年發(fā)病持續(xù)不足三個月,但有明確的客觀檢查依據(jù)(如X線、肺功能等)亦可診斷。
1、分型:可分為單純型和喘息型。單純型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咳痰;喘息型除咳、痰外,尚有喘息癥狀,并伴有哮鳴音。
2、分期:根據(jù)病情可分為三期:
(1)急性發(fā)作期 指在一周內(nèi)出現(xiàn)膿性或粘液膿性痰,痰明顯增多,或伴有發(fā)熱等炎癥表現(xiàn),或“咳”“痰”“喘”癥狀任何一項明顯加劇。
(2)慢性遷延期 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癥狀,遷延至一個月以上者。
(3)臨床緩解期 經(jīng)治療或自然緩解,癥狀基本消失或偶有輕微咳嗽和少量痰液,保持二個月以上者。
(二)體格檢查 胸部檢查正?;蚍尾柯牭缴⒃诘母伞窳_音,以兩下肺為著。喘息型者可聽到呼氣延長和哮鳴音。
(三)輔助檢查
1.胸部X線檢查 輕者可無異常,重者兩肺紋理增多、增粗、紊亂,下肺野尤為顯著。
2.肺功能檢查 早期可只有小氣道功能障礙,閉合氣量增加,流速-容積曲線(F-V曲線)呈凹陷形,V50、V25降低。反復發(fā)作的病人出現(xiàn)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殘氣量(RV)增加,殘氣/肺總量(RV/TLC)增高,最大通氣量(MVV)及第一秒時間肺活量(FEV1.0)降低。
治療原則
1.發(fā)作期應以控制感染、祛痰、鎮(zhèn)咳和平喘為主??咕幬锏氖褂脩皶r、有效、足量,感染控制后即予停用,最好能查明主要的致病菌,選擇有效的抗菌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有復方新諾明(SMZ+TMP)、強力霉素、乙酰螺旋霉素、氟哌酸、氟嗪酸、頭孢菌素或注射青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或慶大霉素等。祛痰、鎮(zhèn)咳,不宜單用鎮(zhèn)咳藥,因痰液不能咳出,反可加重病情,祛痰藥能促進痰液引流,有利于感染的控制;常用的有必嗽平8~16毫克/次,每天3次,化痰片2片/次,每天3次,或用敵咳糖漿、祛痰靈、半夏露和蛇膽川貝止咳液等。解痙平喘同哮喘的解痙治療。
2.祛痰、鎮(zhèn)咳 常用藥物如氯化銨0.3~0.6g,3次/天,口服, 或必嗽平8~16mg,3次/天,棕色合劑、咳必清等。劇烈咳嗽可考慮用可待因糖漿,但痰多難以咳出者不宜應用。老年人慎用。
3.平喘藥物 茶堿類、沙丁胺醇等。
【答案】:D
支氣管病變所伴隨咳嗽:支氣管哮喘發(fā)作前常有鼻塞、流涕、噴嚏、咳嗽、胸悶等先兆,繼之反復性喘息、呼吸困難、胸悶、連續(xù)性咳嗽、呼氣性困難、哮喘并有哮鳴音,繼而咯痰,痰液多為白色、黃色或淡黃色;支氣管擴張常有慢性咳嗽,有大量膿痰及反復咳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508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支氣管擴張癥的CT診斷有什么特點
下一篇: 導致肝硬化的病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