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狀腺瘤應如何自我檢查
1、腫大的形狀
鄭州腫瘤生物治療中心,專家說:早期一般都會表現吃甲狀腺腫大的形狀,而對于該癥狀,可以進行觀察腫大的性質,一類呈蝴蝶形,多見于地方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另一類就是呈現圓形腫塊,多見于甲狀腺囊腫和甲狀腺癌。
2、腫塊的大小
腫塊的大小,也是自查的一個關鍵,若呈彌漫性腫大,那一起是多見于地方性的甲狀腺腫大;如果腫塊的直徑超過2厘米時,那么就應該懷疑是否是甲狀腺癌。
3、腫塊的光滑度和軟硬度
可以進行自我觀察腫瘤的光滑度,表面不很光滑者,由甲狀腺炎的可能性大;如果是表現不光滑,呈實體感者,應疑為癌腫。
4、腫塊的生長速度
生長速度的觀察,如果是地方性甲狀腺腫大那么生長是比較緩慢的,病程可達數年乃至數十年之久,而如果是癌癥,其發(fā)展的速度是非??斓摹?/p>
二、甲狀腺腫瘤的早期癥狀有哪些呢
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女性多見,一般有完整的包膜,在大小和組織學特征上各不相同,可分為三種類型:乳頭狀、濾泡性和Hiirthle細胞性。濾泡性腺瘤最多見,根據濾泡的大小又可分為巨濾泡性(或膠質性)、胎兒性(或小濾泡性)及胚胎性,還有非典型腺瘤,此瘤的轉歸:①緩慢生長;②發(fā)生退行性變;③發(fā)生惡變。
濾泡性腺瘤組織分化程度較好,接近正常腺組織,甲狀腺功能測定大多數正常,但其功能相對自主,不受TSH調節(jié)或很少受其調節(jié)。常表現為腺內單個結節(jié),直徑為幾毫米至10cra以上不等。一般生長緩慢,多無壓迫癥狀。大約90%良性腺瘤不能濃集TcO~-或放射性碘,甲狀腺閃爍掃描為功能喪失或呈“冷結節(jié)”,易誤診為癌。
臨床上除觸及頸部腫塊外無特殊表現,少數腺瘤有濃集碘的功能,掃描示“溫結節(jié)”,血清甲狀腺激素TSH水平正常,隨時間推移,腺瘤的功能自主性增高,合成和分泌甲狀腺激素增多,垂體分泌TSH受抑制,結節(jié)外腺組織萎縮,結節(jié)區(qū)放射性濃聚顯示為“熱結節(jié)”,臨床表現為甲亢,稱高功能腺瘤。
腺瘤較大時,可發(fā)生出血、退行性變、壞死或囊性變,掃描可呈“冷結節(jié)”,功能喪失,但此時腺瘤外組織可恢復功能。高功能腺瘤極少癌變,治療可手術摘除“放射性”及抗甲狀腺藥物治療。
腺瘤中腺細胞中含有嗜酸性顆粒者,稱為Htirthle細胞腺瘤。乳頭狀腺瘤較少見,多呈囊性又稱為乳頭狀囊腺瘤。
其他較少見的甲狀腺良性腫瘤有畸胎瘤、血管瘤及平滑肌瘤等。
三、甲狀腺瘤治療方法有哪些
甲狀腺血管瘤是甲狀腺腺體內血管增生、擴大所致的病變。甲狀腺血管瘤其臨床表現為甲狀腺一側腫大,有時伴有頸部脹痛,活動時脹痛明顯,少數病人活動時發(fā)音困難或沙啞,休息后發(fā)音恢復正常。藥物治療只能夠起到控制病情的作用,抑制病情進一步惡化,但是對已經形成的增生組織無法徹底治愈,所以藥物治療并發(fā)甲狀腺血管瘤最佳選擇。
甲狀腺瘤其他治療方式:
1、手術治療:局限者可全部切除,范圍廣者可部分切除。
2、微波透熱治療:主要應用于海綿狀型。
3、放射治療:用于嬰幼兒毛細血管瘤和表淺的海綿狀血管瘤。
4、硬化治療:用于海綿狀血管瘤。
5、冷凍治療:用于楊梅狀及海綿狀血管瘤。
6、激素治療:用于嬰幼兒血管瘤。
7、血管內栓塞:用于蔓狀和巨型海綿狀血管瘤。
四、甲狀腺瘤飲食調理方法
1、總熱量
患者每日從食物攝入的總熱量一般盡可能爭取不低于正常人的最低要求,即每日在10千焦以上,因為患者體內蛋白質分解高,合成代謝功能減低,營養(yǎng)處于入不敷出的負氮平衡狀態(tài),故對蛋白質的需求量要增加。一般每日攝入蛋白質應達到1.5克體重以上,而且應以優(yōu)質蛋白為主,如雞蛋,牛奶,肉類,豆制品等。
2、營養(yǎng)要相對平衡
根據病人的需要,各營養(yǎng)素要相對應的適量,齊全,除充足優(yōu)質的蛋白質攝入外,一般應以低脂肪,適量碳水化合物為主。注意補充維生素,無機鹽,纖維素等,這些可從新鮮蔬菜和水果中獲得。
3、食譜結構要合理
患者食譜切不可簡單和單一。應該是品種多、花樣新、結構合理,在制作食譜時,要盡可能做到:清淡和高營養(yǎng)優(yōu)質量相結合、質軟易消化和富含維生素相結合、新鮮和食物寒熱溫平味相結合、供應總量和病人臟腑寒熱虛實證相結合。最好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
4、烹調方法和進食方法要講究,設法增進病人食欲
在食物的選擇、制作、烹調上,應創(chuàng)造食物良好的感觀性狀,在色、香、味、形上下功夫,盡可能的適合和滿足病人的口味愛好和習慣。還要根據病人的消化能力,采取少量多餐、粗細搭配、流質、軟食與硬食交替、甜咸互換等形式進餐。吃飯前,盡量避免油煙味等不良刺激。
我的嗓子一直不舒服,呼吸不是很順暢,我懷疑自己得了甲狀腺癌,但是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沒有去醫(yī)院檢查過,也沒有進行過任何治療,我很害怕,我怕自己是得了癌癥。那么,甲狀腺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呢?
1.癥狀一:甲狀腺癌的早期癥狀有頸部有腫塊,不規(guī)則,邊界不清楚,活動欠佳,硬。病人還會有喝水時嗆咳,疼痛可放射到耳后,呼吸困難吞咽困難。做病理檢查是最確診的方法。
2.癥狀二:甲狀腺內發(fā)現腫塊,質地硬而固定、表面不平是各型癌的共同表現。腺體在吞咽時上下移動性小。未分化癌可在短期內出現上述癥狀。
3.癥狀三:除腫塊增長明顯外,還伴有侵犯周圍組織的特性。晚期可產生聲音嘶啞、呼吸、吞咽困難和交感神經受壓引起Horner綜合征及侵犯頸叢出現耳、枕、肩等處疼痛和局部淋巴結及遠處器官轉移等表現。
4.癥狀四:甲狀腺癌早期患者有頸部腫大、局部腫瘤的癥狀,且腫瘤表面有凹凸,固定且質硬。隨著病情的發(fā)展,腫瘤會變大,并壓迫氣管致使呼吸困難、聲音沙啞。
5.癥狀五:初期患者有頸部腫大、局部腫瘤的癥狀,且腫瘤表面有凹凸,固定且質硬。隨著病情發(fā)展,腫瘤會變大,并壓迫氣管致使呼吸困難、聲音沙啞、吞咽時有阻塞感或附近淋腺出現腫大。
6.癥狀六:未分化癌表現為甲狀腺腫塊增大、疼痛。侵蝕鄰近組織,可引起聲音嘶啞,呼吸窘迫和吞咽困難。腫塊多有壓痛,質硬如石,與周圍組織粘連固定,局部淋巴結腫大,也可遠處轉移。
注意事項
甲狀腺癌患者要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不良的飲食習慣增加了致癌物質的接觸機會,所以為了預防癌癥,應當改變這些不良習慣。
甲狀腺腫瘤的癥狀是頸部的慢性病變,好發(fā)于頸前部,形狀似核桃,質地較硬,可隨吞咽而上下活動。發(fā)病初期一般無明顯癥狀,不痛不癢,不影響說話、吃飯。所以,通常當人們體檢時才被發(fā)現。但有的可短期迅速增大,頸部變粗,再繼續(xù)發(fā)展可影響呼吸,少數可出現聲音嘶啞或吞咽困難。此外,它還可以繼發(fā)甲亢,也可發(fā)生惡變。良性甲狀腺瘤惡變率高達20%
甲狀腺腫瘤的癥狀有良、惡性之分,其中絕大多數是良性腫瘤,少數是癌。良性甲狀腺瘤本身并不嚴重,一般瘤體小時無明顯癥狀。但是,如果不及時治療,瘤體會日益增大,個別瘤體較大的患者會因為瘤體壓迫氣管、食管和喉返神經出現呼吸困難、吞咽困難、聲音嘶啞等癥狀。此外,良性甲狀腺瘤有10%~20%的惡變率,所以發(fā)現后應盡早治療。
惡性甲狀腺腫瘤的癥狀即甲狀腺癌
,多數屬低、中度惡性,患病后患者存活率比較高。手術后平均5年生存率為83%~95%。但是,少數患者為高度惡性(即未分化癌),嚴重危及生命,所以應予以重視,及時治療。
首先要看腫瘤是否在甲狀腺上,如果結節(jié)隨著吞咽的過程活動就說明基本在甲狀腺上,如果確定不了就可以采取其它輔助檢查方式。然后還要鑒別一下是否存在甲亢和甲減的情況,如果有甲亢或者甲減就需要進行特殊治療。
鑒別到底是良性腫瘤還是惡性腫瘤需要進行綜合判斷,首先要看病史如有家族甲狀腺瘤,那么惡性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另外青春期前的兒童和60歲以上的男性患者出現甲狀腺瘤惡性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以前得過鼻咽癌
,做過放療,5年后甲狀腺長了一個瘤子,那么惡性的可能性就比較大。然后要看臨床表現,看腫瘤是多發(fā)性的還是單發(fā)性的,一般多發(fā)性的腫瘤良性的可能性比較大,而單發(fā)性的腫瘤往往是惡性的。
還要看腫瘤生長的大小和生長速度,如果短期內生長速度非??於疫€有壓迫癥狀就可能有惡性病變。還可以通過觸摸來判斷,觸摸如果感到很硬或者周圍淋巴結腫大或者粘連在一起就可以高度懷疑為惡性腫瘤。以上這些都是憑借經驗來進行判斷的方法,通過一些輔助檢查方法更能確定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3002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