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4日訊 近日,來自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
Con-Ins G1蛋白能夠結合人類胰島素受體
,這或許就表明該蛋白能夠轉化到人類疾病的治療中;研究者Lawrence教授說道,我們利用澳大利亞同步加速器(Australian Synchrotron)解析并且分析了錐形蝸牛毒液胰島素蛋白的三維結構,我們發(fā)現(xiàn),這種毒液蛋白可以避免發(fā)生人類胰島素所經(jīng)歷的結構改變來快速發(fā)揮作用,人類胰島素通常需要發(fā)生結構改變來發(fā)揮功能,而且這種毒液蛋白能夠有效地同其受體緊密結合。人類胰島素中包含有一種額外的鉸鏈組分
,在胰島素和受體結合或發(fā)生信號交換之前,這種額外的鉸鏈組分必須處于開啟狀態(tài);通過研究毒液胰島素蛋白的三維結構,研究者就揭示了如何避免整個鉸鏈結構的作用過程,而這無疑會加速細胞的信號轉換過程以及胰島素發(fā)揮作用的時間。早在2015年來自猶他大學的研究者就發(fā)現(xiàn)
,海洋中的地紋芋螺能夠利用基于胰島素的毒液來進行捕食,魚類食物會游入看不見的陷阱中,并且立刻被地紋芋螺釋放的毒液誘導的高血糖休克狀態(tài)所固定,最后這些魚類無疑就成為了地紋芋螺的“美味”。研究者Helena Safavi-Hemami指出,我們非常感興趣去揭開錐形蝸牛產(chǎn)生的毒液為何會對其獵物產(chǎn)生快速的作用,而且這些毒液肽類結構或許有望應用于人類疾病的治療中,而且我們還發(fā)現(xiàn),蝸牛毒液胰島素或許還有望用于人類機體的研究中。如今研究者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錐形蝸牛釋放的毒液蛋白能夠開啟人類胰島素信號通路
,這就意味著這些毒液胰島素就能夠成功結合人類的胰島素受體;下一步研究者計劃基于相應的研究成果設計新型更好的糖尿病療法,從而為患者提供新型的超級速效胰島素療法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2986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PNAS:老藥新用治療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