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大便是每天需做的事,想要了解身體是否健康,最有效的方法是觀測排出來的大便。根據(jù)大便顏色形狀和味道,能大致了解體內(nèi)狀況,健康的大便需滿足7點,看看你的大便是否達標。
健康大便需滿足哪幾點?
1、大便的頻率
通常來說,成年人每天拉大便在1~2次,也有的人兩三天拉一次大便。若每天拉大便超過三次,大便不成形且大便溏稀,說明是腹瀉。一周拉大便次數(shù)小于三次且伴有大便干燥和排便困難,這是便秘。腸道炎癥、出現(xiàn)乳糖不耐受、寄生蟲、患有大腸癌以及腸易激綜合癥等可引起腹瀉和便秘,需進一步去醫(yī)院做檢查看看是什么疾病。
2、大便顏色
正常情況下糞便呈現(xiàn)黃色或黃褐色,大便顏色深,呈現(xiàn)血便或黑色,說明胃腸道出血,這常見于十二指腸潰瘍、胃腸癌、痔瘡和腸息肉等。大便顏色淺,就如同陶土色一般,常見于膽道堵塞,如膽結(jié)石、胰腺癌和膽管癌。
3、大便性狀
在正常情況下,大便是成型的軟便,形狀類似于香蕉。缺水時糞便干燥堅硬,如同羊糞蛋一般。大便中水分多時,糞便不成形或腹瀉。若糞便有凹槽或大便變細,需警惕腸道狹窄、痔瘡或腸道腫瘤。
4、糞便中沒有其他東西
若糞便中只是有粘液,需警惕腸炎腸息肉和腸癌,同時要注意大便中有沒有小蟲子如蟯蟲或蛔蟲等寄生蟲病。糞便中有太多脂肪或泡沫,大便上飄著一層油,是因為大便中脂肪含量增加,小腸吸收脂肪異常,這常見于消化不良、慢性胰腺炎和乳糜瀉。大便中有很多沒有被消化的食物殘渣,可見到玉米粒蔬菜或水果等,可能是消化不良或短腸綜合癥。
5、排便時間
通常排便時間小于5分鐘,三分鐘之內(nèi)拉完糞便是最好的。若排便時間延長,甚至超過15分鐘是不正常的現(xiàn)象。排便時間延長是便秘的癥狀,尤其是出口梗阻性便秘。另外直腸前突、盆底松弛和控制排便的肌肉運動失調(diào)等也會引起便秘。排便時要專心致志,不能玩手機或看報紙。
6、大便的氣味
通常大便沒有明顯氣味,或有輕微臭味。若糞便臭氣熏天,跟飲食有關(guān),如吃了太多牛肉、豬肉、海鮮等,吃太多含硫的氨基酸食物,如大蒜洋蔥蘆筍以及韭菜等也會使得大便有臭味。此外大便有惡臭味就如同爛肉一般,需警惕腸道疾病,如潰瘍、息肉或炎癥,更可怕的是腸道腫瘤。
7、排便后的感覺
正常情況下排完大便很爽,但一部分人拉完大便后感覺拉不干凈,大便感覺很是急迫,但又拉不出來,這被稱為里急后重,這常見于痔瘡、肛瘺炎、腸息肉和潰瘍性直腸炎,需進一步去醫(yī)院做診斷。
溫馨提示
平時要養(yǎng)成定時拉大便的好習慣,多吃含膳食纖維食物來維持大便暢通。一旦發(fā)現(xiàn)大便習慣突然發(fā)生改變,需及時去醫(yī)院做檢查,看看是否跟腸道疾病有關(guān)。
很多人習慣早上起床喝一杯溫水去蹲馬桶,大多數(shù)情況下,卻沖完就走,在身體沒有不舒服的情況下,甚至都沒有好好觀察觀察自己的便便,當然,如果你蹲在馬桶旁看著自己的便便,也有可能被認為是變態(tài),在此不表。
但是,毫無疑問,便便卻是反應(yīng)身體狀況的晴雨表。
糞便,又俗稱大便,是人或動物的大腸排遺物。糞便的四分之一是水分,其余大多是蛋白質(zhì)、無機物、脂肪、未消化的食物纖維、脫了水的消化液殘余、以及從腸道脫落的細胞和死掉的細菌,還有維生素K、維生素B。
.如果你的大便很硬需要用力才能排出,甚至有時候用力都排不出來,或者免強排出來了,但是一擦有血,或者努力了很久,拉出來的便便是一粒一粒的,這意味著你便秘了。
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罪魁禍首是膳食纖維獲取不足和運動量,喝水量比較少,建議多吃水果蔬菜,豆類、全谷物、堅果,吃完飯出去溜達一會,多喝水都能緩解,如果還是不行,可以服用膳食纖維補充劑,或者益生菌、低聚果糖。
食物未被吸收而產(chǎn)生的殘渣部分,由消化道通過大腸,從肛門以固體、半流體或流體形式排出體外。又稱"屎",或者在東北方言內(nèi)稱"粑粑"。對于農(nóng)民來說,糞便可以作為較好的莊稼的有機肥料
但是,只要過了最尷尬的前兩三天,以后上廁所就是享受了,一條條香蕉似的便便就可以毫不費力地排出來,上廁所甚至是一種享受。
另外,除非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建議使用開塞露,瀉藥等,會導致拉肚子,而且對腸胃刺激很大,治標不治本。
說到人的身體健康問題,我們可以從一些避諱的角度來發(fā)現(xiàn),比如說大便。便秘患者的大便和正常的大便是不同的,從大便的形態(tài)也能看出人的健康問題,大家不要覺得這個話題很惡心,當身體出現(xiàn)疾病時,人的排泄物也會有警示!五種大便和疾病有關(guān)!。
1、5種大便是疾病征兆
(1)硬邦邦型
俗稱“羊糞球”,小顆、偏硬。患有腸道運動功能障礙或便秘的人,大便堆積在腸道中,水分被吸收,導致大便變硬。喝水少也可能導致大便發(fā)硬。這類人在有便意時不要憋著,多喝水、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和蔬菜,促進腸道蠕動。
(2)黏稠型
像泥巴一樣,接近腹瀉。這可能是由于腸蠕動過快,來不及吸收食物中的水分所致。如伴有腹部不適,可能是腸易激綜合征,要調(diào)理飲食,放松心態(tài)。如伴有便常規(guī)異常,多見于慢性腸道炎癥,要及時就醫(yī),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帶鮮紅色,則可能患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多發(fā)于中老年人。
(3)水液型
常伴隨突發(fā)便意,氣味或惡臭、或無味,原因多是壓力大、暴飲暴食、食物中毒等,要注意保暖,多吃易吸收的食物,如粥、面、蔬菜等,避免高脂肪或高蛋白飲食。大便不成形持續(xù)一周以上,可能預示器質(zhì)性病變。
(4)軟硬摻雜型
塊狀和液狀便交替出現(xiàn),無特定顏色,多由“腸易激綜合征”引起,多因壓力大、生活不規(guī)律,導致機體疲憊狀態(tài),令大便形態(tài)不穩(wěn)定,應(yīng)消除壓力、放松身心、均衡飲食,維持腸道環(huán)境的穩(wěn)定。
(5)細長型
較細的條索狀,甚至細如面條,好發(fā)于為減肥節(jié)食、腹肌無力的女性,也可由肛門狹窄或直腸腫瘤擠壓所致。建議多吃海帶、木耳、香菇、豆腐等易吸收水分的食物及酸奶等發(fā)酵食品,促進腸道活性。40歲以上的人若長期如此,應(yīng)盡早就醫(yī),排除腫瘤可能。
不要覺得大便惡心,就連看都不看一眼,有時候敢于正視自己的大便形狀,沒準還能提早發(fā)現(xiàn)疾病信號,防患于未然。
2、健康大便標準
1、天天排便
天天吃當然最好要天天排廢物,如果沒有天天排便,請從攝取水分、飲食均衡、運動開始改善喔。
2、不會臭
健康的便便是不臭的,會臭的就是腐朽菌過度發(fā)酵,要補充腸道益菌并及時排便。
3、浮起
如便便能在水中浮起表示腸道環(huán)境健康,有乳酸菌叢把纖維質(zhì)等轉(zhuǎn)化成短鏈脂肪酸,便中含足量短鏈脂肪酸比重比水輕而浮起。
4、金色
健康的便便呈金黃色!如果您的便便呈金黃色,恭喜啦!表示消化系統(tǒng)健康!如果是褐色則是纖維素及腸道益菌不足,容易形成便秘及造成酸性體質(zhì),健康大大不好喔,多多攝取纖維素,補充益生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640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快來測測你脾虛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