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想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目前治療患上雙肺支氣管炎的方法是有很多的
除此之外
,還有豆腐蘿卜汁可以幫助到雙肺支氣管炎的患者。就是用適量的豆腐、生蘿卜汁、蜂蜜混合之后,一天吃兩次就可以了。要不患者就將適量的生大蒜頭搗爛和糖調(diào)勻,放醋內(nèi)浸泡三天,然后去渣之后沖服來治療自己的雙肺支氣管炎。其實除了上面介紹的幾種藥方可以幫助到雙肺支氣管炎的患者之外,生活當(dāng)中還是有很多藥方的,所以患者不用擔(dān)心。當(dāng)患者發(fā)現(xiàn)自己患上雙肺支氣管炎的時候
,患者可以通過上面的藥方來幫助自己,因為這些藥方的治療效果都是很不錯的。如果患者病情還是很嚴(yán)重的話,患者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去醫(yī)院檢查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千萬不要自己盲目治療。中藥治好支氣管炎特別是慢性支氣管炎是非常不錯的。最好是抗生素適量使用
中藥處方(一)
【辨證】實熱喘證
提醒您:急性支氣管炎中藥方劑 此民間偏方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支氣管炎包括急性支氣管炎和慢性支氣管炎
,均以咳嗽為主要癥狀,應(yīng)從中醫(yī)所說的咳嗽病去辨證施治。中醫(yī)認(rèn)為急性支氣管炎屬外感咳嗽,病因為風(fēng)寒和風(fēng)熱。慢性支氣管炎與肺脾腎三臟有關(guān)【方一】止咳湯(沈炎南)
【出處】廣東省廣州市中醫(yī)院
【組成】桑葉9克
【功用】疏風(fēng)散寒
【主治】咳嗽。痰多色白
【方解】本方由《醫(yī)學(xué)心悟》止嗽散化裁而成
【用法】先將上藥用水浸泡30分鐘
,再煎煮30分鐘,每劑煎2次,將2次煎出的藥液混合。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按語】若表寒仍在
,惡風(fēng)鼻塞,流涕者,加荊芥9克,薄荷6克,如肺熱壅盛,咳嗽痰黃,咽干,口渴者去紫菀、冬花、加魚腥草15克,如氣逆,喘促【方二】宣痹加貝湯(孟澍江)
【出處】南京中醫(yī)學(xué)院
【組成】枇杷葉9克,郁金8克
,豆豉6克,射干5克,通草8克,川貝4克。【功用】輕宣肺氣
,止咳化痰。【主治】咳嗽
。風(fēng)邪內(nèi)伏;咳嗽不暢,夕咳甚則氣急面紅,咳勢陣作而類頓咳,痰少胸痞者。【方解】宣痹湯源出《溫病條辨》
,為濕溫閉肺,清陽郁閉致噦而設(shè),輕宣肺痹,清陽宣暢,肺氣肅降,則噦而止。本方用于外邪閉肺,肺失宣降而咳嗽,實有“輕可去實”之意【用法】先將藥物用水浸泡30分鐘
【方三】清肺化痰健脾湯
【出處】《浙江中醫(yī)雜志》
【組成】魚腥草30克
,黃芩9克,薏苡仁30克,貝母9克,杏仁9克,桑白皮15克,丹參15克,茯苓12克,炒白術(shù)12克,甘草6克。【功用】清肺化痰
,健脾燥濕。【主治】慢性支氣管炎繼發(fā)感染
,咳嗽、氣喘、發(fā)熱,咯吐黃痰。【方解】魚腥草、黃芩
、桑白皮、薏苡仁清肺熱,化濕痰【用法】水煎服2次
【方四】辛潤止咳湯
【出處】《吉林中醫(yī)藥雜志》
【組成】半夏6克,細(xì)辛3克
【功用】清熱化痰
【主治】慢性支氣管炎,干咳頻作
【方解】細(xì)辛、生姜辛溫散寒
【用法】水煎服2次
【方五】芎桃丹湯
【出處】《新中藥》
【組成】川芎6克
【功用】溫補脾腎
【主治】慢性支氣管炎,咳喘痰多不能平臥
【方解】川芎、桃仁
【用法】水煎服2次
【方六】平喘湯
【出處】流傳民間
【組成】蚤休15克
【功用】清熱化痰
【主治】慢性支氣管炎
【方解】蚤休
【用法】水煎服2次
【按語】方名自擬。
【方七】斂肺止咳湯
【出處】流傳民間
【組成】五味子10~15克
【功用】酸斂溫補
【主治】慢性氣管炎。
【方解】五味子
【用法】水煎服2次
,每日1劑,分2次早服。【按語】慢性氣管炎屬痰濕型者重用白術(shù)以增強健脾燥濕之能
;屬虛寒型者加干姜、附子、破故紙以溫陽散寒;屬痰熱型者加黃芩、瓜蔞、大黃以清肺化痰【方八】潤喉止咳湯
【出處】流傳民間
【組成】地龍
【功用】清火利咽
,潤肺止咳。【主治】慢性氣管炎
。【方解】藏青果
、蟬衣、射干清火利咽;訶子、烏梅、五味子斂肺止咳;地龍、遠志、粉沙參止咳平喘,養(yǎng)陰潤肺。【用法】每日1劑,加水煎服
。【方九】止咳利咽湯
【出處】流傳民間
【組成】制僵蠶
、射干、浙貝母、紅花各10克,桔梗6克,黃芪、丹參、玄參各20克。【功用】清火利咽
,益氣活血【主治】慢性氣管炎,喉癢咳嗽
,咽痛、咽干者。【方解】制僵蠶
、射干清火利咽;浙貝母、桔梗、玄參止咳化痰利咽;紅花、黃芪、丹參益氣活血。【用法】以水煎服,每日1劑
,5天為1個療程。【按語】咳聲嘶啞、口干欲飲
、舌紅少津者加牛蒡子6克,蟬衣3克,北沙參15克;胸悶乏力、舌苔薄白、舌淡者加黨參15克,白術(shù)、茯苓各10克。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2673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