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感冒是非常普遍的一種疾病,而感冒根據(jù)其病因和病癥的不同可以為不同類型的感冒,而風熱感冒就是其中的一種。很多患有風熱感冒的人往往都會選擇食療的方式來治療風熱感冒,那么風熱感冒食療是怎樣的?風熱感冒食療法是什么?
1、雙花紅果飲
做法:將10克山楂用熱水浸泡30克,加入30克金銀花,15克菊花,用大火煎3分鐘,過濾取液,加入適量蜂蜜攪勻飲用。每日一劑,分2次飲用。
功效:此食療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功效。尤其適宜風熱感冒引起的發(fā)熱、微惡風、頭脹痛、咽痛口渴等癥狀。
2、桑菊薄荷飲
做法:將5克桑葉、5克菊花,3克薄荷,30克白竹葉,30克白茅根洗凈后,沸水浸泡10分鐘即可。每天3次,代茶飲用。
功效:桑菊薄荷飲具有疏風清熱、治療風熱感冒的作用。
3、香菜黃豆湯
做法:將30克新鮮香菜,50克黃豆加水兩碗半,煎干成1碗,用少許食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香菜黃豆湯可以佐餐使用,宣肺清熱、治療風熱感冒。
4、綠豆菜心湯
做法:100克綠豆洗凈后加適量水,煮爛成粥前加白菜心煮熟即可。每天1劑,每日3次。
功效:綠豆菜心湯具有清心退熱,散結(jié)消腫的功效,能有效緩解風熱感冒導致的發(fā)熱、咽喉腫痛等癥狀。
5、青果蘆根茶
做法:將10克青果雜碎,與30克鮮蘆根加水同煎30分鐘,過濾取汁。每天1劑,分早晚兩次溫服。
功效:清熱解毒利咽,有效治療風熱感冒,緩解咽痛口渴。
6、蔓荊子酒
做法:將200克蔓荊子搗碎后,浸泡到裝有500毫升白酒的清潔容器中,密封7日,去渣備用。每次取用10~15毫升,每天3次。
功效:蔓荊子酒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止痛的作用,能緩解風熱感冒造成的頭暈、頭痛和偏頭痛。
7、風熱感冒癥狀
1.喉嚨痛,通常在感冒癥狀之前就痛,痰通常黃色或帶黑色。風熱感冒咽喉疼痛,兼見扁桃體紅腫;風寒感冒咽喉疼痛,扁桃體不紅腫。
2.濃涕:鼻流黃濁濃涕的,大多是風熱感冒;風寒感冒只流清稀如水樣的鼻涕。
3.風熱感冒舌尖舌邊紅赤,苔薄白微黃;風寒感冒舌尖舌邊不會紅赤,苔薄白不黃。
4.便秘。
5.身熱、口渴、心煩,風熱感冒大多是口干口渴、喜喝泠飲;風寒感冒口不干不渴、不喜飲水。
6.風熱感冒脈來浮數(shù),脈搏跳動每分鐘90次以上;風寒感冒脈來浮緊或浮緩,脈搏跳動大多在每分鐘90次以下。
7.惡寒發(fā)熱:兩者都有惡寒與發(fā)熱同時存在的癥狀,兩者的分別是:風熱感冒是發(fā)熱比較嚴重,惡寒輕微不太明顯;相反的,風寒感冒是惡風或惡寒顯著,發(fā)熱輕微。
感冒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幾乎每個人每年都會感冒那么幾次,這其實是很正常的,但是感冒鼻塞流涕卻很難受,所以人們會吃點什么紅糖姜茶、生姜可樂來緩解,這個方法可以治療風寒感冒,卻不能治療風熱感冒,那么風熱感冒吃什么好?
1、風熱感冒的食療方
紅糖姜水、蔥白煮水是治療感冒的“圣品”,尤其是感冒初起時,人感覺到畏寒怕冷時,喝杯熱乎乎的紅糖姜水、蔥白煮水都能趕走病癥。但同樣的方子對春季感冒卻可能無效,甚至越喝越重。
目前人們還處于長假后與忙碌工作的“交接期”,也正是免疫力低弱的時期,加上今年春季氣溫變化較大,人們在穿衣蓋被方面稍有大意就容易感冒。中醫(yī)學按癥狀不同,把感冒分為“風熱證”、“風寒證”、“暑濕證”三類,春季多發(fā)的是“風熱感冒”,屬于感冒中的“風熱證”,這時喝熱的姜水則是“熱上加熱”,對治療感冒非常不利。
“風熱感冒”患者多表現(xiàn)為發(fā)熱較重,惡寒怕冷較輕,咳嗽痰黃,口干咽紅,鼻涕黃濁,舌紅等特征,這種明顯的“風熱證”不能再用“溫藥”讓患者熱上加熱,相反,“風熱感冒”要用“冷藥”,如桑葉、菊花、薄荷這類有辛涼成分的中藥都能達到“滅熱”的功效。
薄荷粥
制法:水煎鮮薄荷30克(干者10克)5分鐘,去渣取汁。加大米熬粥,倒入薄荷汁,稍煮,加入冰糖,粥熟后即可食用。早晚兩次溫熱服食。
菊花飲
制法:白菊花10克,白糖10克,同置茶杯內(nèi),沖入沸水加蓋浸泡片刻即可飲用。
桑葉水
制法:去中藥店購買桑葉10克左右,放入砂鍋內(nèi),加水煎15分鐘,晾涼后飲用。
2、風熱感冒如何預防
1、避免暑熱的活動,適宜在早晨或晚上5點以后進行戶外活動。
2、房間要通風,保持室溫適宜,應保持室內(nèi)空氣暢通,在高溫下可以使用空調(diào),但不要將溫度定得低于26℃,不要24小時連續(xù)開空調(diào)。進行戶外活動或者洗完澡后,避免直接吹空調(diào)冷風,也要避免冷水沖澡,洗完澡要用干毛巾馬上擦干。
3、保證睡眠時間,一天保證至少8小時的睡眠時間,中午小睡半小時會讓寶寶覺得舒服很多。
4、不要因為燥熱,過多食用冷飲、冰水。
5、飲食可以多吃水分多的食物,如西瓜、綠豆湯、米仁、冬瓜。西瓜外皮,中醫(yī)稱為"西瓜翠衣"是很好的消暑食物,可以用水將之煮開做茶飲。
6、另可以將一些中藥,如銀花、連翹、薄荷等泡茶飲,熱性的人可以加入蓮心,汗多的人可以加入枸杞子,濕重的人可以加入藿香、佩蘭。
春夏、夏秋之交,室溫在攝氏25℃至30℃左右,特別是遇上悶熱的天氣,可讓幼兒把手、腳露在被子外面,但要蓋好胸口、腹部。
熱傷風感冒吃什么食物
1、熱傷風感冒吃桑葉薄荷飲
桑葉5克,菊花5克,薄荷3克,苦竹葉30克。將上藥用清水洗凈,放入茶壺內(nèi),用開水泡十分鐘即可,隨時飲用。本品對風熱感冒既有辛涼解表作用,又可做為預防茶劑飲用。
2、熱傷風感冒吃什銀花薄荷飲
銀花30克,薄荷10克,鮮蘆根60克。先將銀花、蘆根加水500毫升,煮15分鐘,后下薄荷煮沸3分鐘,濾出加適量白糖,溫服,日服3_4次。本飲劑解熱作用較強,適用于風熱感冒發(fā)熱咽干口渴突出者。
3、熱傷風感冒吃粉葛豆豉粥
粉葛根10克,淡豆豉10克,蔥白3莖(洗凈),麥冬10克,粳米50克。將粉葛根、淡豆豉、麥冬放入砂鍋中,加水500毫升,置火上煮沸約5_10分鐘,濾去渣,于藥汁中放入粳米,同煮為稀粥。將蔥白切成短節(jié),于藥粥將成時放入,攪拌即成,溫服。本粥中葛根、豆豉、蔥白解表祛邪,麥冬、粳米養(yǎng)陰和胃,有祛風和緩、解熱不猛、養(yǎng)陰不膩的特點,是風熱感冒的飲食佳品。
4、熱傷風感冒吃菊花腦
性涼,味甘,有清熱、涼血、祛暑、降火、清利頭目的作用,最適宜夏季風熱感冒,發(fā)熱口干,咽痛口苦,頭痛目赤者熬湯食用。
5、熱傷風感冒吃橄欖
又名青果。有清肺、利咽喉、化痰的作用,對風熱感冒合并咽喉腫痛者尤為適宜。民間習慣用鮮橄欖3~5個,劈開,鮮蘿卜(紅皮、白皮均可)半個至1個切開,煮水代茶飲。古人譽之為“青龍白虎湯”,對風火喉痛、喉間紅腫,頗有食療效果。
6、熱傷風感冒吃地瓜
就是紅薯、山芋能生津止渴,可生啖或煮食。《陸川本草》:“生津止渴,治熱病口渴。”適宜風熱感冒、發(fā)熱口干、頭痛煩渴時食用。
7、熱傷風感冒吃荸薺
適宜風熱感冒之人咳嗽痰黃,咽喉腫痛,口干作渴者食用。它有清熱、化痰、止渴的效果,或生食,或煮食,或榨汁飲用均可。若與海蜇皮一同煎水喝,其化痰止咳作用更好。
熱傷風感冒的禁忌
1、忌甜膩食物:甘味甜膩食物妨礙脾胃正常運化,痰濕滋生,加重咳嗽、咳痰之癥。故感冒患者不適宜食甜點心、蛋糕、糯米糕點
2、忌辛熱食物:辣椒、芥末等辛熱食物助火生痰,使痰變粘稠,不易咳出,使頭痛、鼻塞加重。
3、忌燒烤煎炸之品:燒烤、煎炸食物,諸如煎土司、炸豬肉排、烤肉等,雖氣香味美,但不易消化,使康復延遲,不利疾病早日痊愈。
4、忌刺激性強的調(diào)味品:咖喱粉、胡椒粉、鮮辣粉都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對呼吸道粘膜不利,使之干燥、痙攣,引起鼻塞、嗆咳等癥,加重病人的癥狀。故感冒患者,不宜食之。
5、忌海魚、柿子、煙、酒等。
6、忌飲食不節(jié),飲食不節(jié)會使感冒遷延難治。
熱傷風感冒怎么治療
1、偏方治療
對于熱感冒癥狀較輕的患者或者是不想吃藥的患者也可以采用一些食療的小偏方,可以治療輕度的熱感冒,對于身體抵抗力較強的年輕人來說最為有效。另外,如果寶寶患了熱感冒那么也應該采用一些食療的方法,因為藥物都是有副作用的,而寶寶很小,不能輕易用藥。
2、藥物治療
治療熱感冒的藥物常常都是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的,比如板藍根沖劑、銀翹解毒片、雙黃連口服液、抗菌消炎膠囊、清熱解毒口服液等。這些藥物都是一些中藥或者是中成藥,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等功效,是治療熱感冒比較有效的藥物。不過如果癥狀比較嚴重的話那么應該去醫(yī)院進行對癥治療。
抗病毒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的主要成分組成包括板藍根、蘆根、生地黃、石菖蒲、廣藿香等,主要的功能就是清熱解毒、祛濕涼血,對治療風熱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等病毒感染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
氣溫驟降,感冒“升溫”。針對不同類型的感冒和表現(xiàn)出的不同癥狀,食療方也是大不相同的。
輕度風寒感冒喝紅糖姜湯:生姜10克切片加水煮沸,加紅糖15克趁熱服。生姜藥性辛溫,能祛風散寒。在冬天若不慎感染風寒,喝一碗紅糖姜湯微微出汗,確有祛寒邪之療效。但僅適用于輕度風寒感冒患者。
痰多易咳喝白蘿卜湯:白蘿卜250克切片,加水煎后趁熱溫服。白蘿卜對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疾病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白蘿卜湯對感冒沒有直接治療作用,但能減輕感冒帶來的鼻塞、咳嗽等種種不適。
風熱感冒、流感喝金銀花粥:金銀花9克,淡豆豉9克,水煎去渣,加入粳米60克煮粥食。金銀花性寒,能清熱解毒、疏散風熱,還對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淡豆豉性涼,常與金銀花一起使用治療風熱感冒。非常適合以發(fā)熱、頭痛、咽喉腫痛為主要癥狀的風熱感冒者和流感患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553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眼睛干澀是怎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