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3日訊 丙型肝炎病毒(HCV)可緩慢發(fā)展多年
研究揭示HCV病毒蛋白與人體細胞互作網(wǎng)絡
近日,Helmholtz Zentrum München科學家首次解密丙型肝炎病毒與活人體細胞蛋白的相互作用網(wǎng)絡
病毒利用人體細胞以繁殖和傳播
Michael Schindler教授領導的工作小組應用FACS-FRET(流式細胞儀-熒光共振能量轉移)技術
HCV感染導致肝臟炎癥,并且多達80%的情況下炎癥會變成慢性炎癥
中科院建立世界首個丙型肝炎病毒持續(xù)感染的動物模型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和生物物理所研究人員在《Cell Research》上發(fā)表封面文章,報道了世界上首個反映HCV感染自然史和慢性病毒性肝炎進展的動物模型
由于HCV變異性極強
新方法允許一步法診斷HCV感染
當前診斷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標準方法需要兩個連續(xù)的步驟:用于篩選的HCV抗體測試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
首先
,研究人員證實在HCV感染期間,除了HCV核心抗原之外,還存在HCV NS3、NS4b和NS5a蛋白。基于此,他們開發(fā)出這種新的同時檢測這四種HCV蛋白的HCV-Ags EIA方法。這項研究首次證實血清樣品變性導致釋放出的HCV抗原以HCV免疫復合物的形式存在,從而降低測試特異性
,因此應當不能夠用于任何HCV抗原測試,包括所有當前的HCV核心抗原測試。另一方面
,與血清HCV抗體測試和HCV RNA RT-PCR測試的結果相比較,利用未變性的血清樣品,這種HCV-Ags EIA測試結果的特異性為99%利用未變性的進行過稀釋的血清樣品進行測試
研究人員開發(fā)出的這種HCV-Ags EIA方法是高度特異性的和高度靈敏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3008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探索神秘的微生物群落
下一篇:
Nature:癌癥與表觀遺傳學重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