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反貪大劇《人民的名義》的熱播,婚姻話題再次成為人們的焦點話題。劇中人物高育良與吳惠芬在人前是楷?;橐?,可實際上只是“離婚不離家”的婚姻狀態(tài)。人們不禁疑惑,兩個人之間沒有愛情為什么還要在一起?婚姻本是單純的事情,怎么當今社會的婚姻關系卻有著各種千絲萬縷的影響?!凹倩橐觥标P系對人的心理有什么影響呢?
現代婚姻關系原因復雜
婚姻,泛指男女之間的結合、一方到另一方家落戶成親,形成人際間親屬關系的社會結合或法律約束。根據觀念和文化不同,通常以一種親密或性的表現形式被承認,以婚禮的方式來宣告成立。 婚姻動機不只是在于滿足性需求,還有更復雜的動機。結婚的原因很多,如法律、社會、情感、經濟、精神和信仰的需要。
有社會學家將其歸為三種動機,即經濟、子女和感情,古代社會,婚姻的主導動機源于婦女是創(chuàng)造財富的活動工具,娶妻是為了增加勞動力,人的性欲在婚姻之外可以得到滿足。人類婚姻史的第二時期,婦女勞動范圍逐漸變小,財富及繼承問題日趨突出,于是關于個人至親骨肉的后代觀念便成了婚姻的主導動機?;橐鍪菫榱松戏ǖ膬号驼展芗沂?。第三時期,婦女社會地位起了變化,個人自由成為社會生活的基本準則,其次才是生兒育女和權衡經濟?,F代社會,經濟和子女這兩個因素在婚前考量和婚后占有的比重仍然占重要地位。
《人民的名義》這部作品里面,劇中人物高育良與吳惠芬的婚姻關系,除了夫妻感情,還有政治前途、對社會的影響,為了這個著想,對外還是團結,但是實際是離婚不離家的破裂婚姻關系。是的,|“離婚不離家”,這個新時期語言,是出現在離婚率上升和房價過高平常人無力支付的時代背景下。指離婚后還住在家中,在一起住或者雖然不住在一起但是女方還是住在男方的房子里,也沒有財產分割。無名,但是還是有實的一種關系。還以夫妻名義相處。
“離婚不離家”現象叢生 孩子怎么辦?
從古至今,我們??吹脚接煤⒆颖W』橐?,留住男人的心,這招真的有用嗎?如你想像的,「先上車后補票」的婚姻通常比較容易離婚,不過也有研究并不支持這結果。但至少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婚后生小孩可以鞏固婚姻,有些國外研究甚至發(fā)現生男孩比生女孩有效。
因此,為了孩子——往往成了“離婚不離家”的借口。
離婚不離家是現代婚姻中人的創(chuàng)造,可能部分程度的解決了一些問題,包括所謂的"為了孩子"的問題。存在即合理,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能夠處理得當,短期內未嘗不可,前提是要明確離婚之后雙方之間的“關系”——其實是沒有什么(法律)關系了,也不再受到法律保護,完全要自我保護了。
從更長遠的角度建議,就是從婚姻的失敗中總結經驗和教訓,盡快從痛苦中走出來,重新確立新的更加積極和健康的人生方向。
試想,一個情感徹底破碎的家庭氛圍,又能給孩子帶來怎樣的益處,在孩子的成長記憶里,充斥的注定是一份不和諧和一份冰冷。如此不詳的家庭氛圍對孩子來說百害而無一利,甚至還會讓孩子在心中埋下對父母雙方或其中一方更多的仇恨。在孩子長大之后,注定會為物質因素和父母中的一方撕破臉。難道說親人之間的廝殺才是我們想看到的場景?
婚姻危機貴在冷靜處理
婚姻畢竟不只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的結合,雙方的原生家庭、孩子、原先的經濟基礎都很重要。 心理學家的危機理論主張,雖然推力、拉力、沖突、歸因都很重要,「處理和因應」卻更為重要。心理學家認為,如果婚姻沒有走向死亡,那么更好是不要離婚,因為這不但會傷害夫妻雙方,還會傷害到孩子。
有些家庭有更好的抗壓性 (例如孩子比較好帶、有很多親友幫忙、伴侶的EQ很高等等)、雙方的父母有更多資源來面對壓力、問題與危機,這個家庭就更可能「存活」下去。相反地,有些公婆**慣將小事化大、大事爆炸,或是看待危機的方式與子女不同,這個危機不但無法變成轉機,還可能變成更大的危機。
婚姻的危機有哪些致命點?
另外,我們常常忽略的事情是:回應危機不是一個靜態(tài)的過程。我們得考慮在危機爆發(fā)的前后發(fā)生了什么、家庭里面的成員怎么做、是否有一些原因造成當下的局面。那么,婚姻的危機有哪些致命點,如何化解?
一、堅持“我是對的”
一個人如果不準備放棄一些自己的看法,并準備接受一些與自己不同的看法,是無法成功地與人共同生活的?!拔沂菍Φ摹辈皇菍橐鲫P系最具有殺傷力的心理模式,卻是打開婚姻致命傷之門的鑰匙。這一關過不了,是看不到自己的其它問題的。
夫妻關系要成功的話,伴侶雙方都必須要離開他們的家庭,這意味著我們必須要去敬重、愛我們伴侶的就愛聽。
Tips: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對錯與有效果比起來,我們明白孰輕孰重?!澳阌心愕南敕ê头绞?,我有我的想法和方式,你不同意我,我也不同意你。我們可以一起探索雙方都贊同的方式,而不必爭執(zhí)誰對誰錯”。夫妻之間可以很不同,但是仍然可以很相愛。
二、“托付”心態(tài)
托付心態(tài)是對婚姻關系最具有殺傷力的心理模式?!巴懈丁本褪前颜疹欁约荷踔猎彝サ呢熑谓唤o另一個人。托付的一方往往因此心理而完全停頓下來,再沒有成長提升,當有一天忽然醒悟過來,明白事情的嚴重時,雙方的差距已經太大了。
Tips:正確的心態(tài)是雙方都有足夠的能力照顧自己的人生,而兩個負責任的成年人在一起,可以互相支持、互相滋養(yǎng)、互相激勵,共同成長,產生一些獨自一人不能獲得的成功和快樂。
三、不愿分享“內心感覺”
在婚姻關系中,一個人的情緒常導致爭吵或關系疏離,更危險的是一些夫妻之間有“不把情緒帶回家”的協議。當我們有情緒時,應該對伴侶坦白說出。很多人以為不把情緒說出來是為了不使伴侶擔心,事實上,不說出來會使伴侶更擔心。并且傳達給對方一個信息:我的心已不再與你緊貼在一起。
Tips:把情緒說出來與把情緒發(fā)泄在對方身上是兩回事。一個人有情緒,同時能夠認識情緒并且與人討論自己的情緒狀況,是思想成熟的表現。學習情緒管理,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的情緒,并用不傷害彼此的方式表達出來。
四、維持“表面的和諧”
在重視與追求和諧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人,會錯誤地認為無論什么情況,不忍讓是不應該的,會不顧一切地維持一份表面的和諧。而忍讓會造成情緒的積壓,如果是為了孩子、老人或其他原因,兩個人勉為其難維持這樣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關系,最終會造成積累的負面情緒的總爆發(fā),不僅關系會受到破壞甚至破裂,雙方的身體也會因此而付出慘重的代價。
Tips:兩個人在締結關系的最初,便應該約定好矛盾解決機制。這個機制應該能夠讓兩個人平靜地說出自己不能接受對方怎樣的語言和行為,并且商定如何解決。
五、不會“處理沖突”
我們從小被教導要謙遜忍讓,卻沒有被告知如何去面對和解決沖突。很多夫妻吵架之后就是冷戰(zhàn),這是很危險的。因為冷戰(zhàn)唯一的發(fā)展方向是更疏遠。有些夫妻,一方情緒冷卻后想修補受傷的關系,于是用一種“失憶癥”式的態(tài)度主動和解,讓風波成為過去。但是沖突造成的情緒在心底還有痕跡,如果積累得太多,就會在某一天爆發(fā)出來。
Tips:在很多夫妻中,有些人用一種類似“原諒”、“寬恕”的態(tài)度處理爭吵。其實,這樣的態(tài)度可能對關系有更大的害。因為“原諒”和“寬恕”是把自己放在比對方優(yōu)越的位置,沒有真正尊重到對方的人格和尊嚴。
六、“受害者”心態(tài)
受害者心態(tài)就是一個人不為自己生命中的事情負責,只會責怪別人,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
Tips:改變自己的信念和規(guī)則,“我為我的幸??鞓坟撠?!”用這樣的信念來替代舊有的信念和情緒模式,婚姻就會呈現新的和諧面貌。
七、“交換”心態(tài)
“你愛我,對我好,我才愛你,對你好。”愛變成了交換,變成了做生意。很多人年齡大了,身體成熟了,結婚了,有孩子了,可是從內心里說卻還是個孩子。孩子之間會有“今天玩得好,明天鬧僵了就不跟你玩了”?;橐鲋袨閷Ψ礁冻龆磺蠡貓?,只要對方高興,有沒有回報都很高興很開心,繼續(xù)付出無私的愛給對方,這才是愛。“我愛你所以你也要愛我”,這是做生意,交換的愛不是真愛。
Tips:如果婚姻中的一方或雙方存在交換心態(tài),就會污染愛,毒害愛。交換心態(tài)表明婚姻中的一方或雙方沒有真正成長。
八、“占有”心態(tài)
熱戀中的男女總希望二個人能永遠不分開,想盡一切辦法把對方綁在身邊,只要一分開就感到痛苦,會用盡各種方法追蹤對方的行動。雖然嘴上說是關心,其實不過是為滿足自己的占有欲望,當貪念愈來愈多、多到無法滿足時,我們就會因為達不到而產生痛苦,這就是為什么當我們愛一個人愈深,痛苦也愈深的道理。
Tips:夫妻相處也要像親子相處一樣,做到“尊重而不放縱、關懷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導。”尊重雙方的界限和底線,關懷他(她)而不是包辦和代替他(她),與他(她)分享我們的感受和體驗,而不是把我們的價值觀和信念強加在他(她)身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2208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沙塵來襲熟記4條防塵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