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字“五味古法中醫(yī)” →點擊右上角“...”→點選“設為星標★”就不會錯過每篇好文章啦!
豨薟草XixiancaoSIEGESBECKIAEHERBA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豨薟SiegesbeckiaorientalisL.、腺梗豨薟SiegesbeckiapubescensMakino或毛梗豨薟SiegesbeckiaglabrescensMakino的干燥地上部分。
產地主產長江以南各地。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花開前和花期均可采割,除去雜質,曬干。
性狀鑒別本品莖略呈方柱形,多分枝,長30~110cm,直徑0.3~1cm;表面灰綠色、黃棕色或紫棕色,有縱溝和細縱紋,被灰色柔毛;節(jié)明顯,略膨大;質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帶綠色,髓部寬廣,類白色,中空。葉對生,葉片多皺縮、卷曲,展平后呈卵圓形,灰綠色,邊緣有鈍鋸齒,兩面皆有白色柔毛,主脈3出。有的可見黃色頭狀花序,總苞片匙形。氣微,味微苦。
圖片圖片點擊可放大
性味歸經苦、辛,寒。歸肝、腎經。
性能特點本品苦燥辛散,寒能清解,入肝、腎經。善祛筋骨間風濕而通經絡,能清熱解毒而消腫,治痹痛肢麻、中風不遂或腳弱無力,無論寒熱皆宜,屬熱者當生用,屬寒者宜制用;而治瘡瘍腫毒及濕疹痛癢,則惟宜生用。兼能降壓,治高血壓肢麻者宜投。
功效祛風濕,通經絡,清熱解毒,降血壓。
主治病證(1) 風濕痹痛,肢體麻木。
(2)中風手足不遂。
(3)癰腫瘡毒,濕疹瘙癢。
(4)高血壓病。
配伍豨薟草配臭梧桐:豨薟草性寒,功能祛風濕、通經絡、降血壓;臭梧桐性涼,功能祛風、除濕、活絡、降血壓。兩藥相合,既祛風濕、通經絡,治風濕痹痛筋脈拘麻;又降血壓,治高血壓病。若為風濕痹痛肢麻又兼高血壓者用之最宜。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治風寒濕痹宜制用;治熱痹、癰腫、濕疹宜生用。
使用注意生用或大劑量用易致嘔吐,故內服不宜過量。
故事隋朝末年,隋煬帝楊廣殘暴無道,導致各地叛軍、軍閥混戰(zhàn),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大批百姓舉家南遷,由于一路上糧食被部隊征收,大部分難民都食不果腹。
逃到江南的難民,由于水土不服,加之南方氣候潮濕,大部分難民都出現(xiàn)了四肢關節(jié)疼痛等癥狀。處于戰(zhàn)亂時期的人們,由于缺醫(yī)少藥,而且缺少糧食,因此大部分難民即使逃到了南方,能夠活下來的也只有一小部分。這活下來的難民也大都患有四肢關節(jié)疼痛等病。
在逃難的人群中有一對孤苦伶仃的母子倆。母親由于四肢關節(jié)疼痛,已經不能行走多日了,且又長期吃不飽,已經是奄奄一息。瘦小的兒子,看著奄奄一息的母親,悲憤不已。他決定讓母親在離世之前吃上一頓好的,于是就獨自一人去村里討飯。由于糧食已經被軍隊征收了,他在村子里轉了整整一上午都沒有討到一粒糧食。正當他失望之時,無意中看到有一頭小豬在啃食路邊一株長著黃白色小花的野草??吹竭@一幕,他想,既然豬能吃這種草,那么人也肯定能吃。于是他摘了一株嘗了一下,除了感覺有點苦,味道也不是特別難吃。于是,他便采了很多野草回去,用水煮了給母親吃。
母親吃完野草后,四肢疼痛的癥狀竟然漸漸地好轉了,這讓母子倆驚喜萬分。于是他們便把這種草能治療四肢疼痛的作用告知了其他難民,其他難民紛紛按照他們說的去找這種野草吃,吃后不僅能填肚子,還治好了他們四肢關節(jié)疼痛等毛病。
由于這種草原本是豬吃的,所以他們都把這種草叫做肥豬草。這肥豬草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豨薟草,具有祛風濕,利關節(jié),解毒的功效,用來治療風濕痹痛、筋骨無力、腰膝酸軟、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風疹濕瘡等病。
品牌傳播 | 企業(yè)專訪 | 投稿合作請?zhí)砑樱篞Q:40304452溫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專業(yè)中醫(yī)人士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藥,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網絡。我們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此文出于學習分享、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無商業(yè)用途。若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敬請原作者聯(lián)系我們(郵箱:2042938103@qq.com),立即處理。
點擊「贊」+「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吧
目錄1拼音2《*辭典》:豨薟根 2.1出處2.2拼音名2.3來源2.4原形態(tài)2.5功能主治2.6豨薟根的用法用量2.7附方2.8摘錄 附:1用到中藥豨薟根的方劑2用到中藥豨薟根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豨薟根 1拼音 xī xiān gēn
2《*辭典》:豨薟根
①《滇南本草》:"治婦人白帶。"
②《廣西中藥志》:"治外感傷風熱瀉。"
②治頭風劇痛:豨薟根二至四兩,合萱草、蒲公英、浙貝。水煎代茶頻服。(《泉州本草,)
③治火燒傷、燙傷:鮮豨薟根酌量,洗凈,搗細,調花生油或麻油,敷患處。(《泉州本草》)
④治狂犬咬傷:豨薟根和水煎當茶服。并取鮮葉莖適量,和紅糖、冷飯,共搗爛敷患處。(《閩南民間草藥》)
用到中藥豨薟根的方劑 黑魚湯 拼音:hēiyútāng處方:豨薟葉、魚不拘多少。制法:用豨薟葉鋪在鍋底,中間放魚,上以葉覆之,白水...
第一真黃風湯 夏1錢半,福橘皮1錢,當歸身3錢,赤芍藥1錢半,豨薟3錢。功能主治:真中風,初感一切形證。用法用量:...
豨薟散 組成:豨薟草(其葉長如牛舌,其氣如豬臭者)、小薊根、五爪龍、生大蒜各等分。主治:癰疽發(fā)背及一切癤毒...
斂口稀錦散 拼音:liǎnkǒuxījǐnsǎn處方:豨薟草(焙干,為極細末)、雞肉錦(為極細末)。功能主治:...
散痙湯 名:散痙湯組成:防己1錢,白術1兩,澤瀉2錢,豨薟草2錢,炒黑荊芥2錢,薏仁2錢。主治:外感風濕熱...
更多用到中藥豨薟根的方劑
用到中藥豨薟根的中成藥 豨桐丸 藥典標準:品名:豨桐丸XitongWan處方:豨薟草250g、臭梧桐葉500g制法:以上二味,豨薟...
暗治飲 ,柴胡1錢,白芍5錢,生甘草5錢,龍膽草1錢,豨薟草2錢。功能主治袖手疳。生 *** 之頸上,皮包于內而...
豨桐膠囊 名:豨桐膠囊XitongJiaonang處方:豨薟草790g、臭梧桐葉1580g制法:以上二味,加...
豨薟丸 藥典標準:品名:豨薟丸XixianWan處方:豨薟草1000g制法:取豨薟草,切碎,取出租莖500...
痔康片 標準:品名:痔康片ZhikangPian處方:豨薟草、金銀花、槐花、地榆炭、黃芩、大黃制法:以上六...
更多用到中藥豨薟根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豨薟根 《醫(yī)宗金鑒》:[外科卷上眼部]皮翻證 兩)甘草(生,三兩)防風(酒拌,微炒香,二兩)豨薟草(酒蒸,曬干,四兩)共研細末,壯人二錢,弱人一...
《醫(yī)宗金鑒》:[外科卷下發(fā)無定處]大麻風 黃涎,渾身疼悶如碎,然后利下膿血、惡物、臭氣,病根乃去矣!【方歌】醉仙上部癘風重,牛蒡胡麻枸蔓荊,...
《醫(yī)宗金鑒》:[外科卷下發(fā)無定處]疔瘡
現(xiàn)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964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