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醬汁牛肉的材料
制作醬汁牛肉時,最好選擇牛腱子肉,數(shù)量在一千百八克左右,另外還要準(zhǔn)備大蔥五十克,生姜七十五克,醬油五百克,豆瓣醬一百克,味精十克,料酒三十克,白糖二十克,花椒二十克,另外還要準(zhǔn)備適量的冰糖和八角以及桂皮和小茴香。
制作醬汁牛肉的具體步驟
1、把小茴香、桂皮和八角等材料用紗布包起來制成料包,放在清水中,加入醬油、味精和豆瓣醬以及味精和冰糖等調(diào)味料燒開,再熬煮十來分鐘,就是做牛肉用的鹵汁。
2、把牛肉清洗干凈,然后放在做好的鹵汁中煮制,燒開以后用小火慢慢的鹵制三個小時,取出以后自然降溫。
3、把鍋中的鹵汁取出一杯,然后放在鍋中用小火慢慢熬煮,濃縮成稠一些的醬汁。在食用時把煮好的牛肉切成片狀,裝好以后直接把熬好的醬汁澆在牛肉上面,就能上桌供人們食用了。
中醫(yī)認(rèn)為:牛肉補脾胃,益氣盤,強(qiáng)筋骨。治虛損羸瘦,消渴,脾弱不運,痞積,水腫,腰膝酸軟。
①《別錄》:"主消渴,止泄,安中益氣,養(yǎng)脾胃。"
②《千金·食治》:"止唾涎出。"
③《本草拾遺》:"消水腫,除濕氣,補虛,令人強(qiáng)筋骨、壯健。"
④《滇南本草》:"水牛肉,能安胎補血。"
⑤《韓氏醫(yī)通》:"黃牛肉,補氣,與綿黃芪同功。"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煮食、煎汁或入丸劑。
【中藥選方】①補諸虛百損 :黃犍牛肉(去筋膜,切片,河水洗數(shù)遍,仍浸一夜,次日再洗三遍,水清為度,用無灰好酒同入壇內(nèi),重泥封固,桑柴文武火煮一晝夜,取出如黃沙為佳,焦黑無用,焙干為末,聽用);山藥(鹽炒過),蓮肉(去心,鹽炒過,并去鹽)、白茯苓、小茴香(炒)各四兩,為末。每牛肉半斤,入藥末一斤,以紅棗蒸熟去皮,和搗丸,梧子大。每空心酒下五十丸,日三服。(《乾坤生意》返本丸)
②治脾胃久冷, 不思飲食:牛肉五斤,胡椒五錢。蓽茇五錢,陳皮二錢,蘋果二錢,縮砂二錢,良姜二錢。上件為細(xì)末,生姜汁五合,蔥汁一合,鹽四兩,同肉拌勻,腌二日,取出,焙干作脯,任意食之。(《飲膳正要》牛肉脯)
③治腹中癖積:黃牛肉一斤,恒山三錢。同煮熟,食肉飲汁,癖必自消。(《衛(wèi)生雜興》)
有黃牛肉、水牛肉之分,以黃牛肉為佳。其性味甘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B族、煙酸、鈣、磷、鐵、膽甾醇等成分。具有強(qiáng)筋壯骨、補虛養(yǎng)血、化痰熄風(fēng)的 作用。牛肉的營養(yǎng)價值 高,古有“牛肉補氣,功同黃芪”之說。凡體弱乏力、中氣下陷、面色萎黃、筋骨酸軟、氣虛自汗者,都可以將牛肉燉食。若手術(shù)后的病人,可用牛肉加紅棗燉食。
牛肉 牛筋的性味甘平 ,有補肝強(qiáng)腎、益氣力、續(xù)絕傷的作用。血虛、骨折病人可食之。牛肝性味甘平,能補血養(yǎng)肝明目,凡疳夜盲、產(chǎn)后血虛、面色萎黃者可多食。牛血性味甘涼 ,能養(yǎng)血理血,滋陰潤膚。牛脂能治諸瘡疥癬。
《本草綱目》指出,牛肉能“安中益氣、養(yǎng)脾胃,補虛壯健、強(qiáng)筋骨,消水腫、除濕氣”。
適用最好的人群
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jī)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fā)育及手術(shù)后、病后調(diào)養(yǎng)的人在補充失血和修復(fù)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為寒冬補益佳品。中醫(yī)認(rèn)為: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yǎng)脾胃、強(qiáng)健筋骨、化痰息風(fēng)、止渴止涎的功能。適用于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酸軟和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家常
原料:牛肉(最好是牛腱肉)一斤,花椒,干辣椒、八角、桂皮少許,姜、蔥
、老抽、料酒、白糖適量。
做法: 1.牛肉洗凈過水瀝干,將牛肉切幾大塊。 2.洗凈鍋,加水、老抽、白糖、花椒,干辣椒、八角、桂皮、料酒、姜、蔥(蔥切段)、牛肉、大火將肉和所有的佐料燒開,開鍋后轉(zhuǎn)小火60分鐘,(期間要翻滾牛腱,不然容易糊鍋,用筷子能穿透牛肉就熟了)取出牛肉待涼后切成薄片便可供食用。
注意: 1.如果不善吃辣的,可不放辣椒。 2.在天氣涼快的情況下,可將醬好的牛肉,放在醬汁中浸泡3-4個小時,以便牛肉更進(jìn)味
周末制作醬牛肉
1.選料:選用鮮嫩牛肉,(沙仁、豆蔻、丁香、肉桂、大料、小茴香各2克用紗布扎成小口袋) 蔥姜少許蒜和辣椒備用
2.清洗:先將選好的牛肉放入清水中,浸泡4~6小時,把牛肉中的淤血泡出、洗凈,然后用板刷刷洗1次,再用清涼水過4次。
3.糖色:炒鍋放少許底油,油熱,將白糖放入鍋里炒,要把握好火候,看見有蘑菇沫子時
加開水沖成糖色,白糖的量按牛肉的量放,如2斤大概放1兩左右。
4.煮制:鍋底碼放骨頭或竹板子,將嫩肉碼放中間,老肉碼放四邊,兌進(jìn)開水,加入全料口袋,老抽多加,蔥姜蒜等用旺火煮半小時后壓鍋。壓鍋的方法是用竹板子或其它如盤子等壓在牛肉上,竹板上加重物壓住。
5.出鍋:壓鍋后,改小火湯剛剛煮起即可,用小火煮3個小時出鍋。出鍋時要做到輕鏟穩(wěn)托放平,肉出鍋后要放在竹屜內(nèi)免得把醬牛肉碰碎,待涼后即可切用。做一鍋醬牛肉大約需要4小時,每5千克生牛肉可出熟肉2.5千克。
要點:肉熟后留湯,下次煮續(xù)用多次使用形成老湯煮肉味道更好。
2大師級醬牛肉
編輯
材料準(zhǔn)備:牛肉(牛腱子肉),料酒,醬油,香葉,醬肉調(diào)料,生姜。
制作方法:
1、將買回的整個新鮮牛鍵子切成十厘米左右的大塊,放在冷水里浸泡,反復(fù)換幾次水,把血水充分泡出;
2、之后用6—8兩料酒、6—8兩醬油(以個人口味而定,喜歡味道重的就多放些醬油)、幾片香葉,一包超市買的醬肉調(diào)料、幾片生姜,不需要放水,再泡一小時以上;
3、最后放大火上燒開,改用小火慢燉,不用高壓鍋,慢慢燉出來的味道更香;
4、燉好后自然放涼,之后放入冰箱冷藏。每次取出一塊切成片直接食用,那個味道別提多好了。
做法一
用料:牛腱子肉1塊(約1000g),黃醬100克,料酒3湯匙(45毫升),花椒1茶匙(5克),桂皮1小塊,醬油1湯匙(15毫升),鹽2茶匙(10克),白砂糖1湯匙(15克),老姜1小塊,八角2粒,大蔥白1根
做法:
1.用流水洗凈牛腱肉表面污物,整塊放入涼水鍋中大火煮,煮沸后將水面的血沫撇去,邊煮邊撇,約15分鐘左右,內(nèi)中的血水就清除干凈了。撈出肉塊瀝干水分。
2.將牛腱肉放入湯鍋中,加入熱水至完全沒過肉面,放入醬油、黃醬、鹽、糖、料酒、蔥段、姜片和狀入紗布袋的花椒、大料、桂皮,蓋蓋大火煮半小時,然后調(diào)小火燉2小時以上,最后揭起鍋蓋再用大火燉15分鐘,使肉塊均勻入味。
3.撈出牛腱肉,在大碗上架一雙筷子,將肉放在上面瀝水晾涼。
4.牛肉徹底放涼后表面發(fā)緊,就可以切片了。切時應(yīng)逆著肉絲纖維的方向,且承薄片裝盤即可。
做法二
主料:牛肉(小腿) 1000克
醬牛肉
醬牛肉[1]
調(diào)料:食鹽2湯匙,姜1塊,八角少許,花椒少許,桂皮少許,生抽1湯匙,茴香少許,甘草少許,大蔥3節(jié),白砂糖2湯匙,香葉少許,丁香少許,陳皮少許,五香粉1/2茶匙
口味:醬香味
準(zhǔn)備時間:10分鐘
人數(shù):2人份
烹飪時間:60分鐘
做法:
1、前腿牛鍵子洗凈,切成10cm見方的大塊。鍋中倒入清水,大火加熱后,將牛肉放入,在開水中略煮一下,撈出后,用冷水浸泡,讓牛肉緊縮。
2、將丁香、花椒、八角、陳皮、小茴香、甘草裝入調(diào)料盒中(或自制紗布料包中,桂皮和香葉由于容易揀拾,也可直接放入鍋中)。大蔥洗凈切三節(jié)。姜洗凈后,用刀拍散。生抽1湯匙、老抽1湯匙、白糖1湯匙、鹽2湯匙、五香粉1/2茶匙。
3、砂鍋中倒入適量清水,大火加熱,依次放入香料、蔥姜、生抽、老抽,糖、五香粉。煮開后放入牛肉,繼續(xù)用大火煮約15分鐘,轉(zhuǎn)入小火到肉熟。用筷子扎一下,能順利穿過即可。將牛肉塊撈出,放在通風(fēng)、陰涼處放置2小時左右。
4、將冷卻好的牛肉,倒入燒開的湯中小火煨半小時。
5、燜好后盛出,冷卻后切薄片即可。
烹飪小技巧:
1、第二步驟中的冷水浸泡法非常關(guān)鍵,盡量不要省略哈,否則煮出來的肉會比較松散,口感略差。
2、第三步驟中的放置冷卻法,如果你嫌時間太長,只要徹底放涼就行了,但這一步也非常重要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592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臘肉的好吃做法
下一篇: 鮮大蒜的保存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