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月份,因猝死而離去的新聞越來越多。
據媒體報道,一位粉絲數接近50萬人的網紅孫藝軒,因“腦淤血”而猝死,享年19歲。
這位網紅在社交平臺上經常分享自己的日常飲食,不過為了走紅,通常都是暴飲暴食而博取網友的關注。
“每頓飯吃三種主食”也成為了他的暢銷熱點,然而在他去世前幾天,有些網友發(fā)現他的黑眼圈明顯眼袋較大,看上去總是憔悴,甚至有些疲勞過度。
回顧這2個月,因猝死而引發(fā)的悲劇還真不少
比如2021年1月5日,知名時尚博主“雅魯藏布江女人”,就曾在飛機上因猝死而離世,享年27歲。
比如2021年1月1日,《巴啦啦小魔仙》美琪的扮演者孫僑潞也因心梗而猝死,享年25歲。
比如2020年12月29日凌晨,拼多多員工張某由于長期加班而猝死,年僅23歲。
比如2020年12月4日,國美電器福州分公司一位員工在年終誓師大會期間猝死,隨后法醫(yī)鑒定為過度疲勞,年僅27歲。
每分鐘就有1個人,發(fā)生心臟性猝死
頻繁出現的猝死的新聞,引發(fā)大家的討論。不少人都吐槽,打工人的身體,在無休止的996模式下,已經逐漸透支。
越來越大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快的生活節(jié)奏,猝死也成為了不少人的健康焦慮。
根據《2020 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有53%的人擔心自己會猝死,而在95后以及00后,有7%和9%的人甚至每天都擔心自己會猝死。
在2019年,我國因各種疾病而死亡人數達到1065萬,而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卻達到458萬人,占其總死亡人數的43%,成為國人第一大健康殺手。
在這些公布數據顯示,預估我國每年會發(fā)生54.4萬心源性猝死,這也意味著:每1分鐘就有1人猝死。
其實,并非所有人都是猝死所“心儀”的對象。以下3類人,特別容易被心?!扒嗖A”:
1、肥胖人群
眾所周知,肥胖是極不利于人體健康的,尤其對于嚴重超出正常體重值的人群來說,還會加大自己身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機率。
這是由于當人體出現肥胖時,體內的脂肪含量也會相應升高,此時人體內的血液也會隨之變得濃稠,相應的血液中所含的血脂、膽固醇含量也會升高,久而久之,三高問題也就出現了。
其實,肥胖不僅會引發(fā)三高,更是引發(fā)心梗的“元兇”之一。
由于自身存在肥胖時,體內的脂肪含量也會相應增加,進而影響人體血液循環(huán)。
而當血液循環(huán)速度出現減緩時,心臟所需血液將無法得到有效供應,進而引發(fā)心?,F象,不僅如此,如果血管長期存在阻塞時,還可能給大腦造成一定的損傷。
2、抽煙人群
人們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尤其會對肺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殊不知,如果自己長期有著吸煙史,更是會加大心梗的機率。由于煙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質,而這些物質本身對人體就會造成一定要損害。
不僅如此,香煙所釋放出的有毒物質,還會加速心血管內膜損傷,久而久之,便會造成血管硬化,進而影響血液循環(huán),對人體健康而言,是極為不利的。
此外,當人體在抽煙時,還會吸入大量的一氧化碳。
而一氧化碳會降低血液吸收氧氣的能力,此時人體不僅會出現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等癥狀,同時還會伴有心臟承受力減弱等,長期以往,更是會引發(fā)各種心血管疾病出現。
3、愛吃甜食的人群
當今社會,像蛋糕、糖果、奶油等各種甜食層出不窮,正因為該類食物有著較甜的口感,因而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吃甜食。
尤其有一些人更是認為吃甜食可以讓自己的心情變得放松、愉悅。殊不知,這類食物不僅甜,其熱量還高,經常食用,極其容易造成血糖升高,引發(fā)肥胖等。
此外,當人體充分吸收高甜、高熱量后,還會造成血脂濃度出現升高。
此時血液黏稠度也會相應增加,進而造成血液流速出現減緩的現象,久而久之,血管的狹窄部位便會出現血栓,進而堵塞血管等,嚴重的更是會引發(fā)心梗等疾病。
人一輩子,沒了健康....都在白忙
中國平均每年大約有54.4萬人猝死,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臟驟停。
誰都不愿意看到意外發(fā)生,但現實卻在提醒我們,猝死并不遙遠。
高強度、持續(xù)勞累的工作狀態(tài)正成為重要誘因,而我們唯有普及急救技能、設施才是當務之急。
新的一年開始了,希望各位打工人打拼的時候也要注意身體!
猝死,是指平時?健康人?在極短的時間內死亡。據國內外調查統(tǒng)計,在猝死者中絕大部分為心源性猝死。尤其是40歲以上的缺血性心臟病病人最多見,其他還有主動脈瘤破裂、高血壓性心臟肥大、心肌病(主要是心肌炎)、心臟瓣膜病變等。秋冬季心源性猝死高發(fā),高血壓、冠心病尤為突出,中老年人要注意預防。
心源性猝死是指急性癥狀發(fā)作后在1小時內發(fā)生的以意識喪失為特征、因心臟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其發(fā)病突然,搶救成功率極低(不足1%)。尤其是40歲以上的缺血性心臟病病人最多見,其他還有主動脈瘤破裂、高血壓性心臟肥大、心肌病(主要是心肌炎)、心臟瓣膜病變等。
其直接導致猝死的原因是心肌梗死、心律不齊、房室傳導阻滯、預激癥候群等等。
冬季由于寒冷的刺激,會使人的交感神經興奮,全身毛細血管收縮,血液循環(huán)阻力增加,導致血壓突然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狀動脈痙攣,冠狀動脈血流減少,血栓容易形成,因而易誘發(fā)心肌梗死。所以,嚴寒的冬季更易導致猝死發(fā)生。
防止猝死無特效藥物和手段,只能依靠及時發(fā)現危險因素、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來阻止。特別是平時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的中老年人更要加強預防。
生活規(guī)律
生活起居要有規(guī)律,保證充足高質量的睡眠(每天不應少于7小時),盡量不要熬夜,要注意勞逸結合,重視及時休息,不可過度勞累。
情緒平穩(wěn)
要保持平和樂觀、心胸豁達的良好心態(tài),避免各種不良精神刺激,特別是防止與避免暴怒,防止過度悲傷。
節(jié)制飲食
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人要特別注意對飲食的節(jié)制,不可暴飲暴食,最好每餐只吃七八成飽,三餐飲食保持低脂(在總熱量的攝入中,脂肪的熱量應在30%以下)、低鹽(每日控制在6克以下)、低糖,應適當多吃蔬菜(特別是宜多吃綠葉蔬菜)、水果,盡量遠離?三高?。
戒煙限酒
吸煙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煙者至少高2倍。香煙中的尼古丁可損壞動脈內壁,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加重心肌缺氧,是促發(fā)猝死的重要因素。研究還表明,一個人每天飲酒2杯(2兩以上),心源性猝死的發(fā)生率會增加15%以上。因此一定要戒煙限酒,改變一切不良生活習慣。
適當鍛煉
要堅持適當的、循序漸進的、持之以恒的鍛煉,如太極拳、散步、跳健身舞等,最好不做劇烈運動,因為劇烈運動也是誘發(fā)猝死的重要原因。
控制體重
肥胖會引發(fā)多種疾病。研究表明,體重超過正常的20%,心臟病發(fā)病的危險性增加1倍以上。因此肥胖患者應管好嘴,邁開腿,盡量將體重控制在不超過標重體重的20%。
注意減壓
過于強烈的、持續(xù)的心理壓力,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誘發(fā)猝死的重要原因。因此平時要注意保持平和樂觀的良好心態(tài),多交朋友,有心事要向親友、同事訴說,及時釋放心中的壓力,避免過于激動和悲傷。
預防便秘
患有便秘的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在排便時過于屏氣用力,會導致心梗急性發(fā)作,引發(fā)死亡(相聲大師馬季就死于馬桶上)。所以,平時宜適當多吃有潤便作用以及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保持大便通暢。
防寒保暖
注意關注天氣的變化,特別是大風降溫和寒潮過境的天氣,要特別注意防寒保暖,居室溫度應保持在18℃以上。異常天氣時,老年人晨起不宜外出鍛煉。必要時還應服用藥物,注意預防性治療。
定期體檢
中老年人應定期進行體檢(中年人應2年1次,老年人應每年1次)。特別是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肥胖與吸煙等人群,更應經常復查心臟,測量血壓、血糖,以及時發(fā)現心臟、血脂、血壓、血糖和血液黏稠等異常情況,以達早期發(fā)現早期治療之目的。
備好藥品
已經確診患有心臟病、特別是冠心病、以及高血壓等病的患者,除了遵醫(yī)囑按時服藥、按時復查,將血壓、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水平外,冠心病患者最好隨時、隨身備好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急救用藥(口袋中還應放一張卡片,標明本人患有心臟病,口袋中有急救用藥,不要隨意搬動患者,應立即撥打120等內容)。一旦心梗急性發(fā)作,應立即將硝酸甘油等急救藥放在舌下含服,并撥打急救電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2992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