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跟在立秋后面的節(jié)氣是處暑
處暑期間人們往往有這種感覺:皮膚變得緊繃繃的
那么,如何“養(yǎng)”掉燥氣呢?
秋季防燥,要以養(yǎng)陰清燥
、潤肺生津為基本原則。在吃方面,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百合、杏仁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在堅持平衡膳食的前提下,應(yīng)適當(dāng)向能養(yǎng)陰、生津、性味甘潤的食品傾斜。具體說來,一是清熱祛燥的粗糧雜豆類
,如麥片、黃小米、玉米、綠豆、白蕓豆等;二是當(dāng)季的蔬果類秋季要多喝水
,但如果我們只喝白開水,有時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帶給我們的負面效應(yīng),因為水分進入人體后,很快就會被蒸發(fā)或排泄出體外。這時,可以用“朝朝鹽水,晚晚蜂蜜”的方法喝走秋燥。方法很簡單,就是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涼的鹽水,晚上睡前喝一杯溫的蜂蜜水。這樣既能補充人體水分,還能防止因秋燥所引起的便秘,是秋季養(yǎng)生防燥的好方法。推薦:預(yù)防“秋燥”三大流食保健方
1
2
3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jieys/1971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秋季飲食:吃蟹謹(jǐn)記三不宜
?)"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