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能夠很好的開發(fā)幼兒智力
幼兒都是比較小的孩子,孩子剛來到世上是什么都不懂得的,所以什么事情都需要從頭學習,如果從基礎上好好的培養(yǎng),讓孩子從每件事情的最初認識上就有很好的方法的話,自然而然的孩子的智力就會提高的,下面就介紹一下如何開發(fā)幼兒智力的相關內(nèi)容和方法,希望能夠幫助您。
良好的習慣和生活能力以及社會交往能力也是在嬰幼兒時期奠定的。嬰兒生來就有一種被稱為無條件反射的先天性反射活動。在成人的關照下,他依靠這類反射維持自己的生存。如他能吸吮、吞咽、呼吸,能在強光下瞇縫起眼睛,他能用哭泣的方式對各種不適宜的刺激,如痛的刺激、不適宜的溫度刺激及不適當?shù)捏w位等做出反應。在這些先天的、無條件反射的基礎上,他們開始接受從成人那里來的“教育”,形成各式各樣的后天性反射。如母親給孩子喂奶時,如果總是用一個習慣了的姿勢抱他,那么自第9~14天開始,每當母親以這種姿勢抱他,即使還沒有開始哺喂,他也會有吸吮動作。這是由于每次母親抱他產(chǎn)生的皮膚觸覺、關節(jié)內(nèi)感覺以及半規(guī)管平衡覺等這些復雜的刺激與緊接而來的食物(母乳)強化相結(jié)合所致。有的家長只要孩子一哭就將他抱起來,久而久之,小兒就會養(yǎng)成一哭就抱的習慣。一哭就吸吮奶嘴,不拍打搖晃就不能入睡等條件反射,都是小兒生后成人那里接受“教育”而養(yǎng)成的不良習慣。因而,嬰幼兒的教育應該從他降生之日就開始。
為了更好地進行早期教育、早期干預,促進嬰幼兒的智能開發(fā),我們根據(jù)嬰幼兒感知覺、運動、語言以及社會行為發(fā)育的一般規(guī)律設計了4~5個月嬰兒早期教育與早期干預的方案,以便于臨床工作中指導家長對小兒進行早期教育與早期干預。
二、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智力
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
1、視覺訓練
(1)訓練小兒追尋物體。用玩具聲,吸引小兒轉(zhuǎn)頭尋找發(fā)聲玩具,每日訓練2~3次,每次3~5分鐘,以拓寬小兒視覺廣度。
(2)顏色感知練習。讓孩子多看各種顏色的圖畫、玩具及物品,并告訴孩子物體的名稱和顏色,可使嬰兒對顏色認知發(fā)展過程大大提前。
(3)嬰兒視力迅速發(fā)展的時期主要在半歲以前??蛇x擇一些大小不一玩具或物體,從大到小,讓小兒用手抓握注視,然后放在桌上吸引小兒注視。還可訓練小兒注視遠近距離不等的物體,以促進視力發(fā)展。
2、聽覺訓練
(1)方位聽覺練習:吸引孩子尋找前后左右不同方位、不同距離的發(fā)聲源,以刺激小兒方位覺能力的發(fā)展。
(2)區(qū)分語調(diào)訓練:根據(jù)不同情景,用不同語調(diào)、表情,使孩子逐漸能夠感受到語言中不同的感情成分,逐漸提高對語言的區(qū)別能力。
(3)讓孩子從周圍環(huán)境中直接接觸各種聲音,可提高對不同頻率、強度、音色聲音的識別能力。
動作能力的培養(yǎng)
1、俯臥支撐練習:使小兒俯臥,兩臂屈肘于胸前,鼓勵、誘導孩子將頭、前胸抬高,直至能用一只手支撐身體抬起頭、胸。左右手輪流支撐訓練,每日數(shù)次,每次數(shù)分種。
2、翻身練習:訓練小兒從仰臥位翻身至俯臥位。嬰兒仰臥位,成人左手將嬰兒右手向頭部方向輕輕拉直,右手輕握小兒右膝蓋內(nèi)側(cè)。讓他左腿彎曲,并利用右手腕背力量使小兒右腿貼于床墊或地板上,然后輕輕提起小兒左邊腿部,順勢讓他右滾,翻成俯臥位。用同樣步驟輔助小兒從左側(cè)翻滾至俯臥位。每日訓練2~3次,左右翻身各l~2次。逐漸訓練孩子不需要幫助成功翻身。
3、練習坐
(1)拉坐練習: 4個月時可開始訓練小兒拉坐。嬰兒仰臥位,成人雙手的大拇指插入嬰兒手中,讓他握著,其他手指則輕輕抓著嬰兒的手腕,使小兒雙手伸直前舉,手掌向內(nèi)相對,兩手距同肩寬,然后輕輕向前拉起嬰兒雙手,使小兒頭、肩膀離開床面抬起。此時嬰兒會試圖屈肘用力坐起來,保持此姿勢5~6秒,再輕輕讓小兒躺下,再重復2~3次。應注意:拉坐練習是讓小兒借助家長的輕輕幫助自己用力坐起。如果小兒被成人拉坐起來時,手無力屈肘,頭部低垂,表示還不宜做這個動作,必須先進行俯臥練習,強化頸背肌肉及上肢肌肉力量,過些的時候再進行練習。
(2)靠坐練習:5個月左右訓練小兒靠坐。將小兒放在有扶手的沙發(fā)上或有靠背的小椅子上或在小兒身后放些枕頭、棉被讓練習靠坐,以后逐漸減少小兒靠墊的東西,每日1~2次,每次2~3分鐘。
4、手部動作訓練
(1)伸手夠物:通過伸手夠物來延伸小兒的視覺活動范圍,使小兒感覺距離、理解距離,發(fā)展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
(2)訓練抓握:選擇大小不一的玩具,來訓練小兒抓握,促進手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diào)性。
(3)發(fā)展玩法:通過游戲,教小兒玩不同玩法的玩具,如搖晃、捏、觸碰、敲打、掀、推、扔、取等,使他從游戲中學到手的各種技能。
5、蹬腿練習:小兒4個月時,就可以有目的地訓練小兒腿的支撐。成人采取坐位,雙手從小兒腋下扶抱小兒,使小兒的腿支撐身體保持直立的姿勢,成人扶抱著小兒做蹬腿動作。開始成人可將小兒抱起,再落下讓小兒腳踏在成人腿上時,又再將小兒抱舉起,再落下,來訓練小兒蹬跳。蹬腿練習可促進雙下肢骨骼和肌肉的充分發(fā)育。需注意的是,舉落的動作應輕柔緩慢,力度不宜過大,時間也不應太長,一般每日2次,每次1~3分鐘左右。
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
1、睡眠:應從小培養(yǎng)小兒有規(guī)律地作息。4個月后可將小兒白天的睡眠時間逐漸減少1次,即白天睡眠3~4次,每次1.5~2小時。夜間如小兒不醒,盡量不要驚動他。如果小兒醒了,尿布濕了可更換尿布,或給他把尿,孩子若需要吮奶、喝水可喂喂他,但盡量不要和他說話,不要逗引他,讓他盡快轉(zhuǎn)入睡眠。要注意孩子睡覺的姿勢,經(jīng)常讓小兒更換頭位,以防小兒把頭睡偏。
2、飲食:有規(guī)律地進食,可使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等協(xié)調(diào)工作,并建立起對進食時間的條件反射,如,在接近喂奶的時間,胃腸就開始預先分泌消化液,并產(chǎn)生饑餓感,這有助于增加食欲,促進食物的消化與吸收。4個月后,每日喂養(yǎng)次數(shù)可減為6次,白天哺喂4~5次,間隔3~4小時。夜間視小兒需要情況進行哺喂,一般1次即可,若小兒夜間不醒或不愿進食,可不哺喂??砷_始逐漸訓練讓小兒學會用勺吞咽食物,為以后斷奶用勺進食做準備。開始可先用勺喂開水,若不出現(xiàn)嗆,可逐漸開始用勺喂果汁、菜汁、稀糊、蛋黃糊、果泥等。方法:將小兒斜臥位抱置于胸前,用小勺將食物輕緩置入小兒口中,當小兒吞咽后,再喂第二口。開始不必太多,1~2勺即可,以后逐新增多,可以于喂奶前訓練,以防小兒吐奶。每次喂食時,告訴小兒所進食輔食的名稱及味道等。
3、衛(wèi)生習慣的培養(yǎng):當小兒將有危險或不干凈的東西放人嘴里,成人應立即制止,用嚴肅口氣對孩子說:“不行”。并將放入口的物品取走。小兒會從成人的行為、表情和語調(diào)中,逐漸理解什么可進食,什么不可以放入口中。
4、獨立能力的培養(yǎng):可在小兒身邊放些玩具,讓他自己單獨玩一會兒,在孩子有困難時,成人可給予適當?shù)膸椭椭笇?,支持鼓勵孩子施展自己的能力?/p>
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
1、認識自我:將小兒抱坐在鏡子前,對鏡中的小兒說話,引小兒注視鏡中的自己和家長及相應的動作,可促進小兒自我意識的形成。
2、應隨時隨地教小兒周圍東西的名稱。多聽多練,孩子的言語能力很快就會發(fā)生驚人的變化。和小兒說話,不僅有意識地給予不同的語調(diào),還應結(jié)合不同的面部表情,如笑、怒、淡漠等,訓練小兒分辨面部表情,使他對成人不同語調(diào),不同表情有不同的反應,并逐漸學會正確表露自己的感受。
3、發(fā)音訓練。和孩子說話時,應坐在孩子正對面的位置,使小兒能夠清楚看到您的口形、表情,說話速度要慢、而明確。
4、躲躲藏藏游戲:既鍛練了小兒感知覺的能力,培養(yǎng)小兒的注意力和反應的靈活性,還促進了小兒與成人間的交往,激發(fā)小兒愉快的情緒。
三、提高孩子智力開發(fā)怎么實施
一、在運動方面:要訓練孩子爬行、翻身、坐、站、走,以及跑、跳、上下樓、拍球、跳繩、走平衡木等能力。有的家長因為孩子不會爬行,就不管不教, 那是不負責任的做法,應該用手推孩子爬行。孩子不會跳繩,可以讓孩子先練手 搖的動作,然后練腿跳的動作,再練協(xié)調(diào)在一起的動作。
二、訓練孩子手的靈活性和準確性:從訓練孩子能抓住大的、近距離的東西,能擺弄物品,最后能拆裝物品等。孩子躺在床上一開始可能沒有意識去抓東西,家長可以用細繩拴住一個小玩具,在孩子眼前逗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 孩子學會用手去抓懸掛物。
三、要訓練孩子的感知覺:新生兒已經(jīng)有了視覺、聽覺和觸覺反應,家長可以通過讓孩子看,注視、追蹤彩色的、運動的物體來訓練孩子的視覺;通過讓孩 子尋找能發(fā)出聲響的玩具,聽音樂,給孩子讀故事等來訓練孩子的聽覺;通過和孩子擁抱,用粗毛巾擦身體,讓孩子翻跟頭、玩沙土、游泳等來訓練孩子的觸 覺。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體味豐富的色彩、聲音、氣味的刺激。
四、要訓練孩子的認知能力:教孩子認識日常用品,掌握它們的名稱,并且 要多教孩子一些常識,例如,一星期有幾天,太陽從哪邊出來和落下,一斤有幾兩,教孩子認識時間、認路和乘車等。
五、在孩子還不會說話時:就要多和孩子說話和交流感情。讓孩子多聽音樂、對話、兒歌、故事等,在娛樂中教孩子發(fā)出簡單的聲音,直到教會孩子簡單的字詞句子。
六、家長要多擁抱、撫摸和逗引孩子:來訓練孩子的交往能力。多讓孩子與他人接觸,和小朋友玩,不要把孩子孤單單放在一邊不管不問。
七、要訓練孩子的生活能力,例如:吃飯、喝水、穿脫衣服、坐便盆、擦屁股、系鞋帶等,逐步訓練孩子做家務的能力。對于七、八歲的孩子,要想提高智力水平,不能僅僅著眼于訓練學習能力, 還應該在心理專家科學指導下,訓練他們的注意力、自制力、反應能力、協(xié)調(diào) 性、動手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四、寶寶早期智力開發(fā)有哪些方法
1、親情教育法
母親和周圍的人要對孩子表現(xiàn)出友好、喜愛和鼓勵。這種情感教育應該貫穿于早期教育的始終。只有孩子感受到來自他人的愛,他才會對周圍的人產(chǎn)生信任感,并作出友好的反應;才會促使孩子積極主動地探索外界環(huán)境、嘗試新事物。親情教育可以促進孩子情感的發(fā)展,培養(yǎng)良好的人際關系。
2、感官刺激法
讓孩子多接觸外界環(huán)境,通過對孩子感官的刺激來促進孩子大腦的發(fā)育。拿色彩鮮艷、形象生動、帶響的玩具,讓孩子去看、去聽、去摸。讓孩子多接觸自然,擴大孩子的視野,看看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日月星辰,聽聽自然界的各種聲音,如風聲、雨聲、松濤聲、鳥叫聲等。給孩子唱唱兒歌,放放音樂,以發(fā)展孩子的感知能力;為孩子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如搭積木、玩玩具、穿脫衣褲、扣紐扣、撕紙、剪紙、做泥塑、玩水、玩泥沙、折紙等等,以發(fā)展孩子的操作能力;要多與孩子交流,讓孩子早聽、多聽成人講話,鼓勵孩子大膽說話等,以發(fā)展孩子的語言和記憶等思維能力。
3、游戲?qū)W習法
游戲?qū)W習法是幼兒認識世界的最佳途徑,孩子在學前年齡段最適合在游戲活動中接受新知識、認識新事物。游戲是孩子的主要活動方式,其中的智力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發(fā)展智力的極重要手段。
4、寬松教育法
要鼓勵孩子積極的探索行為。當孩子能動手、會走路后,他們對什么都有新鮮感,什么都愛去摸一摸,有時他們的“破壞”行動會讓你哭笑不得。但這實際上是孩子觀察世界的積極思維,是孩子探索心理的開始萌芽,是孩子好奇心的一種表現(xiàn)。作為父母,要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盡量地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去嘗試,千萬不要隨意限制孩子的行動。
4、情商培養(yǎng)法
要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讓孩子與同伴一起游玩,并盡量讓孩子自己處理爭端。這樣可讓孩子學會合作、學會同情、學會幫助、學會諒解、學會解決爭端等,培養(yǎng)他的人際交往能力。要鼓勵孩子勇敢面對打針、吃藥,要教育孩子控制吃零食,以免影響食欲等。這些教育的意義不僅僅是解決問題本身,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毅力。
每個孩子的身心教育都不一樣,每個家庭的教育方式也都是不同的,家長要根據(jù)孩子的特點進行相應的早期教育,不要給予孩子過大的壓力,也不要放任自流,要善于發(fā)掘他們的特長,每個孩子都是天使,關鍵在于我們怎樣培養(yǎng)教育他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3035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嬰幼兒的健康成長,從蹣跚學步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