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在這時候大家如果可以通過合理的飲食來養(yǎng)生,這樣才能在秋季的時候更健康的度過,因此我們應(yīng)該掌握飲食調(diào)節(jié)的方法才行,在秋季的時候我們選擇多喝粥很健康,能對我們健康養(yǎng)生有好處,那么具體應(yīng)該怎么吃,一起看看吧。
玉米棒渣粥
秋季的時候我們首先推薦吃的就是玉米粥了,首先由于玉米性平味甘,入肝、腎、膀胱經(jīng),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健脾滲濕、調(diào)中開胃、益肺寧心、清濕熱等功效,立秋后食用不但能祛秋燥,還有助于延緩衰老,這樣對我們健康是有好處的,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緩解身體不適,是秋季的時候大家養(yǎng)生很適合吃的。
南瓜粥
而且秋季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吃的就是南瓜粥了,這同樣對我們健康是有好處的,而且在經(jīng)過一個夏天的日照和生長,現(xiàn)在的南瓜正是營養(yǎng)最佳的時候。南瓜粥屬溫性,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這時候我們喝南瓜粥對健康養(yǎng)生有幫助,是大家養(yǎng)生不能錯過的好選擇。
紅棗糯米粥
在秋季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吃的就是紅棗糯米粥了,選擇把大棗、糯米同煮,再放入適量白糖,有健脾胃、益氣血、利濕止瀉、生津止渴之功效,對食欲不振、慢性腸炎的人更適用,對腸胃健康很有意義,能幫助我們緩解身體不適,特別對我們解決腸胃不適也有意義,大家不要錯過。
上面介紹的幾款養(yǎng)生粥,我們選擇在秋季的時候吃是非常不錯的,能對我們健康有幫助,可以幫助我們起到一個不錯的養(yǎng)生效果,特別對大家保護好腸胃健康也有意義,所以我們應(yīng)該掌握方法養(yǎng)生,上面介紹的養(yǎng)生粥我們應(yīng)該經(jīng)常吃。
15款秋季養(yǎng)生粥大集合(1)山芋粥:山芋與粳米同煮,常食可防高血壓、動脈硬化、過度肥胖等癥。 (2)芝麻粥:搗碎芝麻與大米同煮, 可治眩暈、記憶力衰退、須發(fā)早白等。芝麻50克、米100克。先將芝麻炒熟,最好研成細末,待米煮熟后,拌入芝麻同食。秋季常食,可益壽延年,還可潤肺,是秋季保健粥的佼佼者。對便秘、肺燥咳嗽者有一定療效。 (3)牛肉粥:切碎牛肉與粥同煮,可補脾胃、強筋骨。 (4)烏雞肉粥:烏雞同粳米同煮,加調(diào)味,用于高血壓、貧血、營養(yǎng)不良等。 (5)木耳粥:取木耳、粳米加冰糖同煮,潤肺生津,滋陰養(yǎng)胃,補腦強心。 (6)胡桃粥:取胡桃仁搗碎同粳米同煮, 有補腎、益肺、潤腸的功用。胡桃肉20克、米100克。核桃肉洗凈,放入鍋中,同米煮粥,大火煮沸,轉(zhuǎn)用文火熬煮至熟即成。常食核桃粥,不僅能補腎,還可以預(yù)防陽萎、遺精,有延衰抗老作用。 (7)枸杞粥:枸杞同粳米共煮,有補腎益血、養(yǎng)陰益目功用。 (8)胡蘿卜粥:取新鮮胡蘿卜切碎, 同粳米共煮,能健胃、補脾,助消化。將胡蘿卜用素油煸炒,加100克米和水煮粥。因胡蘿卜中含有胡蘿卜素,人體攝入后可轉(zhuǎn)化為維生素A,適于皮膚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 (9)栗子粥:栗子肉與粳米共煮, 有補腎強筋、健脾養(yǎng)胃之功用。栗子50克、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因栗子具有良好的養(yǎng)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尤其適用于老年人腰腿酸痛、關(guān)節(jié)痛等。 (10)百合杏仁粥:鮮百合、杏仁與粳米同煮, 加白糖適量溫服,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用于病后虛熱,干咳勞咳。 (11)紅棗糯米粥:山藥、苡仁、荸薺、大棗、糯米同煮, 放入適量白糖,有健脾胃、益氣血、利濕止瀉、生津止渴之功效,適用于病后體弱及貧血、營養(yǎng)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腸炎等患者食用。 (12)蓮米粥:將蓮米發(fā)漲后,在水中用刷子將表皮擦去,抽出蓮心放清水煮爛,再與粳米同煮食用,具有健脾止瀉、益腎固澀、養(yǎng)心安神之功,適用于脾虛食少,腹虛帶下、遺精尿頻、心煩失眠、健忘多夢。 (13)菊花粥:菊花60克、米100克。先將菊花煎湯, 再同米煮成粥。因其具有散風(fēng)熱、清時火、明目等功效,對秋季風(fēng)熱型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有較好的治療功效。同時對心血管疾病也有較好防治作用。 (14)梨子粥:梨子2只, 洗凈后帶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梨具有良好的潤燥作用,可作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 (15)赤小豆粥:赤小豆50克、米100克、白糖少許。赤小豆和米同放鍋中, 大火煮開,改用文火熬煮,食用時,放入白糖即可。有清熱利尿、止渴之功效。早上喝粥功效較好.
2022
立秋
吃什么養(yǎng)生粥最好 這十款粥立秋時節(jié)吃養(yǎng)生潤燥
紅棗蓮子粥
做法:1、紅棗洗凈去核,蓮子、粳米洗凈。2、將紅棗、蓮子、粳米、姜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滾,后改用文火熬至成粥,再用少許鹽調(diào)味即可。
綠豆粥
做法:1、將大米用清水淘凈。綠豆去雜質(zhì),用清水洗凈。2、將綠豆放入鍋中,加清水1750克左右,旺火燒滾,移小火燜燒40分鐘左右,至綠豆酥爛時,放入大米用中火燒煮30分鐘左右,煮至米粒開花,粥湯稠濃即成。冷卻后,加冰糖拌和食用。
荷葉粥
做法:用鮮荷葉一張(約20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為原料。將米洗凈,加水煮粥,臨熟時將鮮荷葉洗凈覆蓋在粥上,燜約15分鐘,揭去荷葉再煮沸片刻即可。喝時可適量加點白糖。
土豆粥
土豆100克,去皮,清洗干凈,切成小塊,和大米100克共煮成粥。中醫(yī)認(rèn)為,土豆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和中、益氣調(diào)中的功效,此粥適用于胃燥、胃痛、便秘等。
梨粥
梨2個,洗凈后連皮切碎,加梗米100克煮粥食用,可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是秋季的保健佳品。
胡桃粥
取胡桃仁搗碎同粳米同煮,有補腎、益肺、潤腸的功用。胡桃肉20克、米100克。核桃肉洗凈,放入鍋中,同米煮粥,大火煮沸,轉(zhuǎn)用文火熬煮至熟即成。常食核桃粥,不僅能補腎,還可以預(yù)防陽萎、遺精,有延衰抗老作用。
白木耳粥
粳米250克,白木耳15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白木耳粥、具有潤肺止咳、益氣補腎的作用。適用于陰虛內(nèi)熱燥咳、氣陰兩虛等病癥。
胡蘿卜粥
取新鮮胡蘿卜切碎,同粳米共煮,能健胃、補脾,助消化。將胡蘿卜用素油煸炒,加100克米和水煮粥。因胡蘿卜中含有胡蘿卜素,人體攝入后可轉(zhuǎn)化為維生素A,適于皮膚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
玉米面粥
玉米面50克,精鹽少許,加水適量,煮成糊粥。玉米面粥具有調(diào)中開胃、利尿止淋的作用。適用于食欲不振或因三焦氣化不利而引起小便短少,甚至尿道澀通、石淋等病癥。
鮮藕粥
粳米250克,鮮藕10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鮮藕具有清熱生津、開胃進食、涼血止血的作用。鮮藕粥適用于肺胃有熱、口渴口臭、咳痰咯血、跌打損傷、淤血滯留等病癥。
喝粥注意事項:
第一、三餐不能都喝粥
三餐喝粥養(yǎng)生是老年人非常普遍的養(yǎng)生誤區(qū),老年人腸胃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適當(dāng)喝粥確實有助于養(yǎng)生,但頓頓喝粥就不可取了。
粥屬于流食,在營養(yǎng)上同米飯面條相比差很多,喝粥不能有效地保證人體正常所需的營養(yǎng)攝入,長期三餐都喝粥會導(dǎo)致老人因營養(yǎng)攝入不足而生病。
喝粥也要注意營養(yǎng)均衡,饅頭、肉、青菜、雞蛋都可以和粥搭配起來喝,即好消化,營養(yǎng)還均衡,這才是正確的養(yǎng)生方法。
第二、喝粥要喝熱的粥
特別是夏日,一定要喝熱溫?zé)岬闹啵夏耆?、孩子以及體質(zhì)寒涼的人,夏季喝冰粥會影響身體汗液的正常排泄,導(dǎo)致體內(nèi)代謝的廢物排不出去,在影響腸胃功能的同時,還會導(dǎo)致老人、兒童以及體質(zhì)虛弱的人身體不適,所以喝粥一定要喝溫?zé)岬摹?/p>
第三、糖尿病人盡量要少喝粥
粥具有消化快易吸收的特點,對于糖尿病人來說,第一是喝粥餓得非???,容易使糖尿病人攝入過多的食物,第二就是粥在糖尿病人的腸道里消化得非???,會使糖尿病人的血糖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升高,非常不利于糖尿病人的身體健康,因此糖尿病人要少喝粥。
第四、胃不好的人也要少喝粥
喝粥養(yǎng)胃是事實,但是這個觀點并不全面。喝粥的時候不用細嚼慢咽, 口腔得不到充分的刺激,不能促進可以幫助消化的口腔唾液腺的分泌,而且粥中所含的水分過高,在進入胃部后還會稀釋胃液,加速胃部膨脹,是胃的蠕動緩慢,這樣非常不利于人體尾部的消化吸收。
因此胃不好的人在喝粥的時候,應(yīng)該慢慢喝,配合蔬菜食用,既能有效地促進腸胃蠕動,也非常的容易消化。
第五、喝粥要分時間
喝粥也是要分時間的,一天當(dāng)中,早晨和晚上是比較適合喝粥的,經(jīng)過一夜之后,人體缺乏水分,粥所含的水分充足,早晨喝粥既可以有效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促進身體器官的蘇醒,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yǎng),所以早晨喝粥非常有利于養(yǎng)生。
晚上也適合喝粥,晚上靠近睡眠時間,粥屬于流質(zhì)食物,進入腸胃后容易消化吸收,不會影響晚上正常的睡眠。
第六、牛奶煮粥更有營養(yǎng)
很多人都認(rèn)為牛奶能夠中和胃酸,對患有消化疾病的人來說,用牛奶煮粥更養(yǎng)生,也有研究證明,牛奶能夠促進人體胃酸的分泌,幫助消化。但對患有胃潰瘍以及乳糖不耐癥的人群來說,牛奶煮粥并不能幫助腸胃消化,反而會對腸胃產(chǎn)生刺激,導(dǎo)致身體不適,牛奶煮粥雖有營養(yǎng),但也應(yīng)分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qiujiys/253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秋季要多喝茶,幫助有效潤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