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解決老人厭世呢
1.培養(yǎng)多種興趣。老年人一般時間比較充裕,如果沒有一些感興趣的事情可以做,就會產(chǎn)生孤獨感。因此,家屬應該幫助老年人培養(yǎng)一些個人興趣愛好,如種花、喂魚、養(yǎng)鳥、下棋、繪畫、集郵等等,在積極參與各種活動中消除孤獨心理。
2.與晚輩交朋友。老年人如果只有同齡朋友,往往會在好友的相繼去世中體會到自身&ldquo 來日苦短&rdquo ,從而產(chǎn)生悲觀情緒。因此,應該鼓勵老年人多與晚輩交朋友,一方面可以擺脫孤獨心理,另一方面還可以在年輕人蓬勃向上的情緒中受到積極的影響,找回青春,恢復信心。
3.活到老學到老。老年人退休后不能完全脫離社會,應該多尋找一些合適的機會,不斷補充新的知識,繼續(xù)發(fā)揮個人余熱。在體現(xiàn)自身價值的過程中,延緩衰老進程,擺脫孤獨心理,保持身心健康。
4.尊重體貼愛護。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體貼愛護老人是晚輩義不容辭的責任。老年人奮斗一生,為社會、為晚輩辛苦了一輩子,老了以后理應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回報。尤其作為晚輩,更應該孝敬、體諒老年人,不僅要在物質(zhì)上滿足,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多給老人以照顧和關心。
二、引起老人厭世的原因
一,外在原因:
最為普遍的是受子女或其他親屬的拋棄虐待,使生活失去依托,對前途失去信心,心理感到極度的壓抑、空虛、孤獨、失望和悲觀;此外,家庭糾紛,經(jīng)濟拮據(jù),老年喪偶,夫妻離異等等,都可能使老人感到晚年生活的無趣無望,產(chǎn)生嚴重的喪失感和絕望感。
老人厭世該怎么辦,找到根源最關鍵
二,內(nèi)在原因:
最多情況是體弱多病,病魔纏身,久治無效,對生活失去信心和樂趣;還有些老人性格孤僻偏執(zhí),不善社交,覺得生活孤單寂寞,苦澀乏味,產(chǎn)生厭倦感。
老人厭世現(xiàn)象在我們社會中雖然只是個別現(xiàn)象,但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關切和重視。要克服和消除老年人的厭世心理,既需要老年人自身的努力,同時也更需要取得社會各界的理解、關懷和幫助。社會各界尤其是老年人的家庭應為老人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康樂、舒適的晚年生活環(huán)境,使每一個老人都沐浴在和煦溫暖社會大家庭的陽光之中。作為老年人的子女和親屬要孝敬和尊重、體諒老人,不僅要在物質(zhì)上,更重要的還要在精神上多給老人以照顧和關心。任何虐待、歧視甚至拋棄老人的做法都是不道德的、違法的行為,都要受到社會的譴責。作為小輩和晚輩,最可貴的莫過于對老人的體諒、關懷和扶助了。如果老年人的子女和家屬都以這種態(tài)度對待他們,使老人們在精神上得到快慰和幸福,他們怎么會厭世輕生呢?
三、好心情對老人有多重要
在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會有變老的一天。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老年人朋友的一些問題,平時沒有什么事情的時候也要多多關心老人。同時老人保持良好的情緒,對于身體健康極為重要。就老人常見的慢性病而言,就與老人心態(tài)息息相關。
高度焦慮誘發(fā)心臟病
心臟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其典型的表現(xiàn)為胸悶、氣急、疲憊無力等癥狀,嚴重者甚至會出現(xiàn)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許多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高度焦慮的人出現(xiàn)心絞痛發(fā)病率為低焦慮者的2倍。而許多冠心病患者,就是由于不良情緒的刺激而出現(xiàn)心絞痛和心肌梗死,導致突然死亡。所以在平時的生活里面,老人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態(tài),不要過于焦慮。
“壞”脾氣導致高血壓
不良情緒可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而高血壓又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更是人類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當老年人受到嚴重精神創(chuàng)傷,出現(xiàn)憤怒、焦慮、仇恨等激動情緒時,很可能誘發(fā)血壓突然升高,嚴重可引發(fā)腦卒中、心力衰竭、猝死等。老人要注意自己的壞脾氣,能改就盡量去改掉。
“氣”出來的糖尿病
醫(yī)學資料顯示,因心理因素而發(fā)病的糖尿病患者占總體人數(shù)的60%以上,如產(chǎn)生暴怒、焦慮、悲傷等情緒,使得血糖濃度升高,引起機體代謝功能紊亂。此外,高血糖促使其胰腺分泌胰島素,使得疲乏的胰腺進一步受傷,使糖尿病者病情加重。
四、化解情緒短路你需要三個方法
要克服“情緒短路”和“心理斜坡”的不良反應,就要重視自己的心理保健。正如古語所說:“心病還須心藥醫(yī)”。首先要自覺地消除思想上的偏差,人生不可能總是高潮,更不可能事事如意,誰也要在平凡日子中生活,少不了要碰到麻煩事。關鍵是懂得放松自己,以平常心面對生活。只有這樣,才能在不順心時不致陷入煩惱的泥坑而不能自拔。只有善于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才能為自己營造出良好的生理狀態(tài),從而贏得“健康人生”。
其次,應該勇敢面對新生活,主動體驗生活中的不同樂趣,既能在激蕩人心的活動中體驗激情的熱烈奔放,又能在平淡如水的日常生活中享受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既能在群體活動中感受快樂,又能在獨自生活時創(chuàng)造充實。只有這樣,才能在碰到不順心的事或發(fā)生較大轉(zhuǎn)換時,避免產(chǎn)生心理上的反差而誘發(fā)情緒短路或心理斜坡。
其三,適當?shù)亍昂俊笔轻t(yī)治情緒病的良方。對人對事,只要不是原則問題,就大可“糊涂”待之。“糊涂”者指不事事計較誰是誰非,不去時時考慮個人得失,不去每每分析誰占了我的便宜,不去常常思量,自己有沒有吃虧。尤其是老年人,由于有“長者尊嚴關”、“老年面子關”和不自覺而產(chǎn)生的“老子總是正確關”等等?!昂<{百川”的氣量,就更顯得難能可貴了。但是,必須具有大氣量,才可能輕松地生活。寬容,該是老年人心理基礎最重要的一條。
老年人身體衰老、體弱多病、社會適應能力逐漸下降;離、退休后賦閑養(yǎng)老,易滋長老朽感和末日感的悲觀心態(tài);子女婚嫁后另立門戶,老人會產(chǎn)生孤獨、寂寞以及對子女的牽掛心理。下面是幾種老年人常見的心理。
一、焦慮
焦慮是一種內(nèi)心緊張不安,預感到似乎將要發(fā)生某種不利情況的一種焦集的心理體驗。焦慮并非都是病理性的,只有在去除誘因后焦慮仍持續(xù)存在,或總是毫無原因地出現(xiàn)焦慮情緒,而且焦慮的程度嚴重或持續(xù)的時間過長時,才成為一種病態(tài)心理。
1、焦慮的臨床表現(xiàn)
嚴重的焦慮表現(xiàn)為驚恐發(fā)作以及對死亡的恐懼,驚恐發(fā)作時有劇烈的心跳和呼吸急促癥狀?;加袕V泛性焦慮的老年人表現(xiàn)為愁眉苦臉、坐臥不安、搓手頓足、惶惶不可終日。此外,還可能有一系列的軀體癥狀及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礙。
2、焦慮癥的對策
心理治療 耐心傾聽、安慰、解釋、支持等治療可暫時穩(wěn)定和緩解癥狀;行為療法(如松弛訓練、生物反饋治療等)可提高患者對焦慮癥狀的自控能力;認知心理治療可改變患者的不良認知和行為模式,具有較好的遠期治療效果。
藥物治療 抗焦慮藥物能較快解除焦慮癥狀。不過在選擇藥物的種類和調(diào)整藥物的劑量時,要充分考慮到患者年老體弱和內(nèi)臟功能減退的特點。
二、抑郁
老年人易患抑郁癥,其癥狀有情緒低落、興趣喪失、缺乏愉 *** 、自我評價低、睡眠差,甚至有消極厭世的言行。老年人抑郁病情嚴重時思維和動作都會受到抑制,出現(xiàn)類似老年性癡呆癥“真抑郁、假癡呆”的情況。
1、為何人到老年易抑郁
家庭結構改變 以前全家歡聚一堂,共享天倫之樂;如今子女成家分居,老人孤獨寂寞,若再喪偶,老年人經(jīng)受不住打擊,容易抑郁成疾。
觸景生情 見到與自己年齡相近的親朋好友、遠親近鄰相繼離世,會聯(lián)想到自己在世之日已不多,容易積郁成疾,罹患抑郁癥。
角色改變 以前是年富力強、養(yǎng)兒育女、現(xiàn)在反過來要子女來照顧,甚至成為子女的負擔。若子婦對老年人缺乏關心,超級大國年人很容易郁郁寡歡。
其他因素 如疾病纏身、生活自理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經(jīng)濟拮據(jù)、家庭矛盾多等。
2、抑郁癥的對策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中老年夫婦應互相關心、注意與小輩之間的關系、不要過多干涉子女生活、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愛好。多參加公益活動、多與社會接觸、多與年輕人接觸,從他們身上汲取青春活力。
早診斷、早治療 不僅要診治軀體方面的不適,同時還要重視情緒和心理方面的變化,做到早診斷、早治療。
如果一個人產(chǎn)生厭世的心里,一般都是因為情緒低落,對生活缺乏信心才導致的,像這種情況一定要調(diào)整情緒,讓自己高興快樂??梢赃m當?shù)剡M行戶外活動,跑步,打球,讓運動驅(qū)散低落的情緒。如果自我調(diào)整有困難,就可以找心理咨詢師協(xié)助你提升心理能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aoren/626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