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過后,天氣變涼了,不少人總感覺渾身不舒服: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潤;鼻腔有干燥感,一不小心還出血;喉嚨也癢癢的,頻頻干咳,有時有少量的痰,卻總是咳而不爽;嘴唇一碰就干裂,痛得喝水、吃飯都困難……這些都是秋燥癥的表現(xiàn)。這時你的體內已經(jīng)出現(xiàn)“燥氣”預警信號,應該立即采取措施。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秋燥與內分泌失調、植物性神經(jīng)功能紊亂有關。中醫(yī)認為,燥是無形之邪,體質陰虛、氣虛的人,容易產(chǎn)生虛熱,熱易傷津。
■干燥綜合征與秋燥有區(qū)別
干燥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主要侵害外分泌腺,包括淚腺及唾液腺等,引起眼干口燥。臨床上病人出現(xiàn)唾液及淚液分泌減少,表現(xiàn)為眼及口的干燥。干燥綜合征是一種全身性疾病,腺體外的臟器如呼吸道、消化道、腎臟、肌肉、關節(jié)、血管等均有可能累及,造成多種多樣的臨床表現(xiàn)。因唾液腺病變而出現(xiàn)的口干、多發(fā)性齲齒、腮腺炎等癥狀,稱為口干燥癥。因淚腺受累使淚腺分泌的黏蛋白減少,從而出現(xiàn)眼干澀、有異物感、少淚等癥狀,稱為眼干燥癥。
干燥綜合征可單獨存在,也可發(fā)生于另一種診斷明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硬化癥等。前者稱為原發(fā)性干燥綜合征,后者稱為繼發(fā)性干燥綜合征。因此,對于干燥綜合癥狀的人,判斷是否患有干燥綜合征,還要檢查其有無自身免疫性缺陷,或合并其他系統(tǒng)性全身免疫性疾病,以明確是秋燥癥還是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干燥綜合征。
預防秋燥:補水為主輔以按摩
一、如何補水:
1、想擁有水嫩肌膚,首先要從飲食上下工夫,多喝水質好的溫涼開水;其次要少吃辛辣食品、牛羊肉和蔥蒜等刺激性的食物。另外,西紅柿健胃消食抗衰老,胡蘿卜可以減輕皮膚干燥,建議常吃。具體的預防可以從生活上注意。如增加各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和堿性食物的攝入。
2、要注意飲水。皮膚細嫩滋潤程度與其水份含量有關。人體水份減少時會出現(xiàn)皮膚干、皮脂腺分泌減少,使得皮肝失去彈性,甚至出現(xiàn)皺紋。因此,為了保持皮膚的濕度,應該注意補充水分。
3、秋冬的沐浴次數(shù)也不要太勤。入秋后適當減少沐浴次數(shù)。因為洗澡過多,會把人身體表面起保護作用的油脂洗掉。在南方,即使每天堅持洗澡,但也不要每次使用沐浴露,因為沐浴露很容易把身體僅存的油脂洗涮掉。此外,沐浴的水溫以24℃至29℃為宜,水溫過高皮膚表面的油脂更易被破壞,毛細血管擴張,加劇皮膚干燥的程度,給皮膚帶來損傷。洗浴時間不宜過長,盆浴20分鐘,淋浴3至5分鐘即可,否則皮膚表面容易脫水。
二、勝于用藥的秋季按摩除燥法
在風干物燥的秋季,為了避免出現(xiàn)口干鼻燥、皮膚干燥、咳嗽少痰等癥狀,可以試試中醫(yī)按摩法,通過按摩刺激有關的經(jīng)絡穴位,可以達到扶正固本、消暑除燥、全身調理的目的,效果甚至勝于用藥。按摩的具體方法如下:
1、用舌尖反復卷摩牙齦內外,直至滿口生津,然后將津液咽下。
2、手掌微屈,手指自然并攏,輕輕拍擊胸部,雙手交替進行。
3、單手或者雙手重疊著放于腹部,先按摩臍部、小腹部,然而反復按摩整個腹部。
4、雙手掌小魚際分別放在腰部兩側,然后上下摩擦,擦至局部發(fā)熱為止。
5、用手掌小魚際著力,摩擦腳心,兩腳交替進行,至腳心發(fā)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qiujiys/1969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秋天身體哪里千萬不能凍
下一篇: 秋季易上火-這些美食對抗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