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導管未閉常見于早產(chǎn)兒,在妊娠滿28周前出生的嬰兒中發(fā)生率可占80%
癥狀,體征和診斷
早產(chǎn)兒
足月兒
治療
早產(chǎn)兒存在呼吸狀況不佳時應該控制液體進量(每日90~100ml/kg),使用利尿劑
,維持氧氣供給,用藥(如消炎痛),或外科結扎使導管閉合。中等量的液體控制2~3天以后,液體量應該逐步增加。在無過度黃疸[間接膽紅素>10mg/dl(>170μmol/L)],腎功能衰竭[(肌肝>1。4mg/dl(>120μmol/L)],尿素氮>35mg/dl(12。5mmol urea/L),或血小板減少癥(血小板數(shù)<100000/μl)時,消炎痛0。2mg/kg每12小時靜脈注射1~2次后能使動脈導管迅速關閉。雖然在早產(chǎn)兒中一些不嚴重的動脈導管常常自然關閉或在僅用液體控制后就關閉,但是有些仍持續(xù)開放,并且在11/2~21/2歲時需要外科結扎。足月兒
,如發(fā)生心力衰竭即有手術結扎或切斷的指征。選擇性手術可在6月齡~3歲時進行,以排除大動脈內(nèi)膜炎的危險。影像學表現(xiàn)
1.肺血增多(一般為輕度增多)
,左室和左房增大,主動脈結凸出或增寬,部分病例可有“漏斗征”,心臟大血管搏動增強,甚至出現(xiàn)陷落脈是本病的基本X線征象2.合并重度肺動脈高壓者
3.超聲心動圖:能探及降主動脈-肺動脈間有異常通道
。4.磁共振成像;在左前斜位矢狀切面像上能見到降主動脈與肺動脈間的溝通
。5.心血管造影
;以升主動脈造影為宜。主動脈造影,弓降部充盈的同時主肺動脈亦顯影是診斷本病的確證。發(fā)病原因 遺傳是主要的內(nèi)因
。在胎兒期任何影響心臟胚胎發(fā)育的因素均可能造成心臟畸形,如孕母患風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柯薩奇病毒感染、糖尿病、高鈣血癥等,孕母接觸放射線;孕母服用抗癌藥物或甲糖寧等藥。原因分析 動脈導管是胎兒循環(huán)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嬰兒出生后隨著第1次呼吸的建立
,血氧濃度急劇上升,可使動脈導管壁肌肉發(fā)生收縮而關閉。一般在生后第1天動脈導管大多已呈功能性關閉,但在7~10天內(nèi)可由于缺氧等原因而重新開放。解剖上的閉塞則常需在1歲左右方能完成。組織學上的變化是先由內(nèi)皮細胞形成的血管內(nèi)膜墊突向動脈導管腔,然后內(nèi)膜下層出血和壞死,結締組織增生,瘢痕形成,最終導致動脈導管腔永久閉塞,而形成一條索帶狀的殘余。若動脈導管持續(xù)開放,構成主動脈和肺動脈間不應有的通道,即稱動脈導管未閉(PDA)。發(fā)病機制 胎兒的動脈導管從第六主動脈鰓弓背部發(fā)育而來
預防措施 1
2
、孕前積極治療影響胎兒發(fā)育的疾病,如糖尿病、紅斑狼瘡、貧血等。
3
、積極做好產(chǎn)前檢查工作,預防感冒,應盡量避免使用已經(jīng)證實有致畸胎作用的藥物,避免接觸有毒、有害物質。4
、對高齡產(chǎn)婦、有先心病家族史注意事項
1 在施行根治性手術時 2 動脈導管未閉手術是采用左側后外傷口,傷口較長 相關文章 [早產(chǎn)兒動脈導管未閉的癥狀] 動脈導管未閉是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常見類型 主要是因為主動脈的血從未閉合的導管直接流入肺動脈 1、自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595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動脈導管未閉癥狀體征和診斷
下一篇:
妊娠合并心房間隔缺損的治療
動脈導管未閉為什么容易導致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
嬰兒動脈導管未閉怎么行成
大部分的動脈導管未閉都是具有自愈性的
2、藥物治療
如果是早產(chǎn)兒出現(xiàn)動脈代管未閉的情況
3
結扎手術主要有兩種方式
4
封堵手術指的是使用彈簧圈或者蘑菇傘對未閉的導管前端進行封堵
以上幾種方式就是治療新生兒動脈導管未閉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