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蕁麻疹的六個病因
慢性蕁麻疹常見病因有:
1.飲食
食物以魚、蝦、蟹、蛋類常見;部分香料、調味品也可引起。
2.藥物
藥物可引起本病。青霉素、磺胺類、痢特靈、血清疫苗等,通過免疫機制引發(fā)蕁麻疹。而阿司匹林、嗎啡、阿托品、維生素B1等藥物為組胺釋放物,能直接使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引發(fā)蕁麻疹。
3.感染
包括病毒(如上感病毒、肝炎病毒)、細菌(如金葡萄)、真菌和寄生蟲(如蛔蟲等)。
4.生物因素
動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蟲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
5.物理因素
冷、熱、日光、摩擦和壓力等都可引起。
6.其他因素
胃腸疾病、代謝障礙、內分泌障礙和精神因素也可引起。
慢性蕁麻疹是指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黏膜、血管發(fā)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組織內水腫,病程超過6周者稱為慢性蕁麻疹。病因常不確定。臨床表現(xiàn)為患者不定時地在軀干、面部或四肢發(fā)生風團和斑塊。發(fā)作從每日數(shù)次到數(shù)日一次不等。
二、慢性蕁麻疹如何做到正確治療呢
慢性蕁麻疹病因復雜,發(fā)病機制不明確,治療較困難,療程長。正確的治療需要做到如下幾點:
1.尋找病因
詳細詢問病史,力求找到每位患者的發(fā)病原因,了解有無家族發(fā)病現(xiàn)象,有無急慢性感染史、用藥史、職業(yè)、生活習慣及環(huán)境改變等。檢查血、尿、便常規(guī),根據(jù)需要進行皮膚過敏原檢查、冰塊試驗、乙酰膽堿皮膚試驗、血清IgE測定及血清補體測定等。個別病人要做HBV-DNA及甲狀腺抗體、惡性腫瘤等檢查。
2.避免誘發(fā)因素
寒冷性蕁麻疹注意保暖,乙酰膽堿性蕁麻疹減少運動、出汗及情緒波動,接觸性蕁麻疹減少接觸的機會等。
3.使用抗組胺類藥物
大多數(shù)患者經(jīng)抗組胺藥物治療后可獲得滿意的療效,少數(shù)患者較頑固。對頑固性難治性蕁麻疹可增大劑量或聯(lián)合用藥。H1受體拮抗劑具有較強的按組胺和抗其他炎癥介質的作用,治療各型蕁麻疹都有效。常用的H1受體拮抗劑有苯海拉明、賽庚啶、撲爾敏、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氮卓斯汀和地氯雷他定等。可選擇2種不同類型的H1受體拮抗劑合用或與H2受體拮抗劑(西咪替丁,雷尼替?。┞?lián)合應用。安他樂具有較強的抗組胺、抗膽堿和鎮(zhèn)靜作用,止癢效果也很好。用于急、慢性蕁麻疹和寒冷性蕁麻疹均有效。多塞平是一種三環(huán)類抗抑郁劑,主要用于治療抑郁和焦慮性神經(jīng)官能癥,本藥也具有很強的抗H1和H2受體作用。對慢性蕁麻疹效果尤佳,副作用較小。對傳統(tǒng)使用的抗組胺藥物無效的蕁麻疹患者,多塞平是較好的選用藥物。
4.選用具有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作用的藥物
酮替酚通過增加體內cAMP的濃度,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阻止炎癥介質釋放,抑制作用較色甘酸鈉強而快,可口服。曲尼司特通過穩(wěn)定肥大細胞膜而減少組胺的釋放。
5.糖皮質激素
具有較強的抗炎、抗過敏作用。能穩(wěn)定肥大細胞膜和溶酶體膜,抑制炎癥介質和溶酶體酶的釋放;收縮血管,減少滲出。對蕁麻疹的療效好,特別適用于急性蕁麻疹,血清病型蕁麻疹,壓力性蕁麻疹及自身免疫性蕁麻疹。常用藥物包括潑尼松、得寶松。緊急情況時,用氫化考的松、地塞米松或甲基強的松龍靜脈滴注。
6.免疫抑制劑
當慢性蕁麻疹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基礎,病情反復,上述治療不能取得療效時,可應用免疫抑制劑。環(huán)孢素具有較好的療效,硫唑嘌呤、環(huán)磷酰胺、甲氨蝶呤及免疫球蛋白等均可試用,雷公藤也具有一定療效。
7.非特異性抗過敏療法及其他療法
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10%硫代硫酸鈉、6-氨基己酸、利血平、氨茶堿等藥物可試用。
8.特殊情況的處理
蕁麻疹因感染引起者,選用抗感染藥物進行治療。對寒冷性蕁麻疹,抗組胺藥物中以賽庚啶、多塞平、酮替芬、羥嗪和咪唑司丁療效較好;可聯(lián)合應用維生素E、桂利嗪及H2受體拮抗劑。阿扎他啶通過抗組胺、抗膽堿和抗5-羥色胺作用,對寒冷性蕁麻疹效果較好。對日光性蕁麻疹,除采用抗組胺藥物羥嗪或撲爾敏外,還可服用羥氯喹、沙利度胺或高氯環(huán)嗪。
三、治療慢性蕁麻疹的兩個偏方
偏方一
熟附片10克,生大黃、生甘草各5克,黃連、黃芩、黃芪各9克,當歸、赤芍、白芍、防風各10克,酸梅5克,白糖30克 。
1.熟附片洗凈,放入燉鍋內煮30分鐘待用。
2.把其余藥物洗凈與熟附片同放燉鍋內,加入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煎煮25分鐘,濾去渣,留汁液,在汁液里加入白糖攪勻即成。
食法
每日1次,每次飲150毫升。
功效
清理濕熱,止癢。對慢性蕁麻疹患者飲用尤佳。
偏方二
炙麻黃,荊芥各5克,僵蠶、白蒺藜、生地、丹皮、赤芍各10克,地膚子、槐花各12克,白糖30克。
1.先將以上的這些藥物進行清洗干凈,之后并一起放入瓦鍋中并且加入適量的清水。
2.瓦鍋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煎煮25分鐘,?;?,過濾留汁液,加入白糖攪勻即成。
食法
每日1次,每次飲150毫升。
功效
清理濕熱,止癢。對慢性蕁麻疹患者飲用尤佳。
四、慢性蕁麻疹的七個注意事項
1.注意飲食
某些食物主要指魚蝦、蟹貝、肉類、牛奶和蛋類等動物性蛋白,蘑菇、草莓、可可、蕃茄和大蒜等植物性食品以及某些食物調味品和添加劑,均可引起人體的過敏反應。
大蒜等植物性食品
2.慎用藥物
許多藥物可引起人體過敏反應而導致蕁麻疹發(fā)病。常見藥物如青霉素、頭孢類抗生素、血清制劑、各種疫苗、痢特靈和磺胺等。
3.提高身體抵抗力,防止各種感染
扁桃體炎、慢性中耳炎、鼻竇炎等細菌感染。腳氣、灰指甲、汗斑等真菌感染以及蛔蟲、血吸蟲、蟯蟲等寄生蟲感染均可能引起蕁麻疹。
4.物理性因素
冷風、熱水洗浴、日光、摩擦及壓力等各種物理性因素均可引起某些患者發(fā)病。
5.吸入性因素
如動物皮毛、皮屑、塵螨、植物花粉、粉塵等均可能引起蕁麻疹。
6.積極治療慢性內科疾病
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惡性腫瘤、代謝障礙、內分泌紊亂等疾病均可成為蕁麻疹尤其是慢性蕁麻疹的病因。
7.正確使用抗過敏藥物
服藥時間應根據(jù)皮疹發(fā)生的時間進行調整,如睡覺前好發(fā)者應在晚飯后服藥。皮疹控制后應繼續(xù)用藥2~3周并逐漸減量;一種抗過敏藥無效時,可2~3種抗過敏藥聯(lián)合或交替使用。必要時可使用中藥配合治療。
第一,內服藥為“抗組胺藥物(俗稱抗過敏藥)”。常用的有撲爾敏、苯海拉明、賽庚定、去氯羥嗪及羥嗪(安他樂)等。一天需要服用2-3次,每次1片。
第二,防風、荊芥、蟬蛻各10克,地膚子、赤芍、生地、黃芩、苦參、白茅根、牛蒡子各15克,生石膏(先煎)20克,生甘草6克。把它們放在一起用水煮,先用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煮十五分鐘就可以了,每天喝一次,分開兩次喝。
第三,可用酚爐甘石洗劑或薄荷酊每日外涂患處。
一般情況下,蕁麻疹患者吃鹽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藥物管用。具體分析如下:
蕁麻疹是由于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xiàn)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其引起的風團是一種隆起于皮膚表面的團塊,可迅速發(fā)生,外觀呈扁平狀,顏色發(fā)紅。通常蕁麻疹患者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吃鹽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抗病毒藥物管用,有助于緩解局部瘙癢、疼痛、胸悶等癥狀,通常能夠促進身體恢復。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治療期間盡量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時注意休息,不要劇烈運動,有助于身體恢復。
您好: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于皮膚、黏膜小血管反應性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產生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本病較常見,約15%~25%的人一生中至少發(fā)生過一次。
病因】 多數(shù)患者不能找到確切原因,尤其是慢性蕁麻疹。常見病因如下: 1.食物 主要包括動物性蛋白(如魚蝦、蟹貝、肉類、牛奶和蛋類等)、植物性食品(如蕈類、草莓、可可、蕃茄和大蒜等)以及某些食物調味品和添加劑,這些食物中有的可作為變應原引起機體變態(tài)反應,有的則可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胺。 2.藥物 許多藥物通過引起機體變態(tài)反應而導致本?。ǔR姷娜缜嗝顾?、血清制劑、各種疫苗、痢特靈和磺胺等),有些藥物可為組胺釋放物(如阿司匹林、嗎啡、可待因、奎寧、肼苯達嗪、阿托品、毛果蕓香堿、罌粟堿和多粘菌素B等)。 3.感染 各種病毒感染(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和柯薩奇病毒感染等)、細菌感染(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及鏈球菌引起的敗血癥、扁桃體炎、慢性中耳炎、鼻竇炎等)、真菌感染(包括淺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和寄生蟲感染(如蛔蟲、鉤蟲、瘧原蟲、血吸蟲、蟯蟲、絲蟲和溶組織阿米巴等)均可能引起蕁麻疹。 4.物理因素 各種物理性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及壓力等)均可引起某些患者發(fā)病。 5.動物及植物因素 如動物皮毛、昆蟲毒素、蛇毒、海蜇毒素、蕁麻及花粉等。 6.精神因素 精神緊張可通過引起乙酰膽堿釋放而致病。 7.內臟和全身性疾病 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惡性腫瘤、代謝障礙、內分泌紊亂等疾病均可成為蕁麻疹尤其是慢性蕁麻疹的病因。 皮損反復發(fā)作超過6周以上者稱為慢性蕁麻疹。全身癥狀一般較急性者輕,風團時多時少,反復發(fā)生,常達數(shù)月或數(shù)年之久,偶可急性發(fā)作,表現(xiàn)類似急性蕁麻疹;部分患者皮損發(fā)作時間有一定規(guī)律性。
治療】 治療原則為抗過敏和對癥治療,但應爭取做到對因治療。 慢性蕁麻疹以抗組胺藥為主,給藥時間應根據(jù)風團發(fā)生的時間進行調整,如晨起較多則應臨睡前給予稍大劑量,如臨睡時多則晚飯后給予稍大劑量;風團控制后宜繼續(xù)用藥并逐漸減量;一種抗組胺藥無效時,可2~3種聯(lián)用或交替使用;頑固性蕁麻疹單用H1受體拮抗劑療效不佳者,可聯(lián)用H2受體拮抗劑,還可酌情選用利血平、氨茶堿、氯喹、雷公藤等口服。
謝謝提問!
?。▌⑸偾浯蠓蜞嵵靥嵝眩阂虿荒苊嬖\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yī)院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
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劉少卿 http://liushaoqing.haodf.com/
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藥物有好幾種,具體使用什么藥物,還是要依據(jù)患者的病情而定。比如對頑固性難治性蕁麻疹可增大劑量或聯(lián)合用藥。常用的H1受體拮抗劑有苯海拉明、賽庚啶、撲爾敏、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氮卓斯汀和地氯雷他定等。選用具有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作用的藥物,曲尼司特通過穩(wěn)定肥大細胞膜而減少組胺的釋放?;颊咭襻t(yī)囑接受全面的治療,在平時也要注意患處的衛(wèi)生,飲食上注意忌口。慢性蕁麻疹需要口服藥物來治療??诜幬镏委熉允n麻疹的方法有很多,第二代的抗組胺藥就有幾十種,可以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其中的一種,或者是兩種進行配合使用。有一種第二代的抗組胺藥,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一般就依據(jù)這種抗組胺藥進行治療,一天一顆,比如氯雷他定或者是依巴斯汀。如果效果還不錯,繼續(xù)使用一段時間以后再逐漸減量,比如減半,減量以后再維持。慢性蕁麻疹藥物首要選擇的是第二代H1受體拮抗劑,比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等等。如果選用一種抗組胺藥效果不理想時,可以采用兩種或者是三種進行聯(lián)合或者是交替的使用,一般根除病因是治療蕁麻疹的關鍵。治療慢性蕁麻疹一般以抗過敏藥物為主,首選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也可視病情聯(lián)合應用氯苯那敏(撲爾敏)、雷尼替丁、曲尼司特等抗過敏藥物,還可酌情選用羥氯喹、雷公藤總苷等口服。常規(guī)治療無效的難治性慢性自發(fā)性蕁麻疹可服用生物制劑(如奧馬珠單抗)和免疫抑制劑(環(huán)孢素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2991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寶寶有鼻涕怎么辦,寶寶流鼻涕吃什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