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出現(xiàn)了肥胖的現(xiàn)象。此前,肥胖被認為是“富貴”的代名詞。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肥胖事實上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它對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肥胖患者患上痛風、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要更高,此外,研究表明,肥胖還是癌癥發(fā)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肥胖的判斷標準是怎樣的呢?
想要判斷自己是否為肥胖人群,可通過體重指數(shù)(BMI)來進行判斷。
體重指數(shù)的計算公式是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計算出的得數(shù)在18~24間,代表體重正常;
如果體重指數(shù)在24~27.5之間,說明體重超重,但還未達到肥胖的標準;
但如果體重指數(shù)超過27.5,就屬于肥胖的范疇了。
除了通過體重指數(shù)來判斷是否肥胖,也可以通過測量腰圍來進行判斷。
男性的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的腰圍超過85公分(排除懷孕的因素),也可以考慮為肥胖。
肥胖為什么會增加患癌風險呢?
肥胖雖然不會直接誘發(fā)癌癥,但我們回顧肥胖人群的生活習慣,也就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的聯(lián)系了。
肥胖患者的飲食大多以高熱量、高脂肪、精加工碳水化合物為主,而食物中蔬菜、水果、膳食纖維攝入不足。這種飲食習慣可導致體內的激素紊亂。
肥胖患者身體內堆積著過多的脂肪,這些脂肪可分泌出芳香化酶,可促進雌激素轉化為雌二醇,從而導致血液中的雌二醇水平升高,而雌激素升高可誘發(fā)子宮內膜癌、乳腺癌等疾病。
此外,肥胖還可造成胰島素抵抗,可加速基因突變,從而使癌癥的發(fā)病率增加。
目前已知的與肥胖有關的癌癥包括胰腺癌、胃癌、膽囊癌、食道癌、肝癌、腎癌等13種癌癥,因此,積極控制體重很有必要,有研究表明,積極減重的人群其患上直腸癌、乳腺癌等癌癥的風險可下降50%。
要注意的是,肥胖固然不好,但也不是越瘦越好,如果BMI指數(shù)低于18,同樣可危害健康。
肥胖患者要如何減重
對于肥胖患者來說,想要減肥,最好的辦法就是“管住嘴、邁開腿”,通過飲食與運動相結合,使體重逐漸降下來。
首先在飲食上要減少高熱量、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如油炸食品、肥肉、可樂、漢堡等,可適當多吃粗糧,粗糧中富含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腹感,抑制食欲。
新鮮蔬菜水果中富含的維生素、纖維素也可以加速新陳代謝,抑制脂肪的生成。
在運動方面,可以選擇一些有氧運動,如慢跑、快走、游泳等,可以促進脂肪的流動,加速溶脂肪消耗。體重過大的患者運動應循序漸進,避免給身體造成負擔。
總而言之,肥胖雖然不會直接導致癌癥的發(fā)生,卻可以增加一個人的患癌風險。如果體重指數(shù)超過27.5,就屬于肥胖的范疇了,要積極進行減肥,防止對健康造成危害。
想要成功減肥,應做到管住嘴、邁開腿,從飲食和運動上進行調控,堅持下去,可使體重逐漸下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2592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世界關節(jié)炎日|8000萬國人遭受困擾···
下一篇: 畸胎瘤手術后全身脫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