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風熱感冒和風寒感冒的區(qū)別有哪些呢
1、風寒感冒是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癥狀可見:惡寒重、發(fā)熱輕、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苔薄白。
治法應以辛溫解表及宣肺散寒為主:
2、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
癥狀表現為發(fā)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粘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
治法應以辛涼解表及肅肺瀉熱為主。
從西醫(yī)的角度分析,風寒感冒多為普通無合并癥的感冒;而風熱感冒,則為上感合并有鼻、咽、喉或氣管、支氣管細菌感染,引發(fā)較明顯炎癥的一類感冒。
風寒感冒是可以轉變?yōu)轱L熱感冒,如轉為了風熱感冒,則應服用清熱解毒的抗病毒藥物與抗感染藥物治療,如雙黃連口服液、魚腥草顆粒等,或加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藥物。
二、風寒感冒應該怎么預防好呢
基本預防
一、提高自身免疫力
二、合理搭配飲食
三、減少傳染機會
四、接種流感疫苗
生活中防感冒小常識。鹽水漱口:每日早晚、餐后用淡鹽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時候更應注意鹽水漱口,此時,仰頭含漱使鹽水充分沖洗咽部效果更佳。冷水浴面:每天洗臉時要用冷水,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輕輕吸入少許水(注意勿吸入過深以免嗆著)再擤出,反復多次。熱水泡腳:每晚用較熱的水(溫度以熱到不能忍受為止)泡腳15分鐘,要注意泡腳時水量要沒過腳面,泡后雙腳要發(fā)紅,才可 預防感冒。呼吸蒸汽:初發(fā)感冒時,在杯中倒入開水,對著熱氣做深呼吸,直到杯中水涼為止,每日數次,可減輕鼻塞癥狀。熱風吹面:感冒初起時,可用電吹風對著太陽穴吹3至5分鐘熱風,每日數次,可減少癥狀,加速痊愈。
三、風寒感冒吃什么好呢
【姜絲蘿卜湯】配方:生姜25克,蘿卜50克。制法:生姜切絲,蘿卜切片,兩者共放鍋中加水適量,煎煮10~15分鐘,再加入紅糖適置,稍煮1~2分鐘即可。功效:祛風散寒解表。用法:每日1次,熱服。
【蔥豉湯】配方:蔥白2根,豆豉10克。制法:用水500毫升,入豆豉煮沸2~3分鐘,之后加入蔥白、調料出鍋。功效:解表散寒。用法:趁熱服用,服后蓋被取汗。
【香菜蔥白湯】配方:香菜15克,蔥白15根,生姜9克。制法:將香菜、蔥白、生姜分別洗凈,切碎共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煎煮10~15分鐘,去渣取汁飲服即可。功效:發(fā)表散寒。用法:每日2次,連服2~3日。
【姜糖飲】配方:生姜10克,紅糖15克。制法:生姜切絲,以沸水沖泡,加蓋約5分鐘,再調入紅糖。功效:疏散風寒,和胃健中。用法:每日1次,趁熱頓服。服后蓋被睡臥取汗。
【蒼耳雞蛋】配方:雞蛋1個,蒼耳子6克。制法:將蒼耳子去刺炒黃,研成細末,加入雞蛋中打成蛋漿,炒熟。功效:散風止痛。用法:每日1次,趁熱食用。連服3日。
四、風熱感冒的食療方法
(1) 杭菊糖茶:杭菊糖30克,白糖適量。將杭菊花放茶壺內開水浸泡,加白糖適量。通肺氣止咳逆,清三焦郁火。適用于風熱感冒初起、頭痛發(fā)熱患者。
(2) 綠豆粥 :綠豆5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將綠豆、粳米洗凈煮粥,待熱加入冰糖,攪拌均勻,即可食用。能清熱解表、祛暑利濕,是治療暑濕感冒之良藥。
(3) 蔥白神仙粥:蔥白5~7根,生姜4片,糯米60克,米醋適量。將生姜刮皮洗凈切絲,蔥白洗凈切粒。把糯米洗凈,與生姜一起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小火煮成粥,再放入蔥白煮沸,調味,然后調入米醋,稍煮即可。有解表、通陽,治療傷寒頭痛、腹痛之功效。
(4) 黃芪生姜大棗粥 :黃芪15克,大棗15克,生姜3片。將黃芪洗凈切片,生姜、大棗洗凈,一同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煮1小時左右即成,飲湯即可。能增進食欲、散寒解表,是治療風熱感冒的良藥。
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在癥狀表現、治法、處方上都有明顯區(qū)別,建議患者及時就醫(yī),以免誤用藥物加重病情。
1.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是中醫(yī)學感冒的兩種常見類型,風寒感冒是風寒之邪侵襲人體出現了一系列癥狀,主要表現為惡寒重而發(fā)熱輕,無汗,頭痛,鼻塞聲重,打噴嚏,流清涕,肢體酸楚甚至疼痛,咽癢咳嗽,痰白而稀薄,舌苔薄白,脈浮或脈浮緊。風寒感冒一般治以辛溫解表,宣肺散寒,代表方劑為荊防敗毒散。
2.風熱感冒是感受了風熱之邪后出現的一系列癥狀,主要表現為身熱較重,輕微惡風,汗液排泄不暢,頭脹痛,鼻塞,流黃稠鼻涕,咽干咽痛,咳嗽痰黃,口干,舌尖紅,舌苔薄白或薄黃。風熱感冒一般治以辛涼解表,疏風清熱,代表方劑是銀翹散。
3.風熱犯表與風寒束表在癥狀、治法、處方上都不同,如果未辨明病邪性質,以風熱辛涼解表的治法治療風寒,以風寒辛溫解表的治法治療風熱,則不僅不能治療感冒,還會加重病情,導致疾病傳變。感冒的患者應當及時就醫(yī),由專業(yè)中醫(yī)師經過辨證論治再用藥,以免誤治加重病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828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