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皰疹是由人類單純皰疹病毒所致的一種急性皮膚病
。常由多種誘發(fā)因素如發(fā)熱、受涼、消化不良、月經(jīng)等而引起發(fā)病。多發(fā)生于皮膚黏膜交界處西醫(yī)治療一般采用對癥處理及抗病毒治療(如病毒靈
中醫(yī)認為其屬“熱瘡”
1.辛夷清肺飲
辛夷花
、生甘草各6g,生石膏30g,金銀花、野菊花各15g,枇杷葉、梔子、知母各9g,桑葉、連翹、黃芩各12g。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溫服。本方出自《外科正宗》
,有疏風清熱解毒之功。適用于熱瘡。2.加減瀉毒湯
馬齒莧
、生薏苡仁、生石膏各30g,梔子、藿香、防風、蘇葉、白術(shù)各9g,黃芩、大青葉各12g,枳殼、生甘草各6g。每日1劑本方有清熱解毒利濕之功
3.加減清胃湯
生石膏30g,生地20g
本方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
。適用于顏面皰疹。4.黃連上清湯
黃連、生甘草
、大黃各6g,梔子、荊芥、黃芩、連翹、桔梗、旋復(fù)花各10g,黃柏12g,魚腥草15g,生石膏30g。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溫服。本方有清熱解毒
,疏風除濕之功。有報道運用其治療顏面皰疹療效較好。5.加減瀉黃散
藿香
、梔子、防風本方有清胃瀉火,涼血解毒之功
6.五味消毒飲
葛根、浮萍
本方出自《醫(yī)宗金鑒》
7.疏風清熱飲
荊芥
本方有疏風清熱,解毒通絡(luò)之功
8.桑菊飲
桑葉8g,連翹
本方出自《溫病條辨》
9.二參丸
玄參
本方出自《圣濟總錄》
10.惺惺散
桔梗
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有清熱益氣透毒之功
11.青冰散
青黛、冰片各等份
本方有清熱解毒
,消腫止痛之功。有報道運用其治療單純皰疹67例,結(jié)果:41例1周內(nèi)痊愈,23例2周內(nèi)痊愈,3例3周內(nèi)痊愈。12.二黃散
川黃連
、黃柏各90g,赤小豆、綠豆粉各30g本方出自《瘍醫(yī)大全》
13.升麻膏
升麻、白蘞
本方出自《肘后備急方》
,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之功。適用于熱瘡。14.梅花針法
選用病變局部
,先常規(guī)消毒,再取梅花針于局部行叩刺治療。一般手法宜由輕到重逐漸變化,邊叩刺邊用消毒干棉球擦凈滲出的液體。治療以局部皮膚潮紅、輕微滲血為度。每日治療1次。本法有散風清熱
,通絡(luò)止痛,條暢氣血之功。有報道運用其治療單純皰疹26例,結(jié)果全部獲愈。治療時間最短者1次,最長者7次。15.系列單驗方
(1)馬齒莧30g
,生苡仁15g,紫草10g。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溫服。(2)敗醬草
、紫草各10g,板藍根15g,馬齒莧30g。每日1劑(3)梔子、牽牛子末
(4)大黃、生姜
、甘草、金銀花各50g,瓜蔞500g,皂角針100g。諸藥研粗末,用好酒2 L同煎,去渣服用。(5)丁香、乳香各3.125g
,蟬殼、貫眾、紫花地丁各25g。諸藥研為細末,溫酒調(diào)下。(6)金銀花
、赤芍藥各25g,大黃23.5g,當歸、枳實、甘草各9.375g。上藥入大瓜蔞1個,同研為粗末,作四服,每服水酒各1盞,煎至1盞,去渣溫服,不拘時。(7)大黃
、甘草各50g(8)防風
(9)紫花地丁50g,白芷
、元參各9.375g,黃酒100g。水2杯同煎服,服后蓋被子出汁即愈,輕者1劑,重者2~3劑見效(10)金絲草
(11)黃柏
(12)青黛粉
(13)石榴皮
(14)苦參、大黃
(15)水銀
(16)蓖麻肉、松香
(17)黃連面32g
(18)青黛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707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連翹生長的習性
下一篇:
夏季體質(zhì)虛寒者可試試穴位艾灸
,還特別癢一定要分清是汗皰疹還是手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