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衰癥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疾病,很多人對于這種疾病都不甚了解。在大多數(shù)人的眼里,早衰癥只是比正常人老得快一點,不會威脅到生命健康,但其實早衰癥患者的平均壽命并不高。那么早衰癥最多活多久?早衰癥能活多久?早衰癥可以活到多少歲?
1、早衰癥的平均壽命
早衰癥是一種罕見的兒童基因病變性疾病,它可以導致兒童過早衰老、死亡。對于這種早衰癥,從以往的病例中知道它的平均壽命僅僅為14歲。
2、早衰癥最多能活多久
雖然早衰癥的平均壽命不長,但并不代表每位患者都是14歲就會死亡,目前世界上早衰癥患者存活年齡最大的已經(jīng)達到18歲。因此,目前來說早衰癥最多能或18歲。
3、早衰癥的老化速度
早衰癥為一種在兒童期就會老化、身體逐漸衰竭的疾病,患者身體老化速度約為正常人8倍,小小年紀就滿臉皺紋、禿頭、骨質疏松、動脈硬化及心血管疾病,10歲少女如年逾古稀的老婆婆。
4、早衰癥發(fā)病率高嗎
早衰癥最早發(fā)現(xiàn)與1886年,雖然這種死亡率高,發(fā)展迅速,但就目前而言其發(fā)病率不高,全球所發(fā)現(xiàn)的早衰患者病例屈指可數(shù)。
5、早衰癥會遺傳嗎
1、什么是早衰癥
早衰癥全名稱之為早年衰老綜合征,其身體衰老的速度比正常人快5-10倍,因此稱之為早衰癥狀。其主要病癥包括:身材瘦小、脫發(fā)、心血管過早衰老等癥狀。
2、早衰癥的發(fā)病原因
早衰癥研究基金會的研究人員指出,LaminA基因的突變,是導致早衰癥兒童細胞結構及功能逐漸退化的原因。
3、早衰癥是一種遺傳病嗎
根據(jù)目前研究所得出來的病因而得知,早衰癥是一種罕見的、致命率高的遺傳性疾病,但目前無法確定染色體是隱性還是顯性遺傳。
4、早衰癥能治愈嗎
既然知道早衰癥是一種遺傳病,那么目前來說對于這種遺傳病并沒有好的治愈方法,僅僅智能通過緩解并發(fā)癥的方式來緩解病情。
早衰癥(Hutchinson-Gilford Syndrome),又稱兒童早老癥,屬遺傳病,Hutchinson于1886年首先報告?!‰m然本病為一種先天遺傳性疾病,但還不能確定是常染色體隱性還是顯性遺傳。本病為一綜合征,特點為發(fā)育延遲,至嬰兒時期就發(fā)生進行性老年性退行性改變。 編輯本段癥狀體征身材矮小,體重下降且和身高不成比例,性發(fā)育不成熟。皮下脂肪組織減少。頭和面不成比例,頭部所占面積相對較大,而面部相對較小。下頜比正常人小。頭皮靜脈明顯,脫發(fā)呈普遍性。眼呈鳥眼樣外形,牙齒發(fā)育延遲,胸呈梨形,鎖骨短而發(fā)育不良,姿勢呈騎馬形,兩腳分開的寬度大,走路時拖著兩腳,髖外翻。大拇指細,關節(jié)永久性強直。早衰癥最有特征性的臨床表現(xiàn)為皮膚變薄、緊張、干燥、皺折。許多部位可見棕色點狀色素沉著。下腹部、大腿和臀部的皮膚呈硬皮病樣表現(xiàn)。這些部位的淺表靜脈明顯,出汗減少。眉毛和睫毛缺如,前囟門凸起。鼻尖呈鉤狀像鳥喙。面中部和鼻唇部輕度雷諾現(xiàn)象,唇薄,耳尖突起而耳垂小,指甲營養(yǎng)不良。 這種患兒在嬰兒期常常是正常的,或僅有硬皮病樣癥狀。面中部青紫和鉤狀鼻常提示有本病的可能性。到1歲左右癥狀愈來愈明顯,直到第二年呈現(xiàn)各種特征性表現(xiàn)。本病患者一般無甲狀腺、甲狀旁腺、垂體和腎上腺方面的異常。但基礎代謝率增加,血脂不正常。早老癥患者可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由于心血管和腦血管的病變常早年夭折。
養(yǎng)生抗衰老
保養(yǎng)皮膚抗衰老方法1.7點上廁所5分鐘
每天早晨的5-7點是大腸經(jīng)當令的時間,即使你的大腦沒有蘇醒,機體已經(jīng)醒來。此時去廁所排便可以減少人體對腸道內毒素的吸收,避免口臭和色斑。
但是如廁時間不能超過5分鐘,因為超過5分鐘則容易導致直腸靜脈曲張,誘發(fā)痔瘡。
保養(yǎng)皮膚抗衰老方法2.8點化淡妝
化妝既是禮儀也是禮貌,早晨的皮膚狀態(tài)處于一天中的巔峰時間,此時化妝無需遮蓋太多,同時妝容效果好。
保養(yǎng)皮膚抗衰老方法3.10點喝杯綠茶
古人道“不飲空心茶”,空腹喝茶會讓人體吸收過多的咖啡堿,不僅傷害神經(jīng)系統(tǒng)還傷脾胃。
上午10點,在早飯后,午飯前,此時喝綠茶可以補充水分、提神、抗輻射。
保養(yǎng)皮膚抗衰老方法4.吃飯時長20-30分鐘
一般中午12點左右吃午飯,一頓飯時長保持在20-30分鐘,一方面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細嚼慢咽。另一方面,飽腹感可以得到滿足,有利于控制身材。
保養(yǎng)皮膚抗衰老方法5.13點午睡30分鐘
下午的1點,此時人體疲乏處于疲乏狀態(tài),需要睡眠,此時進行午睡可以緩解精神緊張、機體的疲勞,有利于下午的工作和女性保持良好的情緒。
保養(yǎng)皮膚抗衰老方法6.15:30喝下午茶
一天中的下午時間,體內葡萄糖含量已經(jīng)大大降低,此時思維速度緩慢、精神疲勞、不良情緒出現(xiàn)。
喝下午茶不僅可以補充能量,提高思維速度,還是一個精致女人應該有的生活的態(tài)度。
保養(yǎng)皮膚抗衰老方法7.18點之前吃晚飯
食物在人體內消化吸收速度是4-6小時,女人要想控制自己的身材,那么睡前4小時不宜進食高熱量食物。18點之前吃晚飯更有利于控制身材。
保養(yǎng)皮膚抗衰老方法8.22點前入睡時間
晚上的11點到第二天凌晨的5點是皮膚細胞生長和修復最旺的時間,細胞的分裂速度是其他時間的8倍。所以,此時處于睡眠情況下更有利于美容護膚。
而從上床到入睡也需要時間,所以想要睡美容覺,請22點之前上床!
保養(yǎng)皮膚抗衰老方法9.喝酸奶時間
酸奶在不同時間段喝有不同的養(yǎng)生效果,早飯后喝可以促進人體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助消化。
女性熬夜加班后喝酸奶可以避免吃其他夜宵導致的肥胖,同時夜間人體內血鈣含量最低,喝酸奶補鈣。
保養(yǎng)皮膚抗衰老方法10.最佳運動時間
運動強度不同,選擇時間也不同,高強度運動宜在飯后2小時,中輕度則適合在飯后1小時,而輕度運動宜在飯后半小時,如散步。
一天之中下午的4-7點是運動的最佳時間,下午的5-6點心跳和血壓調節(jié)平衡,4-7點體內激素活性處于最佳狀態(tài),適應力和神經(jīng)的敏感性也最好。而且,這個時間段鍛煉不會影響睡眠。
在黃瓜生長的中后期,黃瓜的植株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早衰,主要表現(xiàn)為根衰老、葉黃化、植株萎縮、瓜條生長遲緩、植株嚴重甚至死亡,導致黃瓜產量和品質顯著下降,從而影響黃瓜種植者的收入。
那么,黃瓜早衰的原因是什么呢?黃瓜早衰癥怎么治療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黃瓜早衰的原因1.根系老化隨著植株生長時間的增加,黃瓜根系老化,春季溫度升高,澆水不當也會對根系造成危害。
根系是黃瓜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的通道,根系吸收的水分和養(yǎng)分就多,根系吸收的水分和養(yǎng)分就少。
黃瓜根系生長的佳溫度為20~23°c,根系超過25°c就會容易折損。
如在土壤溫度高時中午后澆水,土壤溫度與灌溉水溫相差較大,根系容易受損,導致水、養(yǎng)分供應受阻。
根系老化或損傷會導致植物吸收能力下降,枯葉和衰老葉增多,這是黃瓜早衰的主要原因。
2.不適當?shù)乃视行┎宿r盲目施用大量肥料,造成土壤溶液濃度過高,使根系受累,根尖生銹或局部壞死,根的吸收能力減弱,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一些菜農認為它即將被連根拔起,因此減少澆水和施肥的次數(shù),導致肥料不足,這些會導致黃瓜過早老化。
3.棚溫過高黃瓜生長的佳溫度為25-30°c。
隨著春天氣溫的升高,棚子里的溫度往往過高。
當溫度超過35°c時,就會發(fā)生熱損害,導致黃瓜的莖葉出現(xiàn)灼傷,葉片干枯嚴重,葉片的光合作用受到影響,有機養(yǎng)分制造減少,植物生長不良。
4.病蟲害加重隨著黃瓜生長時間的增加,棚內的細菌和蟲卵不斷增加。
黃瓜生長中后期白粉病、炭疽病、霜霉病、細菌性角斑病、蔓枯病危害加重。
隨著溫度的升高,棚的風口開放時間增加,外部蚜蟲、美洲斑潛蠅等昆蟲也進入棚內。
黃瓜莖葉引起的害蟲危害增加,病葉數(shù)量增加,葉的光合作用減少,莖葉過早枯萎,常有畸形瓜類和病蟲瓜類出現(xiàn)。
黃瓜早衰癥怎么治療科學用肥瓜菜需肥多耗肥快,要施足底肥,以農家肥為主。
在幼苗期、開花期、成熟期和果實頭一批采收后,要分次進行追肥,做到氮、磷、鉀和硼、鋅、鉬等配合施用。
清溝排漬夏秋季多雨易漬澇,使根系漚爛死亡而逼熟。
要經(jīng)常疏通田間的圍溝、廂溝和腰溝,使之明水能排,暗溝能瀝。
灌水降溫在高溫季節(jié),應根據(jù)土壤墑情情況和瓜菜生長現(xiàn)實。
及時進行溝灌和噴灌。
雨后要及時中耕松土,破除板結,保墑增氧,促進蔬菜健壯生長。
適時摘心辣椒、茄子、番茄等在頭一茬果實采收后,根據(jù)其長勢摘除頂心和旁心,黃瓜、香甜瓜、西瓜、苦瓜等,當瓜蔓長到20-25片葉時,進行摘心和剪去中上部的分枝和贅芽。
豆角類蔬菜,應根據(jù)品種特性和支架高矮而靈活掌握,如長蔓品種和春豆角,可在蔓長到2米左右時摘心,而短蔓品種和秋豆角,則不摘心為好。
摘心時應同時去掉病葉、腳黃葉,以利通風向陽結壯果。
防治病蟲瓜菜常見的病蟲有立枯病、炭疽病、毒素病、霜霉病、灰霉病、爛根病和蚜蟲、黃守瓜、紅蜘蛛、潛葉蠅、棉鈴蟲等。
防治時多用生物農藥和低毒廣譜農藥。
上述病害可選用1000倍克百菌、百菌清、綠亨一號、滅病威等噴治,其中灰霉病還可采用克霉靈1000倍噴治。
以上蟲害,可選用1000倍晶體敵百蟲、多蟲清、除盡、功夫、萬靈液噴殺。
注意收獲前15天,禁用農藥。
及時采收,提早上市大多數(shù)瓜菜可在八成熟時收獲,而茄果類、豆角類則在九成熟時收獲為好。
如需遠途運輸?shù)墓项?,也可在七八成熟時采收。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黃瓜早衰的相關信息,希望以上信息可以為大家?guī)韼椭?/p>
衰老(aging,senescence,senility)又稱老化,通常指生物發(fā)育成熟后,在正常情況下隨著年齡的增加,機能減退,內環(huán)境穩(wěn)定性下降,結構中心組分退行性變化,趨向死亡的不可逆的現(xiàn)象。衰老和死亡是生命的基本現(xiàn)象,衰老過程發(fā)生在生物界的整體水平、種群水平、個體水平、細胞水平以及分子水平等不同的層次。生命要不斷的更新,種族要不斷的繁衍。而這種過程就是在生與死的矛盾中進行的。至少從細胞水平來看,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第一節(jié) 細胞衰老
一、人體細胞的動態(tài)分類
人體的自然壽命約120歲,而組成人體組織的細胞壽命有顯著差異,根據(jù)細胞的增殖能力,分化程度,生存時間,可將人體的組織細胞分為4類:①更新組織:執(zhí)行某種功能的特化細胞,經(jīng)過一定時間后衰老死亡,由新細胞分化成熟補充,如上皮細胞、血細胞,構成更新組織的細胞可分為3類:a干細胞,能進行增殖又能進入分化過程。b過渡細胞,來自干細胞,是能伴隨細胞分裂趨向成熟的中間細胞,c成熟細胞,不再分裂,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衰老和死亡。②穩(wěn)定組織細胞,是分化程度較高的組織細胞,功能專一,正常情況下沒有明顯的衰老現(xiàn)象,細胞分裂少見,但在某些細胞受到破壞喪失時,其余細胞也能進行分裂,以補充失去的細胞,如肝、腎細胞。③恒久組織細胞,屬高度分化的細胞,個體一生中沒有細胞更替,破壞或喪失后不能由這類細胞分裂來補充。如神經(jīng)細胞,骨骼細胞和心肌細胞。④可耗盡組織細胞,如人類的卵巢實質細胞,在一生中逐漸消耗,而不能得到補充,最后消耗殆盡。
二、細胞衰老的特征
(一)形態(tài)變化
衰老細胞的形態(tài)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細胞皺縮,膜通透性、脆性增加,核膜內折,細胞器數(shù)量特別是線粒體數(shù)量減少,胞內出現(xiàn)脂褐素等異常物質沉積,最終出現(xiàn)細胞凋亡或壞死。總體來說老化細胞的各種結構呈退行性變化(表15-1)。
表15-1 衰老細胞的形態(tài)變化
核
增大、染色深、核內有包含物
染色質
凝聚、固縮、碎裂、溶解
質膜
粘度增加、流動性降低
細胞質
色素積聚、空泡形成
線粒體
數(shù)目減少、體積增大、mtDNA突變或丟失
高爾基體
碎裂
尼氏體
消失
包含物
糖原減少、脂肪積聚
核膜
內陷
(二)分子水平的變化
衰老細胞會出現(xiàn)脂類、蛋白質和DNA等細胞成分損傷,細胞代謝能力降低,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DNA:復制與轉錄受到抑制,但也有個別基因會異常激活,端粒DNA丟失,線粒體DNA特異性缺失,DNA氧化、斷裂、缺失和交聯(lián),甲基化程度降低。
RNA:mRNA和tRNA含量降低。
蛋白質:含成下降,細胞內蛋白質發(fā)生糖基化、氨甲?;⒚摪被刃揎椃磻?,導致蛋白質穩(wěn)定性、抗原性,可消化性下降,自由基使蛋白質肽斷裂,交聯(lián)而變性。氨基酸由左旋變?yōu)橛倚?br>
酶分子:活性中心被氧化,金屬離子Ca2+、Zn2+、Mg2+、Fe2+等丟失,酶分子的二級結構,溶解度,等電點發(fā)生改變,總的效應是酶失活。
脂類:不飽和脂肪酸被氧化,引起膜脂之間或與脂蛋白之間交聯(lián),膜的流動性降低。
三、細胞衰老的機理
關于衰老的機理具有許多不同的學說,概括起來主要有差錯學派(Error theories)和遺傳學派(Genetic /Programmed theories)兩大類,前者強調衰老是由于細胞中的各種錯誤積累引起的,后者強調衰老是遺傳決定的自然演進過程。其實,現(xiàn)在看來兩者是相互統(tǒng)一的。
(一)差錯學派
細胞衰老是各種細胞成分在受到內外環(huán)境的損傷作用后,因缺乏完善的修復,使“差錯”積累,導致細胞衰老。根據(jù)對導致“差錯”的主要因子和主導因子的認識不同,可分為不同的學說,這些學說各有實驗證據(jù)。
1.代謝廢物積累(waste product accumulation)
細胞代謝產物積累至一定量后會危害細胞,引起衰老,哺乳動物脂褐質的沉積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脂褐質是一些長壽命的蛋白質和DNA、脂類共價縮合形成的巨交聯(lián)物,次級溶酶體是形成脂褐質的場所,由于脂褐質結構致密,不能被徹底水解,又不能排出細胞,結果在細胞內沉積增多,阻礙細胞的物質交流和信號傳遞,最后導致細胞衰老,如老年性癡呆(AD)就是由β-淀粉樣蛋白沉積引起的,因此β-AP可做為AD的鑒定指標。
2.大分子交聯(lián)(cross linking)
過量的大分子交聯(lián)是衰老的一個主要因素,如DNA交聯(lián)和膠原膠聯(lián)均可損害其功能,引起衰老。在臨床方面膠原交聯(lián)和動脈硬化、微血管病變有密切關系。
3.自由基學說(free radical theories)
自由基是一類瞬時形成的含不成對電子的原子或功能基團,普遍存在于生物系統(tǒng)。主要包括:氧自由基(如羥自由基·OH)、氫自由基(·H)、碳自由基、脂自由基等,其中·OH的化學性質最活潑。人體內自由基的產生有兩方面:一是環(huán)境中的高溫、輻射、光解、化學物質等引起的外源性自由基;二是體內各種代謝反應產生的內源性自由基。內源性自由基是人體自由基的主要來源,其產生的主要途徑有:①由線粒體呼吸鏈電子泄漏產生;②由經(jīng)過氧化物酶體的多功能氧化酶(MFO)等催化底物羥化產生。此外,機體血紅蛋白、肌紅蛋白中還可通過非酶促反應產生自由基。
自由基含有未配對電子,具有高度反應活性,可引發(fā)鏈式自由基反應,引起DNA、蛋白質和脂類,尤其是多不飽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等大分子物質變性和交聯(lián),損傷DNA、生物膜、重要的結構蛋白和功能蛋白,從而引起衰老各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實驗表明DNA中OH8dG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OH8dG完全失去堿基配對特異性,不僅OH8dG被錯讀,與之相鄰的胞嘧啶也被錯誤復制。
正常細胞內存在清除自由基的防御系統(tǒng),包括酶系統(tǒng)和非酶系統(tǒng),前者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氫酶(CAT),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非酶系統(tǒng)有維生素E、醌類物質等電子受體。Orr WC和Sohal RS(1994),將銅鋅超氧化物岐化酶(copper-zinc superoxide dismutase)基因導入果蠅,使轉基因株具有3個拷貝的SOD基因,其壽命比野生型延長1/3。這個實驗為衰老的自由基學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jù)。
4.線粒體DNA突變(mitochondrial DNA mutation)
在線粒體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的過程中,大約有1-4%氧轉化為氧自由基,也叫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因此線粒體是自由基濃度最高的細胞器。mtDNA裸露于基質,缺乏結合蛋白的保護,最易受自由基傷害,而催化mtDNA復制的DNA聚合酶γ不具有校正功能,復制錯誤頻率高,同時缺乏有效的修復酶,故mtDNA最容易發(fā)生突變。mtDNA突變使呼吸鏈功能受損,進一步引起自由基堆積,如此反復循環(huán)。衰老個體細胞中mtDNA缺失表現(xiàn)明顯,并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許多研究認為mtDNA缺失與衰老及伴隨的老年衰退性疾病有密切關系。
人類的腦、心、骨骼肌的氧負荷(oxidative stress)最大,因而是最容易衰老的組織。研究表明,限制熱量(caloric restriction)攝入能明顯延長小鼠的壽命。
5.體細胞突變與DNA修復(somatic mutation and DNA repair)
外源的理化因子,內源的自由基本均可損傷DNA,導致體細胞突變。如輻射可以導致年輕的哺乳動物出現(xiàn)衰老的癥狀,這與個體正常衰老非常相似。正常機體內存在DNA的修復機制,可使損傷的DNA得到修復,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這種修復能力下降,導致DNA的錯誤累積,最終細胞衰老死亡。DNA的修復并不均一,轉錄活躍基因被優(yōu)先修復,而在同一基因中轉錄區(qū)被優(yōu)先修復,而徹底的修復僅發(fā)生在細胞分裂的DNA復制時期,這就是干細胞能永保青春的原因。
6.重復基因失活
真核生物基因組DNA重復序列不僅增加基因信息量,而且也是使基因信息免遭機遇性分子損害的一種方式。主要基因的選擇性重復是基因組的保護性機制,也可能是決定細胞衰老速度的一個因素,重復基因的一個拷貝受損或選擇關閉后,其它拷貝被激活,直到最后一份拷貝用完,細胞因缺少某種重要產物而衰亡。實驗證明小鼠肝細胞重復基因的轉錄靈敏度隨年齡而逐漸降低,哺乳動物rRNA基因數(shù)隨年齡而減少。
(二)遺傳學派
認為衰老是遺傳決定的自然演進過程,一切細胞均有內在的預定程序決定其壽命,而細胞壽命又決定種屬壽命的差異,外部因素只能使細胞壽命在限定范圍內變動
1.程序性衰老(programmed senescence)
程序性衰老理論認為,生物的生長、發(fā)育、衰老和死亡都由基因程序控制的,衰老實際上是某些基因依次開啟或關閉的結果。例如在小鼠肝中,胚胎早期表達的胞質丙氨酸轉氨酶(cytosolic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cAAT)為A型,隨后停止表達,但是在衰老時則表達B型cAAT,其它類似的衰老標志物(senescence markers)也有報道,如肝臟中的衰老標志蛋白2(senescence marker protein 2)也是在老年期表達。
此外程序性學派還認為衰老還與神經(jīng)內分泌系統(tǒng)退行性變化以及免疫系統(tǒng)的程序性衰老有關。
2.復制性衰老(replicative senescence)
L.Hayflick (1961)報道,人的成纖維細胞在體外培養(yǎng)時增殖次數(shù)是有限的。后來許多實驗證明,正常的動物細胞無論是在體內生長還是在體外培養(yǎng),其分裂次數(shù)總存在一個“極極值”。此值被稱為“Hayflick”極限,亦稱最大分裂次數(shù)。如人胚成纖維細胞在體外培養(yǎng)時只能增殖60-70代。
細胞增殖次數(shù)與端粒DNA長度有關。Harley等1991發(fā)現(xiàn)體細胞染色體的端粒DNA會隨細胞分裂次數(shù)增加而不斷縮短。細胞DNA每復制一次端粒就縮短一段,當縮短到一定程度至Hayflick點時,可能會啟動DNA損傷檢測點(DNA damage checkpoint),激活p53,引起p21表達(參見第十三章第四節(jié)),導致不可逆地退出細胞周期,走向衰亡。資料表明人的成纖維細胞端粒每年縮短14-18bp,可見染色體的端粒有細胞分裂計數(shù)器的功能,能記憶細胞分裂的次數(shù)。
端粒的長度還與端粒酶(telomerase)的活性有關,端粒酶是一種反轉錄酶,能以自身的RNA為模板合成端粒DNA,在精原細胞、干細胞和腫瘤細胞(如Hela細胞)中有較高的端粒酶活性,而正常體細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很低,呈抑制狀態(tài)。
3.長壽基因(longevity genes)
統(tǒng)計學資料表明,子女的壽命與雙親的壽命有關,各種動物都有相當恒定的平均壽命和最高壽命,成人早衰癥(Werner's syndrome,圖15-1)病人平均39歲時出現(xiàn)衰老,47歲左右生命結束,患嬰幼兒早衰癥(Hutchinson-Gilford syndrome,圖15-2)的小孩在1歲時出現(xiàn)明顯的衰老,12-18歲即過早夭折。由此來看物種的壽命主要取決于遺傳物質,DNA鏈上可能存在一些“長壽基因”或“衰老基因”來決定個體的壽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870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老人更年期要注意什么
下一篇: 我愿和你一起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