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領取146個民間老偏方!
古醫(yī)經方中醫(yī)經方精品微信號,中醫(yī)經典傳承關注肩貞穴,手太陽經腧穴,在肩胛部,肩關節(jié)后下方,腋后紋頭直上1寸。主治肩臂部病癥。我們之前說過,肩貞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力學中心”,可以解決肩部多個方向力的問題。從經絡循行上來說,它不僅可以解決手太陽經的問題,還可以解決手少陽經的問題,甚至是手陽明經與手少陽經合病的問題。所以,肩貞穴必然不止一種針刺方法。
刺法一:直刺,至肱三頭肌長頭(起于肩胛骨的盂下關節(jié))
這種刺法主要解決肩胛骨上下移動的問題
刺法二:斜內上刺:大小圓肌的縫隙,觸碰大圓肌的邊
這種刺法主要解決肩胛骨左右移動的問題
刺法三:斜上或斜外上刺:三角肌后束肌腹下
這種刺法主要解決三角肌后束損傷等問題
我們拿一個典型的疾病來舉例說明肩貞穴的應用:
四邊孔綜合征是外科常見病癥,其位于肩關節(jié)后側,由肌肉和骨關節(jié)圍成一個四邊形間隙。其上界為小圓肌和肩胛下肌,下界為大圓肌,內界為肱三頭肌長頭,外界為肱骨上端,由這四部分組成一個四邊形的孔,該孔可容納一拇指,內有腋神經、旋外動脈、橈神經、三頭肌肌支穿行。由于四邊孔的解剖特點,當外傷或者慢性勞損時均可使四邊孔間隙變窄,當肩關節(jié)外展外旋時,就會卡壓腋神經。主要為表現上肢間隙性疼痛和麻木播散上臂和前臂,在肩關節(jié)外展,外旋時癥狀加重。甚則活動受限。嚴重者出現三角肌萎縮,觸診四邊空,出現四邊孔周圍局部壓痛。
四邊孔綜合征的治療以松解小圓肌、大圓肌、肱三頭肌長頭和三角肌后束為主。
松解肱三頭肌長頭,選用刺法一。針尖觸碰肱三頭肌肌腱移行處,刺激肌肉表面肌筋膜,肌筋膜興奮,由點到面,從而帶動肌肉的快速抽動。
松解大小圓肌,選用刺法二。同樣淺刺肌肉表面,引起肌肉跳動。
松解三角肌后束,選用刺法三。在刺法一的基礎上,將針放平,以刺激三角肌后束的邊。
溫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
如果您支持中醫(yī),請多多分享和轉發(fā),功德無量!
有機會免費獲得紙質教材“識別”關注
點,精彩繼續(xù)......《董氏奇穴視頻資料》免費下載
現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988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傷寒論中蘊藏的針灸取穴原則與配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