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蟲病系絲狀線蟲寄生于牛、羊、野生反芻類、馬、驢等動物腹腔內(nèi)引起的寄生蟲病,又稱腹腔絲蟲病。寄生于腹腔的成蟲,致病性不強;但有些種的幼蟲,可寄生于非固有宿主的某些器官,引起如腦脊髓絲蟲病和渾睛蟲病等一些危害嚴重的疾病,給畜牧業(yè)造成一定的損失。
1.病原學
在我國主要為馬絲狀線蟲、指形絲狀線蟲和鹿絲狀線蟲(又稱唇乳突絲狀線蟲),為絲蟲目、絲狀科、絲狀屬之線蟲。
馬絲狀線蟲雄蟲長40~80毫米;雌蟲長70~150毫米,尾端呈圓錐形;微絲蚴長190~256微米。鹿絲狀線蟲雄蟲長40~60毫米;雌蟲長60~120毫米,尾端為一球形的紐扣狀膨大,表面有小刺;微絲蚴有鞘,長240~260微米。指形絲狀線蟲雄蟲長40~50毫米;雌蟲長60~80毫米,尾末為一小的球形膨大,其表面光滑或稍粗糙;微絲蚴大小與鹿絲狀線相似。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553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