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是萬物之源,生命的繁衍生息都離不開它。進入秋季,天氣漸涼,陽光不像夏天那么猛烈,相當于最天然的保健品。秋冬是曬太陽的好時候,這是不花錢的養(yǎng)生妙招,不僅可以溫煦陽氣,還能促進體內(nèi)氣血流通,加快新陳代謝,對身體很有好處。
不論老小都要曬
中醫(yī)認為,曬太陽有三補,一補骨頭,二補陽氣,三補正氣。
曬太陽可促進體內(nèi)維生素D的生成,有利于鈣的吸收。對于小孩而言,曬太陽有利于生長發(fā)育;對于中年人來說,可以減緩骨骼中鈣的流失;對于老人來講,曬太陽不僅可以防治骨質(zhì)疏松,還可以改善抑郁情緒。
中醫(yī)有“采日精”的說法,顧名思義,就是采集陽光以生發(fā)清陽之氣,驅(qū)散體內(nèi)的濁氣,這就是所謂的補陽氣。
正氣是相對于外邪來說的,曬太陽強身健體,可以增強免疫力,有利于機體對抗病邪。
因此,曬太陽對男女老少都有好處。
一天曬三次身體棒
早晨八九點鐘,太陽剛剛升起,陽光是金色的,照在身上可以活血化淤。練習的時候,可以站在環(huán)境較好、視野開闊的地方,面朝東方,閉上眼睛,張開雙臂,掌心朝向太陽,手指微微收攏,想象溫暖的陽光灑滿全身。配合深呼吸,重復(fù)這個動作,曬15~20分鐘后,可以搓熱雙手、暖臉部,再散散步,有清心安神、舒緩疲勞的效果。
頭為諸陽之首,五臟的精華之血和六腑的清陽之氣都匯聚于此,是曬太陽的重點部位。午飯后,太陽當頭,讓陽光曬在頭頂,溫煦百會穴(位于頭頂中心),曬一刻鐘左右,可以通暢百脈、養(yǎng)腦補陽。
到了傍晚,太陽落山,夕陽也很紅,身體背對陽光。人體背為陽,很多經(jīng)脈和穴位都在后背,多曬曬能調(diào)理五臟氣血;最好能邊曬邊拍打按摩,以一刻鐘為宜。
曬太陽還能治病
中醫(yī)講“寒從腳下起”,患有老寒腿或長期腰膝酸軟的老年人,往往是陽虛體質(zhì),秋冬季節(jié)常常手腳冰冷,這種情況不妨多曬曬腿腳,有助于驅(qū)走體內(nèi)寒氣。同時,配合按摩小腿上的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還能抗衰老、延年益壽。
經(jīng)常腹瀉、肚子疼的脾胃虛寒的人可以利用“太陽灸”來調(diào)理身體,面朝太陽,邊曬邊用手反復(fù)按摩肚臍、中脘穴(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中點)以及關(guān)元穴(臍下3寸處),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此法對于宮寒的女性也有好處。
曬太陽別盲目
首先,秋冬陽光和緩,曬的時候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其次,體弱的人千萬別暴曬,容易虛脫。高血壓、心臟病患者也要量力而行,想曬太陽最好戴個遮陽帽。白內(nèi)障患者需要戴防護鏡,以防紫外線直射眼睛。
還要注意,老年人最好不要獨自躺著曬太陽,一不留神睡著了容易著涼感冒。幾個人聚在一起,邊曬太陽邊聊天,既能舒筋活血,又能調(diào)節(jié)情志。
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
就像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樣,人體表面的皮膚經(jīng)光照后也可以自身合成維生素D,因此維生素D又被稱為“光照維生素”。人體合成維生素D的量與年齡、皮膚顏色、光照時間和季節(jié)有關(guān),一般隨年齡增長維生素D合成量減少,淺色皮膚比深色皮膚合成更多,夏季比冬季合成得多。
通常,最經(jīng)濟有效的方法是:冬春季9時至15時,將面部和雙上臂暴露于陽光下5~30分鐘,每周3次即可達到預(yù)防目的。由日光暴露下合成的維生素D是由體內(nèi)自主合成,不會導(dǎo)致過量或中毒,是最好和唯一天然的維生素D來源。
擴展資料:
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的注意事項:
1、盡量選擇避開夏秋季中午紫外線最強烈的時候,選擇清晨或者傍晚陽光不太強烈的時候進行戶外運動,適當增加光照時間和裸露皮膚面積,防止曬傷。嬰兒可以暴露臀部曬太陽。
2、值得注意的是,普通窗玻璃能阻擋90%以上波長300nm以下的光線,隔著玻璃曬太陽顯著影響皮膚合成維生素D。同時,防曬霜可以減少95%以上的維生素D皮膚合成,對于可能缺乏維生素D的人群最好不要過度使用防曬霜。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wǎng)-曬曬太陽,遠離維生素D缺乏
秋冬季日照時間短,家長們更要記得常帶寶寶曬太陽,但要注意曬太陽的方法,請看下面專家的指導(dǎo)建議吧。
曬太陽學(xué)問可大了,不同時間的陽光有不同的健康功效,而且,曬太陽之后還不能洗澡,不然效果會大打折扣。
秋冬季寶寶發(fā)育的速度比較快,當寶寶體格發(fā)育快時,骨骼生長也快,鈣、磷代謝明顯增加,如果在這時候沒有注意保證寶寶鈣元素的吸收,寶寶容易得佝僂病。所以,秋冬季日照時間短,家長們更要記得常帶寶寶曬太陽,但要注意曬太陽的方法,請看下面專家的指導(dǎo)建議吧。
一天曬一小時,維D就足夠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嬰幼兒期常見的營養(yǎng)缺乏癥,一般人以為佝僂病是“缺鈣”,這是錯誤的,應(yīng)為缺乏維生素D。嬰幼兒期生長發(fā)育旺盛,骨骼的生長發(fā)育迅速,需要足量的維生素D才能維持正常的骨骼發(fā)育,當維生素D缺乏時,即可引起本病。
研究發(fā)現(xiàn),將嬰兒每天曬太陽1小時,可產(chǎn)生400國際單位維生素D,就已經(jīng)能滿足嬰兒每天對維生素D的全部需要了。看來,陽光是最好的維生素D“活化劑”,孩子滿月后,家長即可常抱孩子出戶外曬太陽。
怎樣曬太陽更補呢?
別看現(xiàn)在涼風習習,帶著孩子曬太陽,還是得選擇恰當?shù)臅r間和方式。
一、6~9點,9~10點,16~17點,想曬隨時曬
秋冬季臭氧層出現(xiàn)季節(jié)性薄弱,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加強,因此要注意選擇曬太陽的時段。有三個時間段比較適合曬太陽:第一階段為上午6~9時,這時的陽光以溫暖柔和的紅外線占上峰,紫外線相對薄弱。紅外線溫度較高,對人體主要起溫熱作用,可使身體發(fā)熱,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第二、三階段分別是上午9~10時,和下午4~5時,這兩個時間段的照射特點是紫外線中的A光束成分較多,是儲備體內(nèi)“陽光維生素”——維生素D的大好時間;同時還可以促進腸道鈣、磷的吸收,增強體質(zhì),有利于促進骨骼正常鈣化。
二、戴頂帶沿帽,為眼睛防曬
每次曬太陽的時間長短隨嬰兒年齡大小而定,要循序漸進,可由十幾分鐘逐漸增加至1~2小時為宜,或每次15~30分鐘,每天數(shù)次。也可曬一會兒、到蔭涼處休息一會兒。此外,給寶寶戴一頂帶帽沿的小帽子還是有必要的,能保護視網(wǎng)膜,特別是年齡特別小的寶寶,毛發(fā)較稀疏,而且頭顱骨骨板薄,對陽光中紫外線抵抗能力較差。
三、要曬太陽就別“防曬”
有的媽媽怕寶寶感冒,給孩子戴著帽子、手套和口罩,殊不知這樣曬太陽很難達到目的。給寶寶曬太陽應(yīng)根據(jù)當時的氣溫條件,盡可能地暴露皮膚。曬太陽時要注意摘掉圍巾和手套,盡量將皮膚暴露在外,讓陽光與皮膚親密接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qiujiys/1969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秋天養(yǎng)生誤區(qū)不要犯
下一篇: 秋季出游當心被馬蜂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