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有20項符合查詢結(jié)果,庫內(nèi)數(shù)據(jù)總量為1,733,198項。(搜索耗時:0.0290秒) [XML]
清凈身心大眾,既知生死兩途,輪回苦惱,便當(dāng)發(fā)愿生心,以求出世。但出世的高人,自有最上一乘出世之法。這出世法,即世法轉(zhuǎn)身,本都無法,因心而有。世法、出世法,只在一心所用順逆不同,其實只是一法。法亦非真,...
欄目:羲黃講堂 作者:大道家園
戒行精嚴(yán)修行之士,既已割愛拋緣,以求出世。假如愛欲重生,幻緣不滅,則此心依舊牽纏縛,復(fù)入網(wǎng)羅,須于未兆之前,預(yù)作提防之計。不然則從前之功徒廢,未來之魔業(yè)難逃,可不慮哉! 大眾,自古大圣賢,莫不以戒攝心...
欄目:羲黃講堂 作者:大道家園
《碧苑壇經(jīng)》(龍門心法) 碧 苑 壇 經(jīng) 大清高士全真演教龍門承律第七代崑陽子王常月演 第八代戒弟子施守平纂 第十一代宗裔閔一得訂 碧 苑 壇 經(jīng) 卷 首 一、心法真言 康熙二年,歲在癸卯,十月之吉
欄目:丹道五大流派 作者:大道家園
皈依三寶三寶者,道經(jīng)師也。道本虛空,無形無名,非經(jīng)不可以明道。道在經(jīng)中,幽深微妙,非師不能得其理。若不皈依三寶,必致輪回邪道,顛倒沉迷。凡修真學(xué)道之士,志心皈命者,須作難遭之想。第一皈依,無上道寶,當(dāng)...
欄目:羲黃講堂 作者:大道家園
自古圣賢仙佛,證果成真,無師不度。所以師師相授,口口相傳,心心相印。就中道理,一貫而通。如乳水合,似膠漆投,同氣相求,同聲相應(yīng),水天一色,燈月交輝,方能盡其師弟之道。大眾,我見世人,求師問道頗多,但多...
欄目:羲黃講堂 作者:大道家園
定慧等持 大眾,但受中極戒者,先將初真十戒,細(xì)微妙行,密密行持過了的,方來進(jìn)受中極三百大戒。大眾,中極戒與初真戒有甚么分別?一戒無所不戒,一真無所不真了。怎么初真之后,又有中極,中極之后,又有天仙,這...
欄目:羲黃講堂 作者:大道家園
忍辱降心修行人第一大病,是嗔毒。這嗔字,不是著了我相,就是著了人相,把六欲七情,都包在這嗔字里,千衍萬過,都從嗔起。嗔字即是無明孽火,三毒之一毒。內(nèi)則焚己,外則焚人。把一點靈根,生生燒死;把一座法身,...
欄目:羲黃講堂 作者:大道家園
拂塵技法是武當(dāng)龍門派古傳上乘功法,頗受道門弟子養(yǎng)生防身之寶器。一、基本要求龍門拂塵易學(xué)易練,每一個動作都含有技擊和實戰(zhàn)法則。練習(xí)拂塵有六點基本要求。1、眼法:要求眼隨手塵動,技擊時要審時度勢,要善于觀...
欄目:運動健身 作者:眾妙之門
碧 苑 壇 經(jīng) 大清高士全真演教龍門承律第七代昆陽子王常月演 第八代戒弟子施守平纂,第十一代宗裔閔一得訂 卷 首 一、心法真言 康熙二年,歲在癸卯,十月之吉,昆陽子
欄目:丹道五大流派 作者:大道家園
黃老師曰:《龍門心法》“參悟念從何起”這句,說得真好。正如我們課堂上講的:一念一太極,每一個念頭的背后,都有一個“我”,伴隨著圖像和聲音的出現(xiàn),構(gòu)成了完整的世界。念頭起處為玄牝。從念頭起處,以心咒之靈...
欄目:太易先生答疑系列 作者:大道家園