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節(jié)將至,我想又到了歸家的時刻……
而對于一些單身的朋友們,又到了一年N度的催婚季節(jié)。
無論是上班的,還是上學的,都免不了進入被親友們的問題連環(huán)轟炸的狀態(tài)。
走親訪友,是每年春節(jié)必備的緩解,這不僅是一項大型社交活動,寒暄、吃飯、發(fā)紅包、逼著自家孩子表演節(jié)目……
更是一項耗費體力精力的展會:從工作到生活,個個都開始曬孩子、曬收入、曬年終獎,當然還有曬自己男女朋友以及成家生子的進度。
對于那些尚未成家或尚未談戀愛的朋友們,這樣的場面是不是又該hold不住呢?
被相親的朋友們,小心患上“相親綜合征”!
春暖花開之際,自然也少不了一些年輕男女朋友們踏上相親之路,有的人邂逅了幸福,也有人對此留下了陰影,甚至還患上了心理疾病。
當“催”的無奈,不幸與“剩”的焦慮進行相碰,自然每年春節(jié)期間都有好幾例因相親而患上輕度抑郁,在心理學上我們又稱為“相親綜合征”。
那么,這種“相親綜合征”又該如何判斷呢?
對于那些被逼相親的朋友們,咱們又該如何改善這樣狀態(tài)。
那么,趁著今年大年三十,咱們來說說!
當然,小康醫(yī)生認為:咱們每一秒,都有機會讓下一秒變得更加美好。
真正決定命運的,往往不是運氣,而是選擇。
所以那些單身的小伙伴們,咱們也別介意別人對我們的期望,畢竟真正改變命運的力量,存于我們的內心。
我們擁有權利去主宰自己的人生,并不會在壓力之下而妥協(xié),更不會因結婚而結婚。
還是那句老話-----沒有該結婚的年齡,只有該結婚的感情。
所以,喝了這碗雞湯,咱們還是開開心心吃個團年飯,準備掏起手機刷五福吧!
預祝大家,新春快樂!萬事如意!
春節(jié)快到了,多數(shù)人都開開心心回家過年,但有的人卻沒有那么開心,甚至有點害怕。近日,江蘇有一位單身女子春節(jié)7天要趕6場相親患節(jié)前綜合癥!可見她是有多害怕才會患上這個癥。那么,節(jié)前綜合癥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
女子春節(jié)7天要趕6場相親患節(jié)前綜合癥
近日,江蘇的單身女白領小夏因長輩們催婚,倍感壓力,晚上睡不著,白天沒精神上班。春節(jié)7天假期,小夏更是被安排了五六場相親。經診斷,她患上了“節(jié)前綜合癥”。專家表示,這是一種心理問題,年輕人應學會自我調節(jié),家長也應充分尊重孩子意愿。
節(jié)前綜合癥是什么意思
節(jié)前綜合癥,就是在節(jié)假日 前人所表現(xiàn)出來的各種生理癥狀?!肮?jié)前綜合癥”主要是一種適應不良的現(xiàn)象,表現(xiàn)出工作上的倦怠、效率低下,情緒波動起伏較大,易怒,嗜睡,生活沒有規(guī)律等。如果不能很好的調節(jié)自己,這種癥狀不僅會影響工作生活,而且對自己的身體也是極為有害的。
如何應對?
第一,若身邊有許多和你一樣消極怠工的人,最好不要聚在一起傾訴這種情緒,避免相互感染;
第二,不要強迫自己專心于工作,因為有時候越強迫自己專心反而適得其反。讓正常的生活節(jié)奏掌控情緒,很快,人就能拋開厭倦情緒。
第三,實在想家,可以和家人多通電話。他們的支持鼓勵,可以安慰你。
第四,不妨在上班之前喝點咖啡或做一件象征性的事情,暗示自己仍要像以往一樣努力工作。
病因:
1、上班族是“節(jié)前綜合征”的高發(fā)人群。這種癥狀的出現(xiàn),主要原因是上班族平日生活節(jié)奏緊張、工作壓力大,對節(jié)日的休閑娛樂活動期望過高。一些人希望借助7天長假,最大限度地釋放日常壓力,犒勞疲憊的身心。過高的期望帶來過分的重視,所以才會節(jié)日未到心思慌亂?!肮?jié)前綜合征”的實質是一種適應不良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為松弛、放縱、倦怠、效率低下、沒有規(guī)律等。上班族平日生活節(jié)奏緊張、工作壓力很大,節(jié)日長假可以帶來短暫的放松緩沖,因而對節(jié)日的休閑娛樂活動有了過多的期待,導致出現(xiàn)節(jié)日未到心思先亂的現(xiàn)象。
2、節(jié)假日雖好,但也是喜憂參半,“讓人歡喜讓人憂”。隨著假期的來臨,也是送禮、旅游、交通等的高峰,送禮不僅讓人經濟上有小小的困難,而且選送禮品本來也是一件很頭疼的事。外出旅游本來是出去放松一下,但是常常是疲憊而歸。再者,平時工作忙碌,假期很多時候成了拜親訪友,處理私事的最佳時機,以及對家人朋友的思念等等,最頭疼的是有的人還得準備難度很大的考試(比如注會、司法、考研等等),甚至沒有時間出去游玩,以至于在放假之前,就會產生莫名的情緒,即“節(jié)前綜合癥”。
如何調節(jié)“節(jié)前綜合征”?
1、其實“節(jié)前綜合征”只是“假期綜合征”的一部分,“假期綜合征”還包括假期中間和節(jié)后兩個不同階段。假期綜合征”的重點在于節(jié)后,這是因為除了環(huán)境變換與任務更替外,人們通常在節(jié)前把任務推到節(jié)后完成,這樣一來,就等于進入一個惡性循環(huán)過程:節(jié)前推卸壓力,假期中間回避壓力,節(jié)后必然面對更大的壓力。避免“節(jié)后綜合征”,應該在節(jié)前調整好心態(tài),謹防“節(jié)前綜合征”。對于假期活動的安排,也應該根據(jù)自身特點,以休息為主,吃喝、游玩、家務都要適度,給自己的興奮度“潑點冷水”。節(jié)前應該積極調整自己,保持平常心態(tài),不要盲目去比較。不要消極地休息,應該積極地休閑。盡量合理安排假期的時間,做到順其自然過好節(jié)假日,才能在節(jié)后調整出最佳的工作狀態(tài)。
2、購物的樂趣本身也是節(jié)日生活的一部分,但因為購物而增加了自己的經濟壓力,為還沒有到來的新年平添煩惱就大可不必了。到年底,既然開銷肯定會增大,不如及早做出財務安排,撥出節(jié)日經費,專款專用。
3、最好提前將節(jié)日前的工作量化得更為具體,也可以嘗試在節(jié)日前制造一個工作興奮點,轉移注意力,適度地幫助對節(jié)前的興奮“降溫”。
被父母催婚怎么辦
被父母催婚怎么辦,很多適婚人士逢年過節(jié)回家難免會被父母問到結婚的問題,天天在你耳邊不停的催催催,雖知道父母是為自己好,但卻還是被一遍遍的催促而苦惱,下面就來看看被父母催婚怎么辦。
被父母催婚怎么辦1 汕頭龍湖區(qū)某企業(yè)韓先生求助
年齡29,畢業(yè)回老家縣城了,現(xiàn)在在一企業(yè)辦公室上班,有房有車,車有貸款,家里人催的太急,我感覺心好累。以前總感覺會有個我能等到的人,但是現(xiàn)在我感覺快找個只要條件合適就結婚的人算了,最近老是跟我老媽因為這件事拌嘴,弄得我也無精打采的,感覺人生好累,突然感覺沒目標了。
最近相親了幾個人家都不理不睬的,我也沒緊追就不了了之了,現(xiàn)在還能回頭去追嗎。反正現(xiàn)在做什么也沒心情,怎么辦,長大了,不能只想自己,還要在意父母年齡大了,還要在意周邊人的目光,有時候真后悔回來,還不如在上學的城市拼幾年,說不定會有好結果。我也說不清,就是感覺做什么都沒精神頭。
情感咨詢師分析
你好,朋友!結婚是一件大事,不能僅僅因為父母的催促,而倉促結婚,那么這樣的婚后生活不一定會美好和諧。你現(xiàn)在在這種壓力下,是很容易沒有精神的。你應該明白自己現(xiàn)在的需求,自己對于婚姻的要求,然后主動去尋找適合自己的。你的父母看到了你的行動,心里會有所安慰,不會一直催促你,那么你也會減輕這方面的壓力。
被父母催婚怎么辦2 1、催婚,請停下吧!
春節(jié)快到了,很多人開啟了新一輪的“催婚焦慮”癥。而“催婚焦慮”的原因,主要來自于面對父母、親戚、朋友關于婚姻問題逼問的壓力。
我盤點了一下網上常見的催婚套路,父母們真是無所不用其及。
網友小陳:(排解孤獨系)
我表姐跟我說:像我們這樣的獨生子女,如果父母不在了,那世界上只有我們一個人了,生個孩子,還有個跟你同血緣的人!當時聽了愣住了半天。
網友小期:(傳宗接代系)
我媽沒什么文化,在直白的催婚我無動于衷之后,有一天語重心長的說,不是我催你,但是人類要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的(原話),我竟有一絲愧疚,耽誤了人類的使命。
網友小明:(生命哲學系)
我媽那天對我說,不是我要催婚,我是怕以后你要是在醫(yī)院了,或是人生有什么重大決定要做的時候沒人給你拿主意。
網友艷子:(腦筋急轉彎系)
有天父親給我出了道智力題:“你前面有十條巷子,其中九條都布滿了殺人的機關,你要怎么做才能活下去?”我搖搖頭,父親平靜的說:“很簡單,找對巷?!?/p>
父母都想達成同樣的目的,但催婚的手段各有不同。
好像你到了年齡不結婚生子,好像犯了什么大錯一樣。
但事實是,現(xiàn)在的年輕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生活節(jié)奏與以往大有不同,并不是每個人都能馬上進入婚姻生活,過得悠然自得的.。
......
這屆年輕人,真的很頭疼。
父母們,請停止催婚吧!
2、中國式催婚,催的不是婚,是“命”
不否認父母催婚的出發(fā)點是好的,都是為了兒女幸福嘛。
但有時候操之過急,反而會適得其反。
今年3月份,杭州有個32歲的小伙子,被父母催婚催到燒炭自殺。
小伙子是家中長子,性格比較內向,三年前辭職了,怕家人擔心就對家人謊稱自己在上班,每天假裝上下班。
父母經常催婚,小伙子又謊稱自己有女朋友,父母高興的拿出三十萬積蓄給他買車,小伙子只能用一個謊圓另一個謊。
后來,在父母的一再催婚下,小伙子一時想不開就燒炭自殺,幸好搶救及時,挽回一條生命。
他的父母也懊悔不已,他們以為催婚就能給兒子指明人生方向,沒想到卻快要害死兒子。
愛催婚的父母,控制欲往往都很強,他們以為孩子結婚就是萬事大吉,卻沒有想到壓力并不能轉化為動力,反而會變成武器。
無獨有偶,2年前,晉江有個27歲的高學歷女孩,在父母的精心安排下,不停的去相親。
每次相親失敗后,女孩都會遭遇父母的責備和謾罵,漸漸地女孩心理壓力越來越大,終于有一天,她絕望的跳樓了。
她留下一封遺書:爸爸媽媽你們就安排冥婚吧,我再也不反抗了......
我們的人生,好像一定要按照世俗安排的路線行走。
在你單身的時候,會有人催著你談戀愛,哎呀你怎么不談戀愛啊,談戀愛多美好啊……
等你談戀愛了,又會有人催著你結婚,哎呀你們什么時候結婚啊,結婚才踏實啊才是人生正道啊……
等你終于結婚了吧,依然會有人出于他們以為的好意地告訴你早點生小孩吧 ,有小孩人生才完整呀……
還沒完,尿布,奶粉,幼兒園,重點小學,初中,高中,興趣班,出國,找對象,人生真是一個永無止境地比較……
任何一個階段,總會有人替你操心著急。按別人的期待活,別指望有喘氣之時。
就不能讓我們自己靜一靜,先想好自己最需要什么,最適合什么樣的生活嗎?
如果這世上所有人都活成一個樣子,哪還有什么精彩可言?
3、4招教你應對催婚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告訴我們,傳宗接代是一種孝。
所以在面對父母催婚時,即使還沒有做好結婚的準備,也要給父母及時反饋,常跟父母溝通。生兒育女,父母也是擔心你。
所以我們要做到是:
(1)給父母吃顆定心丸
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告訴父母,你現(xiàn)在是事業(yè)奮斗期,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自己去做,現(xiàn)在你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
請父母們理解。
然后告訴父母:在幾年之內,一定會把結婚這件事落實,請相信你。
同時,描繪自己對未來的打算和準備,順順父母的心,邀請他們一起參與討論。
在溝通的過程中:
不要跟父母吵架,只會越吵越亂。
(2) 列舉生活中的反面教材
多搜集或者推薦一些反面教材給父母看看。
你們看那誰誰,和那誰誰,結婚了一年就離了,可憐了小孩兒。
你們再看,那誰誰,和那誰誰,倉促結婚,結果婚姻不幸,成天打架。
……
你們也不希望我將來婚姻不幸福,所以結婚就得慎重?。?/p>
(3)反過來給父母施加心理壓力
如果父母態(tài)度強硬,你可以說:
“如果我現(xiàn)在為了滿足你們的需求,隨便找一個人結婚,如果我未來過得不幸福,你們不要后悔現(xiàn)在的行為?!?/p>
當然,這種氣急跳墻的話,能不說就不說,父母聽了會傷心。
(4)讓父母對我們放心
一個人如果生在開放式的家庭,父母對小孩采取的是開放式教育,那么小孩也會更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很多問題,說白了就是溝通不到位。
婚姻大事,父母沒有決定權,但是一定有參與權。
所以不要拒絕和父母溝通,你只有給了他們希望,他們才會對你有信心,人與人之間是相互的。
連續(xù)3年獨自過春節(jié),不想回家被催婚,春節(jié)太孤單怎么辦?那就回家唄,沒必要為了催婚選擇不回家啊,不可能因為這個每年都不回吧,實在沒必要。春節(jié)不愿回家過年,在外面過年的多了,農村里太普遍了,我說說有幾點原因。家里沒有親人了,回去也是一個人,這一般都是單身的,所以回家也沒啥意思,別人還瞧不起,不如在外面過年。沒掙錢,回不去,這樣的人也有,平時不知道攢錢,到時候想回家現(xiàn)掙就不趕趟了,但這樣人少數(shù)。有的年輕人怕父母老催婚事,找個借口說過年太忙,不回家過年了。有的是父母在家,他們小夫妻在城市,離家太遠,孩子還小,回家怕小孩不服水土,所以也不回家過年。不回家過年的理由很多,馬上快過年了,希望大家盡量早點回家,父母在家等你們過年呢。
春節(jié),意味著家人大團聚。一家人其樂融融過個春節(jié),讓親情更加濃厚點。不愿回家有兩種情況。第一、實實在在是工作離不開或者回家路程遠,來回的費用節(jié)約下來補貼家用。第二、和家人有不可溝通逾越的鴻溝或者在外活得不盡人意,回家怕丟臉。人活一世,草活一春,時間過一年便離我們少一年,享受親情,享受天倫之樂,各位,春節(jié)回家吧,親人期待著。真的不想回家嗎?不見得吧!不想回家的人,或多或少是因為沒有得到或者沒有做到想要的。比如,女孩子可能是因為沒找到男朋友,不愿回家聽七大姑八大姨的叨叨。男孩子,可能沒有賺到錢,覺得回去了,在家人或者朋友間沒有面子。不管什么原因,希望大家在中國傳統(tǒng)的大節(jié)日里,都回家看看。因為,最不會嫌棄你的,還是自己的爹媽。希望,所有人闔家歡樂,幸福安康!
近日,江蘇的單身女白領小夏因長輩們催婚倍感壓力,晚上睡不著,白天沒精神上班。春節(jié)7天假期,小夏更是被安排了6場相親。經診斷,她患上了“節(jié)前綜合征”。專家表示這是一種心理問題,年輕人應學會自我調節(jié),家長也應充分尊重孩子意愿。
春節(jié)是中國闔家團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然而,由于親友長輩對年輕人婚戀問題的關心,讓不少未婚青年倍感壓力。每逢佳節(jié)就逼婚,成了一再上演的傳統(tǒng)節(jié)目。
據(jù)南都民調中心社會調查與公共輿情研究課題組發(fā)布的《未婚青年婚戀觀與婚俗觀調查報告》,超四成未婚受訪者認為單身自由無約束,近半數(shù)單身受訪者迫切想脫單,父母親友頻繁催婚是“單身壓力”的重要來源。
父母們的逼婚不只是掛在嘴上,還常常親自付諸行動,公園里的相親角不時引發(fā)輿論熱議。據(jù)媒體報道,廣州天河公園相親角擠滿了為孩子操心的家長。家長幫忙物色對象,安排相親,但大多數(shù)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簡歷被放在相親角上。
如此“逼婚”真的無解嗎?或許不見得。
孤陰不生,獨陽不長;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自然規(guī)律。含辛茹苦把兒女撫養(yǎng)成人的父母們,當然渴望兒女們有個好歸宿。處于婚嫁年齡的年輕人,也沒有誰是真正不愿意嫁娶的,只是由于諸多原因,一時沒能找到意中人而已。
父母與兒女的目標本是高度一致的,之所以上演“逼婚”大戰(zhàn),大抵可歸之于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充滿遐想的年輕人,難免帶有理想化浪漫化色彩,不愿隨意將就,而作為過來人的父母們則大多立足于現(xiàn)實考慮,常常是皇帝不急太監(jiān)急。
以現(xiàn)代的眼光審視,結婚和不結婚都只是一種生活狀態(tài),完全應該由當事人自主抉擇。但無論是出于傳統(tǒng)觀念的思維,還是周圍親朋的壓力,抑或是為子女的現(xiàn)實幸??紤],父母們都會竭盡全力地督促子女解決終身大事。相信許多人都有過被父母逼婚的經歷,那種群起圍攻、哭笑不得的滋味的確不好受!
作為一個曾經的“受害者”,我不支持如此“逼婚”,也不贊同對其進行上綱上線的批判,說什么這是傳統(tǒng)觀念中家長權威的體現(xiàn),嚴重侵犯年輕人的自由和獨立平等的人格地位等等。且不說在放眼盡是“小皇帝”、“小公主”的今日社會,所謂的家長權威已經所剩無幾,即便父母真的“威逼”一下子女,也犯不著抬到侵犯自由和人格的高度。
可憐天下父母心,如果連父母對于子女的無私關愛都要打上這種可怕的烙印,豈非冷血動物乎?實事求是地說,這種說法不僅玷污了父母對兒女的至誠之愛,還于事無補,只能加劇甚至激化矛盾。
遭遇逼婚固然令人心煩無奈,但也需要抱著理解和感恩之心進行換位思考。轉換一下角度,或許就會發(fā)現(xiàn)逼婚背后蘊含著的濃郁關愛,這難道不是一種莫大的幸福嗎?簡歷被爸媽拿去相親角,年輕人無需暴怒也不必麻木。一念之轉,或許與父母的溝通就會容易很多,有利于齊心協(xié)力更好地解決終身大事,何樂不為呢?
當然,年輕人之所以排斥逼婚,父母也要適當反躬自問。大部分年輕人認為,如果與父母在一個互相溝通、互相尊重的基礎上,他們也是能夠接受相親這一交友方式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父母們也得好好注意方式方法。
婚姻不是買賣,春節(jié)7天安排6場相親,心情可以理解,但確實有些操之過急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3043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