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生是一個永恒不變的話題,相對于北方來說,南方人更懂得如何養(yǎng)生,南方人喜歡喝茶,喝湯,這些都是養(yǎng)生的不錯的選擇。廣東人喜歡吃,而且各種的食物相互搭配,就可以起到養(yǎng)生的作用,下面來看看秋季它們是如何養(yǎng)生的。
1、蓮藕冬菇豬排骨湯
廣東民間每逢秋冬節(jié)日時都愛用蓮藕蠔豉為湯,即寓意“年年好事”,有益氣養(yǎng)陰、健脾養(yǎng)心的營養(yǎng)功效。入秋之時,最宜以菌菇為湯,菌類入湯又有養(yǎng)胃健脾益氣之功。
材料:蓮藕、豬排骨各600克,冬菇、蠔豉各40克,生姜5片。
做法:各物洗凈,蓮藕刮皮、去節(jié)、切塊;豬排骨切段;冬菇、蠔豉稍浸泡。一起與生姜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約2個小時,下鹽便可。
2、西洋菜蜜棗鮮陳腎煲豬脊骨
秋燥時廣東民間最愛用西洋菜、霸王花、白菜干等煲豬肺、豬骨等湯水,現(xiàn)介紹一款西洋菜蜜棗鮮陳腎煲豬脊骨。入湯的西洋菜有清肺熱、潤肺氣的作用。鮮陳腎即為新鮮的鴨腎和臘鴨腎,有健脾益胃、補血益精的作用,且味道特別醇香誘人。蜜棗能潤肺生津開胃。豬脊骨能補益增髓,合而為湯清潤下火、健脾開胃、滋陰潤燥,為男女老少皆宜的秋燥靚湯。秋季廣東人比較喜歡吃這樣的食譜,既有健脾的作用,而且還能夠補氣血,是不錯的開胃補虛的不二選擇,而且還可以清熱去火。
材料:西洋菜500克、蜜棗2個、鮮鴨腎200克、陳腎150克、豬脊骨200克、豬肉150克、陳皮14個,生姜3片。
做法:各物分別洗凈或剖洗凈。蜜棗去核,陳皮去瓤;豬脊骨切段。一起與生姜下瓦煲,加水3000毫升(12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時,下鹽便可。
關于最受廣東人喜歡的一些養(yǎng)生的湯品的制作方法,我們回去也可以利用這些營養(yǎng)的食材來試試,可以去起到滋陰潤燥的作用,而且還可以起到去火開胃的效果哦,大家可以經常食用,是不錯的養(yǎng)生之選。
用料:老母雞半只、石斛13根、黨參少量、黃芪少量、蟲草少量、枸杞10粒、生姜4片?
1、在雞行買來的老母雞,回家還要認真的清洗去毛哦。然后飛水,去血末。
2、飛水后將所有食材與雞肉裝進砂鍋,倒入與食材同樣高度的開水。
3、加一丟丟鹽,激發(fā)味道。大火猛烈沸騰后,改小火煲3小時。
4、撇撇油開始喝吧。
5、注意,石斛最好吃掉,因為它口感糯糯的,最主要里面營養(yǎng)成分含量高,吃掉保證都進入到我們自己身體咯。
秋季喝什么湯好
酷熱的夏天過去了,天高云淡的秋季隨之而來。在這由熱轉涼的季節(jié)里,人們養(yǎng)生保健又應當注意什么呢?夏天喝的是消暑解熱的湯水,秋天又應該喝什么湯呢?祖國醫(yī)學告訴我們養(yǎng)生必須要注意天人相應,適應季節(jié)氣候的變化,避免外邪侵犯才不易生病。秋天的主氣是“燥”,燥邪侵犯人體就會出現(xiàn)一系列干燥的癥狀,如皮膚干燥皸裂、毛發(fā)不榮,口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少汗,干咳無痰或少痰,甚或咽喉腫痛、痰中帶血、大便秘結等等。要減輕或防止秋燥的發(fā)生,我們應該適當多補充一些水分,多喝一些湯水。這些湯水應該是“清潤”的。清潤的湯水可以滋潤我們的肌膚和內臟,減輕燥邪對肌體的傷害。下面介紹幾款適合秋天的靚湯。
(1)羅漢果白菜干湯:每次選用羅漢果l/3~1/2個,白菜干50克,瘦豬肉100克。用清水將羅漢果、白菜干洗凈,瘦豬肉洗凈切粗件,三物同放進湯煲內,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煲湯,使菜干變軟爛即可。本湯能養(yǎng)陰清肺、潤燥化痰。
(2)沙參玉竹煲老鴨湯:本湯選用沙參50克,玉竹30克,老鴨(大者半只,小者一只)。先將老鴨去毛及內臟洗凈,切粗件;沙參、玉竹洗凈。用中火至文火煲煮一個半小時,調味即可。本湯能滋陰潤肺,養(yǎng)胃生津。
(3)冰糖燉木瓜:選熟木瓜(小者一個,大者半個),去皮去核切件,放入燉盅內,加進適量冰糖,隔水燉1小時。-本品有養(yǎng)陰清潤養(yǎng)顏之功效。
(4)劍花煲豬肺湯:劍花干品30克(若是鮮劍花則取250克),鮮豬肺300克。先將豬肺用清水灌洗干凈后,切粗件;劍花用水稍浸洗凈。然后將二者放進瓦煲內,加進適量清水,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煲煮一小時,調味即可。本湯有潤肺清熱、補肺止咳的功效。
(5)南杏仁燉雪梨湯:取南杏仁12克,雪梨一個,白砂糖30克。先將南杏仁用水稍浸泡去皮,雪梨切成四塊。將杏仁、雪梨、白砂糖一齊放進燉盅內,加清水200毫升,隔水燉l小時后,飲湯食雪梨。本湯有清熱生津、化痰止咳、潤肺的作用。
(6)冰糖銀耳湯:先將銀耳洗凈去雜質,加冷開水浸泡1小時。然后將已發(fā)好的銀耳放進燉盅內,加進適量冰糖和冷開水,隔水蒸2小時。本湯有滋陰潤肺、生津止咳的作用。
1. 南北杏鷓鴣湯
材料 南北杏9克、川貝6克、鷓鴣4只(凈約900克)、瘦肉100克、珧柱3克、清水4杯、大姜片4片。
做法 用大姜片同鷓鴣、瘦肉飛水后,連同珧柱、南北杏、川貝放入燉盅加水加蓋,隔水猛火燉20分鐘,轉慢火燉兩個小時即可。
2. 黑芝麻豬肉湯
材料:黑芝麻60克,瘦豬肉250克,胡蘿卜40克。鹽5克,蔥、姜適量,小麻油10克。
做法:將黑芝麻洗凈,瘦豬肉洗凈并切成小塊,胡蘿卜洗凈,切成小塊后,放入砂鍋中,煲50分鐘,放入鹽、蔥、姜和小麻油,即可食用。
3. 海參木耳湯
海參、黑木耳100克,白木耳50克,大棗40克,瘦豬肉100克,麻油15克,精鹽5克,姜粒5克。
將海參切成薄片,豬肉切成小塊,木耳(水發(fā)后)、大棗洗后一同放入砂鍋內煲湯,煲30-50分鐘后,放入麻油、鹽、姜粒,5分鐘后即可食用。
秋冬喝什么湯比較滋補
秋冬喝什么湯比較滋補,很多人都經常會喝一些湯品,尤其是在廣東這邊,大多數(shù)湯品都是非常熱騰騰的,所以在秋冬多喝滋補的湯對身體是很有幫助的,那秋冬喝什么湯比較滋補呢?
秋冬喝什么湯比較滋補1 1、蓮藕豬腳湯
材料:蓮藕3節(jié),豬腳1只,豬骨250克,姜、料酒適量。
做法:豬腳和豬骨斬件,放進鍋中,加料酒去腥,焯熱水后撈出。蓮藕削皮,切成滾刀塊,生姜切片。全部材料放進湯鍋里,加入10碗清水,大火煮開后繼續(xù)煮10分鐘,轉小火煲2個小時即可,放鹽調味。
功效:養(yǎng)胃滋陰、健脾益氣、化痰益肺。
2、木瓜花生排骨湯
材料:本湯取鮮木瓜一個(約500克),干鮮花生仁100克,鮮豬排骨250克,味料適量。
做法:將鮮木瓜洗凈去皮除核,并切成粗塊件備用。干鮮花生仁用清水洗凈雜質。鮮豬排骨用清水洗凈血污,砍成粗件,并加用精食鹽稍拌勻。然后將上述湯料同放進湯煲內,加進適量清水,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煲煮,煮至花生仁熟透變軟即可。
功效:本湯能滋潤皮膚,潤腸通便。
3、淮山排骨湯
材料:淮山2根,豬小排500克,姜、枸杞子、羅漢果適量。
做法:將排骨切成塊狀然后用水沖洗,洗去污血。倒入少許料酒攪拌均勻以去味。淮山去皮后立刻洗凈放入炒鍋中,用油炒到有些黃色。用水泡枸杞。準備瓦鍋,放入排骨,開始大火煮,30分鐘后放入淮山,接著放入姜片、羅漢果,燉煮半個小時。最后放入枸杞,蓋上蓋子中火熬1小時即可,開鍋食用前加入調味料。
功效:生津清火,補腎益氣、養(yǎng)心滋精。
4、當歸雞湯
材料:土雞800克,當歸20克,花生仁20克,紅棗8顆,黑木耳少許,姜片3片。
做法:將土雞清除內臟后洗干凈,切成塊狀,飛水一邊后備用。準備瓦鍋(當然是瓦鍋燉湯營養(yǎng)好喝),加上2/3的清水燒開。放入所有材料,先大火煮40分鐘,然后轉成中小火繼續(xù)熬1個小時。接著,起蓋放入姜片和少許食鹽,攪拌均勻后蓋上蓋子,大火煮5分鐘關火即可。
功效:活絡筋骨、活血散瘀,既能補血、活血,又能調經。
5、枸杞紅棗烏雞湯
材料:杞子40克,紅棗20枚,生姜2片,烏雞1只。
做法:將烏雞洗凈,去毛、去內臟,放入沸水中滾5分鐘,撈起,用水洗凈,瀝干水。杞子用溫水浸透,用水洗凈,瀝干水。紅棗和生姜用水洗凈。紅棗去核;刮去姜皮,切2片。瓦煲內加入清水,先用猛火對水開,然后放入以上材料,等水再開,改用中火煲3小時。
功效:補血養(yǎng)顏,益精明目。適合身體虛弱或者皮膚干燥者食用。
6、小鵪鶉銀耳蘑菇湯
材料:小鵪鶉1只,鵪鶉蛋5顆,銀耳50克,蘑菇50克,西紅柿50克,料酒、精鹽、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小鵪鶉洗凈,除去內臟,用精鹽、料酒腌制半小時。銀耳用溫水泡發(fā),去蒂撕成小朵。蘑菇冼凈,撕成小片。鵪鶉放湯鍋內,加冷水燒開,撇去浮沫,加精鹽調味,繼續(xù)燉至熟爛,取出放湯碗中。原湯燒開,放入銀耳、蘑菇、鵪鶉蛋稍煮,放入西紅柿,調入味精、胡椒粉,澆入鵪鶉湯碗中即可。
功效:美白養(yǎng)顏,益腎補虛。
7、沙參百合瘦肉湯
材料:北沙參15克,百合30克,無花果5個,豬瘦肉18克,陳皮1片。
做法:將無花果洗干凈,對半剖開;豬瘦肉洗凈,飛水;北沙參、陳皮、百合洗凈。將所有材料一同放入已經煮沸的水中,繼續(xù)用中火煲約兩小時,加少許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北沙參、百合和無花果都具有養(yǎng)陰潤肺、潤燥清咽的作用,豬瘦肉營養(yǎng)滋陰,陳皮行氣健脾、燥濕化痰,這款湯可以滋潤喉嚨,保護聲帶,通暢大便。
8、炙百部紅棗白鴿湯
材料:炙百部12克,紅棗4個,乳鴿1只,生姜2片。
做法:炙百部和紅棗洗凈,并將紅棗的核去掉;乳鴿宰殺干凈,放入沸水中稍滾片刻,洗凈。全部材料一同放入瓦煲中,加入清水1500毫升,用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煲2小時,最后用適量食鹽調味即可。
功效:炙百部性味甘平,具有溫潤肺氣、化痰止咳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痰熱咳嗽者不宜飲用此湯。
9、蘿卜鯽魚湯
材料:鯽魚1條,白蘿卜1根,蔥、姜、花雕酒、鹽適量。
做法:鯽魚剖洗干凈瀝干水分,并用廚房紙巾擦干表面的水分;蘿卜去皮切成條狀;蔥打結;姜切片。鍋內熱油,爆香幾片姜片,放入鯽魚煎至兩面金黃。往鍋中加入足夠的水,加入蔥和剩下的姜,大火煮沸,加入適量花雕酒,繼續(xù)煮至酒氣消散。撇去浮沫后轉中火,加蓋燉煮至湯呈乳白色,大約需要30分鐘的時間。然后加入蘿卜條,繼續(xù)煮約10分鐘,再加入適量食鹽調味,略煮即可。
功效:這款湯制作耗時短,而且很適合秋冬季節(jié)飲用。蘿卜鯽魚湯具有潤燥滋補,健脾益胃,消食化滯,明目潤膚的作用。
10、百合鵪鶉湯
材料:鵪鶉2-4只,紅蘿卜半斤,百合4錢,蜜棗6枚。
做法:鵪鶉托雞鴨檔代切洗凈,去腸雜;紅蘿卜去皮洗凈切件,加百合、蜜棗,放水五碗,煲三小時。
功效:滋陰健肺、止咳補氣、清潤滋補,久咳虛喘者為合。適合全家老少飲用,秋冬季更是合時湯水。
11、無花果杏仁湯
材料:瘦肉4兩,南北杏各3錢,蜜棗5枚,無花果10粒。
做法:瘦肉洗凈,成塊落煲,加放以上各藥材,放六碗水,煲二小時已成。
功效:無花果清熱、利呼吸道系統(tǒng)等器官;南北杏清痰止咳,潤肺養(yǎng)顏;加蜜棗滋潤成方。此湯乃保健平安之湯劑,偶然感冒傷風、咳嗽、痰多,亦可以飲此湯,有益加速療效。
秋冬喝什么湯比較滋補2 1、蓮子百合瘦肉鮑魚湯
蓮子、百合各80克,豬瘦肉、鮮鮑魚各300克,生姜2片、生蔥1條。蓮子、百合浸泡,置沸水中滾3分鐘撈起,去蓮衣蓮芯;以姜1片和蔥1條和鮑魚瘦肉置沸水中滾5分鐘撈起,棄姜蔥;一起與姜1片放進瓦煲內,加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鹽便可。中醫(yī)認為鮑魚能養(yǎng)血柔肝,解痹通絡,滋陰益精和清熱明目。以健脾補腎、益心固精的蓮子,養(yǎng)胃生津、溫肺止咳、安神澤膚的百合,滋陰益髓的豬瘦肉煲鮮鮑魚,湯味香濃,有滋潤滋陰之功效,為今日靚湯。
2、橄欖蘿卜煲豬肺湯
橄欖150克、蘿卜500~1000克、豬肺1個。蘿卜洗凈、去皮,切為塊狀,橄欖洗凈,用清水浸泡片刻;豬肺切厚片塊,浸泡于清水中,用手擠洗干凈,放進開水中煮5分鐘,撈起過冷水,瀝干水后,一起放置瓦煲里;加入清水10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約2個小時。加入適量鹽和生油便成。醫(yī)師將青橄欖比喻為“青龍”,白蘿卜比喻為“白虎”,在中醫(yī)上合二為一成就了這“青龍白虎湯”用于治療喉癥,加上瘦肉為藥引,可消炎、消滯,治療急性咽喉炎、流行可愛冒、肝氣淤滯所致的兩肋作痛等病癥。
3、芡實薏米淮山蓮藕排骨湯
淮山15克、薏米10克、芡實10克、紅棗5-6顆、蓮藕1節(jié)、排骨1斤。將排骨清洗干凈,放入湯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多),加入適量的蔥、姜、料酒,大火燒開后撇去浮沫。加入淮山、芡實、薏米,轉小火,同燉1個小時,再加入切好的藕和胡蘿卜,還有紅棗,同燉30分鐘;加入鹽調味,出鍋即可?;瓷?、蓮藕、芡實、豬肉健脾,薏米去濕。芡實與淮山比較,兩者都能健脾,淮山補益力較強,芡實固澀里較好。
4、杏仁雪梨瘦肉湯
雪梨1個,瘦豬肉200克,杏仁10顆,紅棗2顆,食鹽、水適量。將豬肉切大塊放入水中大火燒開后煮一兩分鐘,然后撈出,洗去表面的浮沫,瀝干待用,將雪梨去皮去核后切塊,杏仁漂洗干凈,紅棗洗凈后去核對半切開備用;將雪梨、豬腱子肉、蜜棗、杏仁放入燉盅內,加入約1000毫升的清水,蓋上燉盅蓋子,放入電燉鍋內,加入適量的水,再蓋上燉鍋蓋子,燉約2小時后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論是杏仁還是雪梨都是滋陰潤肺、止咳平喘的好食材,秋季適當喝一些,有助養(yǎng)肺潤燥、止咳平喘。
秋冬喝什么湯比較滋補3 一、杏仁珍珠豆腐湯
所需材料:大杏仁、內脂豆腐、珍珠粉、葡萄糖
制作方法:先將所有的材料都清洗干凈,然后將豆腐切成塊狀備用
把杏仁先放到水中先煮10分鐘,然后把豆腐塊放進去,等其煮開之后,加入準備好的珍珠粉和葡萄糖粉就可以了。
此湯做法簡單,而杏仁,豆腐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最適合任何年齡層的人在秋冬季清補食用了。
二、豬腳花生湯
材料:豬前腳一只、花生2兩、淮山一兩
做法:將豬腳、淮山等切成塊狀,然后一起放入鍋中用大火煮開,改成文火在燉煮兩個小時之后加入蔥,生姜、料酒等調味品就可以了。
此湯的最大功效是可補充膠原蛋白,補血,同時對于滋潤皮膚,增加皮膚的彈性也有很大的幫助的。
三、首烏鴿蛋湯
材料:何首烏、熟地、鴿子、草菇
制作方法:先鴿子蛋煮熟之后放在冷水中剝皮。
把何首烏、熟地放到鍋中煎煮半個小時然后去渣,
用何首烏和熟地汁煮鴿子蛋就可以了。
此湯適合男女秋冬季補腎中身,促精血,對于整個身體健康都是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四、杜蓉仙子湯
材料:杜仲8克、肉蓯蓉5克、豬腰一個
做法:先將豬腰洗干凈去掉其筋骨,挎花刀(這豬腰得好不好吃,這切工可非常關鍵,所以建議主婦們都去好好學習下切工。
將肉蓯蓉和杜仲一起放入砂鍋中煎,然后去渣留汁備用。
把豬腰放到其汁中在煮開,同時可依據(jù)自己的口味加入生姜,蔥花隔水燉40分鐘后加入食用鹽就可以了。
杜蓉仙子湯具有滋陰助陽,調理補腎的功效,特別是對于疲勞過度的人具有很好的滋補元氣的作用。
五、雙黃羊肉湯
材料:羊肉一斤、黃芪三克、當歸3克、胡蘿卜一根
做法:將切好的羊肉先放到沸水中焯一下然后倒掉其水,另取一鍋;
燒熱,加入料酒,生姜、蔥,放入羊肉然后燉兩個小時等其肉爛了之后加入食用鹽在蓋好鍋蓋就可了。
此湯具有溫中補氣之功效,特別是對于面色蒼白,身體虛弱需要扶正培本的人具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六、養(yǎng)顏烏雞湯
材料:烏雞一只、甲魚、鹿茸、后尖肉、枸杞子
做法:把烏雞、甲魚洗干凈切成塊,然后把其它各種材料放到中藥包中
將所有的材料放到水中燉3個小時,起鍋之時不需要加任何的調味品直接就可服用了。
此湯最適合夫妻共同食用了,其中具有滋陰益氣,和胃,補血等功效。
七、時蔬養(yǎng)顏湯
芹菜、南瓜、胡蘿卜、海帶、黃花菜、燈籠椒、西蘭花、蘆筍、黃瓜等應季蔬菜
做法:先將塊狀的蔬菜放到濃湯中煮40分鐘,此間可將海帶、蘆筍、黃花菜等增放到水中焯一下。
最后將所有的材料都放到一鍋加入調味品在煮5分鐘就可了。
此湯具有祛風解毒之功效,特別是對于女性朋友冬季多喝。
適合秋天滋補的湯做法如下:
1、白蘿卜銀耳老鴨湯:白蘿卜有生津開胃的作用,而老鴨、銀耳則滋陰潤肺。將蘿卜和銀耳放入清淡的鴨湯中小火慢燉,湯清潤可口,對于秋季干燥等秋后不適有一定緩解作用;
2、木瓜胡蘿卜玉米湯:木瓜中維生素C含量較為豐富,玉米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于緩解秋季干燥、預防便秘有一定輔助作用。使用木瓜、胡蘿卜、甜玉米、帶皮豬肉半斤一起燉煮,味道清甜,并且較為滋潤,適合秋天喝;
3、白菜蜜棗牛百葉湯:秋天天氣干燥,牛百葉、豬瘦肉、白菜、蜜棗等一起配伍,可清潤生津、調養(yǎng)脾胃,適合胃津不足、口渴多飲,或燥熱傷肺之干咳痰少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qiujiys/277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