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原因導致小兒缺鐵性貧血
醫(yī)生表示,正常生產的嬰兒很少會出現(xiàn)貧血,除了早產兒還有雙胎兒。但是,6個月后,小兒缺鐵性貧血就會比較容易出現(xiàn),小兒貧血后會出現(xiàn)煩躁不安或精神不振,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不愛活動,食欲減退,不愛吃飯,厭食等,父母應引起注意。
專家指出,體內儲存鐵元素不足是導致小兒貧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常新生兒體內儲存鐵一般只夠生后4個月的生長需要,而對早產或雙胎兒來說的,他們從母親那兒獲得的儲備鐵減少,加上出生后生長迅速,比足月兒更容易發(fā)生缺鐵性貧血。
嬰兒處于生長發(fā)育的最旺盛時期,鐵的需要量也相對較大。因人乳中含鐵量不足,不能滿足嬰兒的需要,牛奶中鐵吸收率(10%)比人乳(50%)還低,因此如4~6個月嬰兒不及時添加輔食,就容易缺鐵,人工喂養(yǎng)兒更易如此。
小兒缺鐵性貧血大多起病緩慢,父母不容易發(fā)現(xiàn),因此,父母應在孩子有煩躁不安、不活潑、精神差、食谷不好時就及時帶孩子到醫(yī)院檢查有無貧血的存在。
二、缺鐵性貧血的癥狀有哪些呢
①由于供氧不足,體內的血液更多地流向重要臟器,而那些暫時影響不大的臟器,例如皮膚、粘膜等的血管則開始收縮。于是常會出現(xiàn)皮膚、眼瞼內粘膜等變白。這種現(xiàn)象在口唇、指甲和耳垂等部分尤為明顯。
②由于無法供給細胞足夠的氧,從而導致身體出現(xiàn)各種不適:呼吸急促、心跳加速、乏力、易疲勞、食欲減退以及嗜睡等。
③缺鐵性貧血還容易造成腦內缺氧,影響正常思維,使思考能力變差、健忘以及經常出現(xiàn)頭暈、眼花、耳鳴等。對于2歲以內的嬰幼兒,還會直接影響到腦和身體的正常發(fā)育。
此外,缺鐵還會影響到蛋白質的合成和能量的利用,損害人體的免疫機制,導致無機鹽和維生素代謝的紊亂,使鉛滯留,鎂、鈷、鋅的吸收量增加,血液內維生素C的含量減少,血小板的數(shù)目增多。也會引起體內藥物作用和代謝的變比,使尿中的琥珀酸和酮體的排泄量增加。
缺鐵性貧血起病緩慢。當每天攝入的鐵數(shù)量不足時,并不會立即發(fā)生貧血,而是利用身體中貯備的鐵。當貯備的鐵用完,開始出現(xiàn)貧血的傾向時,也都不會立即出現(xiàn)上述癥狀,甚至多數(shù)人連自我感覺都不明顯。當病人到醫(yī)院就診時,病情一般都已發(fā)展到了中度貧血。因此,經常注意鐵的補充,并使體內有一定數(shù)量鐵的貯備,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
三、缺鐵性貧血原因有哪些
①需鐵量增加而鐵攝入不足
多見于嬰幼兒、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婦女。嬰幼兒需鐵量較加,若不補充蛋類、肉類等含鐵量較高的輔食,易造成缺鐵。青少年偏食易缺鐵。女性月經增多、妊娠或哺乳,需鐵量增加,若不補充高鐵食物,易造成IDA。
②鐵吸收不良
常見于胃大部切除術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進入空腸,繞過鐵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腸),使鐵吸收減少。此外,多種原因造成的胃腸道功能紊亂,如長期不明原因腹瀉、慢性腸炎、克隆病等均可因鐵吸收障礙而發(fā)生IDA。
③鐵丟失過多
慢性長期鐵丟失(即失血過多)而得不到糾正則造成IDA。如:慢性胃腸道失血(包括痔瘡、胃十二指腸潰瘍、食管裂孔疝、消化道息肉、胃腸道腫瘤、寄生蟲感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等)、月經量過多(宮內放置節(jié)育環(huán)、子宮肌瘤及月經失調等婦科疾病)、咯血和肺泡出血(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肺出血-腎炎綜合征、肺結核、支氣管擴張、肺癌等)、血紅蛋白尿(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冷抗體型自身免疫性溶血、心臟人工瓣膜、行軍性血紅蛋白尿等)及其他(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慢性腎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多次獻血等)。
四、缺鐵性貧血的治療方式
(一)中醫(yī)治療
1.脾胃虛弱型,可選異功散加減,藥用黨參、白術、茯苓、陳皮、法半夏。
2.氣血虧虛型,可選八珍湯化裁,藥用黨參、白術、茯苓、炙甘草、當歸、川芎、熟地、白芍等。
3.肝腎陰虛型,宜用左歸丸加減,藥選枸杞子、山萸肉、龜板、女貞子、旱蓮草、熟地、當歸、首烏等。
(二)單驗方
1.雞血藤8~15克,每日一次,水煎服。
2.鍛皂礬、炒黃豆以1:2的比例共研細末,以棗湯和丸,每次服2克,每日三次。
3.大麥粉60克、皂礬30克、紅糖60克,共研細末,以生公雞血30克作丸,如綠豆大,每晚服一次,每次1.5~3克。
4.當歸、黃芪、生地、熟地各6克,水煎服。
(三)藥膳食療
1.可選用前文提供的藥膳及食物。
2.黃芪5克,水煎半小時,撈去藥渣,放入山藥片60克,再煮半小時,加白糖適量即可。每日早晚適量服用。尤其適用于氣血虧虛并見腹瀉者。
3.蒸雞蛋羹時加入枸杞5克,每日服食一次。適用于肝腎陰虛型患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2931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