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現在已經是大多數基層醫(yī)生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術,開展針灸、推拿等中醫(yī)適宜技術,就必須掌握穴位的基礎知識。
我們都知道學習經絡,配合圖譜和歌訣能夠強化記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類整理的十四經絡速記,值得收藏!
1手太陰肺經經穴手太陰肺十一穴,中府云門天府訣,
俠白尺澤孔最存,列缺經渠太淵涉,
魚際拇指白肉際,抵指少商如韭葉。
2手陽明大腸經二十大腸起商陽,二間三間合谷藏,
陽溪偏歷溫溜濟,下廉上廉三里長,
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當,
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寸迎香列。
3足陽明胃經經穴四十五穴足陽明,承泣四白巨髎經,
地倉大迎下頰車,下關頭維對人迎,
水突氣舍連缺盆,氣戶庫房屋翳尋,
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乘滿與梁門,
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存,
水道歸來氣沖飲,髀關伏兔走陰市,
梁丘犢鼻足三里,上巨虛連條口行,
下巨虛下有豐隆,解溪沖陽陷谷同,
內庭厲兌陽明穴,大指次指之端終。
4足太陰脾經經穴二十一穴脾中州,隱白在足大趾頭,
大都太白公孫盛,商丘直上三陰交,
漏谷地機陰陵泉,血海箕門沖門前,
府舍腹結大橫上,腹哀食竇天溪候,
胸鄉(xiāng)周容大包上,從足經腹向胸走。
5手少陰心經經穴九穴心經手少陰,極泉青靈少海深,
靈道通里陰郄邃,神門少府少沖尋。
6手太陽小腸經經穴手太陽經小腸穴,少澤先行小指末,
前谷后溪腕骨間,陽谷須同養(yǎng)老列,
支正小海上肩貞,臑俞天宗秉風合,
曲垣肩外復肩中,天窗循次上天容,
此經穴數一十九,還有顴髎入聽宮。
7足太陽膀胱經經穴六十七穴足太陽,晴明目內紅肉藏,
攢竹眉沖于曲差,五處一五上承光,
通天絡卻下玉枕,天柱發(fā)際大筋上,
大杼風門肺厥陰,心俞督俞膈俞當,
肝膽脾胃具挨次,三焦腎俞海大腸,
關元小腸到膀胱,中膂白環(huán)寸半量,
上次中下四髎穴,一空一空骶孔藏,
會陽尾骨外邊取,附分脊背第二行,
魄戶膏肓神堂寓,譩譆膈關魂門詳,
陽綱意舍胃倉隨,肓門志室至胞肓,
二十一椎秩邊是,承扶臀股紋中央,
殷門浮郄委陽至,委中合陽承筋量,
承山飛揚跗陽繼,昆侖仆參申脈堂,
金門京骨束骨跟,通谷至陰小趾旁。
8足少陰腎經經穴少陰經穴二十七,涌泉然谷與太溪,
大鐘水泉與照海,復溜交信筑賓派,
陰谷膝內輔骨后,以上從足至膝求,
橫骨大赫連氣穴,四滿中注肓俞臍,
商曲石關陰都密,通谷幽門一寸取,
步廊神封膺靈墟,神藏彧中俞府畢。
9手厥陰心包經經穴心包手厥陰九穴,起于天池中沖盡,
心胸肺胃效皆好,諸痛癢瘡亦可尋,
天池乳外旁一寸,天泉腋下二寸循,
曲澤腱內橫紋上,郄門去腕五寸尋,
間使腕后方三寸,內關掌后二寸停,
掌后紋中大陵在,兩條肌腱標準明,
勞宮屈指掌心取,中指未端是中沖。
10手少陽三焦經經穴三焦經穴二十三,關沖液門中渚間,
天井清冷淵消悝,臑會肩髎天髎堂,
天牖翳風瘈脈青,顱息角孫耳門當,
和髎耳前發(fā)際邊,絲竹空在眉外藏。
11足少陽膽經經穴足少陽起瞳子髎,四十四穴君記牢,
聽會上關頷厭集,懸顱懸厘曲鬢分,
率谷天沖浮白次,竅陰完骨本神交,
陽白臨泣目窗開,正營承靈腦空懷,
風池肩井與淵腋,輒筋日月京門結,
帶脈五樞維道連,居髎環(huán)跳風市間,
中瀆陽關陽陵泉,陽交外丘光明宜,
陽輔懸鐘丘墟外,臨泣地五會俠溪,
四趾外端足竅陰,膽經經穴仔細捫。
12足厥陰肝經 足厥陰經十四穴,首穴大敦末期門,
前陰生殖腸膽病,氣血五臟治最靈,
大敦大趾外甲角,行間兩趾縫中討,
太沖關節(jié)后凹陷,中封踝前腱內間,
蠡溝脛中踝上五,中都踝上七寸呼,
膝關陰陵后一寸,曲泉股骨內髁后,
陰包肌間膝上四,五里氣下三寸司,
陰廉氣下二寸中,急脈二五動脈動,
章門十一肋下端,期門乳下二肋全。
13督脈督脈經穴二十九,起長強止齦交上,
腦病為主次分段,急救熱病及肛腸,
尾骨之端是長強,骶管裂孔取腰俞,
十六陽關平髖量,命門十四三懸樞,
十一椎下脊中藏,十椎中樞九筋縮,
七椎之下乃至陽,六靈臺五神道穴,
三椎之下身柱藏,陶道一椎之下取,
大椎就在一椎上,啞門入發(fā)五分處,
風府一寸宛中當,粗隆上緣尋腦戶,
強間戶上寸半量,后頂再上一寸半,
百會七寸頂中央,前頂囟會距寸五,
上星入發(fā)一寸量,神庭五分入發(fā)際,
素髎鼻尖準頭鄉(xiāng),水溝人中溝上取,
兌端唇上尖端藏,齦交上唇系帶底。
14任脈任脈中行二十四,起于會陰承漿停,
強壯為主次分段,泌尿生殖作用宏,
會陰兩陰中間取,曲骨恥骨聯合叢,
中極關元石門穴,每穴相隔一寸均,
氣海臍下一寸半,臍下一寸陰交明,
肚臍中央名神闕,臍上諸穴一寸勻,
水分下脘與建里,中脘上脘巨闕行,
鳩尾歧骨下一寸,中庭劍胸聯合中,
膻中正在兩乳間,玉堂紫宮華蓋重,
再上一肋璇璣穴,胸骨上緣天突通,
廉泉頜下舌骨上,承漿唇下宛宛中。
溫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
如果您支持中醫(yī),請多多分享和轉發(fā),功德無量!
有機會免費獲得紙質教材“識別”關注
明天下午3點,精彩繼續(xù)......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動動手指轉發(fā)到你的朋友圈,讓更多人受益,收獲知識與健康喔!
《董氏奇穴視頻資料》免費下載
穴位是指神經末稍密集或神經干線經過的地方。穴位的學名是腧穴,別名包括:“氣穴”、“氣府”、“節(jié)”、“會”、“骨空”、“脈氣所發(fā)”、“砭灸處”、“穴位”。人體周身約有52個單穴,300個雙穴、50個經外奇穴,共720個穴位。有108個要害穴,其中有72個穴一般點擊不至于致命,其余36個穴是致命穴,俗稱‘死穴‘。死穴又分軟麻、昏眩、輕和重四穴,各種皆有九個穴。合起來為36個致命穴。生死搏斗中,做為‘殺手‘使用。歌訣有:‘百會倒在地,尾閭不還鄉(xiāng),章門被擊中,十人九人亡,太陽和啞門,必然見閻王,斷脊無接骨,膝下急亡身?!弧㈩^頸部位要害穴(共9個)1、百會穴位置: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經屬:為督脈,為手足三陽、督脈之會,被擊中腦暈倒地不省人事。2、神庭位置:頭前部入發(fā)際五分處。經屬:為督脈、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之會穴。被擊中后頭暈、腦脹。3、太陽穴位置:在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后約一寸凹處。經屬:奇穴,被點中后頭昏、眼黑耳鳴。4、耳門穴位置:在耳屏上切跡前、張口呈現凹陷處。經屬:為手少陽三焦經。被點中后,耳鳴頭暈倒地。5、睛明穴位置:在眼內眥角上方0.1寸處。經屬:為足太陽膀胱經。為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蹺、陰蹺五脈之會。被點中后頭昏眼花倒地。6、人中穴位置:在人中溝偏上(溝下沿上量2/3處)經屬:屬督脈,為手、足陽明,督脈之會。被點中后頭暈眼昏。7、啞門穴位置:在頂部后正中線上,第一與第二頸椎棘突之間的凹陷處,(后發(fā)際凹陷處)經屬:為督脈、系督脈與陽維脈之會穴,被點中后,沖擊延髓中樞,失啞、頭暈、倒地不省人事。8、風池穴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處與乳突之間,在當斜方肌和胸鎖乳突之間取穴。經屬:足少陽膽經系手足少陽陰維之會。被擊中后,沖擊延髓中樞,暈迷不醒。9、人迎穴位置:喉結旁開1.5寸經屬:足陽明胃經,被點中后氣滯血淤、頭暈。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個)1、膻中穴位置:在體前正中線,兩乳頭中間。經屬:任脈,是足太陰、少陰,手太陽、少陽;任脈之會。氣會膻中心包募穴。被擊中后,內氣漫散,心慌意亂,神志不清。2、鳩尾穴位置:位于臍上七寸,劍突下半寸。經屬:任脈,系任脈之絡穴。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及肝、膽,震動心臟,血滯而亡。3、巨闕穴位置:在體前正中線,臍上六寸處。經屬:任脈、系心之募穴。擊中后,沖擊肝、膽、震動心臟而亡。4、神闕穴位置:位于臍窩正中。經屬:任脈。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膀胱,傷氣,身體失靈。5、氣海穴位置:位于體前正中線,臍下1寸半。經屬:任脈。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和肋間,破氣血淤,身體失靈。6、關元穴位置:位于臍下三寸處。經屬:任脈、系三陰、任脈之會,小腸之募穴。擊中后,沖擊腹壁下動、靜脈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氣滯血淤。7、中極穴位置:體前正中線,臍下4寸。經屬:任脈、系足三陰、任脈之會,膀胱之募穴。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和神經震動乙結腸,傷氣機。8、曲骨穴位置:腹下部恥骨聯合上緣上方凹陷處。經屬:任脈,系足厥陰肝經與任脈之余。擊中后,傷周天氣機,氣滯血淤。9、鷹窗穴位置:在胸骨中線第三肋間玉堂穴旁開四寸。經屬:足陽明胃經。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和胸前神經及動、靜脈,震動心臟停止供血、休克。10、乳中穴位置:在乳頭中央。經屬:足陽明胃經。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和動脈充血破氣。11、乳根穴位置:在乳頭中央直下一肋間處。經屬:足陽明胃經,左側內為心臟。擊中后,沖擊心臟,休克易亡。12、期門穴位置:位于乳下兩肋間當第六肋間。經屬:屬肝經,肝之募穴。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擊中后,沖擊肝、脾,震動膈肌、氣滯血淤。13、章門穴位置:在腋中線,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時正當肘尖盡處。經屬:足厥陰肝經,系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肝之募穴。擊中后,沖擊肝臟或脾臟,破壞膈肌膜,阻血傷氣。14、商曲穴位置:位于腹中部當任脈、下脘穴的外側五分處。經屬:足少陰腎經,系足少陰與沖脈之會。擊中后,沖擊肋神經和腹壁動脈、震動腸管,傷氣滯血。
一手太陰是肺經,臂內拇側上下循。
中府乳上數三肋,云門鎖骨窩里尋,
二穴相差隔一肋,距腹中行六寸平。
天府腋下三寸取,俠白肘上五寸擒,
尺澤肘中橫紋處,孔最腕上七寸憑,
列缺交叉食指盡,經渠寸口動脈行,
太淵掌后紋頭是,魚際節(jié)后散脈索,
少商穴在大指內,去指甲角韭葉明。
是這樣的吧!
余下部分(是完整的,多給分?。〈蜃趾芾鄣模?br>
二手陽明屬太腸,臂前外側須審量。
商陽食指內側取,二間握拳節(jié)前方,
三間握拳節(jié)后取,合谷虎口歧骨當,
陽溪腕上兩筋肉,偏歷腕上三寸量,
溫溜腕后上五寸,池前四寸下廉鄉(xiāng),
池下三寸上廉穴,三里池下二寸長,
曲池屈肘紋頭是,肘髎大骨外廉旁,
肘上三寸尋五里,臂臑髃下胭端詳,
肩髃肩峰舉臂取,巨骨肩尖骨陷藏,
天鼎扶下一寸取,扶突鼎上結喉旁,
禾髎水溝旁半寸,鼻旁五分是迎香。
三足陽明是胃經,起于頭面向下行。
承泣眼眶邊緣下,四白目下一寸勻。
巨髎鼻旁直瞳子,地倉吻旁四分零,
大迎頜前寸三陷,頰車耳下曲頰臨,
下關耳前捫動脈,頭維四五傍神庭,
入迎結喉旁寸五,水突迎下大筋憑,
直下氣舍平天突,缺盆鎖骨陷凹尋
氣戶鎖下一肋上,相去中行四寸評,
庫房屋翳膺窗接,都隔一肋乳中停,
乳根乳下一肋處,胸部訖穴君順明,
不容巨闕旁二寸,其下承滿與梁門,
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臍旁二寸平,
外陵大巨水道穴,歸來氣沖曲骨臨,
諸穴相隔皆一寸,俱距中行二寸程,
髀關膝上交分取,伏兔膝上起肉形,
陰市膝上方三寸,梁丘膝上二寸呈,
臏外下陷是犢鼻,膝下三寸三里迎,
膝下六寸上巨虛,膝下八寸條口行,
再下一寸下巨虛,踝上八寸豐隆盈,
解溪跗上系鞋處,沖陽跗上五寸明,
陷骨庭后二寸取,次趾外側是內庭,
厲兌次趾外甲角,四十五穴順記清。
四是脾經足太陰,下肢內側向上循,
隱白大趾內甲角,大都節(jié)前陷中尋,
太白核骨白肉際,節(jié)后一寸公孫明,
商丘踝前陷中線,踝上三寸散陰交,
踝商六寸漏谷是,膝下五寸地機朝,
膝內輔下陰陵泉,血海膝髕上內廉,
箕門魚腹大筋內,沖門恥骨上邊緣,
沖上七分求府舍,再上三寸腹結連,
結上寸三大橫穴,適當臍旁四寸騈,
腹哀建里旁四寸,中庭旁六食竇全,
天溪胸鄉(xiāng)周榮上,每隔一肋陷中洇,
大包腋下方六寸,上直淵腋三寸懸。
五是心經手少陰,極泉腋窩動脈牽。
青靈肘上三寸覽,少海肘后五分連,
靈道長后一寸半,通里腕后一寸間,
陰郄去腕五分是,神門銳骨端內緣,
少府小指本節(jié)后,少中小指內側邊。
六小腸經手太陽,臂外后緣尺內詳。
少澤小指外甲角,前谷澤后節(jié)前揚,
后浴握拳節(jié)后取,腕骨腕前骨陷當,
陽谷銳骨下陷取,養(yǎng)老轉手髁空藏,
支正腕后上丘寸,小海肘內紋頭襄,
肩貞胛下兩筋解,臑俞臑后骨下方。
天宗大骨下陷取,秉風胛上骨邊量,
曲垣胛上曲胛陷,陶道傍三外俞章,
大椎旁二中俞穴,天窗扶后大筋廂,
天容耳下曲頰后,顴髎面頰下廉鄉(xiāng),
聽宮二穴歸何處,耳小瓣前陷中央。
七足太陽膀胱經,目內眥是晴明,
眉頭陷中攢竹取,眉沖直上傍神庭,
曲差庭旁一寸半,五處直后上星平,
承光通天絡卻穴,后行俱是寸半程,
玉枕腦產旁寸三,入發(fā)三寸枕骨憑,
天柱項后大筋外,再下脊旁寸半循。
第一大抒二風門,三椎肺俞四厥陰,
心五督六膈俞七,九肝十膽仔細尋,
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十四腎,
氣海十五大腸六,七八關元小腸分,
十九膀胱廿中膂,廿一椎旁白環(huán)生,
上次中下四髎穴,薦骨兩旁骨陷盈,
尾骨之旁會陰穴,第二側線再細詳,
以下夾脊開三寸,二三附分魄戶當,
四椎膏盲神堂五,六譩?膈關藏,
第九魂門陽綱十,十一意舍二胃倉,
十三盲門四志室,十九胞盲廿秩邊。
承扶臀下橫紋取,殷門扶下六寸當,
委陽腘窩沿外側,浮郄委陽一寸上,
委中膝腘紋中處,紋下二寸尋合陽,
承筋合下腓腸中,承山?分肉藏,
飛揚外踝上七寸,跗陽踝上三寸量,
昆侖外踝骨后陷,仆參跟下骨陷方,
踝下五分申脈是,墟后申前金門鄉(xiāng),
大骨外側尋京骨,小趾本節(jié)束骨良,
通谷節(jié)前陷中好,至陰小趾不角巧,
六十七穴分三段,頭后中外穴第找。
八足少陰腎經屬,內側后緣足走腹。
足心凹陷是涌泉,大骨之下取然谷,
太溪內踝后陷中,照海踝下四分逐。
水泉跟下內側邊,大鐘溪泉踵筋間,
復溜踝上二寸取,交信溜前五分騈,
踝上五寸尋筑賓,陰骨溪內兩筋安。
上從中行開半寸,橫骨平取曲骨沿,
大赫氣穴并四滿,中注盲俞亦相牽,
商曲又憑下腕取,后關陽都通谷言,
幽門適當巨闕側,諸穴相距一寸連,
再從中行開二寸,六穴均在肋間隙,
步廊卻近中庭中,神風靈墟神藏兼,
或中俞府平璇璣,相隔一肋仔細研。
九心包經手厥陰,臂內中線諸穴勻。
天池乳后旁一寸,天泉腋下二寸循,
曲澤肘內橫紋上,郄門去腕五寸尋,
間使腕后方三寸,內關掌后二寸停。
掌后橫紋大陵在,兩骨之間陷中捫,
勞宮屈指掌心取,中指末端中沖生。
十手少陽屬三焦,臂外中線頭側繞,
關沖無名指甲外,液門節(jié)前指縫邀,
中渚液門上一寸,陽池腕表橫紋遭,
腕后二寸取外關,支溝腕后三寸安,
會宗溝外橫紋遭。三陽絡在四寸間,
肘前三寸稱四瀆,肘后一寸天井酌,
肘后二寸清冷淵,淵臑之間取消濼,
臑會肩端下三寸,肩髃后一肩髎尋,
天髎肩井后一寸,天牖容后完下捫。
耳重后陷翳風討,契脈耳后青絡找,
顱息亦在青絡上,角孫耳上法際標,
耳門耳前缺陷處,和髎耳前銳發(fā)交,
欲和絲竹空何在,眼眶外緣上眉稍。
十一膽經足少陽,從頭走足行身旁。
外眥五分瞳子髎,聽會耳前珠陷詳,
上關上行一寸是,內斜曲角頷厭當,
懸顱懸厘近頭維,相距半寸君勿忘。
曲鬢耳前發(fā)際標,入發(fā)寸半率谷交,
天沖率后斜五分,浮白沖下一寸繞,
竅陰穴在枕骨上,完骨耳后發(fā)際好。
本神神庭三寸旁,陽白眉上一寸量,
入發(fā)五分頭臨泣,庭維之間取之良。
目窗正營及承靈,相距寸半腦空紹,
風池耳后發(fā)際陷,顱底筋外有陷凹。
肩井缺盆上寸半,淵腋腋下三寸從,
輒筋腋前橫一寸,日月乳下三肋逢。
京門十二肋骨端,帶脈髂上腰間現,
五樞髂上上棘前,略下五分維道見,
居髎維后斜三寸,環(huán)跳髃樞陷中間,
風市垂手中指等,中瀆膝上丘寸陳,
陽關陵上膝髕外,腓骨頭前陽陵泉,
陽交外踝上七寸,外丘踝上七寸云,
二穴相平堪比較,交前丘后距五分,
光明踝五陽輔四,踝上三寸懸鐘尋,
踝前陷中丘墟聞,臨泣四趾本節(jié)捫,
臨下五分地五會,本節(jié)之前俠溪勻,
四趾外端足竅陰,四十四穴仔細吟。
十二肝經足厥陰,前內側線穴細分。
大敦砪趾三分處,行間大次趾縫尋,
太沖本節(jié)后寸半,踝前一寸中封停,
踝上五寸蠡溝是,中都踝上七寸循,
膝關犢鼻下二寸,曲泉曲膝盡橫紋,
陰包膝上方四寸,五里股里內動脈,
陰廉恰在鼠蹊下,急脈陰旁二五真,
十一脅端章門是,乳下二肋尋期門。
1. *** 三個穴位
每分鐘大概呼吸4?6次。
吸氣時用鼻,慢慢地 吸,意想所吸之氣自然地到達丹田,這時腹 部肌肉盡量放松,小腹慢慢地膨大起來;呼氣 時,腹肌盡量收縮,小腹凹進去。 钂I蹲起運動 兩腳開立與肩同寬,身體不要太緊張,腰 部要放松,身體弱的可扶著桌子、床欄桿進行 蹲起鍛煉,逐漸加強力量。
邊下蹲邊吸氣,直 立后再呼氣。 1。
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間,在第二掌骨 的中點,橈側邊緣。也可以用一手的拇指第一 個關節(jié)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口邊,拇指屈曲按 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
正確 *** 合谷穴的方法是,拇指屈曲垂直 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緊一松的按壓,頻率約為 每2秒1次。 按壓的力量較強,穴位下面要求出 現酸、麻、脹,甚至有竄到食指端和肘部以上 的感覺,即有"得氣"的感覺,注意對體質較 差的病人,不宜進行較強的 *** ,孕婦一般不 要 *** 合谷穴。
2。 內關穴 內關穴位于前臂掌側,從近手腕之橫皺紋 的中央,往上約三指寬的中央。
*** 方法是: 一只手的四個指頭握住被 *** 的前臂,使這只 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內關穴,指和兩筋平行, 指甲要短,以指尖有節(jié)奏地按壓并配合一些揉 的動作。和 *** 合谷穴一樣, *** 內關穴也一 定要"得氣"才行。
3。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10厘米,用掌心蓋 住自己的膝蓋骨,五指朝下,中指盡處便是此 穴。
*** 足三里最好采用推拿 *** 相結合的 方法。也可用一些輔助器械和別人的幫助來按。
2.人體有多少個穴位
中醫(yī)認為,人體的穴位分為經穴、奇穴、阿是穴。
經穴是在經絡循行線路上、可以在體表相 應位置尋到、歸屬相應經絡的一類穴位,人體有14條經絡有自己的腧穴,分別是十二正經和任 脈、督脈。任脈、督脈走行在人體前后正中線上,穴位是一個一個的;十二正經對稱地分布在人 體左右兩側,其穴位是左右各有一個,總共有經穴361個。
奇穴是不歸屬于前面提到的14條經 脈的穴位,總共有56個、176處,因為有的奇穴有好幾個,比如十宣有10處,四縫有8處等。阿 是穴是沒有固定部位、隨病變部位或壓痛點而定的穴位,按到這個穴位時,病人會痛得“啊啊” 叫,這就是阿是穴。
人體有這么多穴位,即使是專業(yè)人士把握起來也很麻煩,于是人們根據千百年來總結出的 規(guī)律,特別選出了一類穴位,稱為特定穴,這些穴位具有特殊功能和治療作用,是人體這么多腧 穴中的代表。 比如針灸學所說的五腧穴、原穴、絡穴、郄穴、下合穴、俞穴、募穴、八會穴、八脈交 會穴、交會穴等都屬于特定穴。
保健常用的特定穴主要有五腧穴、俞穴等。五腧穴是十二經在肘膝關節(jié)以下的經穴,每條 經各有5個,分別名為井、滎、輸、經、合,這些穴位各有五行屬性,因為這5個穴位的經氣由弱到 強,流行由淺入深,通過這幾個穴位就可以起到調理整條經絡及五臟六腑的效果。
3.有哪些關于穴位 *** 的知識
上脘穴--按揉為食道減負 上脘穴的最大功效就是 *** 腸道蠕動,經常 *** 此穴位,是對食道的最佳保護,避免飲食過快,造成食物淤積于胃部,產生消化不良,從而導致體重上升。
where:此穴位在胃的上部,在肚臍上方5寸的位置。 HOW:將食指和中指并攏,按照順時針的方向按揉上脘穴3分鐘,就可以達到 *** 穴位的目的。
在為自己準備早餐的同時,就可以隨手按壓此穴位! 中脘穴--艾灸加快胃蠕動 常 *** 中脘穴,胃部蠕動會加快,吞噬細胞吞噬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也會增強,還可提高人體免疫力。扎楊,食物在胃部就可進行有效咀嚼,增強消化能力,促進全身脂肪的燃燒。
WHERE:肚臍上方4寸的地方就是我們要找的中脘穴。 HOW:艾灸是 *** 中脘穴的最佳方法--將 姜切薄片,并將其熏烤,姜汁通過熱度滲入皮膚,中脘穴便得到 *** 。
出門換衣服的時候,就可以用體前熏烤好的姜片來點血! 下脘穴--按壓讓毒素不滯留 下脘穴掌管食物由被初次咀嚼到真正消化的中轉過程。 如果此處不通暢,則容易讓體內毒素逐漸增多,造成小腹、臀部或者大腿處的脂肪堆積,讓女人顯得多余粗重。
WHERE:在肚臍上方的2寸處就可以找到它哦! HOW:不妨每日用雙手大拇指按壓此穴,讓食物順利完成初步切碎到徹底消化的全過程,有助于全身的減肥。 上班等地鐵的時候,可以“ *** ”一下它哦。
4.人體穴位常識
【人體穴位常識】 穴位是指神經末稍密集或神經干線經過的地方。
穴位的學名是腧穴,別名包括:“氣穴”、“氣府”、“節(jié)”、“會”、“骨空”、“脈氣所發(fā)”、“砭灸處”、“穴位”。 人體周身約有52個單穴,300個雙穴、50個經外奇穴,共720個穴位。
有108個要害穴,其中有72個穴一般點擊不至于致命,其余36個穴是致命穴,俗稱‘死穴‘。 死穴又分軟麻、昏眩、輕和重四穴,各種皆有九個穴。
合起來為36個致命穴。生死搏斗中,做為‘殺手‘使用。
歌訣有: ‘百會倒在地, 尾閭不還鄉(xiāng), 章門被擊中, 十人九人亡, 太陽和啞門, 必然見閻王, 斷脊無接骨, 膝下急亡身?!?一、頭頸部位要害穴(共9個) 1、百會穴 位置: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
經屬:為督脈,為手足三陽、督脈之會,被擊中腦暈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頭前部入發(fā)際五分處。
經屬:為督脈、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之會穴。被擊中后頭暈、腦脹。
3、太陽穴 位置:在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后約一寸凹處。 經屬:奇穴,被點中后頭昏、眼黑耳鳴。
4、耳門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跡前、張口呈現凹陷處。 經屬:為手少陽三焦經。
被點中后,耳鳴頭暈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內眥角上方0.1寸處。
經屬:為足太陽膀胱經。為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蹺、陰蹺五脈之會。
被點中后頭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溝偏上(溝下沿上量2/3處) 經屬:屬督脈,為手、足陽明,督脈之會。
被點中后頭暈眼昏。 7、啞門穴 位置:在頂部后正中線上,第一與第二頸椎棘突之間的凹陷處,(后發(fā)際凹陷處) 經屬:為督脈、系督脈與陽維脈之會穴,被點中后,沖擊延髓中樞,失啞、頭暈、倒地不省人事。
8、風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處與乳突之間,在當斜方肌和胸鎖乳突之間取穴。 經屬:足少陽膽經系手足少陽陰維之會。
被擊中后,沖擊延髓中樞,暈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結旁開1.5寸 經屬:足陽明胃經,被點中后氣滯血淤、頭暈。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個) 1、膻中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兩 *** 中間。 經屬:任脈,是足太陰、少陰,手太陽、少陽;任脈之會。
氣會膻中心包募穴。被擊中后,內氣漫散,心慌意亂,神志不清。
2、鳩尾穴 位置:位于臍上七寸,劍突下半寸。 經屬:任脈,系任脈之絡穴。
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及肝、膽,震動心臟,血滯而亡。 3、巨闕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臍上六寸處。
經屬:任脈、系心之募穴。擊中后,沖擊肝、膽、震動心臟而亡。
4、神闕穴 位置:位于臍窩正中。 經屬:任脈。
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膀胱,傷氣,身體失靈。 5、氣海穴 位置:位于體前正中線,臍下1寸半。
經屬:任脈。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和肋間,破氣血淤,身體失靈。
6、關元穴 位置:位于臍下三寸處。 經屬:任脈、系三陰、任脈之會,小腸之募穴。
擊中后,沖擊腹壁下動、靜脈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氣滯血淤。 7、中極穴 位置:體前正中線,臍下4寸。
經屬:任脈、系足三陰、任脈之會,膀胱之募穴。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和神經震動乙結腸,傷氣機。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恥骨聯合上緣上方凹陷處。 經屬:任脈,系足厥陰肝經與任脈之余。
擊中后,傷周天氣機,氣滯血淤。 9、鷹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線第三肋間玉堂穴旁開四寸。
經屬:足陽明胃經。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和胸前神經及動、靜脈,震動心臟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 *** 中央。 經屬:足陽明胃經。
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和動脈充血破氣。 11、乳根穴 位置:在 *** 中央直下一肋間處。
經屬:足陽明胃經,左側內為心臟。擊中后,沖擊心臟,休克易亡。
12、期門穴 位置:位于乳下兩肋間當第六肋間。 經屬:屬肝經,肝之募穴。
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擊中后,沖擊肝、脾,震動膈肌、氣滯血淤。
13、章門穴 位置:在腋中線,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時正當肘尖盡處。 經屬:足厥陰肝經,系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肝之募穴。
擊中后,沖擊肝臟或脾臟,破壞膈肌膜,阻血傷氣。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當任脈、下脘穴的外側五分處。
經屬:足少陰腎經,系足少陰與沖脈之會。擊中后,沖擊肋神經和腹壁動脈、震動腸管,傷氣滯血。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個) 1、膻中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兩 *** 中間。 經屬:任脈,是足太陰、少陰,手太陽、少陽;任脈之會。
氣會膻中心包募穴。被擊中后,內氣漫散,心慌意亂,神志不清。
2、鳩尾穴 位置:位于臍上七寸,劍突下半寸。 經屬:任脈,系任脈之絡穴。
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及肝、膽,震動心臟,血滯而亡。 3、巨闕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臍上六寸處。
經屬:任脈、系心之募穴。擊中后,沖擊肝、膽、震動心臟而亡。
4、神闕穴 位置:位于臍窩正中。 經屬:任脈。
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膀胱,傷氣,身體失靈。 5、氣海穴 位置:位于體前正中線,臍下1寸半。
經屬:任脈。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和肋間,破氣血淤,身體失靈。
6、關元穴 位置:位于臍下三寸處。 經屬:任脈、系三陰、任脈之會,小腸之募穴。
擊中后,沖擊腹壁。
現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991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有了中醫(yī)思維,你就知道中藥為什么能治···
下一篇: 針刀下肢部常用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