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烏雞湯的藥膳做法
烏雞湯
制作材料:
主料:烏骨雞500克。
輔料:陳皮3克,高良姜3克,草果5克。
調(diào)料:大蔥10克,醋5克,胡椒6克。
制作步驟:
1.將雄烏骨雞洗凈切塊,大蔥切段。
2.與陳皮、高良姜、草果、胡椒、大蔥段、醋,同煮,文火燉爛。
歸芪烏雞湯
先將烏雞洗凈去除內(nèi)臟和雞爪,然后放進溫水里加入料酒用大火煮,待鍋開后撈出烏雞,放進清水里洗去浮沫,焯掉血腥味兒,把烏雞放入有溫水的砂鍋里,將蔥、姜、香菇、鹽以及當(dāng)歸、黃芪一起放入鍋中,用大火煮,待鍋開后再改用小火燉,一個小時后加入適量的白胡椒粉和雞精,這道歸芪烏雞湯就可以食用了。
歸芪烏雞湯的功用:氣血雙補,滋補肝腎。
紅豆烏雞湯
紅豆200克,黃精50克,陳皮1角,烏骨雞1只。將所有材料洗凈,一齊放入已經(jīng)煲滾了的水中,繼續(xù)用中火煲三小時左右,以少許幼鹽調(diào)味,即可佐膳飲用。
紅豆烏雞湯有補血養(yǎng)顏、強壯身體的作用。
清燉烏雞湯
原料:烏雞1只、香蔥2棵、生姜1小塊。
調(diào)料:料酒、八角(就是傳說中的大料)、精鹽、味精(或雞精)(均適量)。
做法:
1.烏雞宰殺洗凈,放沸水中焯水,除去血水;
2.把烏雞、料酒、香蔥、生姜放入砂鍋內(nèi),用大火燒開后,改小火燉2小時,加入精鹽、味精即可。
建議這里面再加少許中藥(枸杞,紅棗,當(dāng)歸,黃芪,山藥),功效會更好。
二、烏骨雞的育雛技術(shù)
烏雞是中國特有藥用珍禽,以江西泰和所產(chǎn)烏骨雞最為正宗,泰和烏雞外形逸麗、具有鳳冠、雙纓、白絲毛、毛腳、烏皮、烏肉、烏骨、綠耳、五爪、胡須10大特征,號稱“十全十美”,雞中魁首。
1.育雛季節(jié)的選擇
一般在春末和夏秋季節(jié)育雛成活率高。其他季節(jié)亦可育雛,但要創(chuàng)造較好條件。
2.飲水
雛雞接運后應(yīng)先飲水,可先飲0.2‰的高錳酸鉀水,飲水后2~4小時開食。開始飲水后,就不要間斷。20日齡內(nèi)飲溫開水,用塔形飲水器給水,以防止雛雞受淹。雛雞的飲水量一般為采食量的1.6倍。
3.開食
出殼后的第2天開食。最好喂給配合飼料。開食的初期(3日齡內(nèi)),喂給開水浸泡過的碎米、芝麻或小米。每百只雛雞日補喂3~5個熟雞蛋,把飼料撒在塑料布上,讓雞自由采食。第5日起,可用炒過的碎米,加上小雞配合飼料飼喂,其飼料配方是:高粱5.0%、魚粉10.0%、玉米54.13%、大麥5.0%、豆餅16.0%、麩皮4.0%、葉粉3.0%、骨粉2.5%及食鹽0.37%。飼料中粗蛋白質(zhì)要求達到20.8%、代謝能達到12.12兆焦/千克、鈣1.3%、磷0.8%。將飼料放在條狀食槽內(nèi)干喂。從第7天始,可在飼料中加入15%左右的青飼料。如使用的是市售全價飼料,青飼料可少加或不加。1周后,可在飼料中加3~5克細沙,或用盤另盛,讓雛雞自由采食,以增強消化機能。
烏骨雞3周齡內(nèi),每天喂6~8次,即早上6:00、晚上10:00各喂1次,每次30分鐘,然后拿走食槽。這樣,可減少飼料的浪費和污染。3周齡后,每天飼喂4~6次。
4.管理
一是保溫控濕。適宜的育雛溫度為:0~1周齡31~30℃;1~2周齡30~27℃;2~3周齡27~25℃;3~4周齡25~22℃;4周齡以后保持20℃左右即可。室內(nèi)相對濕度控制在55%~65%為宜。二是光照適當(dāng)。雛雞出殼1周內(nèi),每天以20~23小時光照為宜,第二周開始,每天光照可減少到13小時,慢慢過渡到自然光照時間。三是通風(fēng)良好。在重視保濕的同時,可適當(dāng)開窗通風(fēng)換氣,以排除室內(nèi)的二氧化碳和氨氣等有害氣體,讓雛雞吸取新鮮空氣,利于生長發(fā)育。
三、烏骨雞的營養(yǎng)價值及功效
烏雞是補虛勞、養(yǎng)身體的上好佳品。食用烏雞可以滋陰補腎、延緩衰婦女缺鐵性貧血癥等有明顯功效。
1.烏雞內(nèi)含豐富的黑色素,蛋白質(zhì),B族維生素等18種氨基酸和18種微量元素,其中煙酸、維生素E、磷、鐵、鉀、鈉的含量均高于普通雞肉,膽固醇和脂肪含量卻很低,烏雞的血清總蛋白和球蛋白質(zhì)含量均明顯高于普通雞,烏雞肉中含氨基酸高于普通雞,而且含鐵元素也比普通雞高很多,是營養(yǎng)價值極高的滋補品。
2. 烏骨雞性平、味甘;具有滋陰清熱、補肝益腎、健脾止瀉等作用。食用烏雞,可提高生理機能、延緩衰老、強筋健骨、對防治骨質(zhì)疏松、佝僂病、婦女缺鐵性貧血癥等有明顯功效。
3. 烏骨雞用于食療,多與銀耳、黑木耳、茯苓、山藥、紅棗、冬蟲夏草、蓮子、天麻、芡實、糯米或枸杞子配伍。
4. 將20克天麻溫水浸泡一天后與一只烏骨雞猛火燒開,文火慢燉,可治神經(jīng)衰弱癥。
5. 用陳年老醋燉對糖尿病有改善作用。
四、烏雞的食用及醫(yī)療禁忌
烏雞湯的食用禁忌:
1.感冒發(fā)熱、內(nèi)火偏旺、痰濕偏重之人、肥胖癥、患有熱毒癤腫之人、高血壓、血脂偏高、膽囊炎、膽石癥的人忌食。
2.雞肉性溫,助火,肝陽上亢及口腔糜爛、皮膚癤腫、大便秘結(jié)者不宜食用。
3.動脈硬化、冠心病和高血脂患者忌飲雞湯。
4.感冒伴有頭痛、乏力、發(fā)熱的人忌食雞肉,雞湯。
5.服用鐵制劑時不宜食用。
6.烏雞中豐富的蛋白質(zhì)會加重腎臟負擔(dān),因此有腎病的人應(yīng)盡量少吃,尤其是尿毒癥患者,應(yīng)該禁食。
醫(yī)療禁忌:
慢性盆腔炎在育齡婦女中發(fā)病率相當(dāng)高,有的婦女聽說烏雞、可以治療慢性盆腔炎,就常服此藥。但中醫(yī)認(rèn)為,慢性盆腔炎由很多原因?qū)е?,例如脾氣虛、腎氣虛、濕熱、濕毒等。
脾腎氣虛所致的慢性盆腔炎主要表現(xiàn)為白帶量多、質(zhì)地比較清稀、乏力疲倦、食欲不佳、身體羸瘦、腰酸腿軟、頭暈等。對于這種慢性盆腔炎,比較適合服用烏雞。
由濕熱引起的慢性盆腔炎,表現(xiàn)為白帶顏色發(fā)黃、有腥味,不宜使用烏雞,否則會助濕生熱,加重病情;還有,濕毒引起的慢性盆腔炎,一般病情較為嚴(yán)重,甚至可能由腫瘤引起,當(dāng)然也不適合用烏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2641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備孕檢查有哪些項目
下一篇: 懷孕可以吃桃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