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皮膚和皮下組織急性炎癥
。病菌主要由皮膚或者粘膜的破損處侵入,也可以由血行感染。本病多發(fā)生于營養(yǎng)不良和低蛋白血癥的患兒。小兒丹毒一般發(fā)病較急
,在發(fā)病初起多數(shù)患兒有一些前驅(qū)癥狀,表現(xiàn)為突然寒戰(zhàn)、高熱,體溫可達(dá)39℃-40℃,伴有全身不適、惡心、嘔吐,嬰兒有時會出現(xiàn)高熱驚厥。繼之在患部出現(xiàn)紅腫,周圍境界比較清楚,自覺灼熱、疼痛,局部淋巴結(jié)腫大?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小兒發(fā)生丹毒在發(fā)熱時應(yīng)該怎樣處理呢
對小兒丹毒的治療一定要盡早給予抗生素
。一般以青霉素治療效果最好,應(yīng)該作為首選藥物,可以用大劑量青霉素靜脈滴注,也可采用肌肉注射。一般用藥2-3天后體溫常?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局部處理是丹毒治療的一項(xiàng)重要內(nèi)容
中藥治療小兒丹毒亦有很好的效果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小兒藥證直訣》方之?dāng)《旧? 4.1 方名 4.2 組成 4.3 用法 4.4 功用主治 4.5 方解 4.6 臨床運(yùn)用 4.6.1 加減法 4.6.2 使用禁忌 4.7 現(xiàn)代適應(yīng)證 4.8 歌訣 5 《痘麻紺珠》卷十六方之?dāng)《旧? 5.1 方名 5.2 組成 5.3 功效 5.4 敗毒散的用法用量 6 《增補(bǔ)萬病回春》卷七方之?dāng)《旧? 6.1 方名 6.2 組成 6.3 主治 6.4 敗毒散的用法用量 6.5 制備方法 7 《攝生眾妙方》卷八方之?dāng)《旧? 7.1 方名 7.2 組成 7.3 主治 7.4 敗毒散的用法用量 7.5 制備方法 8 《博濟(jì)方》卷三方之?dāng)《旧? 8.1 方名 8.2 組成 8.3 主治 8.4 敗毒散的用法用量 8.5 制備方法 9 《片玉心書》卷五方之?dāng)《旧? 9.1 方名 9.2 組成 9.3 主治 9.4 敗毒散的用法用量 10 《衛(wèi)生總微》卷八方之?dāng)《旧? 10.1 方名 10.2 組成 10.3 主治 10.4 敗毒散的用法用量 10.5 制備方法 11 《宣明論方》卷十五方之?dāng)《旧? 11.1 方名 11.2 組成 11.3 主治 11.4 敗毒散的用法用量 11.5 制備方法 12 《痘科辨要》卷十方之?dāng)《旧? 12.1 方名 12.2 組成 12.3 主治 12.4 敗毒散的用法用量 13 《外科真詮》卷上方之?dāng)《旧? 13.1 方名 13.2 組成 13.3 主治 13.4 敗毒散的用法用量 13.5 加減 14 《治疹全書》卷上方之?dāng)《旧? 14.1 方名 14.2 組成 14.3 主治 15 《慈航集》卷下方之?dāng)《旧? 15.1 方名 15.2 組成 15.3 主治 15.4 敗毒散的用法用量 15.5 加減 16 《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卷九十一方之?dāng)《旧? 16.1 方名 16.2 組成 16.3 主治 16.4 敗毒散的用法用量 16.5 制備方法 17 《衛(wèi)濟(jì)寶書》卷下方之?dāng)《旧? 17.1 方名 17.2 組成 17.3 功效 17.4 敗毒散的用法用量 17.5 制備方法 18 《種痘新書》卷十二方之?dāng)《旧? 18.1 方名 18.2 組成 18.3 主治 18.4 敗毒散的用法用量 18.5 加減 19 《外科啟玄》卷十二方之?dāng)《旧? 19.1 方名 19.2 敗毒散的別名 19.3 組成 19.4 主治 19.5 敗毒散的用法用量 19.6 附注 20 《明醫(yī)指掌》卷六方之?dāng)《旧? 20.1 方名 20.2 組成 20.3 主治 20.4 敗毒散的用法用量 20.5 附注 21 《本草綱目拾遺》卷九引《家寶方》方之?dāng)《旧? 21.1 方名 21.2 組成 21.3 主治 21.4 敗毒散的用法用量 21.5 制備方法 22 《仙拈集》卷一方之?dāng)《旧? 22.1 方名 22.2 組成 22.3 主治 22.4 敗毒散的用法用量 23 《仙拈集》卷二引《全生》方之?dāng)《旧? 23.1 方名 23.2 組成 23.3 主治 23.4 敗毒散的用法用量 23.5 制備方法 24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方之?dāng)《旧? 24.1 方名 24.2 組成 24.3 主治 24.4 敗毒散的用法用量 24.5 制備方法 25 《種痘新書》卷四方之?dāng)《旧? 25.1 方名 25.2 組成 25.3 功效 25.4 主治 26 《萬氏家抄方》卷六方之?dāng)《旧? 26.1 方名 26.2 組成 26.3 主治 26.4 敗毒散的用法用量 26.5 加減 27 《仁端錄》卷十四方之?dāng)《旧? 27.1 方名 27.2 組成 27.3 主治 28 《癥因脈治》卷四方之?dāng)《旧? 28.1 方名 28.2 組成 28.3 功效主治 28.4 加減 29 《濟(jì)陽綱目》卷九十五方之?dāng)《旧? 29.1 方名 29.2 組成 29.3 主治 29.4 敗毒散的用法用量 29.5 制備方法 30 《痘疹定論》卷四方之?dāng)《旧? 30.1 方名 30.2 組成 30.3 功效 30.4 主治 30.5 敗毒散的用法用量 30.6 附注 31 《眼科全書》卷四方之?dāng)《旧? 31.1 方名 31.2 組成 31.3 主治 31.4 敗毒散的用法用量 31.5 用藥禁忌 32 《嵩崖尊生》卷十方之?dāng)《旧? 32.1 方名 32.2 組成 32.3 主治 33 敗毒散中藥部頒標(biāo)準(zhǔn) 33.1 拼音名 33.2 標(biāo)準(zhǔn)編號 33.3 處方 33.4 制法 33.5 性狀 33.6 鑒別 33.7 檢查 33.8 功能與主治 33.9 用法與用量 33.10 注意 33.11 規(guī)格 33.12 貯藏 34 參考資料 附: 1 古籍中的敗毒散 * 敗毒散藥品說明書 1 拼音 bài dú sǎn
2 英文參考 Baidu San [21世紀(jì)雙語科技詞典]
baidu powder [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2004)]
3 概述 敗毒散同名方劑約有29首
,常用方為《小兒藥證直訣》記載者,其組成為柴胡9g《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品標(biāo)準(zhǔn)》載有敗毒散部頒標(biāo)準(zhǔn)
4 《小兒藥證直訣》方之?dāng)《旧?
柴胡9g
加少量薄荷
4.6.1 加減法 若咳嗽有痰者
,可加杏仁、桔梗、法半夏宣肺止咳化痰;濕滯經(jīng)絡(luò)4.6.2 使用禁忌 敗毒散辛溫香燥
,熱性感冒及陰虛、血虛感冒患者忌用[1]。
5 《痘麻紺珠》卷十六方之?dāng)《旧?
6 《增補(bǔ)萬病回春》卷七方之?dāng)《旧?
7 《攝生眾妙方》卷八方之?dāng)《旧?
8 《博濟(jì)方》卷三方之?dāng)《旧?
9 《片玉心書》卷五方之?dāng)《旧?
10 《衛(wèi)生總微》卷八方之?dāng)《旧?
11 《宣明論方》卷十五方之?dāng)《旧?
12 《痘科辨要》卷十方之?dāng)《旧?
13 《外科真詮》卷上方之?dāng)《旧?
14 《治疹全書》卷上方之?dāng)《旧?
15 《慈航集》卷下方之?dāng)《旧?
16 《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卷九十一方之?dāng)《旧?
17 《衛(wèi)濟(jì)寶書》卷下方之?dāng)《旧?
18 《種痘新書》卷十二方之?dāng)《旧?
19 《外科啟玄》卷十二方之?dāng)《旧?
20 《明醫(yī)指掌》卷六方之?dāng)《旧?
21 《本草綱目拾遺》卷九引《家寶方》方之?dāng)《旧?
22 《仙拈集》卷一方之?dāng)《旧?
23 《仙拈集》卷二引《全生》方之?dāng)《旧?
24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方之?dāng)《旧?
25 《種痘新書》卷四方之?dāng)《旧?
26 《萬氏家抄方》卷六方之?dāng)《旧?
27 《仁端錄》卷十四方之?dāng)《旧?
28 《癥因脈治》卷四方之?dāng)《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