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擅用針灸的名醫(yī),對于寒氣小深的疾病,天冷、久病的治療上,曾用“齊刺”來治療,其效果頗佳。
2、董氏奇穴系董氏紹衍祖學,研究發(fā)展,自成一派的一家之學,是一種療效高,應用容易的針灸之學。
3、在后天八卦方位屬“艮”應“胃”,所以土水穴可治久年胃病……由此可見,董氏奇穴與久遠的易經(jīng)八卦、古文典籍是有淵源的,它在許多方面是與“古法針灸”具體的取穴、配穴、辨證、治療的思維是相契合的。
1、8 .老師說用三棱針出血治肝硬化及肝炎。一般在上曲穴點刺出血后,再針肝門、明黃穴較佳。
2、董氏奇穴,源于董氏一門針灸學派,系董氏家傳絕學,由于它具有用穴少、療效快的特點,現(xiàn)已廣泛流傳。本節(jié)繼續(xù)給大家分享董氏奇穴。
3、本穴為董氏針灸三十二解穴之一,是非常重要的解毒穴。 本穴雖在人體背部,但因其重要性和常用頻率遠勝于董針的背部諸穴,又靠近上臂與背部的交界處,故編入四四部。
4、土昌一穴(共五個穴)穴位:在通腎穴向內(nèi)橫開二寸。通腎穴在膝繽骨內(nèi)側(cè)上緣之陷處。每直上2寸增加一穴,共5穴。解剖位置:大腿神經(jīng)、脾之總神經(jīng)、膽之神經(jīng)、肝神經(jīng)。
5、董氏奇穴上三黃分別是:位于大腿內(nèi)側(cè)的正中央處的明黃穴;位于明黃穴上三寸為天黃穴;位于明黃穴下三寸為其黃穴。
1、1 針通三焦:董氏倒馬針刺治療法,因利用三根針同時治療,其療效可通三焦,治療范圍可達所有臟腑,不像傳統(tǒng)針法,只對某一臟腑下兩針,因此倒馬針法較其他針法,針效來得強的原因。
2、倒馬針法具體操作:①先在某一穴位施針(如內(nèi)關(guān));②然后取同經(jīng)鄰近穴位再刺一針(如間使或大緩迅晌陵);③在倒馬針的基礎上可用補瀉,也可用動氣針法與之配合,加強療效。
3、董公認為久病痹癥,用一根針、兩根針治療效用不高,且療效有限,所以創(chuàng)造出董氏針灸特有的“倒馬針法”,用三根針并列的方式針刺相應穴位,相當于組團治療,效果也是1根針單挑的無窮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9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緩解老年人健忘的方法
下一篇: 夏季白領(lǐng)抵抗疲勞的食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