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留下的這種“小創(chuàng)傷”能刺激人體的NEI(即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免疫)“網(wǎng)絡”系統(tǒng),通過自身調(diào)節(jié),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拔火罐 良性刺激改善血液循環(huán)
拔火罐在我國有著很久遠的歷史,古時候拔火罐被稱為“角法”,主要是用動物犄角作為拔火罐工具,古人多用其來治療風寒、風濕痛等病癥。
如今,拔火罐的應用范圍更廣,主要是利用負壓與溫熱的原理。局部負壓可改善局部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同時可造成局部毛細血管破裂,使少量血液滲透到組織間隙里,產(chǎn)生輕微淤血,調(diào)動機體進行自我調(diào)整、修復,對氣血運行形成一種良性刺激。溫熱則可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中醫(yī)認為,通過拔火罐的刺激,作用于穴位和經(jīng)絡,可起到舒筋活絡、消腫止痛、利水袪濕等作用。
拔火罐的適應證有很多,如風濕痛、腰背痛、痤瘡、帶狀皰疹、消化不良、失眠、肌肉萎縮等。拔罐方式不同,治療的病癥也不一樣,閃罐、留罐、走罐是最常用的方法。閃罐主要用于面積比較大的部位,可大范圍操作,感覺更舒服一些。留罐通常是針對某個固定部位,或是針對特定穴位使用。走罐則可選擇如背部、肩部等一些肌肉厚的部位操作,活血通經(jīng)效果明顯。
拔火罐 弄清痛因再“拔”也不遲
拔火罐時手法是很講究的。首先是點火,拔罐時要注意火種進出罐口的時候不要碰到罐壁,再者,應把火種留在罐底,然后迅速放置于穴位處,時間要短且手要快。
如果需要拔罐的部位是后背等大塊肌肉,最好使用稍大的罐,在人體能夠承受的范圍內(nèi),吸力越大,效果也越好。
在拔罐的手法上,無論大罐小罐都不能用力去拔,正確的手法是用手指把罐邊緣的皮膚下壓,待空氣進入后輕輕拿下。拔罐的時間以5分鐘為宜,最多不超過10分鐘。同一部位的拔罐間隔要視皮膚恢復情況而定,一般兩到三天即可。
對于患者在家里自己使用火罐的問題,王民集說,在使用前一定要弄清疼痛的原因,如果是一些慢性病所帶來的疼痛,如腰肌勞損、扭傷等,在患者明確病因并有醫(yī)囑的情況下可自己使用。
但病痛的原因有時非常復雜,因此在穴位的選擇以及操作的時間方面要求都很嚴格。所以,在沒有弄清楚病因時,最好不要使用拔罐來自我診療。
拔火罐也有一些禁忌證,如嚴重的心血管疾病、皮膚過敏、潰瘍、水腫、 高熱抽搐、孕婦、過饑、過勞、過飽等都不適合拔火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692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為什么年紀輕輕就猝死?
下一篇: 陳皮具體有什么樣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