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機體必然會發(fā)生一系列改變,會對人的活動能力和限度產生影響。但通過了解自身生理特點、合理安排體育鍛煉,中年人就能達到增進健康和延緩衰老的目的。
運用現(xiàn)代運動醫(yī)學觀點,分析中年人幾個系統(tǒng)的生理特點:
中樞神經系統(tǒng):神經過程的靈活性降低,興奮與抑制之間相互轉換速度減慢,新的條件反射聯(lián)系較為閑難,導致記憶力減退,神經調節(jié)能力下降,學新的東西較緩慢,腦神經細胞易疲勞,疲勞后恢復也較慢。
心腦血管系統(tǒng):心肌收縮力量減弱,動脈管壁彈性減退,發(fā)生硬化、管壁變窄,血流阻力加大(尤其是小動脈)使血壓升高,體力負荷能力明顯減退,心、腦更易于疲勞,也容易出現(xiàn)意外。
呼吸系統(tǒng):肺組織中的纖維結締組織增多,彈性降低,呼吸肌力量減退,肺的通氣和換氣功能下降,肺活量減小,攝氧量下降。
運動系統(tǒng):骨骼中礦物質成分增加,骨軟骨發(fā)生纖維化或鈣化,韌帶彈性減退,肌肉力量和彈性降低,因而易發(fā)生骨折及關節(jié)疾病,肢體和關節(jié)活動能力和范圍減低和縮小,易發(fā)生勞損。
根據(jù)以上各個系統(tǒng)的特點,可以結合實踐總結出體育鍛煉的要領:
選擇活動速度和力量要求不宜太高,要避免變化過猛及負荷較重的運動。動作要求較簡單,速度較緩慢,要避免身體驟然前傾、后仰、甩頭、旋轉等動作。
呼吸要自然,注意要發(fā)展腹式呼吸,盡量避免憋氣和過分用力的動作。
宜做一些耐力性項目和打拳等,常用的有如下幾種:
①走路:是使人丟棄不愛運動習慣的最容易、最簡便的鍛煉方式,每天最好能有2小時的步行。在速度方面,可逐漸遞增。走路時,上肢擺動要配合下肢跨步,要有力和有一定擺動幅度。
②跑步:耐力性的長跑運動對心肺功能的提高有較大好處,國外人們用長跑來提高健康水平和防治冠心病、高血壓。速度方面也逐漸遞增,心率在120?130次/分或180次/分減去年齡數(shù)為適宜。
③游泳:以放松性游泳為好,不去進行潛水和跳水。
④劃船:是很好的擴胸運動,可提高心肺功能,但不宜過度。
⑤太極拳:也是一種極好的項目,且活動全面,對提高肌肉關節(jié)活動能力作用較大。舞劍、打乒乓球、爬山和旅行等都可作為鍛煉手段。
運動時要注意營養(yǎng)膳食的搭配。營養(yǎng)是維持健康的重要因素,隨年齡的增加人體消化吸收能力衰退,會出現(xiàn)機能下降和疲勞等癥狀,這時需要服用一些抗疲勞的營養(yǎng)補劑。要反對價錢越貴營養(yǎng)價值就越高的觀點。講營養(yǎng),最重要是懂得營養(yǎng)科學知識,更好地選擇、調配,真正發(fā)揮營養(yǎng)品的作用,做到物美價廉。
生、老、病、死是生命過程的自然規(guī)律。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生理活動和代謝過程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按照目前多數(shù)人的意見,六十歲以上就算進入老年期了,這時身體各部分組織處于逐漸老化的過程,也就是平常說的“衰老”。
中老年人的生理變化,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一般說,中老年人的衰老變化,不僅表現(xiàn)在各個組織細胞的變化,機體本身的調節(jié)機能也在退化。因此,人到老年,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和對各種疾病的抵抗力都在下降。老年人的機體各主要系統(tǒng)的變化表現(xiàn)如下:第一,心血管系統(tǒng):由于心肌細胞逐漸老化,使心肌收縮力減弱,心肌收縮速度減慢,心肌每分鐘的排血量也隨著減少,從30~80歲,心肌的排血量平均減少30%。在一般情況下,還能維持生理需要,如果過度勞累,特別是在突然處于各種激奮狀態(tài)的情況下,由于儲備功能不足,適應性差,往往會出現(xiàn)心臟危急的癥狀。
第二,血管老化現(xiàn)象比較明顯,突出表現(xiàn)在動脈硬化:從生理學觀點看,主要表現(xiàn)在血管的彈性降低,由于主動脈彈性降低,高壓和低壓都明顯升高。因為中老年人這種情況比較多,稱為老年性高血壓。血壓過高,又加重了血管的壓力,促進動脈硬化。
第三,呼吸系統(tǒng):中老年人呼吸系統(tǒng)的抵抗力降低,例如,正常呼吸道黏膜覆蓋著纖毛,這些纖毛經常進行規(guī)則而協(xié)調的擺動,不斷地把上面的黏液推向口腔方向,黏液連同其中的微細顆粒由下向上推進,通過咳嗽排出去,或是通過吞咽進入消化道內。所以,呼吸道黏膜具有保護功能。中老年人由于黏膜保護功能減弱,因此容易得呼吸道疾病。
中老年人一般常有不同程度的駝背,胸部變形,加上呼吸肌力量較差,肺活量減少,影響肺容量。由于肺泡通氣量降低,再加上神經系統(tǒng)對呼吸功能的調節(jié)作用的減弱,機體代償適應性差,所以中老年人很容易由于缺氧而損害機體功能。
第四,胃腸道分泌和腸道吸收功能減弱:用X線檢查,可以看見小腸黏膜皺襞比壯年人粗大雜亂。結腸隨著年齡的增長,運動功能降低,所以,中老年人容易出現(xiàn)功能性便秘。
第五,腎臟濾過率降低,清除機能下降,腎小管多數(shù)有退行性病變。另外,腎血管也有一定程度的改變,動脈的內膜增生??偟恼f,中老年人腎臟儲備功能減弱。因此,在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定方面受到一定的影響。
第六,在內分泌方面,婦女絕經期前后,卵巢功能有明顯改變。老年男性70歲以后,雄性激素如睪丸酮的分泌明顯降低。中老年人的胰島素受體和胰島素結合能力也顯著下降,這使中老年人對胰島素敏感度下降,在某些誘因作用下,容易促發(fā)糖尿病。
第七,神經系統(tǒng):中老年人大腦重量比青年人減輕5%~10%,大腦皮質面積減少10%,腦血流量減少20%。所以,人到老年,反應較遲緩,協(xié)調運動障礙,有少數(shù)中老年人可能出現(xiàn)手指和頭部震顫。
第八,運動系統(tǒng):肌肉的質和量都發(fā)生改變,肌纖維縮小。青年人肌肉可能占體重的40%以上,中老年人僅占25%左右。而且,彈性、伸展性、興奮性都減弱,肌肉消耗的氧量也減少。因此,勞動耐力差,容易疲勞。中老年人的骨骼彈性和韌性都減弱,外形雖無明顯變化,內部構造出現(xiàn)骨皮質變薄,骨小梁變細,骨質較脆弱和疏松,易出現(xiàn)腰腿痛和背痛。
第九,能量代謝:中老年人代謝速度減慢,基礎代謝率降低,機體耗氧量也相應降低。據(jù)研究,基礎代謝率的下降,和體內可交換的鉀離子含量減少有關系。因為人體內的鉀,90%存在于肌肉里,中老年人肌肉量少,甚至還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縮,所以導致基礎代謝率下降。
第十,糖、脂肪和蛋白代謝:進入老年期,常有輕度糖代謝異常。中老年人血液中總脂質水平增高,特別是甘油三酯增高最明顯。有些中老年人雖然對飲食比較注意,由于是到老年期才開始改變營養(yǎng)習慣,已經不能影響血脂水平濃度。所以,中老年人采取低脂肪膳食來控制血脂意義不是很大,應當從青年時期就注意控制飲食。
中老年人蛋白代謝的特點是,一些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質減少。血清白蛋白含量略低,球蛋白略高,所以,白蛋白和球蛋白正常比值下降。
中老年人的生理變化是比較復雜的,以上提到的只是幾個主要方面,實際上,個人差異很大,有的人到了古稀之年,還是眼不花,耳不聾,頭腦清醒,動作矯健,工作精力充沛。相反,有的人剛過50歲,就出現(xiàn)明顯的衰老現(xiàn)象,這雖然和遺傳體質有關系,但是更重要的是和個人情緒、社會因素、生活環(huán)境、體育鍛煉、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系。當前,隨著中老年人的增多,對中老年人生理特點的研究也日益深入,這對延緩衰老、促進人們健康長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40歲左右時,體力、精力日漸衰退,許多疾病便是在這個時期發(fā)生或埋下禍根的。不過,中年機能衰退并不可怕,只要中年人懂得這個時期的生理、心理特點,懂得如何保健,講究養(yǎng)生之道,便可減緩衰老,延年益壽。下面就為您介紹幾種常見養(yǎng)生膳食的制作方法,不妨試試看吧!
海帶薏米蛋花湯
主料:海帶50克,薏米30克。
調料:蔥末3克,生姜3克,精鹽3克,味精1克,芝麻油5克,雞蛋清2個。
做法:海帶洗凈,切絲。雞蛋清攪勻。海帶、薏米與蔥、姜、精鹽入砂鍋,加適量水,煮40分鐘,加蛋清、味精,淋芝麻油即成。本品可健脾利濕降脂,有效防治高脂血癥與高蛋白血癥。
泥鰍荷葉湯
主料:泥鰍魚肉250克,鮮荷葉500克。
調料:蔥段3克,蒜5瓣,精鹽3克,味精1克。
做法:泥鰍魚肉洗凈,與諸調料共入鍋內,加水適量中火煮燉。泥鰍肉熟時,加入鮮荷葉,繼續(xù)煮10分鐘即可。配餐湯,取湯溫服。本品可益氣養(yǎng)陰,止煩渴,有效防治糖尿病。
蝦米雞蛋餡餛飩。
主料:蝦米50克,雞蛋2個,鮮蘑菇50克。
輔料:蔥、姜、鹽、味精、麻油各適量,紫菜10克。
做法:將蝦米、雞蛋、鮮蘑菇加調味料做成餡包餛飩,與紫菜同時放入滾水中煮熟,調味即可隨量食用。蝦米是補充鈣質的佳品,常食可防治骨質疏松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aoren/138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老年人心理行為特點
下一篇: 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