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難忘記的一年,一場新冠疫情打亂了我們全部的計劃!而且,各種慢性病也并沒有放過大家。根據(jù)數(shù)據(jù)調查顯示,在過去一年中我國新發(fā)的癌癥患者達到了457萬人。
不但如此,很多癌癥的病發(fā)率也在逐年增長,特別是隨著國民生活水平提高、平均壽命增長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大腸癌病發(fā)率與日俱增、呈現(xiàn)出逐漸年輕化的趨勢。
我國2020年新發(fā)的大腸癌患者,就達到了56萬人,遠超過了胃癌、食管癌等消化道癌變。
而且,大腸癌和其他癌癥類型相似,早期多沒有典型癥狀,就算是有癥狀出現(xiàn),也容易被患者忽視,以至于我國大部分大腸癌患者初次確診時,病情就已經(jīng)走到了中晚期階段、預后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是短短1年內癌癥就發(fā)展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其實,大腸癌也并非是毫無信號可言,如果近期突然有以下四個癥狀報道,這就可能是腸癌發(fā)出的信號:
1、莫名腹痛:根據(jù)臨床掌握的數(shù)據(jù)來看,在大腸癌患者初次就診時,腹痛的發(fā)生率占據(jù)了60%以上,其出現(xiàn)率遠高于腹脹。腸癌早期造成的痛感,多是以下腹部隱隱作痛、鈍痛等為主,其出現(xiàn)原因與腫瘤不斷刺激腸道黏膜有關。而隨著腸癌病情發(fā)展,當癌細胞侵犯到黏膜下層、肌層之后,疼痛程度也會逐漸加深、疼痛時間延長;
2、大便習慣改變:在腸癌的早期階段,患者可出現(xiàn)大便習慣紊亂,比如原本僅僅只是一天1-2次大便,近些天卻突然出現(xiàn)了一天多次大便、腹瀉等癥狀,且持續(xù)兩周以上、用藥或飲食調整后沒有緩解。之所以會有類似表現(xiàn),與癌腫潰爛、糜爛或感染導致腸道痙攣、刺激腸道黏膜、導致菌群紊亂等因素有關。而隨著腸癌不斷增長、逐漸侵占腸道原本的空間,患者又會出現(xiàn)便秘、腹瀉或便秘交替出現(xiàn)等異常表現(xiàn);
3、大便形狀變化:一般情況下,大便形狀改變多出現(xiàn)在直腸癌患者身上,因為直腸就是腸道儲存和排出糞便的節(jié)段。而在直腸內形成腫瘤后,異常占位本就會減少糞便儲存空間,同時癌腫也會持續(xù)對糞便產(chǎn)生壓迫,患者在初期可排出一側帶有凹痕、血痕的糞便。隨著癌腫不斷增長,大便會逐漸變細,出現(xiàn)鉛筆樣、小扁條樣的糞便;
4、血便:血便就是腸癌最為典型、可貫穿整個腸癌發(fā)展期的癥狀。不過,它也并不是腸癌的特有表現(xiàn),比如內痔、腸道息肉或潰瘍性結腸炎等,也會造成血便出現(xiàn),因此大家應當學會分辨癥狀。通常情況下,腸癌造成的血便都是血液、粘液、膿液與糞便混合在一起的狀態(tài),到了晚期之后的腸癌,患者甚至會直接排出膿血便,并泛著難聞的惡臭!
以上四個就是腸癌的典型表現(xiàn),除此之外,處于病情發(fā)展期的腸癌,患者還會有消瘦、貧血、乏力、發(fā)熱等惡病質表現(xiàn)。如果近期經(jīng)常有類似癥狀、用藥后沒緩解,就可能是腸癌發(fā)出的信號,積極就醫(yī)進行篩查很有必要。
早 期 先 兆
1.大便習慣改變
不明原因的大便習慣改變,主要為大便次數(shù)增加,極少數(shù)為便秘,多為乙狀結腸及直腸部位癌腫(左側結腸癌),因為距肛門部位相對較近,故便意較頻是左側結腸癌的重要信號。
2.大便性質改變
大便由時稀→帶少量粘液→挾血或隱血,是結腸癌由早期到晚期的發(fā)展征兆,大便時有少量條狀粘液粘附,尤為直腸癌警號。
3.腹脹、腹痛
為升結腸、橫結腸(右側結腸癌)的信號。因為這些部位離肛門較遠,對肛門的刺激不大,故大便頻意改變不多,主要為腹脹和時感隱痛,如疼痛明顯并已發(fā)現(xiàn)腫塊,則已非早期。大腸癌包括結腸癌、直腸癌及肛門癌,直徑在2厘米以內,尚未淋巴結轉移的為早期大腸癌。
大腸癌早期先兆無明顯自覺癥狀,尤其缺少特異性自覺癥狀,根據(jù)發(fā)生部位而有先后之異:
1.結腸癌
早期最先出現(xiàn)的自覺癥為腹脹或間歇性的腹隱痛(痛點固定)及大便習慣改變。待發(fā)現(xiàn)便血時已非早期,80%以上大腸癌皆因不同程度的局部腹痛而被引起警覺。
2.直腸癌
在大腸惡性腫瘤中占一半以上,其早期先兆癥狀乃不明顯,但便血是直腸癌較早先兆,即使癌腫還較小亦可出現(xiàn)。值得注意的是排便習慣改變及大便有粘液,常早于便血出現(xiàn),由于癌腫刺激腸腺體,故大便可有條狀粘液出現(xiàn)。比較而言,直腸癌的早期癥狀出現(xiàn)較晚,因直腸的擴張性及彈性均較好,因此即使腫物已經(jīng)不小,但對排便仍無影響,且無疼痛感,唯一的先兆是大便時有小量粘液出現(xiàn)(腸壁受腫瘤刺激而分泌增加)并逐漸增加,肛門括約肌受刺激而有較頻的便意感。待出現(xiàn)血便及疼痛,大便困難或里急后重時,已進入晚期。
3.肛門癌
由于腹股溝淋巴結轉移較早,可以較早觸及,肛門癌屬于鱗狀上皮癌,惡性程度大,且較堅硬,癌腫雖已突出,但并無疼痛。大便變形早于疼痛及便血,而成為早期先兆,待有出血及大便失控(肛門括約肌被癌浸蝕)時,已為中、后期了。早期即迅速出現(xiàn)體重減輕,消瘦無力。肛門指診是本病最簡便而又極為重要的早期診查手段。報標癥不明原因的腸道功能紊亂主要為大便習慣改變(次數(shù)增多),及性質改變(或帶有粘液、或偶有少量血液),往往是大腸癌的報標信號。
典型征兆
初起以便意頻繁為典型癥狀,逐漸發(fā)展為里急后重,大便變形(多為扁平型或變細),大便由少量粘液發(fā)展為少量血便,晚期有腹痛及惡病質。此外,結腸癌還可能出現(xiàn)結腸外征兆,如類癌綜合征:皮膚潮紅、腹瀉、哮喘、紫紺、呼吸困難,但多為晚期癌的征兆。至于“癌熱”是為癌惡病質,多出現(xiàn)于結腸癌晚期。
早期診斷
?。ㄒ唬╄b別診斷
1.與內痔、肛瘺鑒別 內痔、肛瘺有較長期病史,且無大便習慣改變現(xiàn)象,也無腫塊逐漸增大的情況,痔療及抗炎治療無效。
2.與痢疾鑒別 有慢性痢疾病史,抗痢疾治療可明顯好轉,直腸刺激癥狀也可因排便而獲得暫緩。如為急性菌痢則一切癥狀皆突然發(fā)生更易鑒別。
3.與炎性息肉鑒別 長期腹部隱痛及便血史,乙狀結腸鏡檢可以鑒別。
4.與慢性結腸炎鑒別 有慢性結腸炎史,且大便只呈稀溏狀,無血便。總之,凡是不明原因的腹瀉,經(jīng)抗炎治療無效,或大便帶血,不應只想到腸炎、痢疾和內痔,亦應警惕腸癌。
?。ǘ┈F(xiàn)代早期診斷
凡出現(xiàn)先兆癥狀者,應及早施行“一指三檢查”。
1.肛門指診 可直接觸及腫塊及檢查盆腔轉移狀況,對直腸癌尤為有效而簡易的檢查法。
2.乙狀結腸鏡檢 可作涂片及活體組織檢查,適用于乙狀結腸部位癌腫的檢查。
3.纖維結腸鏡檢查 可檢查更遠部位的結腸癌。
4.X線檢查 鋇灌攝片法,可查整個結腸的癌腫,目前采用的氣鋇雙重對比造影檢查,可發(fā)現(xiàn)較小結腸癌(2厘米以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3014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