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寶寶燙傷起泡能不能扎破呢
燙傷起泡要不要挑破主要是看燙傷的程度而定。
1、不嚴重,水泡較小
如果燙傷起的水泡較小的話,直徑小于1厘米的,可以不用挑破。 建議及時消毒,保持燙傷創(chuàng)面清潔干燥,并在燙傷部位用燙傷藥物涂抹即可,注意不要讓它破,這樣不容易感染,一般3-5天的時間,其水泡可自行吸收消退。
2、水泡大 如果燙傷起的水泡比較大,建議到醫(yī)院去挑破并做處理。
如果燙傷起的水泡較大時,應到醫(yī)院挑破引流,否則容易化膿感染。 如果水泡相對來說小一點的就用消毒針頭低位將其刺破,讓水泡中的液體流出即可;大點的水泡就用消毒剪刀剪開一個小口子,將里面的水放干,注意不要全挑開,里面的嫩肉還沒長好,然后保留水泡皮,再上燙傷藥物,按時換藥治療即可痊愈。
燙傷起泡挑破注意事項
1、不要自行挑破 燙傷起的水泡千萬不要自行挑破,以免消毒工作沒做好,發(fā)生傷口感染發(fā)炎,導致病情加重,不利于治療。
2、不要撕掉泡皮 燙傷水泡被挑破后,泡皮不要弄掉了,因為泡皮可以保護傷口創(chuàng)面,防止傷口感染。減少疤痕的形成。
3、注意傷口包扎 燙傷起泡挑破,在上藥之后,創(chuàng)面盡量不要包扎,讓它透氣,這樣能使傷口快速愈合,如果必須包扎,應用消毒紗布包扎,并且不能包得太厚太嚴,否則會影響傷口的恢復速度。
二、燙傷起泡怎么處理
1、用自來水沖洗傷口 無論是開水燙傷還是蒸汽燙傷,應先降低燙傷皮膚溫度,減少燙傷處的進一步損傷,同時用水沖洗也能減少疼痛。 如果傷口沒有破開,則浸泡10分鐘左右。如果傷口處已經破開,就不可再行侵泡,以免感染。如果燙傷面積過大,應把整個身體侵泡在浴缸里。也可使用毛巾沾水敷在不能用水沖洗的部位。
2、不要急切的脫掉衣物 當燙傷處在有衣物覆蓋的地方時,不要著急脫掉衣物,以免撕裂燙傷后的水泡,可先行用水沖洗降溫,再小心的去掉衣物。 3、正確處理水泡 如果燙傷處有水泡,要不要弄破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般不要弄破,以免留下疤痕,但是有時水泡較大或處在關節(jié)處較易破損處的水泡則需用消毒針扎破,如果水泡已經破掉,則需用消毒棉簽擦干水泡周圍流出的液體。
4、用紗布進行包扎 可先在燙傷處涂上一些藥膏,然后用干凈紗布包扎,兩天后解開紗布,查看創(chuàng)處,如果出現好轉,應繼續(xù)涂些藥膏,然后再行包扎。一般的燙傷兩周內即可愈合,但如果發(fā)現傷口處感染,應立即找醫(yī)生治療。
5、保護好傷口 燙傷處應避免在陽光下直射,包扎后的傷口不要觸水,燙傷的部位也不要過多活動,以免傷口與紗布摩擦,增加傷口的愈合時間。
6、發(fā)生三級燙傷時的處理辦法 燙傷過于嚴重時,達到三級燙傷時應先用干凈紗布覆蓋或暴露,然后迅速送往醫(yī)院就醫(yī),不可在創(chuàng)面上涂抹藥物。
三、燙傷后推薦5個偏方
治療燙傷的五個偏方
1、米酒適量。用藥棉蘸米酒輕輕涂擦患處,直到患處有涼感,每隔半小時涂擦一次次數越多好的越快。
2、取云南白藥適量及保險子數粒,研成細末,用凡士林調勻外敷燒傷創(chuàng)面。適用于燒傷面積小于5%的淺Ⅱ度燒傷創(chuàng)面,一般用藥3天后開始愈合。
3、蒼術適量烘干研為細末,以芝麻油調成稀糊狀,取藥糊涂敷在燙傷部位,每日3次,直至痊愈。
4、紫珠吒麒干,研末。用時取藥末適量與麻油調敷患處,如創(chuàng)面已感染,先清創(chuàng),撒上藥末,紗布包扎。每日或隔日1換,一般2~7日可愈。
5、將罌粟殼30克浸入芝麻油中4小時,文火煎枯濾清,下蜂蠟9克,倒入碗中,待碗周邊藥汁將凝時,下輕粉細末5克,調勻。用時先將患處水泡挑破,敷藥膏,紗布包扎,每日換藥2次,一般2~5日可愈。
燙傷程度
一度燙傷
最輕的燙傷,只損害皮膚表層,有局部輕度紅腫、無水泡、疼痛明顯。
二度燙傷
中度燙傷,不但損害表皮,而且也傷及皮膚中層,有水泡,疼痛明顯。
三度燙傷
最嚴重的燙傷,皮下、脂肪、肌肉都受到損傷,呈灰或紅褐色,甚至會變黑變焦,此時由于神經受到損傷,反而可能不覺疼痛。
四、燙傷應該如何預防
1、寒冷的冬季使用熱水袋保暖時,熱水袋外邊用毛巾包裹,手摸上去不燙為宜。注意熱水袋的蓋一定要擰緊,經檢查無誤才能放置于包被外,要定時更換溫水,既保暖又不會燙傷寶寶。
2、給寶寶洗澡時,應先放冷水后再兌熱水,水溫不高于40℃。熱水器溫度應調到50℃以下,因為水溫在65-70℃時,兩秒鐘之內就能嚴重燙傷寶寶。
3、暖氣和火爐的周圍一定要設圍欄,以防孩子進入。
4、將廚房的門上鎖,不要讓寶寶輕易進入廚房。
5、將可能造成燙傷的危險品移開或加上防護措施,如熱水瓶不要放在桌子上,熨斗等電器用具要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桌子上不要擺放桌布,防止孩子拉下桌布,弄倒桌上的飯碗、暖瓶而燙著自己。
6、家庭成員要定期進行急救知識培訓,并檢查落實情況。時常提醒孩子自我防燙傷。如看見孩子想用手去摸暖氣、熱飯碗、火爐等,大人可以趕緊先將自己手指觸一下這些東西,然后急忙縮回,一邊裝著很燙的樣子,一邊喊“燙”“疼”,孩子看后,就不敢動手去摸了。
1、首先除去熱源,用水浸、水淋等方式,立即把燙傷部位浸入潔凈的冷水中。燙傷后用冷水浸泡愈早,效果愈佳;水溫越低效果越好,但不能低于-6℃。如果隔著衣服,最好迅速用剪刀剪開。用冷水浸泡時間一般應持續(xù)半個小時以上。這樣經及時散熱可減輕疼痛或燙傷程度。
注意事項:待燙傷的手傷處冷卻以后,如果有附著物的話應該用剪刀把附著物剪開,慢慢的脫去,不能直接脫去,以免把燙傷處的皮弄掉。
2、燙傷不嚴重(指燙傷表皮發(fā)紅并未起泡的一度燙傷)。
對于燙傷不嚴重者,一般可在家中先做處理。用冷開水(或淡鹽水)沖洗清潔創(chuàng)面。對發(fā)生在四肢和軀干上的創(chuàng)面,可涂上紫草油或燙傷藥膏,外用紗布包敷即可。
3、如果創(chuàng)面起水泡,甚至起黑色干疤,如果創(chuàng)面起水泡,甚至起黑色干疤,說明燙傷已經相當嚴重,此時千萬不要弄破水泡或干疤,應盡快去醫(yī)院處理和治療。醫(yī)院會做專業(yè)的包扎處理,并注射抗菌素或破傷風抗毒素,以預防感染。
很多媽媽,因為事情多,一時疏忽,寶寶就被燙傷了。發(fā)現紅了一大片,那么寶寶燙傷發(fā)紅怎么處理?
寶寶發(fā)生燙傷后,如果燙傷范圍很小,只是皮膚稍微有點發(fā)紅,可抹點醫(yī)用透明質酸鋅凝膠,包上消毒紗布,用繃帶纏好。
可以立即采取“冷療”,即將被燙傷的肢體放在流動的自來水下沖洗或放在大盆中浸泡以便降低局部溫度,減輕創(chuàng)面疼痛,阻止熱力的繼續(xù)損害并減少水腫。
“冷療”持續(xù)的時間以停止冷療后創(chuàng)面不再有劇痛為準,一般以20~30分鐘為宜
1.在燙傷處涂牙膏、醬油等。這是錯誤的方法,不僅無益,還會感染傷口,使創(chuàng)面顏色發(fā)生改變,影響醫(yī)生的判斷。
2.用麻油、草灰等涂抹創(chuàng)面。會影響創(chuàng)面滲出物的排出,導致傷口的感染。
3.燒燙傷后要立刻冰敷。這是不對的,低溫會造成二次傷害。燒燙傷后,受損的皮膚已經失去表皮的保護,不可以直接冰敷,以免凍傷。
1.給孩子洗澡前,應先倒冷水,再逐步加熱水,直至合適溫度,并用手測試溫度。
2.給孩子喂養(yǎng)時,應待食物冷后,再端出廚房,平時孩子盡量不要出入廚房。
3.管理好高溫、易燃物品,如汽油、打火機、電熨斗、熱水瓶、熱粥、熱湯鍋等,把它們放置在孩子不容易碰觸到的地方
4. 屋內電源插座及開關應置于高處,避免小孩碰觸。
但是如果水泡過大,水泡的位置在關節(jié)等活動頻繁處及易摩擦處,可用無菌的針棒挑破水泡,棉花棒將水吸干,不要移除水泡上的表皮,以做為保護層。
寶寶燙傷有水泡再用水沖,就容易使傷口被感染細菌了。
正確方法:使用生理鹽水沖洗后涂擦濕潤燒傷膏治療,及時脫去衣服可以避免衣服上的余熱持續(xù)損傷,脫下有困難時可用剪刀剪開衣服。但如果衣服已經嚴重粘連,就不要硬脫,否則可能會連皮帶肉一起撕下來,這時只需輕輕地把患處周圍的衣服剪開。
1.在燙傷處涂牙膏、醬油等。這是錯誤的方法,不僅無益,還會感染傷口,使創(chuàng)面顏色發(fā)生改變,影響醫(yī)生的判斷。
2.用麻油、草灰等涂抹創(chuàng)面。會影響創(chuàng)面滲出物的排出,導致傷口的感染。
3.燒燙傷后要立刻冰敷。這是不對的,低溫會造成二次傷害。燒燙傷后,受損的皮膚已經失去表皮的保護,不可以直接冰敷,以免凍傷。
1.給孩子洗澡前,應先倒冷水,再逐步加熱水,直至合適溫度,并用手測試溫度。
2.給孩子喂養(yǎng)時,應待食物冷后,再端出廚房,平時孩子盡量不要出入廚房。
3.管理好高溫、易燃物品,如汽油、打火機、電熨斗、熱水瓶、熱粥、熱湯鍋等,把它們放置在孩子不容易碰觸到的地方
4. 屋內電源插座及開關應置于高處,避免小孩碰觸。
孩子燙傷起泡怎么辦?這可是個很嚴重的問題,但是我們一定不能慌張。首先要做的是立刻冷卻燙傷部位,用流動的涼水沖洗至少十分鐘。然后,柔和地用干凈的毛巾輕輕地擦干皮膚。如果溫度太高,就可以用一些純天然的鮮本蘆薈膠來進行敷貼,這樣可以鎮(zhèn)痛、止癢、消腫、退紅、防感染。
當你處理完第一步之后,就要考慮是否需要去看醫(yī)生。如果傷口面積超過了手掌大小或者深度很深,就需要去醫(yī)院進行治療了。如果孩子在受傷后表現出異常的喉嚨痛或呼吸困難等情況,一定要馬上送到醫(yī)院急救。
當孩子出現燙傷時,并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清楚該怎么處理。所以,在發(fā)生這種情況之前,我們必須事先準備好所需物品:干凈的毛巾、流動的涼水和純天然鮮本蘆薈膠等。對于小孩子來說,他們很容易對這個過程產生恐懼感。因此,在救治孩子的家長也需要給予孩子安全感和支持。
在孩子燙傷部位上涂抹一些鮮本蘆薈膠可以有效地緩解疼痛和消腫。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選擇鮮本蘆薈膠時要選擇正規(guī)品牌,以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
如果你發(fā)現孩子被燙傷,請千萬不要慌張。保持冷靜并盡快采取行動,立刻用流動的涼水沖洗受傷部位,并使用純天然的鮮本蘆薈膠等物品進行敷貼,根據情況考慮是否去醫(yī)院進行治療。為了更加安全地應對燙傷事件,我們建議大家在平時多加關注相關知識,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做出正確的處理方式。
病情分析:燙傷部位如果起泡、脫皮,不要動它,應立刻去外科診治,絕對不能抹油。家中涂沫的東西往往會引起化膿,使燙傷部位留下傷疤的主要原因,千萬不能在家里挑破燙起的泡。 意見建議:1、先用涼水把傷口沖冼干凈,然后把傷口放入涼水中浸泡半小時。浸泡時間越早、水溫越低越好。但如傷口已起泡或已破,則不可浸泡,以防感染。 2、用淡鹽水輕輕涂于傷處,即可消炎。 3、在傷處擦上醬油或蜂蜜蜂、豬油、狗油、生姜汁、均能生效。 4、用雞蛋清、熟蜂蜜或香油,混合調勻涂敷于傷處,可消炎止痛。 5、節(jié)幾片生梨,貼于傷處。有收斂止痛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732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