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是針刺和艾灸療法的合稱。針灸和拔罐是我國人民長期以來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是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一朵獨放異彩的奇葩,已為世界許多國家所推祟和應用。針灸療法是運用針刺和艾灸的物理性刺激,通過腧穴與經(jīng)絡的傳導作用,調(diào)動人體內(nèi)在的抗病能力,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對許多疾病,如針刺太陽治頭痛;針刺頰車或下關、合谷止牙痛;針刺內(nèi)關止心悸;針刺足三里治腸胃疾病等,有非常顯著的療效,而且工具簡單,不用藥物,治療方便,收效迅速。但其法雖簡,其理卻深。在操作時除注意正確嚴格消毒外,一定要注意選擇穴位和針刺的角度及深度,否則容易發(fā)生危險。
灸法是采用點燃艾條或艾柱隔姜、隔鹽、隔蒜灸灸穴位以治病,所選穴位與針刺選穴原則相同。對慢性疾病和虛寒病癥,以及虛脫、腹瀉、遺尿、脫肛、胃痛、腹痛、腰痛、慢性腎炎等效果很好。凡熱性病、急性炎癥部位、顏面部、眼球部,孕婦的下腹部及腰骶部禁用灸法。
拔罐療法是一種借助熱力和外力排出罐內(nèi)空氣,形成負壓,使罐子吸在皮膚上面,造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的一種治療方法。有行氣、活血、消腫、散寒、吸膿拔的作用。所使用的工具非常簡單,竹罐、陶罐、玻璃罐、杯子、藥瓶,只要其口光滑,邊緣平整即可以,操作方法只要用鑷子或手捏住燃燒著的一塊或一團酒精棉,點燃后迅速丟人罐內(nèi),將罐扣在應拔的部位上,即可吸住,火立即熄滅。
拔罐應根據(jù)病情選擇經(jīng)絡上的穴位或病區(qū),如治療感冒頭痛、結(jié)膜炎,可拔太陽穴;治療支氣管炎、哮喘可拔背部肺俞穴或肩胛間區(qū);治療腹痛、腹瀉、胃痛,可拔天樞、中脘、氣?;蛉?;胃痛還可選擇脾俞、胃俞;風濕性關節(jié)痛、扭折性腰痛可拔痛區(qū);毒蛇咬傷或癤腫,在患處作刺血拔罐,可以吸毒排膿,但應配合其它療法。
拔罐療法看來溫和,也有所禁忌,全身枯瘦,身體失去彈力者;全身劇烈抽搐者;血管多的部位及心尖博動處;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均不宜拔罐。水腫患者宜慎用。月經(jīng)期或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作刺血拔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713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有氧運動到底會反彈嗎
下一篇: 不要忽視水痘的并發(f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