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的關系,很多人進出小區(qū)都要測量體溫,卻發(fā)現(xiàn)每次測量結(jié)果都在36℃多。家人的體溫也很少會高于36.7℃。這就有點納悶了:
這基本是常識: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但為什么身邊所有人的體溫都不到37℃呢?
巧合的是,就在1月7日, 斯坦福大學醫(yī)學院教授朱莉·帕森內(nèi)特(Julie Parsonnet)和她的團隊剛剛發(fā)布了一項研究成果, 發(fā)現(xiàn)自19世紀以來,成年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xù)下降,不到200年間下降了0.4℃,從37℃降到36.6℃。
137℃已經(jīng)成為歷史,
體溫下降并非好事
前幾天,看過一篇關于蝙蝠的文章,也不知道是否權威,但是可以對大家進行一些啟發(fā):
病毒學解密:蝙蝠為何能把上百種病毒封印在體內(nèi)?根本原因很簡單:因為它會飛,看過的朋友都知道,蝙蝠免疫系統(tǒng)強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體溫能保持較高的40℃。
研究顯示,體溫每降低1℃,免疫力就會下降30%以上;體溫每升高1℃,免疫力就會提升5~6倍,這么看的話,蝙蝠的免疫力大概比人類高幾百倍——怪不得蝙蝠百毒不侵,還不會得癌癥......
2為什么體溫降低,
免疫力也會隨之降低呢?
眾所周知,體溫是和基礎代謝率掛鉤的,體溫每上升1℃,基礎代謝會提高13%。體溫過低,可能意味著代謝不好。
反之,基礎代謝率低,體溫下降,血液流速放緩,白細胞的工作效率也隨之變低。慢慢悠悠的白細胞很難在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異物,即使發(fā)現(xiàn)異物了,也很難迅速召集其他白細胞來消滅異物,導致機體容易感染病毒和細菌,引發(fā)疾病。
此外, 白細胞不僅能抵御外部病毒和細菌的攻擊,還能監(jiān)測到體內(nèi)的癌細胞,及時把癌變細胞殺死。
其實,即使是健康人,每天體內(nèi)也會產(chǎn)生約 5000個癌細胞。如果其中一個躲過了免疫系統(tǒng)的監(jiān)視,幸存下來,很快就會1變2、2變4、4變8......最終演化成腫瘤……
3現(xiàn)代人類的體溫為什么會降低呢?1、最主要的原因——缺乏運動科學家分析, 人類體溫在170年間下降了0.4℃,近20年的下降幅度尤其大,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運動。
在離我們并不遙遠的50年前,人們每天都要做很多運動:農(nóng)村的人要種莊稼或者放牧,即使是城市人群,也會每天手洗衣服、自己做飯、清掃房間;大家出門會優(yōu)先考慮步行或自行車,閑暇時靠戶外運動打發(fā)時間。然而,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們好像越來越“懶”了——
吃飯靠外賣,出門就打車,洗衣服有洗衣機,洗碗有洗碗機,掃地有機器人,隨時可以躺在床上打游戲,男生打籃球、女生踢毽子的校園場景一去不復返。
基礎代謝與任何外在活動無關,是一個人什么都不干的時候的自然消耗,而肌肉是人體內(nèi)最大的發(fā)熱器官。較少的肌肉,意味著較低的體溫和較低的基礎代謝。
一個肌肉含量高的人,即使什么也不做也仍然在消耗能量?,F(xiàn)代人運動量的減少,導致肌肉含量普遍低。
基礎代謝下降,能量消耗就會減少,內(nèi)臟脂肪就會增加。而內(nèi)臟脂肪組織會分泌出超過20種不良激素(或者脂肪細胞因子),會引起血管炎,還會削弱胰島素的功能,從而導致癌癥、高血壓、糖尿病等一系列疾病。
2、無處不在的空調(diào),使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不再敏感專家認為,除了肌肉質(zhì)量下降外, 空調(diào)導致的出汗困難也是現(xiàn)代人體溫下降的一大原因。人們長期在空調(diào)屋工作和生活, 大腦下丘腦的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失去了接收刺激的機會,久而久之, 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將對外界溫度不再敏感,從而導致體溫降低。
50年前,孩子的平均體溫都在37度左右,成人的平均體溫在36.5-36.8度之間。而現(xiàn)在,可能令你想不到的是,你的正常體溫已經(jīng)不是36.5度了。
現(xiàn)代化的生活,不合理的飲食及錯誤的生活習慣已經(jīng)使我們的體溫降低了近一度。研究表明,體溫降低一度,免疫力會降低30%以上,相反,如果在正常體溫的基礎上體溫提高一度,免疫力會增加5~6倍。人體的理想體溫是36.5~36.8度。特別是36.5度,可以說是個分水嶺,低于這個溫度,身體的不適將伴隨你的一生,高于這個溫度,你的一生將絲毫不用擔心健康問題,必將能生龍活虎的活下去。你若想隨心所欲的活著,一定要保持36.5度的基本體溫。想要譜寫出一個絢麗多彩的人生的你,請把36.5度的體溫作為你的努力目標。要健康,先調(diào)整體溫 ,想要知道怎樣才能改善身體狀況,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下去嗎?方法極其簡單:那就是提高體溫。每個人的正常體溫都有所不同,你是否想過體溫和運動的關系?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你的正常體溫和免疫力高低有關?是非常神奇的,它不僅能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還跟免疫力、自律神經(jīng)息息相關。要健康、要減肥,都得先調(diào)整體溫。
4體溫過低的危害1、肥胖
比起體重與體內(nèi)脂肪的變化,體溫才是身體健康的重要指標。只要體溫升高,就能擁有即使不限制飲食、不劇烈運動也能自動燃燒脂肪的能力。因為體溫上升1℃,新陳代謝也會上升12%。因而不限制飲食就能夠輕易瘦下去。
此外,身體一旦變得溫暖舒適,水分也更容易排出去,因此臃腫的下半身和突出的小腹,也是很容易就能解決掉的。
2、癌癥
人體體溫35℃時是癌細胞繁殖的最佳溫度。
癌細胞在胃、大腸、食道、子宮、肺等器官內(nèi)部,趁內(nèi)臟溫度偏低時進行繁殖,但相反,在溫度較高的心臟、脾臟里則不能生存。
3、水腫
水腫其實是多余的水分囤積在皮膚組織下未能排出的狀態(tài)。體溫較低時自然會減少體液排泄,而未能排泄的體液存留在體內(nèi),首先是小腹突出和腿部水腫的主要原因。
如果讓體溫循環(huán)流動使腎臟暖和后,不僅使排尿順暢,也使小腹突出和水腫自然沒有了,于是會擁有水分代謝良好的體質(zhì)。
4、便秘
雖說多喝水對便秘有好處,但是就女性而言,便秘基本上是因腸胃溫度過低,蠕動不好而造成的。對于這些“冷腸型”的人而言,攝取更多水分只會讓便秘更加惡化。
讓體溫循環(huán)流動以溫暖小腹與腸胃,或者是泡浴這些方法會使腸胃溫暖起來,便秘就會消除。
5、犯困
寒冷與精神有著密切的關系。上午覺得頭腦不清醒,是因為體溫過低,血液不能運送到大腦里造成的。同時體溫偏低的人容易因為血液循環(huán)不好而導致消沉郁悶。
另外,11月至來年3月這段寒冷的時間里,更是“冷體質(zhì)”人們?nèi)菀追咐У臅r節(jié)。
6、婦科病
對于“冷體質(zhì)”的人們,寒冬時節(jié)拍拍肚子,如果有啪啪的響聲,則表明腸胃囤積過多水分,從而使得下腹部冰冷。子宮肌瘤、子宮癌、卵巢癌的某些成病原因是下腹部的冰冷導致的。
7、不孕
為不孕癥而苦惱的女性也都有“冷體質(zhì)”的特征。讓體溫循環(huán)流動以溫暖小腹,讓子宮和卵巢的血液循環(huán)更順暢,也就擁有了易受孕的體質(zhì)。
8、失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是否有過雙腳冰冷,怎么也睡不著的時候?“冷體質(zhì)”者一旦感覺雙腳發(fā)冷,這時體內(nèi)的主要血液都涌上頭,因為腦內(nèi)充血,使得腦神經(jīng)不易休息,也就不能達到熟睡狀態(tài)。
9、過敏癥
是“冷體質(zhì)”者常患的皮膚疾病。因為出現(xiàn)皮炎、濕疹、花粉癥以及鼻炎等過敏癥狀,其實是肌膚長期處于“冷體質(zhì)”而強迫性將體內(nèi)的水排出、以達到健康狀態(tài)的一種本能反應。
10、腰酸背痛
凡是“冷體質(zhì)”者常有腰酸背痛的癥狀。腰酸背痛是局部長期受冷導致血液循環(huán)不好而產(chǎn)生的病癥。
因此,避免腰背部受冷或在酸痛難耐的地方進行熱敷,會改善血液循環(huán)。
5如何提高體溫?1、每天泡腳
武漢大學健康學院臨床流行病學教授廖皓磊表示加強運動、營養(yǎng),的確可以提高人體基礎代謝率,提高基礎體溫。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運動、營養(yǎng)需要長期堅持。
我們要提高體溫,增強免疫力,需要通過物理療法和行為療法:冬季最好戴帽子,每天泡腳洗熱水澡,多喝熱水?,F(xiàn)在大家宅在家里,無事可以泡泡腳,一天三次不為過。
2、溫柔運動
在目前的特殊時期,不提倡臨時抱佛腳開展高心率、高強度的運動,這樣反而會降低抵抗力。
方艙醫(yī)院八段錦
年輕人在家做做平板支撐、俯臥撐,在跑步機上快走,中老年人可打太極、做養(yǎng)生操,女士跳跳有氧操、做瑜伽等30分鐘左右都是不錯的選擇。運動時心率在120至150之間比較好,既達到運動效果,又不超過普通市民的身體承受能力。
(來源:網(wǎng)絡綜合)
現(xiàn)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945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