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病人心跳、呼吸均停止,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的同時,可進行口對口或口對鼻人工呼吸,可分為單人搶救和雙人搶救兩種。
無論何種原因所致,當發(fā)現(xiàn)傷病者心跳突然停止時,應立即施行胸外心臟按壓術(shù),其是人工起搏的應急處置方法,人為地讓心臟跳動,直到自主心跳恢復,以復蘇生命。
心臟按壓術(shù)的方法如下:
1.讓病人仰臥于平坦而堅硬的床板或地面上,在柔軟的床上進行心臟按壓常無效果。
2.急救者雙膝跪在或站在病人身體的一側(cè),靠近其胸部,解開病人上衣,暴露胸部。用一手掌根部放在病人胸骨體的中、下1/3交界處,另一只手重疊于其上部手背上,兩肘伸直,充分利用上半身的重量及臂部肌肉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壓胸骨,使之下陷3~4厘米,然后放松,對兒童力量宜減半。接壓時要有規(guī)律,不能間斷,也不宜猛壓猛松,抬起時不要將手離開胸壁。按壓頻率為每分鐘60~80次。
3.如病人心跳、呼吸均停止,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的同時,可進行口對口或口對鼻人工呼吸,可分為單人搶救和雙人搶救兩種。單人搶救按壓頻率為每分鐘80次,每吹氣2次,按壓15次,反復交替進行,操作中斷最多不能超過5秒;雙人搶救,為一人吹氣,一人按壓,按壓頻率為每分鐘60次,每吹氣1次,按壓5次,交替進行。一般每4~5分鐘檢查一次病人的心跳和呼吸,如心跳已恢復,可停止按壓;如未恢復自主心跳,應繼續(xù)按壓,并檢查操作方法是否正確,必要時應在搶救同時,迅速送往醫(yī)院救治。
心肺復蘇能否成功與時間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是在4分鐘內(nèi)實施,成功率還有50%,每增加一分鐘,成功率就要降低10%。下面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心跳驟停方面的急救流程,供大家參考。
心跳驟停搶救流程
一、檢查
1. 必須盡快在詢問病史的同時完成必要的體格檢查,包括意識狀態(tài)、大動脈搏動、呼吸、瞳孔、心音、血壓等情況;
2. 心電圖檢查及進行心電監(jiān)護。
二、治療原則
(1)胸外心臟按壓:患者平臥硬板床,拳擊胸骨中點一次,如未復跳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80~100次/分。每次按壓和放松時間相等。
(2)暢通氣道:輸氧。
(3)人工呼吸:如無自主呼吸,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如牙關緊閉時可改為口對鼻呼吸,立即準備好氣管插管,安上人工呼吸機。
(4)進一步維持有效循環(huán),若胸外心臟按壓效果不好必要時可考慮開胸按壓。
(5)建立靜脈滴注通道:滴注增加心排出量藥物及堿性藥物:如腎上腺素1mg靜注,必要時每隔5~10分鐘重復一次;多巴胺每分鐘2~10微克/kg靜滴; 5%碳酸氫鈉100ml靜滴。
(6)心電圖監(jiān)測和心律失常的治療,心律失常的治療包括藥物和電技術(shù)兩方面:
1)電擊除顫:心室纖顫可用非同步電擊除顫,所需能量為200~360焦耳。
2)藥物治療:治療快速性心律失??蛇x用胺碘酮、利多卡因、普魯卡因硫胺、溴芐胺等;若由于洋地黃中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蛇x用苯妥英鈉靜注。
3)對竇性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可用阿托品靜注治療。
三.重癥監(jiān)護室處理
(1)維持有效的循環(huán):糾正低血壓,補充血容量,糾正酸中毒、處理心律失常;防治急性左心衰竭等等。
(2)維持有效呼吸:關鍵問題是要防治腦缺氧及腦水腫,也可用呼吸興奮劑,自主呼吸恢復前,要連續(xù)使用人工呼吸機。若氣管插管已用2~3天仍不能拔除,應考慮氣管切開。
(3)防治腦缺氧及腦水腫:
1) 低溫療法:頭部冰敷,冰帽,體表大血管處放置冰袋或使用冰毯降溫。
2) 脫水療法:可用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及白蛋白等藥物。
3) 應用鎮(zhèn)靜劑。
4) 促進腦細胞代謝藥物:應用ATP 、輔酶A,細胞色素C,谷氨酸鉀等。
(4)防治急性腎衰:尿量每小時少于30ml,應嚴格控制入水量,防治高血鉀,必要時考慮血透治療。
(5)防治繼發(fā)感染:最常見的是肺炎、敗血癥、氣管切開傷口感染及尿路感染等,抗生素一般選用對腎臟毒性小的藥物,不宜大量使用廣譜抗生素,以防繼發(fā)真菌感染。
四、 療效標準
1. 第一期復蘇胸外按壓有效時,可捫到頸動脈或股動脈搏動、瞳孔縮小,對光有反射。皮膚轉(zhuǎn)色,收縮?8kpa;達不到以上標準為無效。
2. 第二期復蘇有效時,病人自動心搏恢復,皮膚色澤改善,瞳孔小,出現(xiàn)自主呼吸及意識的恢復,達不到以上標準為無效。
3. 第三期處理是心搏恢復后繼續(xù)治療及并發(fā)癥的處理,如病人生命體征平穩(wěn),神志清楚,腎功能正常,又無繼發(fā)感染等表現(xiàn)即為痊愈,未全部達到以上標準即為好轉(zhuǎn)。
心跳驟停的搶救方法
1、判斷心臟是否驟停
在災難現(xiàn)場,判斷心臟驟停的兩個主要指標:意識突然喪失,對呼喚、拍打等各種刺激均無反應;無呼吸或僅僅是瀕死樣喘息(倒氣)。
2、 準備心肺復蘇正確體位
把傷者仰臥在堅硬的平整地板上,并跪在患者一側(cè),雙膝靠近患者的肩與腰之間。如果心臟驟停的患者是俯臥姿勢,施救者首先應將其轉(zhuǎn)為仰臥位,轉(zhuǎn)換體位時,應保持患者的頭、頸、脊柱整體移動。如患者口中有嘔吐物、活動義齒等異物,應立即清除,否則會阻礙稍后的人工呼吸。
3、胸外心臟按壓
胸外按壓的正確位置為胸部中央,即胸骨的下半部。先將左手的掌根置于患者胸部中央。右手的掌根置于左手的手背上,雙手十指相扣。上身前傾,雙臂垂直,雙手的肘部伸直,以自身的髖關節(jié)為軸,用上身的力量,將患者胸骨向下,也就是向脊柱方向按壓。按壓后即放松,使患者的胸廓充分回彈,放松時,手掌一定不能離開胸壁,要重復按壓和放松動作。胸外心臟按壓要保持一定的力道,每次按壓的深度,至少5厘米;按壓速度要快,至少100次/分鐘。
4、 開放氣道,人工呼吸
意識喪失后的患者很可能因舌頭后墜而阻塞氣道。采取仰額抬頦的方法開放氣道,即左手扶住患者額頭向上仰,用右手手指頂住患者下巴頦向上抬。深吸一口氣,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捏閉患者鼻翼,同時將嘴張大,并包住患者的口,將氣吹入患者口中。反復兩次,每次持續(xù)時間大約1秒鐘。吹氣時,能看到傷者的胸壁起伏。如果患者口唇受傷或牙關緊閉,救護者可稍用力上抬患者下頦,使患者口閉合,再將自己的口罩住患者鼻孔,將氣吹入患者鼻中。
5、按壓和吹氣循環(huán)進行
心臟驟停就是指心臟突然停止跳動,造成有效排血的停止,引發(fā)心臟驟停的原因很多,大多數(shù)是因為心血管疾病導致的,發(fā)生心臟驟停時需要進行急救,否則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會對生命造成危害。那么,心臟驟停怎么辦?心臟驟停怎么處理?
1、心臟驟停怎么辦
1.拳擊
適用于即刻心臟驟停,而且估計可能為心室纖顫時立即用力拳擊。從20-30厘米高度用小魚際握拳快速向胸骨中點捶擊一次(無心跳時可再拳擊2-3次)。一旦證明(聽診)有心跳,切勿進行捶擊。每次拳擊可有5瓦特能量,對初發(fā)室顫可能復跳。
2.按ABC順序進行處理
在拳擊無效或失去拳擊機會時按ABC順序進行處理。所謂A(Airway)即疏通氣道,立即將口腔分泌物清除;所謂B(Breathing)即人工向肺吹氣;所謂C(Circulation)即人工心臟按壓,建立有效循環(huán)。
人工向肺吹氣即人工呼吸,在氣道通暢的情況下,解開病人的衣領及腰帶,使之平臥,抽出枕頭,墊在肩下,使患者頭部后仰,然后施行口對口呼吸。施行者一手將患者的口張開,另一手捏緊患者的鼻子,深吸一口氣,向患者口中吹氣,吹畢再用兩手按壓患者胸部,協(xié)助呼氣。這樣每分鐘有節(jié)奏的做16-20次,以吹氣后胸廓膨脹或聽到呼吸音為有效。人工心臟按壓應于口對口呼吸同時進行,病人躺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或墊木板于其背下,施術(shù)者將左手掌放在病人胸骨中下端1/3處,右手掌重疊于左手背上,兩手十字形交叉,兩臂伸直,借體重力量加壓,每分鐘有節(jié)奏地擠壓60-80次,以可摸到動脈搏動為有效,注意不要用力過猛,以免肋骨骨折。一般在搶救時,如單人在場搶救時按壓與吹氣比例為15∶2;如雙人搶救時心臟按壓與吹氣比例為5∶1。
3.藥物治療
心肺腦復蘇時根據(jù)不同情況與目的急需以下藥物:①腎上腺素;②鈣劑;③阿托品;④碳酸氫鈉等。
4.降溫
物理降溫與藥物降溫并行。
5.應用腦細胞脫水劑
如地塞米松、20%甘露醇、50%葡萄糖等。
6.預防肺部感染
總之,對心臟驟停的搶救應分秒必爭,不論發(fā)生在什么地方都應及時搶救。
2、心臟驟停原因
、
1、急性缺氧
產(chǎn)生急性缺氧的原因有溺水、窒息、呼吸道梗阻、呼吸機故障、誤吸、嚴重的肺部病變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急性或者慢性心寶填塞未及時處理等。由于缺氧時全身組織和心肌細胞進行無氧代謝,造成全身和心肌組織的酸中毒,導致心經(jīng)的傳導性和自律性都被抑制,心肌收縮力減弱,最后出現(xiàn)心臟停搏。
2、器質(zhì)性心臟病
在器質(zhì)性心臟病重,常見的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其次是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急或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等,均可發(fā)生心臟驟停。
3、嚴重電解質(zhì)紊亂
嚴重的電解質(zhì)紊亂、機體代謝異常也可以導致心臟驟停,如低鉀、高鉀、嚴重的酸中毒、腎功能衰竭、代謝紊亂等常可誘發(fā)室顫或者心臟搏動驟停。
4、藥物因素影響
如麻藥過量、洋地黃中毒、血管活性藥物使用不當、藥物過敏、鎮(zhèn)靜藥過量、抑制心率,誘發(fā)嚴重心率失常,甚至停搏。
5、嚴重的中樞性系統(tǒng)病變
嚴重的中樞性系統(tǒng)病變也可以導致心臟出現(xiàn)驟停。常見的有顱內(nèi)出血、腦水腫引起的顱內(nèi)壓升高、腦疝形成等,導致心臟搏動驟停。
6、人工心臟瓣膜障礙
有些人因心臟疾病需要置入人工心臟瓣膜,如果被植入的人工心臟瓣膜裝置突然失靈、置入瓣膜過大、血栓形成、內(nèi)膜增生、損傷乳頭肌、左房管過深或者卡住等,均可引起性質(zhì)停跳。
7、各種意外
1、大出血、心臟大血管突然破裂,可導致心臟驟停;
2、不按照常規(guī)撤升壓藥、脫離呼吸機、手術(shù)意外等均可引起室顫而停搏;
3、電擊傷、雷擊等物理因素也可導致心臟驟停。
呼吸心跳驟停為兒科危重急癥,表現(xiàn)為呼吸、心跳停止,意識喪失、突發(fā)面色青紫或蒼白、或抽搐,脈搏消失,血壓測不出。各種嚴重疾病、窒息、電擊、溺水、嚴重外傷等突發(fā)意外事故均為其常見原因。下面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呼吸心跳驟停急救 措施 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呼吸心跳驟停急救措施 一、呼吸驟停的急救 方法
1.迅速解開衣服,清除口內(nèi)物,有舌后墜時用鉗將舌拉出。
2.患者需仰臥位,頭盡量后仰。
3.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方法是:患者仰臥,護理人一手托起患者下頜,使其頭部后仰,以解除舌下墜所致的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暢;另一手捏緊患者鼻孔,以免吹氣時氣體從鼻逸出。然后護理人深吸一口氣,對準患者口用力吹人,直至胸部略有膨起。之后,護理人頭稍側(cè)轉(zhuǎn),并立即放松捏鼻孔的手,任患者自行呼吸,如此反復進行。成人每分鐘吸氣12-16次,吹氣時間宜短,約占一次呼吸時間的三分之一。吹氣若無反應,則需檢查呼吸道是否通暢,吹氣是否得當。如果患者牙關緊閉,護理人可改用口對鼻吹氣。其方法與口對口人工呼吸基本相同。
二、心跳驟停
對心跳驟停在一分鐘左右者,可 拳擊 其胸骨中段一次,并馬上進行不間斷的胸外心臟擠壓。胸外心臟擠壓術(shù)方法是:
1.患者應仰臥在硬板上,如系軟床應加墊木板。
2.護理人用一手掌根部放于患者胸骨下三分之二處,醫(yī)學| 教育 網(wǎng)搜集整理另一手重迭壓在上面,兩臂伸直,依靠護理人身體重力向患者脊柱方向作垂直而有節(jié)律的擠壓。擠壓用力須適度,略帶沖擊性;使胸骨下陷四厘米后,隨即放松,使胸骨復原,以利心臟舒張。按壓次數(shù)成人每分鐘60~80次,直至心跳。按壓時必須用手掌根部加壓于胸骨下半段,對準脊柱擠壓;不應將手掌平放,不應壓心前區(qū);按壓與放松時間應大致相等。心臟按壓時應同時施行有效的人工呼吸。
呼吸心跳驟停的臨床表現(xiàn)
1.神志突然喪失,出現(xiàn)昏迷、抽搐。
2.發(fā)紺或面色蒼白。
3.心跳停止或心動過緩,年長兒心率〈30次/分,新生兒〈80次/分。
4.呼吸停止或嚴重呼吸困難,無有效氣體交換。
5.頸動脈和股動脈搏動消失,血壓測不出。
6.瞳孔散大。
7.心電圖等電位線或室顫。
呼吸心跳驟停的診斷鑒別
1.心跳停止。
2.頸動脈和股動脈搏動消失,血壓測不出。
3.心跳呼吸相繼停止,何者先停止,由原發(fā)損害決定,其間隔可長可短。
4.神志突然喪失,出現(xiàn)昏迷抽搐。
5.瞳孔散大,面色蒼白或青紫。
6.心電圖監(jiān)護示:心搏徐緩、心室纖顫、心室停搏。
心臟是我們身體最重要的一個器官,心臟在我們的一生當中從未停止過跳動,所以心臟也是很容易出現(xiàn)問題的一個器官,比如心臟驟停就是心臟疾病的一種癥狀,心臟驟停需要及時的搶救,不然就會危及生命。那么,一般心臟驟停是怎么急救的呢?
1、心搏驟停
心搏驟停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預計的情況和時間內(nèi)心臟突然停止搏動,從而導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環(huán)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組織細胞嚴重缺血、缺氧和代謝障礙,如不及時搶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搏驟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終末期的心臟停搏,若及時采取正確有效的復蘇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復。
心搏驟停一旦發(fā)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時地搶救復蘇,4~6分鐘后會造成患者腦和其他人體重要器官組織的不可逆的損害,因此心搏驟停后的心肺復蘇(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必須在現(xiàn)場立即進行,為進一步搶救直至挽回心搏驟停傷病員的生命而贏得最寶貴的時間。
2、學會心肺復蘇術(shù)
(1)評估和現(xiàn)場安全
急救者在確認現(xiàn)場安全的情況下輕拍患者的肩膀,并大聲呼喊“你還好嗎?”檢查患者是否有呼吸。如果沒有呼吸或者沒有正常呼吸(即只有喘息),立即啟動急救反應系統(tǒng)并開始胸外心臟按壓。
(2)撥打120的時機
(1)如發(fā)現(xiàn)患者無反應無呼吸,急救者應撥打120啟動緊急醫(yī)療服務,如果有條件,取來自動體外除顫儀對患者實施CPR,如需要時立即進行除顫。
(2)如有多名急救者在現(xiàn)場,其中一名急救者按步驟進行CPR,另一名撥打120啟動緊急醫(yī)療服務,如果有條件,取來自動體外除顫儀。
(3)在救助淹溺或窒息性心臟驟停患者時,急救者應先進行5個周期(2分鐘)的CPR,然后撥打120啟動緊急醫(yī)療服務。
(3)脈搏檢查
對于非專業(yè)急救人員,不再強調(diào)訓練其檢查脈搏,只要發(fā)現(xiàn)無反應的患者沒有自主呼吸就應按心搏驟停處理。對于醫(yī)務人員,一般以一手食指和中指觸摸患者頸動脈以感覺有無搏動(搏動觸點在甲狀軟骨旁胸鎖乳突肌溝內(nèi))。檢查脈搏的時間一般不能超過10秒,如10秒內(nèi)仍不能確定有無脈搏,應立即實施胸外按壓。
(4)胸外按壓
確?;颊哐雠P于平地上或用胸外按壓板墊于其肩背下,急救者可采用跪式或踏腳凳等不同體位,將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下半部上,將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手指不接觸胸壁(下圖)。按壓時雙肘須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壓,成年人按壓頻率為至少100次/分鐘,下壓深度至少為125px(1000px=1075px),每次按壓之后應讓胸廓完全回復。按壓時間與放松時間各占50%左右,放松時掌根部不能離開胸壁,以免按壓點移位。對于兒童患者,用單手或雙手于乳頭連線水平按壓胸骨,對于嬰兒,用兩手指于緊貼乳頭連線下放水平按壓胸骨。為了盡量減少因通氣而中斷胸外按壓,對于未建立人工氣道的成年人,2010年國際心肺復蘇指南推薦的按壓-通氣比率為30:2。對于嬰兒和兒童,雙人CPR時可采用15:2的比率。如雙人或多人施救,應每2分鐘或5個周期CPR(每個周期包括30次按壓和2次人工呼吸)更換按壓者,并在5秒鐘內(nèi)完成轉(zhuǎn)換,因為研究表明,在按壓開始1~2分鐘后,操作者按壓的質(zhì)量就開始下降(表現(xiàn)為頻率和幅度以及胸壁復位情況均不理想)。
(5)開放氣道
在2010年美國心臟協(xié)會CPR及ECC指南中有一個重要改變是在通氣前就要開始胸外按壓。胸外按壓能產(chǎn)生血流,在整個復蘇過程中,都應該盡量減少延遲和中斷胸外按壓。而調(diào)整頭部位置,實現(xiàn)密封以進行口對口呼吸,拿取球囊面罩進行人工呼吸等都要花費時間。采用30:2的按壓通氣比開始CPR能使首次按壓延遲的時間縮短。有兩種方法可以開放氣道提供人工呼吸:仰頭抬頦法(下圖)和推舉下頜法。后者僅在懷疑頭部或頸部損傷時使用,因為此法可以減少頸部和脊椎的移動。遵循以下步驟實施仰頭抬頦:將一只手置于患兒的前額,然后用手掌推動,使其頭部后仰;將另一只手的手指置于頦骨附近的下頜下方;提起下頜,使頦骨上抬。注意在開放氣道同時應該用手指挖出病人口中異物或嘔吐物,有假牙者應取出假牙。
(6)人工呼吸
給予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氣即可,無需深吸氣;所有人工呼吸(無論是口對口、口對面罩、球囊-面罩或球囊對高級氣道)均應該持續(xù)吹氣1秒以上,保證有足夠量的氣體進入并使胸廓起伏;如第一次人工呼吸未能使胸廓起伏,可再次用仰頭抬頦法開放氣道,給予第二次通氣;過度通氣(多次吹氣或吹入氣量過大)可能有害,應避免。
方法為:將受害者仰臥置于穩(wěn)定的硬板上,托住頸部并使頭后仰,用手指清潔其口腔,以解除氣道異物,急救者以右手拇指和食指捏緊病人的鼻孔,用自己的雙唇把病人的口完全包繞,然后吹氣1秒以上,使胸廓擴張;吹氣畢,施救者松開捏鼻孔的手,讓病人的胸廓及肺依靠其彈性自主回縮呼氣,同時均勻吸氣,以上步驟再重復一次。對嬰兒及年幼兒童復蘇,可將嬰兒的頭部稍后仰,把口唇封住患兒的嘴和鼻子,輕微吹氣入患兒肺部。如患者面部受傷則可妨礙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可進行口對鼻通氣。深呼吸一次并將嘴封住患者的鼻子,抬高患者的下巴并封住口唇,對患者的鼻子深吹一口氣,移開救護者的嘴并用手將受傷者的嘴敞開,這樣氣體可以出來。在建立了高級氣道后,每6-8秒進行一次通氣,而不必在兩次按壓間才同步進行(即呼吸頻率8-10次/分鐘)。在通氣時不需要停止胸外按壓。
(7)除顫
心室顫動是成年人心臟驟停的最初發(fā)生的較為常見而且是較容易治療的心律。對于室顫患者,如果能在意識喪失的3-5分鐘內(nèi)立即實施CPR及除顫,存活率是最高的。對于院外心臟驟?;颊呋蛟诒O(jiān)護心律的住院患者,迅速除顫是治療短時間室顫的好方法。除顫涉及專業(yè)醫(yī)療器械,不在贅述。
3、如何保養(yǎng)心臟
1、養(yǎng)心需要看季節(jié)
養(yǎng)心要注意季節(jié),暑天容易出汗,中醫(yī)認為汗是心的液體,流汗過多會有損心陽。所以暑天時心要靜養(yǎng),做一些不太劇烈的運動,如打太極拳、快走和慢跑。運動時間一般控制在40分鐘左右,微微出汗即可。
2、養(yǎng)心者早晨不宜劇烈運動
早上應做“平和運動”?!笆澜缱罱】底飨r間表”表明早上不宜做劇烈運動,可以步行上班。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醫(yī)學院的臨床研究表明,每天步行上班的人比坐車的人感冒率低25%。
不要把步行改為跑步。英國布魯奈爾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早上跑步的人更容易感冒;而日本專家則發(fā)現(xiàn)晨跑會令血管里血栓凝結(jié)的幾率增加6%。
3、養(yǎng)心者宜不急不躁不暴食
比利時研究人員認為,在心臟病的誘因中,可卡因排第一位,第二位是暴食暴飲,第三位則是狂喜暴怒。如果吸食可卡因,心臟病的發(fā)病率增加2300%;如果暴食暴飲,心臟病發(fā)病率增加700%;狂喜暴怒,心臟犯病的幾率增大5倍。
和咖啡因一樣禍從口進的還有暴食暴飲。美國研究人員有研究發(fā)現(xiàn),暴飲暴食兩小時內(nèi)心臟病發(fā)的幾率為普通人的4倍,一小時內(nèi)為10倍。管住嘴,養(yǎng)好心陽,配合良好的作息,就能養(yǎng)出強壯的心臟。
4、養(yǎng)心選擇好時段
“世界最健康作息時間表”認為,晚上11點前可洗熱水澡并入睡。這個時間表暗合了中醫(yī)理論。起床后,先將身體從睡眠狀態(tài)中喚醒,喝杯水。這是英國拉夫堡大學睡眠研究中心的建議。喝水是為了補身體睡眠8小時的缺水。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者發(fā)現(xiàn),每天喝5杯水(每杯250毫升)的女性,相比每天只喝兩杯水的女性,罹患心臟病的幾率低41%。中午11點~下午1點的午時和晚上11點到臨晨1點的子午覺,都是養(yǎng)心的重要時段。
5、養(yǎng)心要保持良好的心情
研究表明,開懷大笑能讓血管的內(nèi)皮放松,增加血流里;而且笑一次,這樣的效果就能保持至少45分鐘。如果人經(jīng)常情緒抑郁、低落,久而久之,心臟功能就不如同齡人;每天神經(jīng)繃得緊緊的,心臟負擔也會很大;另外,爭吵也會對心臟造成不利的影響。
6、養(yǎng)心者宜只吃七分飽
美國的一項實驗表明,老鼠每天減少30%的食量所換來的結(jié)果居然是延長了30%。的生命。更不可思議的是,一個瘦人的心臟可能比胖人年輕10到15年。其他相關資料顯示,限制卡路里攝入者的胰島素水平比常人得到明顯改善,DNA被破壞的跡象也減少了??茖W家相信,控制食里可以減少過高的血糖帶給組織的破壞,降低炎癥的發(fā)生率以及削減自由基。
膳食中的食物應注意多樣化,饑飽要適中,以七八分飽為宜,粗糧細糧搭配吃,三餐應合理安排。多吃魚類、堅果、谷類、水果和蔬菜,少吃各種動物脂肪。除了多吃苦味食物之外,平時還可多吃些酸的食物,比如獼猴桃、橘子,還有辛辣食物,如大蒜、洋蔥、生姜、辣椒等都能促進血管氧化。另外要注意少鹽,最好每天不超過6克,對甜食要限制,油也要少吃,最好每天不超過25克。
7、養(yǎng)心多吃苦清心火
為心臟減壓,可以從吃著手。中醫(yī)認為對心臟最好的食材都是苦味的?!?a href="/ddjy_100/45.html">黃帝內(nèi)經(jīng)》記載:“苦入心,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中醫(yī)認為,很多病都是由火引發(fā)的,苦味是最好的滅火器。這種說法在西醫(yī)里面同樣得到了認證。食物發(fā)苦,是因為其苦味素,苦味素最基本的藥效是利尿和降血糖,利尿就是為了減輕心臟負擔。
8、養(yǎng)心宜適當補充維生素
注意攝取含維生素B6豐富的食物。若維生素B6缺乏會抑制氨基酸代謝,血清膽固醇升高,致使心臟方面的疾病形成和病情惡化。
多吃富含維生素E和C的蔬菜、水果、豆類、芝麻油、花生油等。維生素E可以促進改善高血壓所致的心臟病癥狀,阻止破壞冠狀動脈血管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形成;維生素C則能清除動脈血管內(nèi)膜和組織間脂質(zhì),避免脂質(zhì)沉淀硬化,有利于動脈損傷的修補。
胡蘿卜素在血液中具有潛在的防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夠阻止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膽固醇的形成,保護動脈血管,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生,因此可多吃含有胡蘿卜素的食物。
9、最養(yǎng)心的苦味食品
除了含有苦味素,基本上所有的苦味食品都富含維生素,能消炎抗菌,消暑利尿,降壓健胃。其中,苦味杏和杏仁還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列入最健康食品排行榜。
苦味飲料:苦丁茶、咖啡、綠茶、決明子茶、薄荷葉茶、啤酒;
苦味蔬菜:黃瓜、絲瓜、葫蘆、苦瓜、生菜、芹菜、萵苣、香菜:
苦味水果:杏、柚子、荸薺、黑棗;
苦味食藥:蓮子心、五味子、菊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530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流行性出血熱的個人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