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醫(yī)學(xué)對抑郁癥的認(rèn)識,現(xiàn)代研究中醫(yī)的人士眾說紛紜
【郁證】中醫(yī)學(xué)的“郁證”,是指因情感拂郁
中醫(yī)藥治療分型:
辨證論治
本病以虛證多見,實證較少
1 主證:多愁善感,悲觀厭世 辨證分析:本證因情志不遂 2、氣滯血淤 主證:情緒抑郁 辨證分析:本證因氣郁日久,血流不暢 3 主證:失眠健忘 辨證分析:本證因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所致 4、脾腎陽虛 主證:精神萎靡 辨證分析:本證因稟賦素虛 5、陰虛火旺 主證:情緒不寧 辨證分析:本證多由于長期思虛太過或是房勞傷腎 常用藥方: 【方名】 逍遙散 【出處】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 柴胡(15克) 當(dāng)歸(15克) 白芍(15克) 白術(shù)(15克) 茯苓(15克) 生姜(15克) 薄荷(6克) 炙甘草(6克) 【用法】 酌定用量,作湯劑煎服 【功用】 疏肝解郁 【方名】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出處】《傷寒論》 【組成】 柴胡12克 龍骨 黃芩 生姜 鉛丹 人參 桂枝(去皮) 茯苓各4.5克 半夏6克(洗) 大黃6克(切) 牡蠣4.5克(熬) 大棗(擘)6枚 【用法】上藥十二味 【功用】 和解清熱,鎮(zhèn)驚安神 【方名】 甘麥大棗湯 【出處】《金匱要略》 【組成】 炙甘草10克 【用法】 上三味加水適量 【功用】 養(yǎng)心安神,補(bǔ)脾和中 【方名】 百合地黃湯 【來源】《金匱要略》卷上 【異名】 百合湯(《傷寒全生集》)。 【組成】 百合7枚(擘) 生地黃汁200毫升 【用法】 以水浸洗百合一宿 【功用】 滋陰清熱 此外 抑郁癥日常注意事項: 1 2 3 4、要加強(qiáng)對病房設(shè)施的安全檢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553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png" alt="手出好多小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