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解說各種拔罐的運用方法中醫(yī)拔罐,有著悠久的歷史,同時也為我國中醫(yī)學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病治愈了好多人身上的疑難雜癥。下面是中醫(yī)專家介紹的常用的拔火罐的方法。
1、單罐:用于病變范圍較小或壓痛點。可按病變的或壓痛的范圍大小,選用適當口徑的火罐。如胃病在中脘穴拔罐;岡上肌肌腱炎在肩髃穴拔罐等。
2、多罐:用于病變范圍比較廣泛的疾病??砂床∽儾课坏慕馄市螒B(tài)等情況,酌量吸拔數(shù)個乃至拾數(shù)個。如某一肌束勞損時可按肌束的位置成行排列吸拔多個火罐,稱為“排罐法”。治療某些內(nèi)臟或器官的淤血時,可按臟器的解剖部位的范圍在相應的體表部位縱橫并列吸拔幾個罐子。
3、閃罐:罐子拔上后,立即起下,反復吸拔多次,至皮膚潮紅為止。多用于局部皮膚麻木或機能減退的虛證病例。
4、留罐:拔罐后,留置一定的時間,一般留置5-15分鐘。罐大吸拔力強的應適當減少留罐時間,夏季及肌膚薄處,留罐時間也不宜過長,以免損傷皮膚。
溫馨提示: 走罐,一般用于面積較大,肌肉豐富的部位,如腰背、大腿等部,須選口徑較大的罐子,罐口要求平滑,最好用玻璃罐。
拔火罐其實并不簡單,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自行在家拔火罐,容易造成危險,生活中并不乏拔火罐時出現(xiàn)意外的事件。如果亂施穴道,有時還會適得其反。
首先要注意選材,中醫(yī)多用竹筒,如找不到,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傷及皮肉,底部最好寬大呈半圓形。
在拔火罐前,應該先將罐洗凈擦干,再讓病人舒適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點火入罐。點火時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點著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將著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幾晃后撤出,將罐迅速放在要治療的部位;火還在燃燒時就要將罐口捂緊在患處,不能等火熄,否則太松,不利于吸出濕氣,要有罐口緊緊吸在身上的感覺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邊緣燒熱以防燙傷。
一般拔15—20分鐘就可將罐取下,取時不要強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轉動,動作要領是一手將罐向一面傾斜,另一手按壓皮膚,使空氣經(jīng)縫隙進入罐內(nèi),罐子自然就會與皮膚脫開。
還可以采用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兩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體在患者的皮膚上移動??梢韵蛞粋€方向移動,也可以來回移動。這樣就治療了數(shù)個部位。走罐時應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潤滑劑,如甘油、石蠟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時拉傷皮膚。
拔罐有保健和醫(yī)療的效果,后背排罐,特別是順夾脊,督脈和經(jīng)絡排罐可以起到調(diào)理五臟六腑強身健體的功效.而對風癥,痛癥,寒癥效果特別好.經(jīng)常拔八大健康穴百會,大椎,內(nèi)關,合谷,神闕,足三里,三陰交,涌泉,可起到通奇經(jīng)八脈的作用.
火罐療法,又稱拔火罐,是我國流傳很廣、歷史悠久的一種民間療法。這是借用杯罐的吸力,吸附于人體穴位或某個疼痛的局部,造成皮膚紅暈、紫紅而達到治療目的。拔火罐一般在家庭都可以自行施用,但專家提醒家庭拔火罐時要注意方法。
拔火罐是傳統(tǒng)的中醫(yī)外治方法,可以行氣活血、疏經(jīng)活絡、消腫止痛、祛除風濕,因為操作簡單易行,成了民間常用的防病治病方法,常用于治療腰背痛、頸肩痛、風濕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更年期綜合征以及部分皮膚病等。
拔火罐分三種:閃罐、走罐、留罐,前兩種較為專業(yè),一般家庭拔火罐都是用留罐的方法。拔火罐一般用鑷子夾一小團棉球,蘸上適量酒精,罐口斜下,點燃棉球,伸入罐的底部繞1-3圈后抽出,并迅速拔上。注意不要讓燃著的棉球碰到罐口,以免燙傷皮膚。在家拔罐最好用真空罐,容易操作,也不會發(fā)生燙傷。
在家里拔火罐時,罐口應光滑無破損,也不要太薄,防止割傷皮膚。同時,在操作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根據(jù)所拔部位的面積大小選擇適宜的罐,像寬闊而肌肉豐厚的背部、大腿處,可以使用中、大罐,而小腿、手臂和頸肩部則適宜用小罐。
留罐時間根據(jù)病情、部位決定。一般留罐10-15分鐘,大罐吸拔力強,可適當縮短時間,否則可能會起泡。若是起泡比較細小,則不用特別處理,一般會自行消退;起泡較大時最好到醫(yī)院處理,先局部消毒,然后用消毒針具刺破,敷上消毒紗布。起罐時別使勁往下拔,要一手握罐,一手壓旁邊的皮膚,讓空氣進去,罐自然就下來了,拔罐之后皮膚上的紫斑一般兩周能消失。吃得過飽或饑渴時不宜拔罐。皮膚有過敏、水腫或者潰瘍的地方以及孕婦的腰骶部和腹部都禁止使用拔火罐。
在家里拔火罐只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病情比較嚴重的最好還是到醫(yī)院治療,以免延誤治療時機。趙主任介紹了幾種家庭拔火罐治療常見病的方法。
腰痛:在腰部痛處和委中穴(腿彎正中)拔罐,10-15分鐘,每日1次。
肩周炎:在肩部疼痛的地方拔罐,10-15分鐘,每日1次。
落枕:在患側脖子和背部,尋找壓痛點,拔罐10分鐘左右。
摘要:拔火罐是一種傳統(tǒng)中醫(yī)療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拔火罐的手法有很多,包括閃罐、走罐、留罐、刺絡拔罐這幾種,其中閃罐這種手法刺激性比較小,不會在皮膚表面留下痕跡。如果你要自己在家拔火罐,首先要根據(jù)病情選好穴位,然后選擇罐具及舒適體位,最后選一種手法拔罐即可,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拔火罐的方法有哪些
一、閃罐
1、用75%濃度的酒精棉球擦拭需要拔罐的體表,然后將95%濃度的酒精棉球點燃后伸入玻璃罐中,瞬間拿出,將火罐吸附于體表,隨后立即起開。
2、通過反復吸拔多次,至皮膚潮紅后,拔火罐結束。這種方式不會在皮膚表面留下痕跡,刺激性非常小。
二、走罐
1、用75%濃度的酒精棉球擦拭需要拔罐的體表,在需要拔罐的皮膚表面涂上一些潤滑的藥物或液體。潤滑的藥物根據(jù)所需的治療效果不同,會選用不同的藥物。
2、將95%濃度的酒精棉球點燃后伸入玻璃罐中,瞬間拿出,將火罐吸附于體表,手握罐體,循著經(jīng)絡來回拉動。
3、走罐之后如果身體有問題會在走罐的部位留下成片的痧痕,如果沒問題一般就是罐印,很快就會褪去。
三、留罐
1、根據(jù)所需拔罐部位,選取不同規(guī)格的罐具,如確實需要在不平部位及毛發(fā)部位拔罐,可用和好的面圈墊在拔罐口下面,以防漏氣或選取異型拔罐。
2、若皮膚干燥,可先將皮膚濕潤后再拔罐?;颊咴诔醮沃委煏r,應先選用小拔罐,減少刺激。
3、將95%濃度的酒精棉球點燃后伸入玻璃罐中,瞬間拿出,將火罐吸附于體表,留置10-15分鐘后起罐,并用棉球?qū)⑵つw表面擦干凈。
四、刺絡拔罐
1、用75%濃度的酒精棉球擦拭需要拔罐的體表,使用一次性采血針在皮膚局部點刺。
2、將95%濃度的酒精棉球點燃后伸入玻璃罐中,瞬間拿出,將火罐吸附于體表,留置10-15分鐘后起罐,并用棉球?qū)⑵つw表面血跡和污漬擦干凈。
自己在家怎么拔火罐
1、拔罐雖然不像針灸那樣對穴位定位要求十分準確,但依舊需要通過中醫(yī)的虛、實、寒、熱辨證治療,這樣才能選對拔罐經(jīng)絡和手法。
2、自己在家拔火罐首先要根據(jù)病情選好穴位,取穴時,可參考中醫(yī)書中說的穴位,選取適當罐具及舒適體位,體位分為坐、仰臥、側臥及俯臥位這四種。一般選用玻璃罐,罐口一定要厚且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傷及皮肉,底部最好寬大呈半圓形。
3、在拔火罐前,應該先將罐洗凈擦干,再讓病人舒適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點火入罐。
4、點火時一般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點著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將著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幾晃后撤出,將罐迅速放在要治療的部位。
5、火還在燃燒時,就要將罐口捂緊在患處,不能等火熄(初次操作可將火熄滅以確保安全,但要快速扣上,否則會導致氣壓不足),否則太松,不利于吸出濕氣,要有罐口緊緊吸在身上的感覺才好。
6、不要把罐口邊緣燒熱以防燙傷,一般拔10~15分鐘就可將罐取下,取時別強行扯罐,別硬拉和轉動,動作要領是一手將罐向一面傾斜,另一手按壓皮膚,使空氣經(jīng)縫隙進入罐內(nèi),罐子自然就會與皮膚脫開。
這個其實挺簡單的,老爹經(jīng)常拔。
首先用濕毛巾擦濕下要拔罐的地方(主要是為了防止燙傷),粗獷些,不愛動彈也可以用口水····然后要注意罐頭瓶口不要有突起,不然會被扎傷的。
然后找個紙條,紙條的大小根據(jù)你用的罐頭瓶的大小,估計能燒盡罐頭瓶內(nèi)氧氣就行。
點著紙條,扔進罐頭瓶里,盡量讓紙條在瓶底燃燒(也是為了避免燙傷),趁還沒燒完,扣在要拔罐的地方,這就可以了。
最后完事要往下拿的時候不要硬拉,偏向一邊,弄一點點小縫,一漏氣,馬上就掉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667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倒走健身注意技巧
下一篇: 樂觀者更長壽-齊做測試知己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