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我常用此方治老人痰飲或不拘原因的咳嗽,氣急咳咯,膠痰濃厚而胸痛有熱的病證,屢獲滿意的效果?!北孀C施用瓜蔞枳實湯的妙效瓜蔞枳實湯這一個時方,出于明·龔廷賢《萬病回春·痰飲門》,原方為瓜蔞、枳實、當歸、貝母、陳皮、桔梗、茯苓、黃芩、梔子、木香、砂仁、甘草、竹茹、生姜十四味,它與清·沈金鰲《沈氏尊生書》的瓜蔞枳實湯大同小異,沈方有麥冬、人參、蘇子、竹瀝、姜汁,而無黃芩、砂仁、木香、竹茹,共十五味。
現(xiàn)所用的是前方,《萬病回春》中這個方劑主治痰結,咯吐不出,胸膈痛悶,寒熱氣急等癥。我常用此方治老人痰飲或不拘原因的咳嗽,氣急咳咯,膠痰濃厚而胸痛有熱的病證,屢獲滿意的效果。此方看起來平淡無奇,可是辨證論治,用之得當,每有出乎意外的妙效。
1957年葉先生去北京開會,一個星期天,友人來電話邀葉先生去為年近八十的湖南耆宿周震鱗老先生看病。
到了他家里見這位老人圍坐在床上,呼吸氣急,咳嗽,喉間有痰聲,劇咳很久,費了很大力氣,好容易咯出一口痰,他的家人幫助用手指挖出來,痰濃如膠,黏韌而拉得很長,這時患者額上汗出,精疲力竭,但又不能倚靠一下。
據(jù)他的家屬說:昨天剛從北京醫(yī)院回來,醫(yī)院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心臟病,還有高血壓。這個病已經(jīng)多年了,過去每年冬季要發(fā)作,春季暖和,慢慢好轉。近年來病愈發(fā)愈重,常住醫(yī)院,醫(yī)生說并發(fā)肺氣腫、心臟病,且年紀這么大,沒有好辦法了,同意他出院,回家吃吃中藥看。
由李任公的介紹,而邀葉先生去的,聽了他的訴述,相信北京醫(yī)院的診斷是正確的,脈象是弦數(shù)而大,但重按則無力,也可說浮大而弦數(shù),舌苔則很厚,黃而垢膩,口渴不多飲,顏面呈潮紅現(xiàn)象,可能因劇咳氣逆而上部充血,詢知有頭痛腦漲,咳時更甚,并覺煩熱汗出,大便干結,小便少而色濃。
此老肢體骨骼魁梧,但肌肉消瘦。主訴當前最大的苦痛,頭暈疲憊想睡而不能睡,氣急咳嗽,痰在喉間咳不出,遂為之處方,用瓜蔞枳實湯。但又感到患者既有肺氣腫,又有心臟病,而且這么大年齡,很可能隨時有危險發(fā)生,這方子未必能見效。誰知出乎意料,第三天又來邀診,據(jù)說吃了兩劑,好得多了,咳嗽松了,氣較平了。傍晚再去,診得脈象比較緩和,濃痰能順利咳出,氣息亦較平,可以伏幾假寐數(shù)分鐘,據(jù)稱很想睡一睡,可是心胸煩驚,不能安寧,且有譫語。
乃為之處方,原方去木香、砂仁,加半夏、膽星,取竹茹溫膽湯復方的含義,藥后逐漸好轉,能睡眠,又能進食。第三次復診時,咳嗽大減,氣急完全沒有了,患者很高興。連續(xù)五次復診,始終以本方合溫膽湯加減,至最后—次復診時,見此老已起床活動了。1958?1959年,每次葉先生赴京出席政協(xié)全國會議時,他總是邀葉先生去做客,給他開個湯方,此老咳嗽雖未根本清除,但從未發(fā)現(xiàn)過如前樣的嚴重癥狀。
這個病由肺氣腫導致心臟病,當然是事實,可是中醫(yī)診療,是從整體著眼的,決不可受到局部病變所局限,中醫(yī)辨證治療的特點,是應用不同方法去解決不同的矛盾,中醫(yī)診斷,主要在著手抓住特殊“證候群”,因證候是病機伴病理生理矛盾斗爭的具體表現(xiàn),特別是某種特殊證候群,應用與此相適應的經(jīng)驗方劑時,往往有“立竿見影”之效。
推薦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優(yōu)點:懸灸微煙、滲透性強、易操作、隨時隨地灸、多穴位同時灸
燃燒時間:30分鐘左右
方便指數(shù):★★★★★
效果指數(shù):★★★★★
推薦指數(shù):★★★★★
點擊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國 傳煴百年
【每日灸一灸】 風寒感冒,頭痛較重視頻學習轉載僅作觀點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
{五味古法中醫(yī)}
民間中醫(yī)網(wǎng)
華夏中醫(yī)網(wǎng)
原始點論壇
中華傳統(tǒng)文化論壇
(撰稿支持)
| 上古傳承 經(jīng)典中醫(yī) |
已入駐騰訊新聞、鳳凰新聞、今日頭條、搜狐新聞、網(wǎng)易新聞、新浪悅讀、ZAKER、鮮果閱讀等客戶端
原始點公益聯(lián)盟成員
投稿、商務合作,聯(lián)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醫(yī) 』
傳統(tǒng)中醫(yī),專家團隊
健康養(yǎng)生之術、膳食調理之法
高質量健康生活養(yǎng)成計劃請長按此QR碼:
品牌傳播 | 企業(yè)專訪 | 投稿合作
請?zhí)砑観Q:40304452
受到秋燥、秋涼的影響,不少人有咳嗽痰多的癥狀。這時中醫(yī)該怎么治療好呢?下面由我給大家介紹常用止咳化痰的中藥方吧,僅供大家參考。
常用止咳化痰的中藥方
1.麥門冬湯《金匱要略》
組方:麥冬25克 半夏15克 粳米15克 大棗3枚 人參10克 甘草10 克 (人參可單煎同服)
適應癥:用于氣滯虛癥的少陽病,伴有痙攣性咳嗽病癥如急慢性喉炎,急慢性友氣管炎,肺炎、喘息,百日咳、肺結核、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癥,腦溢血、妊娠咳嗽等。
方解:麥冬味甘、有滋潤作用,可將上逆之氣引而下行;半夏有理氣作用,人參、半夏、半夏協(xié)同、有潤燥解燥作用;甘草利氣調味;大棗潤胸、緩解逆之氣;粳米補虛潤胃。
藥物功效:麥冬為滋陰藥,半夏為化痰藥,具有止嘔和鎮(zhèn)咳。
2.甘草麻黃湯《金匱要略》
組方:麻黃15克 甘草10克 (先煎麻黃后入甘草)(避風寒)
適應癥:用于喘息發(fā)作,并呼吸困難時頓服。對于咳喘呼吸困難者施用。效果很好,亦可用于喘息并胸悶脹者。
方解:麻黃止咳止喘;甘草調味,協(xié)同止咳利痰。
藥物功效:麻黃為止咳平喘藥,治咳喘病的簡便良方對支氣喘息和喘息性支氣管炎,有良的療效。
3.小青龍湯《傷寒論》
組方:半夏15克 麻黃10克 芍藥10克 甘草10克 桂枝10克 細辛10克
干姜10克 五味子10克(麻黃入先煎)
適應癥:用于胸中,心下因水毒和寒邪所致引起的咳喘、浮腫。流感、支氣管炎、喘息、肺炎、溫性胸膜炎、肺氣腫、支氣管擴張癥、以及急慢性腎炎和過敏性鼻炎等。
方解:麻黃、桂枝解表證、桂枝抑制水毒上沖,麻黃治咳喘;細辛干姜、半夏去胃內積水、芍藥和五味子平喘;甘草調和諸藥。
藥物功效:麻黃為固表止喘藥、半夏為化痰、桂枝溫中藥,細辛為解表藥。
4.神秘湯《外如秘要》
組方:麻黃15 杏仁15 厚樸15 陳皮15 甘草10 柴胡10 蘇葉10
適應癥:用于呼吸困難痰少而兼有氣郁的支氣管喘息。
方解:麻黃發(fā)汗;祛風寒;治喘息;杏仁和麻黃協(xié)同;治風痰咳喘;陳皮順氣逐痰;厚樸利氣鎮(zhèn)靜,兼痙治喘、蘇葉去風寒解表;厚樸下氣;柴胡祛表里之熱,祛胸脅之邪、消痰止咳;甘草調和諸藥解郁順氣。
藥物功效:麻黃為固表止喘藥,杏仁為止咳藥;柴胡清熱厚樸為理氣藥。 附記:本方對喘息和肺氣腫,有良好療效。
5.蘇葉降氣湯《和劑局方》
組方:蘇葉15 半夏20 陳皮15 厚樸15 前胡15(或柴胡) 桂枝10 當歸10
大棗3枚 甘草10 干姜10
適應癥:用于年老體虛《小便不利,多痰,呼吸緊迫,心下痞而脈弦緊洪大者,以呼吸困難和足發(fā)涼為主癥。
方解:蘇子、前胡、厚樸、陳皮、半夏、除痰、降上逆之氣,并解毒散外寒;當歸潤血補血,桂枝引氣下行,引之歸原;甘草調和諸藥。
藥物功效:陳皮為理氣藥,厚樸理氣藥。前胡理氣除痰當歸為補血藥。
附記:本方對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有良好療效。
常用止咳化痰吃什么食物好
1、柿子
中醫(yī)認為,柿子性寒味甘微澀,歸肺、脾、胃、大腸經(jīng),具有潤肺化痰、清熱生津、澀腸止痢、健脾益胃,生津潤腸、涼血止血等多種功效。對于秋燥咳嗽有痰的人來說,吃點柿子能有效潤肺化痰。
但值得一提的是,對于便秘的患者來說,澀的柿子不要吃,如果柿皮較澀,也最好去皮食用。因為澀的食物大多含有豐富的鞣酸,這是一種收斂物質,對大便有收斂作用,容易造成大便的干結等,加重便秘癥狀。去皮后,柿子肉中的膳食纖維及果膠就能夠良好地軟化大便,緩解便秘癥狀。
2、花生
花生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有扶正補虛、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yǎng)調氣、利水消腫、止血生乳、清咽止瘧的作用,還能夠增強記憶,可以幫助提高寶寶的記憶力,對寶寶有很大的益處。
所以,凡肺虛之人,不分肺氣虛或肺陰虛,都適宜用花生水煮服食,不可炒后食用。
3、豆?jié){
中醫(yī)認為,豆?jié){有利水、潤燥、清肺化痰效果,很適合秋天飲用。豆?jié){中含有類似人體的女性荷爾蒙,有助皮膚光滑白皙,也可維持體態(tài)。豆?jié){的不飽和脂肪酸高、纖維多,且卵磷脂可以健腦,并可調節(jié)血脂、增加鈣和骨質密度,改善停經(jīng)后的更年期癥狀。
除了傳統(tǒng)的黃豆?jié){外,豆?jié){還有很多花樣,如這4種食物:紅棗、枸杞、綠豆、百合,是豆?jié){的最完美搭檔!秋冬季節(jié)飲用,能滋補養(yǎng)顏、驅寒暖身。
4、羅漢果
羅漢果被人們譽為?神仙果?,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養(yǎng)聲潤肺,去除口臭之功效,而且對煙酒過度等引起的聲音嘶啞、咽干口渴等效果尤佳。并且可調降血糖值,改善糖尿病。可保嗓子,還可治療風熱襲肺引起的聲音嘶啞、咳嗽不爽、咽痛等癥??捎糜诜位鹪锟?,咽痛失音,腸燥便秘等癥狀。
購買羅漢果時,可以選個大的、形狀圓的,最好是搖不響,殼不破的。因為羅漢果需要烤干,所以一定要選擇烤好的羅漢果,否則容易出現(xiàn)發(fā)霉生蟲等問題。
5、白蘿卜
中醫(yī)認為,白蘿卜色白屬金,對應五臟中的肺,其性甘平味辛,歸肺脾經(jīng),具有下氣、消食、除疾潤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的功效,主治肺痿、肺熱、便秘、吐血、氣脹、食滯、消化不良、痰多、大小便不通暢等。
白蘿卜性平,對脾肺皆有好處??梢灾笏蕴}卜,配合白糖、姜絲可治寒咳;配合菊花、金銀花可治熱咳;配合銀耳百合可治燥咳;配合山楂、麥芽可治積食咳嗽。個人認為白蘿卜是最安全的食療。除體虛咳嗽使用補藥時不能用,其他時候都可以用。
常用止咳化痰的食療調理
1、玉米須橘皮治咳嗽
玉米須、橘皮各適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風寒咳嗽、痰多。
2、冰糖燉梨化痰止咳
將新鮮的梨去皮,剖開去核,加入適量冰糖,放入鍋中隔水蒸軟即可食用。
3、蘿卜豬肺止咳湯
蘿卜1個、 豬肺1個、杏仁15克。加水共煮1小時,吃肉飲湯;清熱化痰、止咳平喘、治久咳不止、痰多氣促。
4、花生沙參湯治咳嗽少痰
花生米、白果,百合、北沙參各25克、冰糖適量。水煎取汁,加冰糖,每日1劑;潤肺化痰、治久咳痰少、氣短咽干。
5、豆腐糖止咳化痰平喘
豆腐500克、紅糖、白糖各100克。把豆腐當中挖一窩,納入紅,白糖,放入碗內隔水煮30分鐘;一次吃完,連服4次;清熱、生津、潤燥、治咳嗽痰喘。
6、黃精冰糖止咳平喘
黃精(中草藥)30克、冰糖50克。將黃精洗凈,用冷水發(fā)泡,置砂鍋內,再放入冰糖,加水適量,將鍋置爐上,以武火煎煮,后用文火煨熬,直至黃精爛熟為止,每日2次。
吃黃精飲湯可清肺、理脾、益精,用治肺燥肺虛之咳嗽、干咳無痰、咯吐不利、食少口干、腎虛精虧等。
猜你喜歡:
1. 大蒜止咳化痰的偏方
2. 龍利葉的功效與作用
3. 陳皮怎么吃止咳化痰
4. 止咳化痰菜譜大全
5. 冬季養(yǎng)生湯可滋補驅寒
目錄1拼音2注解附:1治療痰證發(fā)熱的方劑2治療痰證發(fā)熱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痰證發(fā)熱 1拼音 tán zhèng fā rè
2注解
痰證發(fā)熱 病證名。因痰證所致之發(fā)熱?!蹲C治匯補·發(fā)熱》:“痰證發(fā)熱,向夜大作,天明漸止,必兼胸膈不快,惡心不食,肢倦體瘦。蓋痰滯中宮,阻滯升降,故惡心痞滿。血無所滋,故夜分轉甚。津液不化而體瘦,氣血阻滯而倦怠。均宜健脾化痰、寬中清火,則痰利而熱除矣。如果實痰為患,滾痰、化痰二丸,皆可選用?!眳⒁姖裉蛋l(fā)熱、痰積發(fā)熱等條。
治療痰證發(fā)熱的方劑 祛痰劑 用于風邪(外風或內風)與痰濁為患的病證。癥見惡寒發(fā)熱,咳嗽咳痰,或眩暈頭痛,或發(fā)為癲癇,甚則昏厥,不...
木一 事,脈滑疾。臨床應用:痘前痧脹:夏子亮幼子,五月發(fā)熱,痰喘氣急,四肢戰(zhàn)動,兩目無神,不省人事,口熱如...
柴胡半夏湯 傷風發(fā)熱惡寒,頭痛無汗而咳嗽,或協(xié)熱自利,及一切痰證,狀似傷寒。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2枚,水煎...
二陳湯 之二陳湯主治流注初起,皮色不異,唯腫唯疼,雖身體發(fā)熱,內未作膿。用法用量:加陽和丸,同煎服。摘錄:《...
六君子湯 者,氣壯足以行其痰也。若中氣一虛,則不足以運痰而痰證見矣。是方也,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前之四君子...
更多治療痰證發(fā)熱的方劑
治療痰證發(fā)熱的中成藥 二陳丸 老體弱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7.服藥期間,若患者發(fā)熱體溫超過38.5℃,或出現(xiàn)喘促氣急者,或咳嗽加重...
更多治療痰證發(fā)熱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痰證發(fā)熱 《醫(yī)學入門》:[外集·卷三(病機)外感]傷寒用藥賦 熱捻丸龍眼核大,薄荷煎湯化下。治結胸胸膈滿痛及痰證發(fā)熱,或咽喉如拽鋸者。平胃消食,陶氏加以果連枳術姜...
《傷寒百證歌》:[卷二]第三十證·四證似傷寒歌 脈證辨之。)中脘寒痰胸痞滿。脈浮自汗體難干。(此痰證也。有痰則胸中痞滿。自汗。脈浮。)食積令人頭必痛...
《明醫(yī)指掌》:[卷五]傷食證二 治中湯,或木香見丸,仍用炒麩皮熨之。二陳湯(方見痰證。)治中湯(方見脾胃。)木香見丸巴豆霜(五分)京...
《明醫(yī)指掌》:[卷三]喘證九 枝,以溫散之。二陳湯(方見痰證條。)麻黃湯(方見發(fā)熱條。)《明醫(yī)指掌》明皇甫中公元1368年—164...
《醫(yī)宗金鑒》:[卷五痘中雜證]咳嗽
現(xiàn)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974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阿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