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與下列因素有關:
?。?)肝臟儲存量低 母體維生素K經(jīng)胎盤通透性很低,僅1/10的量到達胎兒體內(nèi),母親產(chǎn)前應用抗驚厥藥、抗凝藥、抗癆藥等,干擾維生素K的儲存或功能。
?。?)合成少 新生兒剛出生時腸道尚無細菌,或使用廣譜抗生素抑制腸道正常菌群,均使維生素K合成不足。
?。?)攝入少 母乳中維生素K含量(15μg/L)明顯低于牛乳(60μg/L)因此純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多家,剛出生時攝入少、獲得的維生素K量亦少。
?。?)吸收少 有先天性感膽疾病、慢性腹瀉可影響維生素K的吸收。
本病又稱為新生兒低凝血酶原血癥,是由于維生素K依賴的凝血因子顯著缺乏所致的一種自限性疾病。多在出生后2~4天發(fā)病,以消化道出血為最常見癥狀。一般病情較輕,嚴重者可引起死亡。
發(fā)病原因
1.新生兒初生時腸道無菌,奶量不足,影響維生素K的合成。2.肝酶系統(tǒng)不成熟。3.母親缺乏維生素K及胎兒肝內(nèi)維生素K貯存不足。4.膽酸含量低:新生兒尤其是早產(chǎn)兒膽汁中膽酸的含量較低,影響維生素K的吸收。
臨床表現(xiàn)
本病可發(fā)生于正常的新生兒,多在出生后2~4天內(nèi)發(fā)病,出血很少,或發(fā)生在生后20小時以內(nèi)或5天以后,但早產(chǎn)兒可晚至生后2周發(fā)病。如母親服用藥物(雙香豆素、苯妥英鈉等)則多在生后第1天發(fā)病。出血可急可緩,或自然出現(xiàn)或經(jīng)輕傷引起。程度可不同,輕微滲血常被忽略而自愈,嚴重者較少見,但也可發(fā)生致命性大出血。最常見的是胃腸道處,可吐血及便血,吐出物呈棕色,便血輕者只有2~3次黑便,重者有黑便或鮮血便,甚可導致貧血、休克、死亡。其次是皮膚出血;也可是取血及注射部位、輕度的外傷及術后傷口等處滲血不止。臍部出血與臍帶結扎無關,輕者為滲血,重者則出血不止。
本病一般預后良好,多于生后10天內(nèi)止血,不再復發(fā)。但如出血過多,治療不及時可致死亡。
防治措施
維生素K的最小需要量是每千克體重0.5~1毫克。新生兒出生后早期喂牛奶也有預防作用。
如遇出血過多時,應輸血10~30毫升/千克/次,輕者可輸庫存血漿以補充凝血因子。早產(chǎn)兒因肝功能不成熟,最好輸新鮮血或庫存血漿。
日常生活中,很多有痔瘡的人或者輕微痔瘡的人都會出現(xiàn)大便出血的情況,但是少量的出血往往不需要治療,只要多注意吃的和不要長時間上廁所,但是新生兒不可能會長痔瘡啊,那新生兒出現(xiàn)了大便出血的情況這是為什么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新生兒大便出血的原因和應對方法吧
?喝了媽媽乳頭流出的血液
寶寶喝了媽媽乳頭流出的血液,大便就會有少許紅色物質(zhì)。
?腸黏膜受到損傷
如果寶寶小腸黏膜受到損傷,也會帶有紅色,檢測潛血呈陽性。這個時候會被腸液破壞,大便檢測只能查到便血,并沒有紅細胞。
?消毒劑損傷寶寶腸道
使用的器皿過分消毒,接觸消毒劑明顯增多,長久下來,慢性消毒劑損傷寶寶腸道。消毒劑屬于化學物質(zhì),對腸黏膜會造成損傷。
?肛門發(fā)育不夠
寶寶肛門發(fā)育不夠,收縮和舒展調(diào)解不夠完善,排便過程會造成裂口,導致大便帶血。
?感染引起的腹瀉
如果寶寶有腹瀉現(xiàn)象,而且便便還帶有血,可能是感染引起的腹瀉。
?醫(yī)生的建議
在醫(yī)生的建議下,給寶寶換代乳品,寶寶才能夠健康成長。
?清水擦洗餐具
寶寶出生之后,從母體帶來的抗體能抵抗一般細菌,不會很容易生病,只需清水擦洗餐具就可以。
?涂上抗生素的軟膏
在肛門處涂上抗生素的軟膏,就會很快好轉。
??帶寶寶去醫(yī)院就診
病毒感染會寶寶可能會發(fā)燒,不僅便里有血,偶爾還有未消化的食物、膿和黏液。一定要帶寶寶去醫(yī)院就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752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五臟養(yǎng)生也分季節(jié)性
下一篇: 每天散步有助預防老年癡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