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指排便次數(shù)增多,糞便稀薄或伴有黏液、膿血、未消化食物。分急性、慢性腹瀉。
[病因]
1.急性腹瀉
(1)腸道疾?。焊鞣N病原體感染所致腸炎、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克隆病等。
(2)全身性感染:如敗血癥、傷寒、副傷寒、鉤端螺旋體病。
(3)急性中毒:食物中毒、有機磷中毒等。
(4)其他:過敏性紫癜、甲狀腺功能亢進、尿毒癥、藥物副作用等。
2.慢性腹瀉
(1)胃部疾病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致胃酸缺乏。
(2)腸道感染:腸結核、慢性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等。
(3)腸道其他疾病:如腸道腫瘤、息肉,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吸收不良綜合癥。
(4)肝、膽、胰腺病變;肝硬化、慢性膽囊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
(5)內(nèi)分泌及代謝性疾?。喝缂谞钕俟δ芸哼M、糖尿病性腸炎。
(6)神經(jīng)功能紊亂:如神經(jīng)功能性腹瀉、腸易激綜合征。
(7)其他:如尿毒癥、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藥物副作用等。
[伴隨癥狀]
1.發(fā)熱:見于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腸炎、傷寒、副傷寒、腸結核、結腸等。
2.里急后重:急性痢疾、直腸癌。
3.消瘦:胃腸道惡性腫瘤、吸收不良綜合征。
4.腹部包塊:腸腫瘤、結核等。
5.關節(jié)痛: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
6.皮疹:傷寒、副傷寒、過敏性紫癜。
7.嚴重失水:見于霍亂等。
腹瀉是很多人常出現(xiàn)的問題,如果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腹瀉會讓你一天都坐立不安,那么造成腹瀉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腹瀉又會有哪些癥狀呢?出現(xiàn)腹瀉的正確處理方式是如何呢?!
何謂腹瀉
所謂腹瀉,是指大便中的水份含量增加,一般大便的水含量是百分之六十至七十,腹瀉則是排出于像泥液狀或水狀的情形,腹瀉也是小腸疾病的主要癥狀之一,因為腸道的不正常頻率運動,導致大便的質及量及軟硬度都會有所改變。急性的腹瀉時,大便會呈現(xiàn)灰棕色,具有氣味,充滿了未消化的食物顆粒及腸道粘液,身體會有一些不舒服的癥狀,如腹痛,脹氣,腸子轆轆作響,厭食及口渴的情況。
腹瀉的病理機轉 腸道內(nèi)的滲透壓改變
因腸道內(nèi)的葡萄糖不能被吸收,引起滲透壓的改變,如飲食過量或者是不能吸收之溶液瀉劑都會造成這種改變。
腸內(nèi)膜分泌之增加
病毒及細菌都有可能造成腸道粘膜分泌較多,及電解質的流失劇增。
吸收減少或吸收不良
如腸內(nèi)膜的疾病,或腸道外科手術切除部份腸子,都有可造成吸收面積減少。
腸蠕動的功能異常
情緒緊張,神經(jīng)性腫瘤,甲狀腺機能亢進等,都有可能會造成腸道的蠕動加劇進而形成腹瀉。
腹瀉的種類及原因
腹瀉一般而言,是腸道粘膜的障礙,造成腸道吸收水份之困難,還有可能因為腸道蠕動太過亢奮,導致腸內(nèi)食物尚未消化吸收就快速通過排出,再來可能是腸分泌作用的亢進,當然,也有可能是情感的壓力,感染,胃,胰或大腸的疾病所造成的腹瀉。
感染性腹瀉疾病
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兩種類型,其一是感染性的腹瀉,可能的病原是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等引起,這類的腹瀉,會造成小腸粘膜的受損糜爛,吸收也會產(chǎn)生障礙,病原菌一般來講以沙門氏菌及葡萄球菌為臨床上最常見的腹寫引起原因。
非感染性腹瀉疾病 飲食問題
食用到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冷飲等造成腸道的刺激,或者是食物中的脂肪及糖含量太多而引起發(fā)酵作用,都可能會造成腹瀉情形。
心理壓力
不安,恐懼,緊張,激動,興奮,憂慮都有可能會造成自主神經(jīng)的失調,而使得腸道蠕動亢進及粘液增加。
藥物使用
副交感神經(jīng)刺激劑或交感神經(jīng)抑制劑的藥物會促使腸道亢奮,抗生素則可能造成葡萄球菌的耐藥性,而在腸內(nèi)大量繁殖,造成腸道發(fā)炎腹瀉,還有腺素等藥物也有可能造成腹瀉。
食物過敏
如對海鮮貝殼類食物過敏,或對失奶過敏,或乳糖不耐癥等,都容易產(chǎn)生抗原,刺激到副交感神經(jīng),進而造成腸道運動激烈而腹瀉。
中毒引起
鉛中毒會造成腸道的異常蠕動,還有腸道的痙攣及不自主收縮,而食用到有毒的菇類或魚類時,也有可能會產(chǎn)生腹寫,嘔吐及腹痛等癥狀。
代謝性疾病
如糖尿病,會引發(fā)自主神經(jīng)的障礙,產(chǎn)生腹寫情形。
內(nèi)分泌疾病
如甲狀腺功能的亢進,副甲狀腺功能的不足,都有可能引起腸道的功能,也有可能便秘與腹瀉交錯出現(xiàn)。
胃切除
當沒有胃來混合食物及乳糜化作用時,就會造成腸道的吸收養(yǎng)份的困難,也會使得空腸內(nèi)的細菌增殖。
胰臟疾病
如炎癥或腫瘍,造成胰臟分泌消化酵素及荷爾蒙的問題,進而造成消化不良水份過多等腸道問題。
膽之疾病
當膽汁閉鎖或膽囊有問題時,可能會造成膽汁分泌障礙或膽汁缺乏,結果就會造成非水溶性脂肪無法正常消化性的腹瀉。
腸道疾病
腸內(nèi)的腫瘍,發(fā)炎,潰瘍都有可能影響腸道的正常功能造成腹瀉情形。
骨盆腔疾病
如膀胱或輸尿管等器官發(fā)炎時,會導致腸道的吸收障礙及分泌亢進,進而產(chǎn)生腹瀉。
引起水腫的疾病
如肝硬化,腎病等,都有可能造成腸道的水腫,進而腸道血流不足,腸蠕動降低及無法吸收養(yǎng)份。
維他命缺乏
如癩皮病,缺少維他命也可能造成腹瀉問題。
身體其他部位感染
如肺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中樞神經(jīng)感染等疾病,都會因發(fā)炎癥狀而進成腸道的功能障礙,進而腹瀉。
腹瀉的分類 依程度區(qū)分:輕度中度及嚴重三種。
輕度每天約大便五至八次,沒有嚴重之癥狀。
中度每天約大便八至十五次,輕微脫水,中度發(fā)燒,無酸中毒之癥狀。
嚴重者則每天大便十五次以上,伴著脫水,酸中毒,身體軟弱。
依病程區(qū)分:急性及慢性兩種。
急性如炎癥,腹瀉會自然痊愈,不需要特別的治療;慢性則是連續(xù)兩周的水便,而且次數(shù)一直增加,可能是腸道的病癥所引起。
依病理機轉區(qū)分:分為吸收性及分泌性兩種機轉。
吸收性指腸粘膜受損;分泌性則是因為細菌等刺激到腸道,因而造成細胞內(nèi)之電解質被排入腸道中,嚴重可能造成脫水或酸中毒。
依病菌區(qū)分:列舉以下四種病菌。
1. E氏大腸菌:糞便是綠色的,含大量粘液,水狀稀釋的狀態(tài)。哺喂母乳的小孩較少會發(fā)生,配方奶則在一至三個月時是最容易出現(xiàn)的時段。剛出生的小嬰兒容易發(fā)生,尤其是在育嬰室中特別容易交互流行傳染。
2.沙門氏菌:糞便中會含有血及粘液。會先有惡心,嘔吐,腸絞痛之癥狀,最後才會腹瀉。可能由不干凈的食物或飲料所引起,二歲的幼童最容易發(fā)生。
3.志賀桿菌:糞便呈現(xiàn)稀液狀,且?guī)в姓骋杭澳摰任镔|。感染時會突然的發(fā)燒,腹部絞痛一天以上後才腹瀉,排便時會有痙攣情形發(fā)生。
4.霍亂弧菌:糞便是透明白色的樣子,還帶一點的粘液。感染時會有大量的稀釋的大便,時好時壞,但會持續(xù)一直的腹瀉。得此病會有免疫力。
腹瀉之癥狀 消化性器官的癥狀
如食欲不振,空腹感,打嗝,嘔吐,腹痛,肛門疼痛等。
全身性之癥狀
如發(fā)燒,全身無力,倦感,意志力降低,焦躁不安,失眠,頭暈,皮膚干燥無光澤等。
脫水
細胞外液嚴重的喪失于水性的糞便中,造成的因素為反覆嘔吐,尿液排出,水份攝取不足及大量的電解質喪失于腹瀉中。
電解質不平衡
鉀的減少或氯,鈉所引起的電解質高張或低張性的不平衡。
酸鹼不平衡
因為腹瀉而大量流失鉀、鈉、重碳酸鹽而產(chǎn)生代謝性的中毒。
以上一二項為輕微時的癥狀,三至五項則為較嚴重之癥狀,還有可能伴隨著肛門周圍的糜爛,疼痛,當電解質嚴重不平衡時,甚至有可能造成休克或心臟停止。
腹瀉的處理方式 注意腹部的保暖及安靜的臥床休養(yǎng)
避免腹壓,壓迫,按摩,也避免精神性緊張,不安,恐懼及激動。
飲食方便的控制治療
采用保護性,營養(yǎng)性高的食物,由先暫停飲食,到流質、半流質、稀飯、軟食,一步一步的給予。選擇的食物應要纖維少及容易消化。盡量少服用以下食物:茄子,菠菜,菇類,碳酸飲料及螃蟹、烏賊等生的魚類,以免刺激腸道或增加病菌感染的可能性。
輸液治療
補充水份及電解質,避免其他嚴重狀況如脫水等情形發(fā)生。
藥物治療:
依腹瀉發(fā)生不同的原因,給予適合的藥物治療。
其他:
保持身體的清潔,肛門部份的清理,予以溫和坐浴及保持肛門周圍的干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559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三叉神經(jīng)痛有哪些臨床特點?
下一篇: 梨形鞭毛蟲病的發(fā)病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